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三悖论”现象的认识_经济论文

对中国经济“三悖论”现象的认识_经济论文

对我国经济“三大悖论”现象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悖论论文,我国经济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47(2003)02-0059-04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02年经济增长虽然达到了8%的增幅,但也出现了物价持续走低、下岗失业人数增加、股市低迷的问题。(注:宫闻.宏观统计数据无误,矛盾现象另有原因[N].经济日报,2002-12-16.)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高经济增长与股市低迷的悖论、高经济增长与物价持续下降的悖论、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悖论。如何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三大悖论”,不仅关系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给予认真解决。

针对这“三大悖论”,有的学者指出,股市行情、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是由经济运行的状况决定的,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运行的表现。如果当股市低迷、通货紧缩和失业率较高三者同时并存,只能说明我国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统计结果有误。这种解释很明确,也比较简单,好像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就会认识到问题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另有深层次的原因。

一、对高经济增长与股市低迷悖论的认识

现代市场经济中,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因为股票等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化最终是由实体经济的波动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运行良好时,企业盈利率就比较高,上市公司的分红比较多,股票的价格就会升高,整个股市指数也就会稳定攀升。反之亦然,当然这里有个假定前提,证券市场是完善的证券市场,是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证券市场。

反观我国的证券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但与完善的证券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证券市场根本就不是顺应企业股份制的呼唤自然产生的,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政府在证券市场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政府利用证券市场的筹集资金的功能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这是政府利用市场这种手段来为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服务的典型形式。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实现稀缺的资金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合理配置,也没能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国家垄断经营的,政府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挥着市场监督者、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三种职能。如果把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比喻成一场足球比赛的话,那么政府既是比赛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裁判员,还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甚至充当着足球比赛的解说员,通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诸多形式,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走势。这样的例子很多。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过分干预,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严重扭曲。

这种严重扭曲的证券市场的行情,根本不能反映经济的走势。从2001年6月至今,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里,股市大盘指数从将近2200点,下跌到1300点左右,整个股市市值缩水达40%之多,堪称世界证券史上的一大奇观,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也不过如此。撇开统计数字不说,仅仅从我们自身的感受,也能体会到,我国的经济绝对没有出现股市缩水那样的大倒退。我国的证券市场根本不能反映我国的经济情况。

证券市场不能反映我国的经济走势,并不是说证券市场无关紧要,因为我国既然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作用,否则我国的市场经济就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二、对高经济增长与物价持续下降悖论的认识

正常情况下,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们的收入也会持续增加,人们未来的预期也比较乐观,会增加自己的消费,这从宏观上将增加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拉动整个社会物价的升高。而我国却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物价持续走低的悖论。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物价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有效需求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达到8%的增幅,但与潜在的增长能力还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一个国家现实增长率低于它潜在的增长率,就意味着需求不足的存在,这必然会带来物价的下降。

二是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商品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尤其在通讯、家电、流通等领域表现得十分明显。

三是当前的各项改革,严重压抑了大众的消费预期。近年来的多项改革,比如医疗、住房、养老、子女上学等,相当一部分原本由国家承担,现在都由老百姓自己承担,再加上近年来失业问题比较严重,使人们有一种危机感,老百姓手里的那一点钱都是养命钱,根本就不敢花。实际上,这几年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还是比较大的,1998—200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加15.4%、14.7%、14.0%、14.4%和15.5%(注:戴根有.支持中小企业努力扩大就业[N].人民日报,2002-09-30(5).)。但无论政府怎样扩大货币发行量,无论怎样降息,但钱到了老百姓手里之后就又存到了银行,根本就不能变成消费,物价又如何能上升?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老百姓不敢消费,哪又是什么拉动经济增长的呢?实际上这几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一是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增长,二是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很大的弊端:一是外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一些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的世界上公认的警戒线;二是外贸依存度越来越大,受制于人。我国现在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35%以上,而美国外贸依存度仅为24%左右,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仅为27%。现在,外部的经济环境和主要出口国的对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当然,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描述贫富差距水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一般介于0和1之间,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基尼系数分别进行过测算,数值各不相同。但多数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社会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基尼系数为0.456,超出了国际警戒线。这也与百姓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相一致,有关统计还显示,目前我国10%最富有的人拥有80%的储蓄,这些最富有的人还拥有很多的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股票、债券、洋房、汽车、高级家用电器等。人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部分不如收入增加的那部分比例大,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部分富有的人,该花的钱都已经花过了,该买的也都买过了,他们的消费欲望不大。另外90%的穷人仅拥有20%的储蓄(也仅仅就是这么点储蓄),他们手里的那点钱,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都是活命钱,都存在银行里,根本就不敢花,又怎能形成消费?

也许有人会问,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搞市场经济搞错了?我的答案是,搞市场经济没有错,不搞市场经济,我国不会摆脱严重贫困落后的局面,也不会有今天的国际地位,搞市场经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初次分配时,要以效率为核心,把国民经济的蛋糕做大,这一点没有错,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再分配时,兼顾公平,将蛋糕切好。

如果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部汽车的话,那么市场就是这部汽车的发动机,而宏观调控就是这部汽车的方向盘,如果没有市场机制,就好比没有发动机的汽车,这部汽车就会停滞不前;同样,如果没有宏观调控的话,就好比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这部汽车就会像野马一样肆无忌惮地狂奔。一谈到宏观调控,人们就想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宏观调控的内涵十分丰富,收入分配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再分配,利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政策,从富人那里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穷人,建立社会安全网,普通老百姓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扩大消费。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这是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三、对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悖论的认识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结构的优化和对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使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创造相同量的国民财富,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个经济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增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到90年代只能增加80万个岗位,现在只能创造60—70万个岗位(注:白天亮.把再就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N].人民日报.2002-09-12(1).),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是和整个社会的储蓄率成正比的,经济增长越快,对整个社会的储蓄率的要求也就越高。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上企业家和工人两大利益集团的储蓄率是不一样的,企业家的储蓄率高,而工人的储蓄率低。经济增长越快,企业家从社会总财富中瓜分的比例就越大,而工人分得的比例就越小。在每单位劳动力的工资不变或略有提高时,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相对减少。琼·罗宾逊的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矛盾。

当然,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并不是说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当经济增长较快时,由于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可能是不变的,甚至可能是绝对增加的。另外,在短期内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比较小的。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0~800万个。我国现在的就业问题绝对不是由于经济增长过快造成的,不是出在劳动力的需求方面,而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大大超过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的。每年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就达到2200万人,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1400~1500万个(注:杨国民.增加就业门路[N].经济时报.2002-09-28(1).);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已经达到1300万;农村还有1.5亿富裕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注:人民日报社论.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N].人民日报,2002-09-13.)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一是必须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1300万下岗失业人员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因为这部分人很困难,迫切需要帮助。下岗职工过去曾为国有企业发展做出过贡献,下岗本身也是贡献,政府和社会理应对这部分最为困难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是坚定信心,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门路。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增加再就业岗位。从1998年到2001年,黑龙江180多万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有一半是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的;辽宁省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近150万,其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达到70%以上。实践证明,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将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拓宽再就业门路。这些年,随着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来大量安排新增劳动力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而且富余职工还要下岗分流。同样,集体企业也在减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这一趋势还在继续。相反,随着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1991年相比,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企业净减5361万人,而城镇私营个体等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净增1.18亿人。所以,鼓励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是我们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方面。

三是城乡兼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有1.3亿农村人口在城市,其中在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接近9000万,经济增长更多地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如果农村现有的1.5亿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就业压力会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里不是反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要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向城市转移?很明显,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差距之大,只要离开城市10公里,就能切身地体会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现在我们要作的工作是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如果城乡一体化了,城乡之间的差别比较小了,还会有那么多的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里去“淘金”吗?

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为了扶持工业的发展,采取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等手段,用剥夺农业的方法来增加工业的原始积累,应该说这有利于工业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占大头,农业占了较小的比例,按照国际的通行做法,这时候工业就应该反哺农业了。到底该如何反哺农业呢?我的观点是:政府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应该把钞票大把大把地“撒给”在农村干活的农民,让农民为了取得货币收入而争着抢着去筑路、修渠、平田、垒坝、栽树、盖房等等。农民的这些劳动也是有价值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劳动,甚至比到城市里给别人理发、按摩,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样,农民就不会往城市挤,他们在农村里就能挣着大把的钱。农民有了钱,就会购买城市经济系统供给的钢材、水泥、玻璃、汽车、机械、书本、信息等,家电、轻工、农副产品也就有了销路。这样城乡经济就都活了起来。这岂不是“三赢”,是“一箭叁雕”!

标签:;  ;  ;  ;  ;  ;  ;  ;  

对中国经济“三悖论”现象的认识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