在海底安家——建设水下城市的构想

在海底安家——建设水下城市的构想

一、在海底安个家──建设海底城市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业[1](2021)在《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豆耀君[2](2019)在《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文中研究表明侯孝贤电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其作品通过反复聚焦鸦片战争以来不同时期的台湾生活,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现代“中国影像”;勾勒出近代以来的台湾,从被弃、回归到隔离、重认的复杂历史、政治、文化之旅。其所表现出的以当代台湾为中心的历史现场感及精神追求,集中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其现实发展和诗学想象/建构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侯孝贤电影,不但可以更切近地了解台湾,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包括它的历史、现在及未来。论文以侯孝贤电影中有关“中国”的一系列表现为基点,大体依创作先后为序,探讨侯孝贤电影在不同时空维度下“中国想象”的异同及其复杂性,进而探求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绪论,主要就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侯孝贤电影的台湾特点及中国属性,以及国内外有关侯孝贤电影的研究现状及本篇的认识出发点做了初步的论说。在揭示侯孝贤电影艺术文学性特征及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其作为出身台湾的导演在电影艺术表现和思想追求上所体现出的“中国性”、“现代性”特征,从而为后面的研究铺设出初步的基础。第一章,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着力展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侯孝贤电影在表现台湾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所呈现之以“父权失落”为中心的一系列影像表现,以及年轻一代在这一过程中的出走和迷失主题所蕴含的复杂历史意义。第二章,从台湾到中国:历史演进中的台湾。主要体现侯孝贤的“家国”意识,以及这种意识所造成之台湾社会在自我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复杂历史变迁,以及这种文化心理在侯氏电影“台湾三部曲”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首先从侯孝贤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化说起,继而分析其以《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想象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现实隐喻,指出其分别选择晚清-中晚唐为表现对象的深层心理,及其与“现代中国”面临的某些社会、人生困境之间的隐秘关系。第四章,在“世界”寻访“中国”。主要通过聚焦侯孝贤两部非华语电影,指出其所体现的创作者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新突破:《咖啡时光》在致敬日本导演的同时,借机对中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作出新的审视,特别是通过对一位长期被遮蔽的历史人物的寻访,着力打捞和发现了一段被“隐去的中国”;《红气球之旅》则更将“中国”置于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中,借域外生活眼光,重新打探古老中国文化,发掘其古典民间艺术所蕴含之坚韧、执着精神在后现代凡庸生活世界所具有之精神超拔意义。余论部分,分别从侯孝贤电影所体现之中国卷轴美学、抒情美学及其感伤情调等不同层面,探讨侯氏电影艺术追求所隐含之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曹紫建[3](2018)在《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研究 ——以五四时期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对“议会政治”和“国家万能”的信仰破了产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各种社会问题如雨后春笋勃发而出。社会问题讨论,成为公共舆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知识分子们依凭欧美、日本舶来的理论工具,分析中国社会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试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再造一个新社会。作为五四时期较为活跃,且享有知名度的知识分子,沈定一也不例外地参与其中并形成了较为复杂多变的社会改造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社会改造的主张多已被人忘记,就连其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众说纷纭难下定论。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全面地剖析沈定一的社会改造思想,重塑其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沈定一出生于官宦之家,人生起点较高。他性格乐观豪迈,感情丰富且富有同情心。但他生逢乱世,先后亲历了科举制废除、辛亥革命爆发、以及此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开展。这些因素无不对其社会改造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沈定一生命历程短暂,却历经清末民初。这段时间正是传统旧秩序彻底崩溃而新秩序又迟迟不能建立的时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对当时乃至此后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在这一时期接连爆发,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等各种理论也大行其道,主义与革命是这一时代的主题词。沈定一作为时代大背景下的一份子,自然也难逃出其影响。事实上,其对社会改造的各种主张也都能在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思潮中找到理论源头。在社会改造的具体内容上,沈定一把教育问题、女子问题、工人问题和农民问题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把青年学生、工农兵联合、党团组织视为社会改造过程中可以依凭的力量;在社会改造路径上,他认为“零碎解决”和“总解决”皆是有益的,但最终他还是由主张推翻现有经济制度、阶级制度的“偏革命”滑向了非阶级斗争的“偏改良”。通过与同时代人物对比,不难发现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有与时俱变、多元庞杂、关注农民的特点。同时,把这一思想放置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分析,也不难发现其有陷入改良怪圈和背离人民大众的缺陷。

杨未[4](2017)在《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选取仪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思路,整合了生态位理论、生命哲学理论的视角,以行为发生的情景为出发点,从个体向社会网络不断扩展,把仪式还原到人类学的语境中,还原到生态系统中,将生命哲学中“主体间性”的视角引入,研究仪式的“调和”和“杂糅”功能以及文化生态位构建。在对中西方文献中仪式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所有的仪式研究都是围绕生命进行的。将仪式置于生态学理论视野下进行研究,就是将仪式这一生命行为置于生态学整体观的视野,将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进行延展,以探索生态学理论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论文主要采用了生态位理论,通过梳理“生态位”概念的产生到生态位理论的形成与丰富,提出了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对于人类来说,每一个民族的生态子系统中,存在多种资源因子,也存在着多样的文化因子,必然存在一种最主要的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成为某种类型;任何一个民族必然存在一个包含时空维度的生态位,它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N维杂糅超体积,其空间生态位指向这样的含义——恰好被一个经济文化类型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强调其资源空间分布意义;其功能生态位则是指其在这一类型的经济文化生态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某一民族的生态位是指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这一民族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在时间、空间上的地位、作用、功能及其与相类似经济文化类型民族之间的相对关系。论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行为,从生命的起源到动物的仪式化行为,试图探寻仪式生发的生态之源——动物与人类的仪式化行为都有着拟态的行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生命行为在一个种群中反复的呈现,对于动物种群来说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对于人类来说则是社会化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可以说仪式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态行为。论文也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从情感体验到精神生命的形成,丰富的情感和每一个个体的不同的精神生命以及每一个民族之于这个世界中的不同的文化生态位。仪式不仅是精神生命的构造方式,也是人类精神生命编织出来的文化产品,它既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也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论文将仪式这一文化事象纳入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和生态因子分别满足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要,分析了自然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影响人类生态位的最重要原因是因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文化生态系统是由影响人类生存和文化产生、演进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等“超机体”的N维文化生态因子构成,仪式则是伴随着人类文化演进的一个重要文化因子。既然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它必定是融三重生命于一体的生态适应性行为,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任何仪式在一定时期必然与其他文化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也必然存在仪式生态位,人具有三重生命的动物,一是生物生命,二是精神生命,三是社会生命,仪式的生发是因生物生命的需要,同时仪式也满足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必然形成人类生存的“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文化生态位,因而它也是记录人类的三重生命演进的社会文本。论文最后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仪式与生态的互动,通过贵州典型的案例得出仪式是可以被发明的传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达到了三重生命相统一的生态适应,建构了生态位的才能成为传统,而只是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的仪式即便被发明,也并不能成为传统。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仪式是贯穿于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生态行为,仪式是构建“N维空间的超体积”人类生态位的重要文化因子;仪式具有“调和”和“杂糅”的功能,可以促进文化生态重建。当人们的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指向的就是三重生命的统一,“美好生活”就是人类的最适生态位。

林隆强[5](2017)在《演播厅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的一个角度》文中提出演播厅是电视综艺节目的一个构成要素,因为属于“物”的部分,长期以来被节目制作所忽视。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如井喷式增长,对演播厅空间的挖掘、利用和拓展也渐成趋势,遗憾的是,针对演播厅的学术研究却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本文运用复杂性思维的方法、文本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演播厅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考察,把演播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进而形成对综艺节目制作有价值的一些认识。研究首先从宏观层面展开,将演播厅置于当下的语境界定指涉范围。随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演播空间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也造成了称谓的混乱,大多数学者粘滞于“厅”“室”的混用。确定场所的名称是个很值得展开的切入点,这包含着对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空间意义及其功能的理解。从功能性出发,本文认为“厅”比“室”更适合当下的综艺节目的实践。与此同时,演播厅还被置于历时的维度,探讨演播厅如何借鉴剧场、摄影棚,在电视摄录技术的变革中演进自己的艺术认知,在制作实践中形成对演播厅的本体认识。从宏观到微观,演播厅出现了非常有特点的空间转换问题:从建筑空间到节目呈现空间再到屏幕空间。通过空间的考察,进一步解析演播厅的特质、结构和运作规律。作为建筑空间,演播厅在复杂性的建构中规定三维,在二装中强化空间表现力,适应技术革新的超真需求;作为节目呈现空间,在编导的理念统摄下,演播厅进一步被分割、重构、掌控,凸显出不一样的整体特性和空间秩序,拥有了生产、增殖内容的能力;作为屏幕空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演播厅拥有了交互和开放的场域特征,在技术支撑下,常常抹去观众不在场的疏离感,建构了无限宽广的意识情境空间。本文进一步结合实践样本,揭示演播厅的多元空间转换,解析现场作为演播场域的边界、准则和运作规律,并据此探讨两种转换对节目生产和美学批评的影响。在当下语境中,演播厅浓缩和表征了节目制作的理念,从建筑时就要介入,在二次装修时更要重视,在内容生产时又要有意发掘、利用和拓展演播厅的空间。在技术添加、符号流动和编导理念上,要根据节目需要,创制适应于内容生产的演播厅空间,并把这个构成要素结合到整个节目的运作系统之中,进一步强化它的建构功能。

毕文静[6](2017)在《吸纳 再现 重构:厄休拉·勒奎恩与道家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当代着名女作家,着作等身,获奖无数。虽然以科幻文学出道,但在其后长久丰硕的创作生涯中,她冲破了创作类型、性属、主流文学与大众文学以及东西方文学等种种禁锢,在多重世界的边缘翩翩起舞。其作品不仅富有哲思,而且洋溢着隽永的诙谐和奇肆的想象,以曲达圆融的语言阐释了精微奥妙的思想。因此,目前国内研究者将其仅仅归类为女性主义作家或者科幻作家的做法是有失公允的。实际上,勒奎恩是有着强烈幻想特质的多面文学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勒奎恩与道家思想有着不解之缘,不仅主动学习吸纳道家思想,而且还在创作理念和语言风格上复写再现道家思想,更有甚者,还在生活和创作中对道家思想进行重构与创新。勒奎恩蹈虚守静,其对道家思想的吸纳、再现与重构既催生了大量具有艺术美感和思想内蕴的杰出文学作品,又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本论文旨在对美国当代着名女作家厄休拉·勒奎恩与道家思想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呈现出的规律性现象进行剖析,探其源,究其实,力图做出科学的评价。除去引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以及后记等部分,本论文主体内容由六章组成。这六章围绕“吸纳、再现、重构”三个关键词展开:第一、二章为吸纳部分,重点考察阐释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学习与吸纳;第三、四章为再现部分,重点剖析道家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和语言风格中的复写与再现;第五、六章为重构部分,重点剖析勒奎恩对“道”和“无”这两个道家核心元素的创新与重构(这三部分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实际上并无明晰分界,只是为阐释清楚,才如此划分说明)。第一章通过历时性追溯勒奎恩生平,从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四方面考察其对道家思想的吸纳,指出多元包容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勒奎恩自幼年始便有机会接触阅读《道德经》,并产生浓厚兴趣;道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父母开明睿智的处理方式帮助勒奎恩安然度过了青年期“A.B.”事件的成长阵痛,收获浪漫真挚的爱情,逐渐欣赏体悟“充满睿智的平凡生活的甜蜜味道”;步入中年期的勒奎恩创作力颇为旺盛,通过对《道德经》的研读,结合创作实践中的切身体悟,勒奎恩意识到自己从未刻意“成为作家”,因为一直以来都以“作为作家”的方式在生活和创作,寻找到艺术真我的勒奎恩由此获得更大范围的创作自由,在不同文学体裁间穿梭往返、自由滑行;如今勒奎恩年逾耄耋,依旧精力充沛、笔耕不辍,在对科幻及奇幻文学和对当代美国文学的整体性思考中领悟吸纳着“道”的神韵与精髓。第二章着重剖析勒奎恩对《道德经》的“译解”。首先,在简要回顾《道德经》英译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勒奎恩对《道德经》英译的继承与发展。其次,从对众英译本的批判借鉴、对隐含女性主义元素的挖掘以及对原文美学特质的再现三方面深入剖析勒奎恩“译解”版广受好评的原因。再次,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考察勒奎恩对道家思想最核心的两个元素——“道”和“无”的诗意“译解”与阐释。此外,由于勒奎恩本身不懂中文,“译解”过程难免误读。尽管无伤大雅,但也不容忽视。因此,从主旨内容和部分字词两方面通过例证详细剖析勒奎恩对《道德经》的误读,进而指出虽然存在由于语言间的隔膜而产生的种种误读。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存在种种误读,勒奎恩对道家主要思想的认知与领悟是深刻妥帖的,这既是勒奎恩长期以来潜心学习吸纳道家思想的结果,也是道家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和语言风格中再现的原因,更是勒奎恩在文学作品中对道家思想进行重构的基础。第三章以勒奎恩六篇经典文论为例剖析道家阴阳思想、有无思想以及赤子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中的复写与再现。首先,勒奎恩以“发现”的方式在潜意识中的探索与道家通过内省体悟的方式悟“道”体“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充分肯定想象所触及到的“无”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勒奎恩富有洞见地指出科幻等边缘文学所遭遇的歧视以及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内化市场畅销标准进行自我审查等时代弊端,积极呼吁如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般承认、尊重和肯定他者,反之,排斥、贬损和否定他者便将一切可能性都降格为权力关系,将除自身外的其他人事物都物化。再次,勒奎恩对孩童充满信任,认为孩童比成人更能够区分幻想和真实(而非事实),幻想文学应继续发挥自我探索的本质属性,向孩童讲述真相,引导孩童直面恐惧、寻找真我。第四章以勒奎恩典型作品为例剖析道家“言象互动”、“希言自然”、“言不尽意”在勒奎恩语言风格中的复写与再现。首先,与老子用“水”、“婴儿”等意象来类比“道”相类似,勒奎恩也常常在作品中以典型意象来表现传达无法直接用语言表述的艺术直觉与思想,比如:《倾诉》中的“树”和《一无所有》中的“墙”等。其次,勒奎恩的语言简约洗练、生动传神,无论是《内海渔夫》中在同一自然段连用四个“dark”的大胆尝试,还是《倾诉》中白描式环境描写,都体现着道家“希言自然”的语言观。再次,勒奎恩在作品中对语言局限性的探索还再现了道家“言不尽意”的思想,比如:“恩纳·穆穆伊的语言”中想象出的奇特语言和在《总是归家》中为读者预留的文本“孔洞”等。勒奎恩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含蓄深厚、耐人咀嚼。这种外淡内秾、率性真纯的风格是对道家思想传神的复写与再现,散发着高古纯粹的况味。第五章主要分析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重构。一方面,勒奎恩在《薛定谔之猫》、《新亚特兰蒂斯岛》以及《总是归家》等作品中对二元性思维方式不断探索,将道家阴阳思重构为具有二元开放走向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追述阐释勒奎恩在“地海系列”中以魔法为喻对“名”与“实”(类似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的反思与建构,指出勒奎恩认为道家代表“名”的“可名”与代表“实”的“恒名”之间已经出现严重的割裂和鸿沟,只有知晓“恒名”才意味着对人事物和真实的充分理解与把握。因此,勒奎恩在《她消除了他们的名字》中大胆地让夏娃将所有动植物的名字以及自己的名字都归还给象征着父权权威的亚当,进而超越“名”与“实”之间的割裂,重新回归动物与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美好状态。第六章主要分析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另一核心概念“无”的重构。首先,通过勒奎恩在《特哈努》中对英雄神话的补充与改写以及在《黑暗的左手》中所进行的双性同体思想实验分析勒奎恩对道家有无思想的重构,指出在人们常识认知的“有”中被荫蔽的“无”。其次,通过对《一无所有》中融合线性时间和非线性时间的统一时间理论以及《欧西尼亚故事集》中非线性叙事的阐释分析勒奎恩对道家循环思想的重构,指出其始亦是终的循环思想与线性时间彼此间的融合之处。再次,通过分析《地海彼岸》中老年戈德和《寻找者》中的魔法学校守门人等类似道家圣人形象的塑造,分析勒奎恩对道家无为思想进行深入阐释,积极发掘其中积极进取的因素,将其重构为勇于担当又不妄为的智慧。本文最终得出结论:勒奎恩是美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不仅在生活和创作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引入大量道家思想元素,而且还在不断体悟与创作实践中实现了对道家思想的阐释与重构,为读者描绘勾勒了一幅幅充满哲思、审美和人文关怀的惊艳绮丽的想象画卷,令读者得以从全新角度重新审视自身及其所生存的世界,促进文化及文明间的沟通与交流,为解决社会难题和时代弊端提供替代方式,进而引发对当今社会以及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度反思与畅想,引导读者在思想、意象、情感和可能性所织就的想象空间中自如穿梭、驰骋翱翔。

赵腾云[7](2017)在《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原则的设想,也是其分配思想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究“按需分配”思想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从十六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就已经对“按需分配”——这一理想社会的分配原则展开了探索。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笔下的“按需分配”从未跳出空想的圈子。直至十九世纪,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才实现了“按需分配”思想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都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并且人也只有在满足了一个需要的前提下才会产生新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按需分配”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按欲分配”。另一方面,作为马克思眼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按需分配”的尺度和标准。而且“按需分配”,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的分配,同时与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相比,也有着巨大的优势。然而,随着当下一些全球性问题的爆发,以“资源有限论”、“生产有限论”为代表的一些观点纷纷对马克思的“按需分配”的实现提出了质疑。但是,这样的一些质疑并没有注意到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也割裂了人的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马克思的“按需分配”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而在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马克思的“按需分配”思想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的科学内涵对当今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彦方[8](2017)在《生命“建筑”元素的首饰化设计与表现》文中提出“家,是以爱为圆心,幸福为半径的一个圆;家是人生的起点,更是生命的港湾。”对生命体来讲,要有保护自己生存相对稳定的生活空间,那就是家。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然,有了自己的建筑,这个建筑对于人们来说就是家,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场所。而对于生命体植物和动物来说,也有这样一些可安居、生活的寄存空间以及生命繁衍的场所,如动物的巢穴和植物的种壳部分,在本文里笔者称之为生命的“建筑”。我们看到的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的生命“建筑”本身是非常庞杂的。本文中重点探讨的生命“建筑”是能够在造型、结构、功能和审美等方面给人以启迪,同时在情感寓意上也能给人以启示的生命“建筑”元素。人类对于生命“建筑”元素的运用,在一定的社会认知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设计构想,以及多元化的特征表达出共同的主题------同在一个蓝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命“建筑”以其美丽的外形、精妙的结构、奇异的功能等,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围绕它们进行诸多有意义的设计,并且有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物态形式。这些物态形式涵盖了建筑、家居、雕塑、首饰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首饰领域,生命“建筑”元素也是首饰行业不可多得的一个设计主题,围绕着生命“建筑”元素的设计也有一些相关的实例。设计师不仅从生命“建筑”元素的造型上有一定的借鉴和升华,也兼具美感和科学的功能性,还有生命体背后的对安居乐业、繁衍不息的生命诉求,设计出内涵丰富的首饰作品。而这样的设计,对后续首饰设计的持续性研发必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更需要将这些对生命的思考进行具体消化并进行总结和系统性整理。通过生命“建筑”元素的梳理与总结,笔者希望以抛砖引玉形式,引起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希望生命“建筑”元素在首饰设计领域能有一个更好的体现和发展,首饰设计师也能有更持续的前进动力与无限的创作灵感。

王牧春[9](2017)在《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自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至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动画,这门融合美术和电影的特殊艺术,给了中国几代动画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的目标。电影,这个现代的影像媒介,使得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样式可以有着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新形式登台亮相。中国动画电影的“开山鼻祖”和曾经的“领军人物”万氏兄弟,作为中国第一代动画艺术家,从中国动画在民国上海产生的萌芽之初,直到建国后其经典之作的诞生,他们究竟是如何来利用传统的资源来进行影像表述的,留给中国动画电影又是一种怎样的财富和启示,抚今追昔,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后来者去思考和追溯。全文共有为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和背景,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万氏兄弟研究的文献和资料,并且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根据万氏兄弟动画作品形成的三个转折形阶段,回顾了万氏兄弟的生平和主要经历,以及这些作品形成的时代和历史背景;第二章,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剖析了万氏兄弟的代表性动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通过形式和风格上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万氏在动画的“美术设计”和“电影语言”两个部分的艺术特点,尤其关注了万氏兄弟动画的民族性的追求建构是如何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的。在丰富的传统民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万氏到底选择了哪些符合他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传统元素,又是如何在美术部分和影像部分分别呈现出来的;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万氏兄弟动画作品风格之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万氏兄弟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艺术熏陶,艺术家本人的艺术嗜好,以及工作后所处上海都市文化的语境等这几方面来具体分析,试图找出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使得万氏兄弟形成了最终强烈的民族性动画艺术风格;第四章,解读了万氏兄弟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内蕴;第五章,总结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就,和对于中国动画的意义和历史地位。同时,指出在其特定年代下所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辩证地看待万氏兄弟的,借鉴其动画民族化书写的特色和成就,在吸取前人宝贵经验和财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于当今中国动画的启示和帮助,自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

贾晓丹[10](2016)在《基于需求理论的长山群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旅游活动与交通发展息息相关,近代旅游业正是始于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火车团体旅行,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陆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立了现代旅游,使旅游业成为了世界上一项较为广泛的经济活动。旅游者的交通需求与交通运输工具的升级换代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就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海岛这一特殊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海岛旅游交通需求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岛旅游交通需求与海岛基础设施的互动机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拟合了旅游量与交通量的变化趋势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预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空运的需求,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对长山群岛陆岛交通体系的建设布局提出建议。目前,海运和航运是长山群岛对外联系的主要手段,《大连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中指出,要积极推进长山群岛陆岛交通港航设施建设,五年内基本建成与国际旅游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陆岛交通体系。目前长山群岛旅游正向国际避暑胜地转型,面向更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对基础设施的服务与要求更高,这对海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二章节是全文的引言,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第三、四章为中心部分,剖析了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因素、旅游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互动关系;第五章在第三、四章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是总结部分。

二、在海底安个家──建设海底城市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海底安个家──建设海底城市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2)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
    二 侯孝贤电影的台湾元素与中国性问题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目标
第一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
    一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日常社会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火车隐喻
第二章 从台湾到中国:一段追寻自我的旅程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乡”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海洋与彼岸
    三 侯孝贤电影作品之“台湾三部曲”
第三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意义转变
    二 华丽哀怨的帝国倒影——从上海到台北
    三 侯孝贤电影的“唐朝”想象与现代隐喻
第四章 在“世界”寻访“中国”——侯孝贤电影中的异域“中国想象”
    一 《咖啡时光》:异域文化中的中国寻访
    二 《红气球之旅》:欧洲视野中的“东方中国”
余论: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卷轴美学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抒情美学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感伤——美丽与苍凉
附录 :侯孝贤导演电影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研究 ——以五四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家世
    (二)性格
    (三)处境
二、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1.无政府主义对新社会蓝图的描绘
        2.无政府主义对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对新社会蓝图的描绘
        2.马克思主义对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影响
    (三)三民主义的影响
        1.三民主义对新社会蓝图的描绘
        2.三民主义对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影响
三、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内容
    (一)社会改造的对象
        1.教育问题
        2.女子问题
        3.工人问题
        4.农民问题
    (二)社会改造的依靠力量
        1.青年学生是社会改造的先导
        2.工农兵联合是社会改造的坚实基础
        3.党团组织是社会改造的领导核心
    (三)社会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1.互助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新方向
        2.中国问题需要一个“总解决”
        3.革命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不二选择
四、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评价
    (一)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特点
        1.与时俱变
        2.多元庞杂
        3.关注农民
    (二)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的局限性
        1.对革命的坚持不够彻底,陷入了改良的怪圈
        2.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不够彻底,背离了人民大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选题的背景
        1.1.1 生活场域的变化
        1.1.2 仪式成为“传统的发明”
        1.1.3 仪式是人类生命的“隐密的文本”
    1.2 基于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研究思路
        1.2.1 生态位理论的视角
        1.2.2 生命哲学的视角
        1.2.3 数据化的视角
    1.3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2 围绕生命行为的仪式研究
    2.1 西方文献中的仪式
        2.1.1 西方典籍中仪式的典型定义
        2.1.2 从仪式起源到仪式功能的研究
        2.1.3 不同视角的仪式分类
    2.2 众说纷纭的仪式研究
        2.2.1 进化论影响下的仪式研究
        2.2.2 围绕仪式的意义及目的研究
        2.2.3 以社会学视角进行的仪式研究
        2.2.4 强调功能性的仪式研究
    2.3 从生命走向生态的仪式研究
        2.3.1 不断拓展的“仪式”理论
        2.3.2 从生命出发到追求审美的仪式研究
        2.3.3 走向生态学视角下的仪式研究
3 礼仪之邦的仪式
    3.1 “礼仪之邦”的仪式表述
        3.1.1 何为“礼”“仪”
        3.1.2 “礼”“仪”之释
    3.2 “礼”“仪”源起之说
        3.2.1 “礼”从何来
        3.2.2 众说“礼”之源
    3.3 “礼”“仪”之分类
        3.3.1 基于效用之分类
        3.3.2 融入世俗生活的多样类别
    3.4 “礼”“仪”之功能
        3.4.1 通“神”之桥梁
        3.4.2 明分之效用
        3.4.3 教化之载体
4 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构思
    4.1 生态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4.1.1 不断丰富的生态位概念
        4.1.2 多维向度组成的生态位
        4.1.3 外延拓展的生态位理论
    4.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4.2.1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4.2.2 资源位与功能位形成的“态”与“势”
        4.2.3 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生态位
    4.3 文化生态系统中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4.3.1 文化生态系统
        4.3.2 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4.3.3 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4.3.4 杂糅的仪式生态空间
5 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生态行为
    5.1 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生命系统
        5.1.1 众说生命的起源
        5.1.2 复杂的地球生命系统
        5.1.3 生命本质的一致性
        5.1.4 多样性生物的家园——贵州
    5.2 生物的生态适应行为
        5.2.1 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
        5.2.2 生命体结构与生态适应
        5.2.3 趋利避害的适应性行为
        5.2.4 多样性适应的贵州古生物和古人类
    5.3 复杂的仪式化行为
        5.3.1 基于生存的动物仪式化行为
        5.3.2 多样性的仪式化行为
        5.3.3 人类的仪式化行为
6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展现
    6.1 多样性的人类情感与精神生命
        6.1.1 情感体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
        6.1.2 复杂的情感与精神生命
    6.2 丰富的情感与精神生命的多样性
        6.2.1 人类生存需求的多层次滋生了丰富的情感
        6.2.2 生计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人类复杂的情感网络
        6.2.3 人类交往方式的多元化编织了多维的情感之网
        6.2.4 精神生命编织的多维“产品”
    6.3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
        6.3.1 体现精神需求的仪式
        6.3.2 仪式是精神生命构造的一种方式
        6.3.3 仪式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
7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社会文本
    7.1 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7.1.1 从自然生态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
        7.1.2 多层而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
        7.1.3 复杂而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
        7.1.4 竞争与共生的社会生态系统
    7.2 基于三重生命的人类生态位构建
        7.2.1 自然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
        7.2.2 文化生态因子影响的人类生态位
        7.2.3 社会生命与人类生态位
    7.3 仪式是书写人类生态位的文本
        7.3.1 仪式是建构人类个体生态位的重要因子
        7.3.2 仪式是构建人类群体生态位的关键因子
        7.3.3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可视文本
8 全球化语境下生态与仪式的互动
    8.1 仪式——被发明的传统
        8.1.1 被发明的“圣诞节”与“中国春晚”
        8.1.2 被发明的“消费仪式”
        8.1.3 旅游仪式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8.2 生态与仪式互动扩展旅游生态位
        8.2.1 旅游生态系统的“态”与“势”
        8.2.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8.2.3 错位发展扩充旅游生态位
    8.3 仪式是文化生态的重建的关键——以生态移民为例
        8.3.1 生态移民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空间耦合
        8.3.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8.3.3 用仪式重构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多元的“杂糅空间”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5)演播厅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的一个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路在何方
        二、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
        三、被忽略的结构要素:演播空间
    第二节 演播空间作为研究对象
        一、西方现代空间理论的译介与桥接
        二、演播空间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演播厅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综艺演播空间称谓的演变、混用及缘由
        二、由“室”到“厅”:改换称谓的合理性
        三、演播空间的多维度界说
    第二节 简史:从剧场、摄影棚到演播厅
        一、发轫:缘起剧场、排练厅
        二、源于剧场的空间形态和组织形式
        三、源于摄影棚的技术呈现方式
        四、建构特性:技术推动的突破
第二章 建筑空间
    第一节 形态塑造:设计建造
        一、复杂性“需求”
        二、形式追求功能
        三、一般形态
        四、被规定的三维
    第二节 转换形态:二次装修
        一、装修方式
        二、空间形态转换
    第三节 发展趋势
        一、空间形态的制约
        二、形态重构:突破制约
第三章 从建筑空间到节目呈现空间
    第一节 理念的掣肘
    第二节 符号的使用
        一、演播厅符号
        二、符号文本之
        三、符号文本之二
    第三节 技术的奇观
        一、技术对演播空间的建构
        二、一个技术介入的案例
        三、建构超真空间
        四、从技术到艺术
    第四节 呈现的特质
第四章 现场:空间的分解与重构
    第一节 现场空间与场域理论
    第二节 现场的空间形态
        一、趋势:空间的分割
        二、空间的互动
        三、空间的重构
        四、整体的掌控
        五、封闭和开放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 从现场空间到屏幕空间
        一、现场、后期、屏幕
        二、大众、受众、公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吸纳 再现 重构:厄休拉·勒奎恩与道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厄休拉·勒奎恩
        二、道家思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热潮
        二、国内研究兴起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勒奎恩对道家思想的吸纳
    第一节 勒奎恩少年时期对道家思想的吸纳
        一、多元包容的家庭文化氛围
        二、《道德经》的耳濡目染
    第二节 勒奎恩青年时期对道家思想的吸纳
        一、“A.B.”事件的醒悟与反思
        二、“充满睿智的平凡生活的甜蜜味道”
    第三节 勒奎恩中年时期对道家思想的吸纳
        一、“作为作家”与“成为作家”
        二、跨越疆界与自由滑行
    第四节 勒奎恩晚年时期对道家思想的吸纳
        一、为科幻及奇幻文学发声
        二、为当代美国文学建言
第二章 勒奎恩对《道德经》的“译解”
    第一节 勒奎恩对《道德经》“译解”概述
        一、《道德经》英译简史回顾
        二、勒奎恩对《道德经》英译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勒奎恩“译解”《道德经》广受好评的原因探析
        一、勒奎恩对众英译本的批判借鉴
        二、勒奎恩对隐含女性主义元素的挖掘
        三、勒奎恩对美学特质的再现
    第三节 勒奎恩对《道德经》的诗意阐释
        一、勒奎恩对“道”的“译解”与阐释
        二、勒奎恩对“无”的“译解”与阐释
    第四节 勒奎恩对《道德经》“译解”明显误读例析
        一、勒奎恩对主旨内容的误读
        二、勒奎恩对部分字词的误读
第三章 道家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中的再现
    第一节 道家阴阳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中的再现
        一、《美国科幻小说与他者》中对接纳他者的呼唤
        二、《灵魂中的斯大林》中对自我审查的批判
    第二节 道家有无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中的再现
        一、《梦境必须自我阐释》中对创作过程的反思
        二、《谈论写作》中对潜意识真实性的肯定
    第三节 道家赤子思想在勒奎恩创作理念中的再现
        一、《美国人为什么怕龙?》中对孩童的信任
        二、《孩童与阴影》中对孩童讲真相的呼唤
第四章 道家思想在勒奎恩语言风格中的再现
    第一节 道家“言象互动”在勒奎恩语言风格中的再现
        一、《一无所有》中的“墙”
        二、《倾诉》中的“树”
    第二节 道家“希言自然”在勒奎恩语言风格中的再现
        一、《内海渔夫》中的四个“dark”
        二、《倾诉》中的白描式环境描写
    第三节 道家“言不尽意”在勒奎恩语言风格中的再现
        一、《恩纳·穆穆伊的语言》中的独特语言
        二、《总是归家》中的“孔洞”
第五章 勒奎恩对道家思想中“道”的重构
    第一节 勒奎恩对道家阴阳思想的重构
        一、《薛定谔之猫》中的生死叠加态
        二、《新亚特兰蒂斯岛》中对阳性乌托邦的反思
        三、《总是归家》中的二元开放式走向
    第二节 勒奎恩对道家名实思想的重构
        一、“地海系列”中的真名母题
        二、《她消除了他们的名字》中的改写与颠覆
第六章 勒奎恩对道家思想中“无”的重构
    第一节 勒奎恩对道家有无思想的重构
        一、《特哈努》中对英雄神话的补充与改写
        二、《黑暗的左手》中的双性同体思想实验
    第二节 勒奎恩对道家循环思想的重构
        一、《一无所有》中的时间理论
        二、《欧西尼亚故事集》中的非线性叙事
    第三节 勒奎恩对道家无为思想的重构
        一、《地海彼岸》中的老年戈德
        二、《寻找者》中的魔法学校守门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勒奎恩所获主要奖项
附录2: 勒奎恩年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按需分配”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一、“各取所需”与“按需均分”
        (一) “各取所需”
        (二) “按需均分”
    二、“普遍的禁欲主义”与“绝对的平均主义”
        (一) “普遍的禁欲主义”
        (二) “绝对的平均主义”
    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一) 十九世纪初的“按需分配”
        (二) 马克思的“按需分配”
第二章 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按需分配”之“需要”的探析
        (一) “按需分配”不等于“按欲分配”
        (二) 以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尺度
    二、超越“按劳分配”的“按需分配”
        (一) “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二) “按需分配”的优势
    三、对“生产有限论”、“资源有限论”的驳斥
        (一) 对“资源有限论”的回应
        (二) “生产有限论”割裂了人的需要同社会生产的关系
        (三) 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按需分配”的可能性
第三章 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对当下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启示
    二、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生命“建筑”元素的首饰化设计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概述
    2.1 何为生命
        2.1.1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2.1.2 人类对生命的起源与延续认识
    2.2 生命“建筑”元素的界定
        2.2.1 建筑释义
        2.2.2 生命“建筑”元素释义
第3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
    3.1 植物“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
        3.1.1 主要的植物类型
        3.1.2 植物“建筑”元素的类别
        3.1.3 植物“建筑”元素的特征
        3.1.4 植物“建筑”元素的意义
    3.2 动物“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
        3.2.1 主要的动物类型
        3.2.2 动物“建筑”元素的类别
        3.2.3 动物“建筑”元素的特征
        3.2.4 动物“建筑”元素的意义
第4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载体形式
    4.1 生命“建筑”元素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4.1.1 植物“建筑”元素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4.1.2 动物“建筑”元素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4.2 生命“建筑”元素在家居领域中的运用
        4.2.1 植物“建筑”元素在家居领域的中运用
        4.2.2 动物“建筑”元素在家居领域中的运用
    4.3 生命“建筑”元素在雕塑艺术品领域中的运用
        4.3.1 植物“建筑”元素在雕塑艺术品领域中的运用
        4.3.2 动物“建筑”元素在雕塑艺术品领域中的运用
    4.4 生命“建筑”元素在不同载体中的借鉴方式
        4.4.1 造型的借鉴
        4.4.2 结构和功能的借鉴
        4.4.3 形式美的借鉴
        4.4.4 情感寓意的借鉴
第5章 生命“建筑”元素与首饰设计
    5.1 生命“建筑”材质与首饰设计
    5.2 植物种子在首饰中的应用
        5.2.1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菩提首饰
        5.2.2 传统文化下的种子及其首饰
        5.2.3 其他果实或种子首饰
    5.3 动物“建筑”材质在首饰中的应用
        5.3.1 珊瑚在首饰中的使用考量
        5.3.2 贝壳在首饰中的使用考量
第6章 生命“建筑”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6.1 生命“建筑”元素在珠宝品牌中的设计体现
        6.1.1 梵克雅宝的生命“建筑”元素首饰
        6.1.2 尚美的生命“建筑”元素首饰
    6.2 生命“建筑”元素在着名设计师作品中的体现
        6.2.1 任进与“柔软的力量”
        6.2.2 布契拉提与“蛛网”
        6.2.3 佛杜拉与“炫彩贝壳”
        6.2.4 赵心绮与“情网”
        6.2.5 张雪莉与“蜂之舞”
第7章 生命“建筑”元素首饰的设计方法
    7.1 生命“建筑”元素首饰的构成原则
        7.1.1 具象与抽象构成方法
        7.1.2 平面构成与直接自然再现型方法
    7.2 生命“建筑”元素首饰的设计方法
        7.2.1 设计元素的提取
        7.2.2 文化寓意的导入
        7.2.3 美学观念的导入与意境的营造
        7.2.4 趣味性与情感诉求的表达
第8章 生命“建筑”元素首饰设计的实践运用
    8.1 源于植物“建筑”元素的设计
        8.1.1 作品名称:《薪火相传》
        8.1.2 作品名称:《荷韵》
    8.2 源于动物“建筑”元素的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李彦方个人简历

(9)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万氏兄弟生平和经历
    第一节 万氏兄弟的发轫期(1922-1930)
        一、内外交困的青少年时期
        二、四兄弟齐聚上海后的艺术之旅
    第二节 万氏兄弟主动寻求民族化的开端(1931—1941)
        一、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艰难探索
        二、第一部黑白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摄制
    第三节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熟期(1954—1966)
        一、短暂漂泊后的回归
        二、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辉煌巨制
第二章 万氏兄弟动画的形式与风格
    第一节 “到民间去”——美术造型设计的“浓墨重彩”
        一、“程式”和“变化”—— 装饰性十足的人物造型设计
        二、装饰性和写实性并重的场景设计
        三、“游观”和“透视”——空间处理的中西兼容
    第二节 “得意忘象”——戏曲化风格的动作设计
        一、“虚拟”和“节奏”——舞台化的抑扬顿挫
        二、“趣味性”和“规律性”——夸张热闹的打打闹闹
    第三节 “深入浅出”——多维度的镜语调度
        一、纵深空间的幻觉制造
        二、二维空间的抒情影像
    第四节 “原始的张力”——不拘一格的材料运用
        一、“空漏通透”的剪纸艺术
        二、“精雕细琢”的木偶艺术
第三章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成因
    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
        一、“让画面动起来”——民间艺术里的“现代光影”
        二、“师古出新”——陈老莲与万氏兄弟的对话
        三、“到民间去”——“怪力乱神”里的精神启示
    第二节 上海都市文化的影响
        一、商业和传道的平衡——商务印书馆的影像初涉
        二、多重角色的互换——《良友》全方位的艺术磨砺
        三、从技术到理念——美国电影工业的潜移默化
第四章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的文化内蕴
    第一节 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
        一、童心的概念
        二、天马行空”的创造和想象
        三、“稚气未脱”的天性和趣味
        四、“普罗大众”的同情和善良
    第二节 通俗化、大众化的审美倾向和追求
        一、通俗和大众的概念
        二、“观众是知音”——面对大众的商业定位
        三、“然俗皆爱奇”——通俗化的表现方式
第五章 万氏兄弟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万氏兄弟对于中国动画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万氏兄弟动画作品的价值
    第三节 辩证的看待万氏兄弟的动画艺术
结语
附表
    附表一:万氏兄弟年表
    附表二:万氏兄弟动画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需求理论的长山群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1.3.2 灰色关联模型
        1.3.3 弹性系数法
        1.3.4 层次分析法(AHP)
        1.3.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关于旅游交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关于旅游交通的国内外研究评价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旅游需求理论
        2.3.2 TDM(交通需求管理)理论
        2.3.3 城市规划中的功能需求
        2.3.4 基于区位论的交通规划需求
        2.3.5 港城互动理论中的区域发展需求
第3章 长山群岛旅游交通需求研究
    3.1 影响旅游交通需求的主要因素
    3.2 旅游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互动机理
    3.3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特点及布局规律
    3.4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海岛旅游互动关系的定性研究
        3.4.1 港口建设与海岛旅游的影响
        3.4.2 机场建设与海岛旅游的影响
        3.4.3 海岛硬连接与海岛旅游的影响
    3.5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海岛旅游互动关系的定量研究
        3.5.1 长山群岛交通运输与旅游相关分析
        3.5.2 长山群岛交通运输与旅游回归分析
    3.6 长山群岛旅游交通需求的分析与预测
        3.6.1 长山群岛客流量构成
        3.6.2 上岛游客客流量分析
        3.6.3 基于弹性分析法的长山群岛客货运流量预测
        3.6.4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长山群岛旅游客流量预测
        3.6.5 基于关联度法的旅游收入分析
第4章 长山群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研究
    4.1 港口建设与布局
        4.1.1 长山群岛港口建设概况
        4.1.2 长山群岛港口建设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4.1.3 长山群岛港口建设方案
    4.2 机场建设与布局
        4.2.1 长山群岛机场建设概况
        4.2.2 长山群岛机场建设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4.2.3 长山群岛机场建设方案
    4.3 海岛硬连接与布局
        4.3.1 长山群岛大桥建设概况
        4.3.2 海岛硬连接建设方案优选
    4.4 布局决策模型
        4.4.1 层次分析法
        4.4.2 交通设施优化结论
第5章 长山群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措施及建议
    5.1 建立综合完善的陆岛交通体系
        5.1.1 建设货运码头,实现客货码头分离
        5.1.2 建设邮轮港口,保证国际邮轮的靠泊
        5.1.3 增加直达航线,加强地区间的联系
        5.1.4 完善导游制度,为部分客船配备导游
        5.1.5 统一口岸管理,充分发挥港口优势
        5.1.6 完善码头、航道等交通疏导网络建设
        5.1.7 调整优化客运船只结构,提高抗风等级
        5.1.8 规范港口命名,提升港口辨识度
    5.2 全面推进长山群岛机场扩建工程
        5.2.1 关注周边地区旅游客源市场
        5.2.2 在重要枢纽城市开辟旅游专线
        5.2.3 完善机场配套设施建设
    5.3 建设海岛硬连接,方便岛内游客出行
        5.3.1 连接相邻岛屿,转变出行方式
        5.3.2 提供配套服务,提倡海岛环保自驾游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在海底安个家──建设海底城市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中地理教材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比较研究[D]. 李昊业.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D]. 豆耀君.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沈定一社会改造思想研究 ——以五四时期为中心[D]. 曹紫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D]. 杨未. 贵州大学, 2017(05)
  • [5]演播厅研究—电视综艺节目的一个角度[D]. 林隆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吸纳 再现 重构:厄休拉·勒奎恩与道家思想[D]. 毕文静. 武汉大学, 2017(07)
  • [7]马克思“按需分配”思想研究[D]. 赵腾云. 武汉大学, 2017(06)
  • [8]生命“建筑”元素的首饰化设计与表现[D]. 李彦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9]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D]. 王牧春. 上海大学, 2017(02)
  • [10]基于需求理论的长山群岛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研究[D]. 贾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在海底安家——建设水下城市的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