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主体素质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主体论文,素质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同时他又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2〕可以看出, 马克思不仅强调自由发展的个人,并且重申自由发展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个人,是实践主体,而不是抽象的、自然人,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类的进步才是最高境界。然而,不论是他对“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的分析、对“人的价值、人的本质、人的个性、人的自由”等的研究,还是对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的探讨,无不浸透着他对个体的关注。当今我们再次凸现主体素质,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在一定意义上说,主体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微观问题,或者说是涉及具体的个体的问题。如果从理论的历史沿革来说,建构合理的主体素质,也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要求。因此,我们研究主体素质,必然要追寻马克思关注人的理路。
一、人的发展过程的三阶段和主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及合理化的过程。
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出发,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其中,我们所体会到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进步、分化。所显现给我们的是类的进步,是一种直线式的上升运动。个体在其中似乎未得到充分体现。应该说,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同时它也印证着社会的进步,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本质就是个人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它们分别是: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阶段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个人能力全面发展基础上自由个性的实现阶段。虽然这种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的历史演进,或者说他是从物质生产方式引发出来科学人本主义。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并非纯粹的经济关系。它同时展现给我们还有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建构、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
主体素质的形成。在这种以人的依赖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原始关系相矛盾的”〔3〕, 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这种“人的依赖关系”或者表现为个人作为共同体、家庭共同劳动力的器官依赖于首领、家长;或者表现为奴隶被当作客观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屈从于主人;或者表现为农奴对领主、俗人对牧师、学徒和帮工对行会师傅的人身依附等等。“人”丧失了“个体”,所以这个阶段谈个体素质主要是在原始意义上谈,如身体素质、劳动素质、业务素质、语言素质、情感素质,等等。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从完全意义上成了真正的人,已经彻底摆脱了纯粹的“兽性”,而具备了“人性”,因此它必然有人的素质。这一阶段,人类素质发展虽然不迅速,但最终使人类迈出了“兽类”门槛,走进了真正的人类社会,从非人发展到了具有素质的人。可以说这是主体素质的形成期。
主体素质的发展、提高。这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交换成为一切关系的前提,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及整体能力体系。首次实现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解放,它用物的经济联系、商品交换及货币关系代替人的依赖关系。在这里,超经济的统治和奴役关系不再成为主导形式。一方面,通过经济机制,人类的物质财富获得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在这种经济机制的运作中,造成了人对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依赖,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术可能性发展的影响。其理智性在今天从根本上依赖于最为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靠性。”〔4 〕这些技术因素正是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它使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表现在交换价值上来实现和证实,因而它必然使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通过物的社会关系和能力来实现和证实,物的王国将人全面物化,人走向人的否定性的异化。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却使劳动者在主体意义上获得了人身(人格)的独立。在这种市场经济关系中,驱动着人对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使得个人独立意识得以确立。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第一种形态中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的),而在第二种形态中,是人受发达的、丰富的“物”的限制。商品交换也为人的独立、自由和平等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虽对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具有实性性的进步意义,然而,在这种形态中,人的主体地位并未完全真正确立。首先,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以商品为纽带的关系似乎是一种共享性的关系,而这恰恰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表层关系,在这一关系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度的不平等。其次,在这一形态中,个人的能力、主体的素质得到了畸形的发展,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劳动实践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失却了基本的伦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等。再次,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劳动者面前表现为一种非对象性的关系。
这表明,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种联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属于个人发展的一定阶段,即个人处于创立自己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为个体人的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历史前提。所以,我将这一时期定义为主体素质的发展提高期。
主体素质的合理化。这一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 〕的时期。第二种形态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却没有将人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实际上,人的主体地位在完全意义上的确立,应该以个体和类的进步为根据的,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成为真正的“人”的全面素质的占有,是达到自由个性的基础,而人们所占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却是人的自由个性实现的物质基础,是人主体素质张扬的现实依托,而不同个人发展相异化。这种现实依托只有在经济形式中反映出来,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人从对物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全面发展起自身的主体能力、主体素质,从而使人的劳动成为自主劳动。唯其如此,人才能达到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拥有自主性,同时又能自如地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而要实现这种主体性,就必须使人从物的依赖关系这种社会经济关系中解放出来,消灭资本和雇佣劳动对立的经济关系,消灭劳动和资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经济形式,从而确立起取消资本作为经济运行的主体而使劳动者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的经济形式,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的、完全的和全面的结合和统一。在这种现实关系基础上,人的潜能才能充分释放,人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主体素质走向合理化。
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丰富的主体素质。
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6〕人是社会的人, 但同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7〕,人之成为人, 是他进入人类社会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社会化的结果。无论是人类发展的渐进史,还是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这样。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来看,人类正一步一步地从自然性过渡到有主体性再延伸至“占有性”的个性,人的主体性正在一步一步加强,但这并不能说人类的个性的发展湮没了社会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专门化程度高,交往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另外,个体的物质生命活动本身依赖于社会交往,所以,人在社会本性上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容的。
人的社会性并不排斥人的个性,人在发展中的个性化同社会化是相伴而行的,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人作为主体是个体和类的统一,在现代化条件下,主体扬弃了传统和现实的种种弊端,更大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把个体利益相互划分开来,从而使个体有了独立的地位。社会的发展所要求的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并不是要把人塑造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机械产品。没有个性差异的一般人,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抽象人。个性是人的本质在具体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人的一般本质的个别形态。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发展在个体身上的实现就是人的个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包含着构成社会整体的人的社会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共同体生活对于人之为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几乎是无法估价的。人的一切能力的造就都受到社会的制约。”然而“共同体从来也不是人的使命的终极形态”〔8〕共同体和个体是辩证的统一。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人的发展的两个方面,相反而又相成,这种辩证发展不仅体现在个体的人的发展中,而且体现在人类整体的历史进步中。主体素质正是在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个体的个性充分反映了主体素质的深刻内涵。有个性的人实际上就是主体素质较为丰富的人的一种例证。然而这种个体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而是在充分占有社会性、属人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主体素质的体现形式,也只能在社会性上才能显现出来。因此,社会性与个性统一的程度越高,主体的素质就越丰富。
三、主体素质的特点及演进模式。
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并未停留在批判现实和提出社会理想上,而是力求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揭示人的发展规律,探索主体素质的建构道路。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因此,我们分析主体素质, 必须站在“一切社会关系和总和”或者说是站在社会历史的角度。
(一)主体素质的一般界说
主体素质,一方面是指构成人的各种素质(使人之为人的各种因素),它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根据和条件;另一方面是指这些要素、因素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构成人的素质的要素是多样而复杂的,如心理、生理、观念、知识、智能、技术、行为方式等许多内容。应该说主体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区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慧才能素质、劳动实践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等。可以说,人的主体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说是一个系统整体,也就是在这个整体中形成了人的深层本质或本质性能力。我们所讲的主体素质,其核心是指人这种本质性能力能够在客体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对象化。“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现实性、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10〕。因此,主体素质不仅决定人自我存在的独特方式,而且决定人对象化的方式程度,表现他的本质和本质性能力即人的发展程度。
(二)主体素质的一般特点
主体素质是一个描述人作为主体的文明程度及其发展状态的概念。即使人的生理素质也不是先天的纯生理的现象,它仍然是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打下文明印记的产物和结果。人的生理感觉功能是社会文明在主体本质力量中的产物和表现。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及其呈现状态,归根到底是主体素质及其发展程度的客观展示。由于主体素质不同,他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也就不同。所以必须从本质上把握主体素质,把主体素质如实地看作主体文明状态。正因为主体素质描述的是人的主体文明状态,所以主体素质又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体素质的如下特点:其一,主体素质不是恒定、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二,主体素质总是随着人类生存境遇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其三,主体素质的演进总是力图使人类素质从不完美到完美,最终向“自由个性”的目标迈进。
(三)主体素质的演进模式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简单累加,人应该是具有一定质和量的主体素质的有机整合体。应该说,人类的进步其外延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但内涵应该是主体素质的丰富和提高。这一发展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为此,我们用三级循环图式及螺旋式上升运动来概括这一基本规律。三级循环图式分别是:第一级,素质的形成;第二级,素质演进;第三级,素质的合理化。这就是主体素质的第一层级的循环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又形成新的主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新的演进、提高,不断地循环下去,而每一次的循环较上一级的循环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第一级:素质的形成。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体,其原始状态中的体魄粗犷、彪悍强健并不是其独特的标志,其标志应是人类是“思维的存在物”即有意识,并且是能够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达尔文曾经大致地描述了我们的这些祖先:它们满身是毛,有须和尖耸的耳朵,成群地生活在树上。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登的同时从事与脚不同的活动,因此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了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1〕。直立行走,使手便解放出来,已经愈来愈多地从事于其他活动了。根据生长相关律,直立行走和手的解放,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协作的好处,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12〕,于是便产生了语言。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有了人脑,便开始了人类的意识,这时候,猿已经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人”,这种进一步的发展,并不是在人最终同猿分离的时就停止了,而是整个说来仍然大踏步地前进,虽然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时代就程度和方向来说是不同的,有时甚至由于局部的和暂时的退步而中断;“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一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13〕。但人类终于摆脱了纯粹的“兽性”,在其自然性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实践使其具备了成为人的“人性”,这时候,人就是拥有素质的人。相对于对象性的客观物质世界来说,他就拥有了主体素质。这是“原初”意义上谈主体素质。原始的人也有多样素质,如:身体素质、语言素质(简单音符)、劳动素质(简单劳动)、思维素质,等等。
如果从个体生命来说,个体的素质形成也有一个过程,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认为思维的发展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前提和根据。他用运演来说明人的认识活动,他认为,运演能协调各种活动成为一个整个运演系统,又渗透在整个思维活动中。他以运演作为儿童思维发展的标志来划分四个大的年龄阶段的。这四个阶段是:(1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是儿童能运用某种原初的格局来对待外部客体,能开始协调感知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其感知运动的智力还没有运演性质,因为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2)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 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儿童认识的发展仍有对感知运动经验的依赖性,但大部分是依赖表象的心理活动。(3 )具体运演阶段(约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能进行具体的运演,也就是能在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逻辑运演。 (4)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14〕。在这个阶段,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生的婴儿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人。他成为人的前提条件是其有了人的“心智力”,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他禀承父母的遗传基因,但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其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地和外部世界谋合、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形成其独特的素质。
第二级:素质的演进。拥有一定素质的人其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主体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着其自身素质。人的素质作为一定量的质的潜能存在于人这个主体之中,但这仅具有内在要素意义,还不具有外在的现实价值意义。要激发它、体现它必须经过劳动实践(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使人的主体素质潜能得以释放。所以说,劳动实践活动直接体现着人的素质。同时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主体素质得到检验和加强,使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增加了主体力,从而丰富了自身的素质。具有一定素质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个体生命运动,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主体素质的提高途径主要靠教育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家庭、社会都是实施教育的媒体。教育的功能就是将人类的文化、知识、技术、思想内化到人这个对象中去,使主体素质得以提高,并形成新素质。
第三级:素质的合理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素质可能出现暂时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人自身的本质需求,这种合理性又变得不合理了,这又要求我们不断地修正我们自身的素质,在新的主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发展和提高,使不合理的素质逐渐趋向合理。
主体素质的三级循环图式不是简单的循环运动。主体素质形成后,它并不是既定的,随着环境的改变,人要不断调节自己的素质结构,尽快地适应芜杂多变的世界,并在新的主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上升运动。
(四)主体素质演进的条件
人的素质发展演化过程也需要相应的条件。并不是具备一定素质就可任意的凭空地实现演进。首先,要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其次,要与生产对象相结合;再次,是人的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释放人的潜能,演进、提高主体素质。如果主体素质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产生错位,也不可能充分显示人的素质。最后,主体素质的演进必须考虑主体自身的各方面因素。人的素质——素质的演进——素质的合理化三者之间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它们是人的素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他们的交互运动,构成了丰富的人类发展图景。
通过对人的素质的结构运动的分析,对主体素质的建构,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对主体素质的关注,要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其二,主体素质的发展、演进也是个体的深度需要之一;其三,主体素质的发展、主体潜能的释放要体现自我需要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否则就不成其为主体素质,而只能说是个体的特征。最后,主体素质的合理与否,不仅反映着社会的综合指标,也对社会发展起着一种杠杆作用。
所以,我们研究当代的主体素质,一定要本着以上原则。尤其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更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它来科学地分析当代主体素质现状、成因及其解决当前困境的方式、方法,从而找到一条建构当代中国人主体素质的合理的途径。
注释:
〔1〕〔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79、18 页。
〔2〕〔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63、485、 104页。
〔4〕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2页。
〔7〕〔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125页。
〔8〕[德]潘能伯格:《人是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7 页。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511、 512页。
〔1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