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均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热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中药热敷 ;膝关节炎 ;临床疗效。
膝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变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和关节周围有新骨形成,以疼痛在沉重时加重,关节软骨磨损和消失,骨质增生而致关节畸形,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局部压痛及关节轻度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双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症”等范畴,多因风寒之邪侵袭关节导致痹阻气血,筋脉不通而致病。我科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2014.6~2015.6年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98例,其中男33例,女65例,男女之比1∶2,平均年龄60.2岁,病程1~18年,平均4.4年,所有患者均存在膝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其中膝关节积液27例,占28%;膝关节畸形需手术者10例,占10%。
2方法
2.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其他理疗
2.1.1 药物治疗 鹿瓜多肽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仙林古宝胶囊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口服每日一次,一次2粒。
2.1.2 功能锻炼 等长等张收缩训练每天可做三到四遍每次做5至10分钟;直腿抬高每天做2至3次,每次做5至10分钟。
2.1.3 其他理疗 艾灸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超声波治疗 按摩局部穴位,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2 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和其他理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热敷。
2.2.1 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其他理疗同对照组。
2.2.2中药热敷法
2.2.2.1 药方 当归30ɡ,苍术30ɡ,侧柏叶30ɡ,桑枝50ɡ,红花20ɡ,花椒20ɡ,荆芥20ɡ,防风20ɡ将上述药物融合成药包。
2.2.2.2 作用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疼。
2.2.2.3 治疗方法 按黄酒:陈醋:水=1:1.4:10比例配置好的中药水,将药包置于中药水中浸泡30分钟后,温火煮开,文火煮沸20-30分钟。戴手套取药包,拧至不滴水为宜。取合适的体位,下铺一次性中单,用一条毛巾包裹药包,根据药包的大小将三条毛巾三折叠交叉置于患处,随温度的下降抽减毛巾,与皮肤接触的毛巾无烫感,直至药包温热,时长约40分钟。
2.2.2.4注意事项 皮肤过敏者,皮肤损伤者禁用。注意:①嘱咐病人多翻身,防止药液过多烫伤皮肤。②对于皮肤敏感度较高的病人多垫几层毛巾。③病人做此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巡视病房,防止烫伤患者。
2.3 评定标准
参照《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诊断分类与功能评定标准》[2]
膝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活动度—10~145°;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轻度受损,活动度≥100°<145°;有效: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中度受限,活动度≥60°<10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60°。
3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比较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9.59%,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KOA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畴,以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为本[3],方中红花活血化瘀,防风祛湿散寒,侧柏叶祛风湿,散肿痛等。合用起到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一方面直接提升患处的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达至活血化瘀、消除慢性炎症、舒筋活络止痛、去肿、加速痊愈、舒缓肌肉痉挛、松弛神经、改善筋腱柔软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是药物直接渗入皮肤,可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而达到改善关节代谢,缓解病痛的目的,本法简单便于操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总结
通过临床效果分析,使用中药热敷的患者比未使用中药热敷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疗效,可消除或避免致病因素,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是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苏伟,赵宏.双膝骨性关节炎中药热敷治疗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73~74.
[2]刘沂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6.
[3]熊薇 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年第30卷第5期。2013,05.
论文作者:王春霞 陈辉 张菊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膝关节论文; 关节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药包论文; 疗效论文; 疼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