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教育的技术本性
朱士蓉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 教育与技术关系的问题是当下教育技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检视历史,教育与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博弈中进入瓶颈,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实则为协调共生、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关系,教育本具备技术性。从教育与技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相依相随三个视角,试图定位两者关系后重新出发,推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关键字: 教育;技术;融合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问题是教学发展的时代命题[1]。回顾历史,教育由唯我独尊走向式微的旅程,而技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数据、数字为载体,以时代需求为价值取向,正以不可逆之势渗透于传统教育之中。与此同时,学者、教师对于云计算、微课程、慕课等的追捧掀起了网络教学的狂潮,技术以睥睨众生之态凌驾于教学之上,技术的使用与否成为教育落后与先进的唯一评判标准。而技术的二元特征在当今的实践中显而易见:从道德观而言,技术对培养学生道德、塑造品格等难以实现;从社会观来看,技术对教育公平的解决上存在诸多弊端;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教育娱乐化倾向严重、网络安全存在隐患、诚信意识淡薄、网络行为失范、“利它性”技术助长“利己性”行为等。尽管如此,瑕不掩瑜,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嵌入型应用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促使传统教育走出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促进全面开展全民教育和终生教育[2]。因此,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教育与技术状态是否此消彼涨?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何在?技术的二元特征如何在互联网运用于教学危机重重的过程中安然度过?基于此,审视教育与技术的原始角色,使二者矫正定位后重新出发,推进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
二、教育与技术发展之历史进程与理性检视
(一)教育与技术发展之历史进程
1.古代教育中技术的“位低言微”
2.2.1 心脏受照剂量体积对比 3组调强治疗计划设计方式心脏组织受到的照射剂量和受照体积参数见表2。心脏最小受量方面VMAT要稍大于6F、7F;但心脏接受的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三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心脏接受的照射剂量在V30,V40等高吸收剂量范围上可以看出VMAT方式心脏接受的受照体积明显小于6F、7F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低吸收剂量V5~V20照射体积大小方面,三者间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块黑板,几张桌椅便构成了传统教学的主要教学条件。教育建立在旧的生产力之上,技术的发展刚刚步入启蒙。以纸质书本、教师本身为知识载体,以井然有序、整齐划一的师生“授——受”为主要教学形式,重视知识传递的实用性与便捷性,追求对人生的内在品质、道德的价值追求。这一时期,没有明确区分教育与教学,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和重合性[3]。遵道德、道学问以独尊之势获得恒久的价值,手抄眷写的教学模式便出现学生死记硬背、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发展,教育逐渐形成其固有的学习模式。教育以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知识程度设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式,将班级的规模、课程进度、实施规范放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为学习者提供良好学习氛围和集体环境。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文化底蕴使得传统教学在很多方面的发展趋于成熟,其教学组织形式比较贴近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课堂授课在短期内难以被其它教学形式所替代。
2.近现代教育中技术的“狂飙突进”
3.当代教育的迷失与技术的困惑
伴随着第一台计算机应运而生,网络信息技术以铺天盖地之势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学效率的迷恋和网络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使得网络教学以新潮流的身份登上教学舞台。互联网承载教育资源、延伸教育功能、迎合教学节拍,使得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有教育活动[4]。网络学历教育、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商业化运营模式等得到阶段性迅速发展,教师对于教学的追求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之下。这一时期,教学的本质目的消散在对于技术的痴迷之中,对于教学规模和效率追捧成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此时的教学不仅满足于人的生存,而是向着更远的经济目标迈进。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思想、改革、实验更直接、更快捷地得以传播,技术层面上推动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加以融合并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学集声、画为一体使教学得以形象化,课程与进度在符合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创造个性化教学的现实条件。同时,网络技术打破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和对教师的人数、质量的束缚,使教师的主宰地位转换成知识海洋的“领路人”。网络技术顺应了教育进化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存在,在一定层面上支撑着传统教学的发展。
自信息技术以先进科技为踏板、历史趋势为口号进入教学场域,便获得无数的追捧。由于当下教育问题的突出与尖锐,人们便将技术看作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简便、快捷的方式。而人们对于技术狂热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人们在追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对技术的盲目痴迷。无论是依靠死记硬背、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还是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的当代教育,其目的都应该指向对教学之真的探寻,而非是注重教学的表面传递形式。客观来讲,当下的科学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可技术毕竟不是教学中的圣经、批判传统教学的武器,其应用于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而非是凌驾于教学之上的。在教育与技术融合过程中,如何恪守技术的本分同时兼及教学之真谛?其一,重新定位教育与技术。教学是教育场域中评判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技术教育追求质量与效率协调发展的不可抗力因素。其二,弄清教育与技术的性质。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育发展到何种地步,育人作为教育的宗旨都不会改变。在教育的场域之中,无论是技术还是教育其价值作用于人,脱离这一主体,便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教育与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坚守教育的本分同时满足技术发展的理性诉求,二者相伴相随,是教育与技术得以深度融合的立足点。
(二)教育与技术发展之理性检视
“真正可怕的并非世界成为完全技术的世界,更可怕得多的是人对这世界变化没有准备,我们还不能够沉思地达到适当地探讨这个时代真正上升起来的东西。”[8]技术作为当今教育教学中流行的工艺,其影响愈来愈深,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并非是对等的二元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应以理性的姿态在关系逻辑思维中呼唤教育与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让技术固守本分的同时亦能在教学过程中彰显魅力,让教育在追求“真、善、美”的提升之外尽显其能,促使两者协同共生、深度融合。
三、教育技术性之具体表征
(一)教育与技术的共生性
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弘扬先贤思想、净化人心为目的,更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单纯的教学也有其固有弊端:“填灌式”教学、思维局限、重理论轻实践等,教学者执着于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学习者忙于教学成绩的考核。科技进步和社会需要奠定了技术在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教学不再单受教师支配,教学内容多层次、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资源宽领域等,丰富了因材施教内涵。同时技术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形成孤独感、忧郁感等消极心理因素,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甚至会扭曲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对贯彻“以德树人”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依靠技术难以实现的。现今的课堂教学形式将教学与技术相融,已相当成熟、规范。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形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能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因此,在对原有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认清教育和技术的利弊之后做出作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
(二)教育与技术的互补性
教学与技术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盘根错节地交织生长,互相汲取养分。一方面,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整合,脱离不了教育教学模式和内容。技术依托于教学之中,网络课程的核心在于教学,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存在,教学效果决定技术的选择。另一方面,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不得不借助技术渠道,拓展新的教学方式。技术的进步,使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让学习者能够足不出户地享受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广泛学习资源,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最为新兴科技与教学的产物,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在教育场域的大显身手摆脱不了以教育为核心。基于此,教育与技术之间存在共生性。展望未来,教育借助于技术的先进手段不断向前发展,技术融于教育之中在教学的竞技场上大显身手,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教育教学的发展愈来愈紧密。
(三)教育与技术的相融性
《论语》中有关耻的思想包括对什么应该耻、对什么不应该耻、怎么做能远离耻及如何培养民众的耻感,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乃至治国安邦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理念指导实践,同时波澜壮阔的民生水利实践也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民生水利理念。认识的深化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否认,各地在领会、践行民生水利理念的过程中有大量丰富的创新实践,但也存在认识上模糊的现象,民生水利发展还不平衡。
教学与技术在时代的需求和历史的潮流中相互交织,技术深深地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的技术性本质因两者的共生性、互补性、相融性的特点而充分彰显。基于此,如何铺上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大道,成为教育未来学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命题。
四、教育与技术之深度融合
检视教育与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由不可一世走向迷踪失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由厚积薄发转为举步维艰,教育与技术在时代的潮流中纷纷进入瓶颈,可见教育与技术并非是一个此消彼涨的状态。其一,就教育与技术的本体而言,世界产权组织在1977年将技术定义为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而当对于教育的普遍认知便是传递知识的方式,可见教育与技术在教学目的方面存在一致性。其二,从具体属性来说,国外学者McGinn(1991)和Winston(2003)认为技术具有:复杂性、依赖性、普及型、多样性。基于当今技术的复杂性,技术的纯实作将需要庞大理解,由许多年的实验、成功、失败与一般经验之中。所以,大量的知识需要由专家负责储存并传给下一代,而其训练和教育以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机构、学校、学院和大学等来进行。显然,当下的技术已经深入地贯彻于教育教学的直接活动之中,教育具备技术的显著属性。因此,教育与技术应该是协调共生、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相伴相生——立足点
当今,在“互联网+”的指引下网络技术全方位的渗透于教学之中,它带来的不只是教育手段、方法的改变,更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改革了教育教学,并在教育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为更好地优化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成绩,部分教师将教学技术当作教育教学的圣经,教学成了为教育手段而教,而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而教。“创造数据的人成为数据的奴隶”[5],人们创造了技术却成为技术的仆人,网络教学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教学的认知,从而产生理解错位、价值异化等现象。运用华而不实的网络授课的教学方式得以推崇,而设计精巧简单朴质的传统教学却成为落伍典型,传统教学在网络教学的浸染下尽显迷恋情节。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们已经充分做好改变自己思想的准备,结果认知信仰变成了一种认知时髦[6],这已经成为一种教学病态。
教育与技术在优势互补时便要注重对于二者融合的把控,正如卡斯特讲述的:我们已然进入文化不仅指涉文化的新阶段,已经超越自然,到了自然人工再生成为文化形式的地步[7]。当下的教育不再停留于教育场域的本身,放眼未来,技术也将是一个实然与超然的双重境界。尽可能在将合乎时宜的技术插入教育之中,充分合理、迅速有效地发挥技术注入教学的作用,是教育能够实现以技术为价值依托、以社会为生存场域的重要条件。从教学设计方面而言,当今的教学设计不再拘于书面设计的层面,技术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教师、教学设计者在设计教学时,利用视音频文件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习者兴趣,从而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学习内容方面来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选择教学内容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据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制定行之有效的加工体系。教师借助加工体系绘制教学流程图。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技术以教学媒体的姿态成功的打入到教学设计的环节之中,技术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之间正在相互融合,可见教育与技术已经具备相融性的条件。
(二)相辅相成——着力点
在教育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促使两者相辅相成是教育实现价值延伸的基础。教育与技术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场域中相互促进,利用技术的开放性、多元性等优点弥补教育封闭性、单一性、等缺点,借助教育系统性、整体性等优势改善技术松散性、零碎性等不足。教育与技术如何在教学的康庄大道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干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对教育与技术进行重新定性与定调。实事求是地评价技术的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理解技术的同时,要与教育区别对待,铭记技术只是作为教育的延伸与发展,无法真正的取代教育,避免过分依赖技术。其次,和谐教育要素,促进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师生关系的和谐。提高质量、追究效率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命题,教育与技术对于此是殊途同归的。教师的个人情怀、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要素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发展。因而,教育与技术的优势互补成为二者得以融合的合理基点。
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不明确,导致肿瘤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差强人意。CDKN3在肿瘤诊断、治疗耐药及预后判断方面均发挥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CDKN3作用机制涉及到细胞周期、凋亡、侵袭迁移及突变体等多个方面,但仍不能解释为何其在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下一步基础研究应明确在细胞癌变过程中与CKDN3相互作用的关键底物及作用通路,并在临床多组织类型、不同病理级别的样本中评价CDKN3在肿瘤早诊及治疗方面的价值,以尽快实现CDKN3临床转化应用,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并改善预后。
本研究在分区时以城市为单位,根据2002年行政区域的划分,流域一共包括39个地级市,为增加分区的准确性,只选取了全部或超过一半面积在流域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共包括29个,最终将小于一半面积的城市采取就近原则划入相应的区域。
(三)相依相随——落脚点
如何将教育和技术注入人文情怀是促使二者能够相依相随的重要方式,是当前阶段反思教育与技术关系的重要命题,也是技术融入教育“再出发”的思路之源。其一,技术为教育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无论技术的功能如何发挥,都应该以回应教育的有效性为价值基础。在技术支持下,教育正践行着线上下同步、图文声像并茂、虚实结合的创新操作。这一实践是教育与技术多样共生的过程,教学借助技术进行本体创新,充分实现由刻板的体罚强制转移到兴趣指导,将教育的魅力充分展现。其二,教育成为技术作用发挥不竭的源泉。教育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特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与技术之争,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其在更新中不断完善自身,正是教育让技术魅力尽显。其三,二者融合需要倾注人文关怀的温度的情感因素。技术融入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师生发展,课堂教学应不是网络技术的拼盘,教学也不应是只见技术不见人,这在根本上背离了二者融合的伦理原则。
五、小结
教育与技术在历史的浪潮中由激烈的竞争关系逐渐走向融合,在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技术已不可逆之势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它带来的不只是教育手段、方法的改变,更是全方位、多层次地改革了教育教学,并在教育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教育与技术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的共同宗旨直指教育的真谛,技术的复杂性、依赖性、普及型、多样性彰显了教育具备的技术属性。教育与技术各安其分、各展所能,于协调共生、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中实现深度融合,促使两者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相依相随。同时,在融合的征程中需要教师、学校、学习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利用批判性思维看待教育与技术的优缺点与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地在技术中注入教学的元素,使教学为“学”而教;合乎时宜地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方法,使教学在科技的作用下魅力尽显,最终实现二者相融相生。
参考文献:
[1]张铭凯,廖婧茜,靳玉乐. 技术与教学相遇:历程检视与进路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2):28-32.
[2]姜莉,郑海燕.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机制与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2017(10):187-188.
[3]张传燧. 中国教育论史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08.
[4]汤书波,张宁,周紫艳,等.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历程述评[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06):1-6.
[5](美)斯蒂芬·贝克.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M]. 张新华 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4.
[6]凯瑟琳·埃尔金,钱雨. 急剧变革世界中的教育哲学[J]. 全球教育展望,2007(09):3-7.
[7]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夏铸九 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77-578.
[8]冈特·绍伊博尔德.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 .宋祖良 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89.
On the technical nature of education
ZHU Shi-rong
(School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ooking at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has entered a bottleneck in the game of the tim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is actually the relationship of coordination of symbiosi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is technic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rely on three perspectives, try to lo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start again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Keywords : educ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 2019-03-21
作者简介: 朱士蓉(1993- ),女,江苏金湖人, 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 0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7408( 2019) 04- 0104- 04
标签:教育论文; 技术论文; 融合发展论文;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