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模式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2)05-0009-04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又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进程。美国和日本都是经济发展中由后发国家变为先进国家并取得经济和技术上成功的国家,从他们的技术创新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技术创新存在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转变又受到经济发展的约束。
一、技术创新阶段转变的决定因素及标志
1.经济因素。实现技术创新阶段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经济因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技术创新的阶段转变起作用。在供给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增加,人员素质提高,有能力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这在全社会表现为R&D投入增长加快、 比重提高;在需求方面,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企业对新技术需求增加,如果采用新技术恰当,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2.技术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基础、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政策。技术因素在技术创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时,具有决定作用。知识基础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能力、引进后经过消化吸收的技术水平和主要产品与工艺的技术水平来体现。一个国家支撑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雄厚与否,可从这三个方面去衡量。研究开发投入包括人员数量与质量、经费、设备的投入。技术创新越往高级阶段发展对研究开发投入的依赖性越强,研究开发是一个国家知识基础建立和加强的基本途径。
在美国、日本的技术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发现,从使用技术到改进技术再到创造技术的阶段都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型标志。经济标志、技术标志与工业化阶段和技术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如下表所示关系。
表1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标志划分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前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工业化第二阶段工业化后阶段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占相当大比重. 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已显微弱.第二
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产业, 产业开始下降.第三产业
欠发达现代工业尚处于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但质量尚未达到成熟程 比重明显上升,且超过第
产业结构 萌发阶段.第三产业基 但仍具很大的消费性.度.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二产业.高技术产业成为
本上是消费性的.但仍低于第二产业比重. 支柱产业.
高技术产业崛起.
GNP
一般增长速度有较高增长速度
稳定增长速度 稳定增长
人均GNP
<300美元300-2000美元 2000-4750美元
>4750美元
R&D/GNP
<1% 1%-2% 2% 2%
创新技术阶段 使用技术为主改进技术为主 创造技术为主创造技术为主
资料来源:远德玉等.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第310页
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第36页
二、两种典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绩效分析
美国作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后进国追赶工业化先进国的成功典范,在建国初的一百多年里,主要依靠大量引进当时先进的欧洲技术和设备,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则主要以本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力量为主体,吸纳国际优秀科技人才,实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20世纪后进国家成功地采取模仿创新方式实现经济、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典型。
下面即引用邱曼萍、陈洪斌提出的一个用来比较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简单模型来对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经验背景。
1.创新——成本关系图
在模型讨论之前,先假设在同一时期内,所有同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是相同的。这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当今和未来,其经济意义非常显著。为讨论方便,我们将成本分为两类,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一般认为技术成本是发起或消化此创新所需的科技知识的成本;而管理成本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二是为操纵技术并成功地把它带进市场所需要的获得经验的成本,三是克服任何与厂商周围一般基础和其他经济与体制条件有关的“区位劣势”的成本。然后对应于产品的导入、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的生产周期,我们将生产活动分为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大规模生产三个阶段。利用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做出说明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选择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成本关系图
图中横轴代表生产周期,从左至右分别为产品导入、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纵轴代表成本。曲线MM'代表管理成本,在产品导入期, 相应为自主创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较少,产品较少,不存在剧烈的竞争,此阶段管理成本最低;进入产品成长期后,产品生产增加,固定资本的投入加大,产品基本定型,市场竞争加大,需要的相关技能和经验增多,对地方优势的需要水平开始降低,总体上管理成本开始增大;产品进入成熟期,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产品趋于饱和,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保持与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的相关技能和经验也最多,同时对地方优势的需要进一步降到最小,管理成本达到最大。因此,管理成本为一条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推移而逐渐上升的曲线。
图中曲线TT’代表技术成本。在产品导入期,对应于自主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和科技投入,相对来说,技术成本投入最高;进入产品成长期后,模仿创新成为可能,由于模仿创新对产品的不断改进、推广,技术成本相对低于自主创新阶段;产品进入成熟期,可以认为技术已经公开,技术成本变得最低。因此,技术成本是一条随产品生产周期推移逐渐下降的曲线。
图中曲线CC’为总成本,为技术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在图中为两条曲线叠加而成。它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其中总成本线的最低点是管理成本与技术成本相交的点,也就是经济单位盈利最大的点,引伸到国家就是经济增长最大的点。我国企业选择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以求获得最大经济增长(一般不大可能在大规模生产阶段),决定于其总成本最低点所对应的阶段。
2.绩效对比分析
20世纪50~70年代,美、日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前者是依托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率的模式,后者是依托模仿创新提高生产率和加大投入品相结合的模式,而给后者带来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则是模仿创新。美日之所以分别选择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受各自的经济、技术的起始条件制约。有的学者认为,1957~1971年,在日本的8.81%标准增长率中,4.86%来自全要素生产率,3.95%来自要素投入,对这段时间的经济现象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日本的管理成本要比美国的管理成本小的多,这一点也一直被公认为是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关键。正是由于企业管理成本不同,使得两国经营成本曲线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AA’是美国的经营成本线,其经营成本在自主创新阶段即T[,A]处达到最低点,JJ’为日本的经营成本线,其经营成本在模仿创新阶段T[,J]处达到最低点。经营成本曲线最低点在日本出现于模仿创新阶段,而在美国则出现在自主创新阶段的事实,使得美国为了达到经济单位盈利最大,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的模式,而日本则倾向于选择模仿创新的模式,从而也就导致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成本高于日本,美国经济增长要比日本来得小,来得慢。
图2 美国、日本创新选择图
由于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不断的复制并改造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自主技术创新的产物,使得日本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钢铁、汽车、电子、数控机床等领域领先于世界,而近年来在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与日本特征正好相反,美国处于生产率前沿,同期经济相对日本与西欧等的增长速度要低3~4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在重化工业技术创新阶段,美国已发掘尽较容易的发明,进一步发明的难度迅速增大,因此此阶段已达到技术进步减慢的那一点。
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从前面对两种典型的技术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技术创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主导形式在相当程度上要考虑到国家创新资源的现实状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加入WTO,加上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使得我国经济所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因此,要选择适合我国的技术创新模式,我们还要先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创新的主体错位。我国建国之后就开始引进国外的技术,但技术引进工作却在低水平上重复进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缓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成了技术引进的主管,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技术创新不能缺少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科技经费的投入,二是科技人员的投入。企业是否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R&D经费使用分布和R&D人员分布情况是两个很重要的判据。主要的发达国家——日本、美国、德国企业的R&D机构所使用的R&D经费在本国全部R&D经费中皆占有很高的比重,1997年其数值分别为72.2%、74.4%、67.2%,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使用的R&D经费只占到20%左右;而在我国1998年企业R&D的经费使用为44.8%,科研机构和高校使用经费达53%。在美、日、德等国企业R&D机构的人员在本国全部R&D人员中占65%左右。在我国,这个数据仅达40%多。可见在我国,企业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二,市场机制的诱导作用尚未形成,市场与技术的关系颠倒。由于技术创新的最后归结是产品的创新,任何一个产品的创新都是从市场机会的选择与决策开始的。市场机会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用户需要和市场的潜在与现实需求,其次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对市场需求的识别与选择必须同技术机会的识别与选择结合起来。
第三,传统体制的制度性缺陷与创新能力弱化。前面所分析的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落后国家要成功实施追赶,选择建立在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平台上的模仿创新是追赶过程中必然要走的一步。而通过模仿再创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是模仿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尽管我国建国之后开始引进国外的技术,但30年的技术引进工作却在低水平上重复进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缓慢。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所特有的弊端,这种技术引进体制与前述赶超型国家如日本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尽管日本引进活动也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利用的主体仍是企业,政府主要通过政策诱导的方式实施干预;但在我国,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基本上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体现。制度性缺陷决定着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只能在低水平上恶性循环。
四、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从经济发展状况(人均GDP)以及R&D/GNP水平来看, 我国还处于以使用技术为特征的技术创新阶段,但我国已经处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1998年全国的R&D 投入已经达到0.69%,在全国上下认真执行“科教兴国”战略,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壮大的有利环境中,R&D投入将会逐年递增,向1%的水平逼近。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R&D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 当代世界上科学发明和技术成果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薄弱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作为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
以上我们介绍了两种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和日本,在对这两种创新模式的绩效分析中隐含了一个基本的假定,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足够长,远远大于模仿创新周期时,使得模仿创新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并操纵这一技术,并且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生产出更优质、更经济的产品来。上世纪50~70年代的创新产品大部分集中在重工业、重加工行业,其产品生命周期长,一个技术掌握后,可以有较长时期的模仿收益。日本当时就是这个收益的最大赢家。当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到模仿创新速度跟不上产品更新速度的时候,产品的三阶段主体变成了自主创新阶段,这时,只有自主创新的国家才有资格进行该项产品的生产活动,而其他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则来不及模仿,也无从生产该项产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向国际一体化发展,不但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周期缩短使得模仿创新的难度加大,就是能成功地在传统产业上实现自主创新,如果创新的领域还维持在传统领域,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有可能陷入经济困境而不能自拔。
因此,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情况下的我国企业来讲,我们不能单纯地讲是应该采取自主创新策略,还是采取模仿创新策略,由于模仿技术成本大大低于创新成本,知识又具有外溢效应,要尽快地提高技术水平,迎接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当改变过去单方面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策略,而应该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的市场需求下,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现状,以及不同行业特点,采取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创新策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三阶段为:1990~2000年模仿创新以数量为主。2000~2010年,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其特征为质量和数量并重。2010~2020年,采取创新集成模式,以质量为主。
紧密围绕市场,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的互动:一方面以出让市场为代价,进行技术引进,换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进、模仿创新,再去开创国内的乃至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仍然不放弃进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在努力发展第二代工业体系的同时,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兼顾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实现质量与数量并重。经过这一阶段的积累,我国企业将由此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创新集成阶段。
标签:模仿创新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管理成本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