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饰材料_肌理论文

论装饰材料_肌理论文

论装饰的材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材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在探索或创造美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事物的材料,而仅仅注意它们的形式,我们就坐失提高效果的良机。因为不论形式可以带来什么愉悦,材料也许早已提供了。材料效果是形式效果的基础,它把形式效果的力量提高得更高了”。

(桑塔亚纳)

材料的性能、质感、肌理和色彩是构成室内环境的物质因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人造环境都是一个由各种材料、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组合起来的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是空间环境不可缺少的属性,它们各从不同侧面规定、制约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环境。

一、沿革 材料是空间环境的物质承担者。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自然中所存在的物质美的因素。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考工记》中的:“审曲而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就是强调先要审度多种材料的曲直势态,根据它们固存的物质特性来进行加工,方能制成自己所需之物。《考工记》提出了生产劳动的四个条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认为优良的材料是人们制作、生产的前提。《荀子》中也提到金属工艺要“刑范正,金锡美,工治巧,火齐得”。其中“金锡美”也是材美的具体化。

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进程中,第一代设计师们在材料的运用上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密斯·凡·德·罗设计的美国范斯沃斯住宅是座颇能代表“密斯风格”的作品。这座用钢与玻璃为主要材料的私家别墅,以八根工字钢夹持一片地板、阳台和一层层顶板,四周为透明的大玻璃,简洁、纯净到极限,模糊了与外部环境的界限,室内空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住宅中央有一小块封闭的空间,内藏设备、浴室与厕所,除此之外,再无固定的分割与遮掩,这座精致的“玻璃盒子”充分体现了密斯“少就是多”的设计美学的意蕴,美国建筑大师赖特1936年为宾夕法尼亚匹茨堡市的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其立面表现了平行与垂直、显隐与进退错综交差的板状阳台和附属空间,室内假借材料的变化来显示和区别各种不同用途的空间以及取得内、外空间与不同空间的统一和联系,玻璃与石墙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对比。平台、瀑布和周围的墙石、丛林、溪流纵横溶融,表现了赖特运用建筑材料的驾轻就熟,对生活场所溶入自然的理解,以及刻意打破箱形建筑及找出建筑的内部空间作为建筑实物体的表现方法。

如果说第一代设计大师中密斯·凡·德·罗喜好钢结构与玻璃,勒·柯布西埃倾心于钢筋混凝土及赖特钟情于砖石的话,那么,芬兰著名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则体现了擅长运用木材来表现其设计意图的特点,并通过木材的肌理、节疤以及加工留下的创痕来显示材质的自然韵味。巴黎西郊的路易·卡雷住宅室内由兼作画廊到起居室的地坪高差变化,以及贴上木皮的波浪形天花等所造成的多层次的室内连续空间,宛如拥有生命般地扩张和渲泄。阿尔托大量使用木材并从附于其中的质感和稳定性中,提炼出许多优美的“单词”和丰富的“语汇”。为了缓冲工业化材料的冷漠枯燥,他在钢筋混凝土或钢柱上、金属的门把手上,缠上藤条和皮革,或应用木屋构架、清水砖墙等,流露出一股浓郁的地方特征和乡土自然气息。创造许多既在承受性能和使用方面达到最佳状况,又在视觉美感方面给人以十分宜人、舒适的享受,确实达到了“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与心理的领域”(阿尔托)的设计境界。

设计师对材料的认识是优秀室内环境设计的前提和保证,在设计教育中,早在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在其教育体系的预备部(基础)课程中,即十分重视材料及其质感的研究和实际练习,教师们意识到材料的特征、功能等仅靠语言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运用材料进行造型训练并通过实践操作以深化理解,探究其美感。包豪斯早期阶段的重要负责人伊顿在《造型艺术基本原理》一书中写道:“……他们(指学生)陆续发现可资利用的手工材料时,就更加能创造具有独特材料质感的作品来。”伊顿总结道:通过实地研究,学生们认识了他们四周的世界实是充满了具有各种表情的触觉的环境,同时领悟到了若不经过上述训练,就不能正确地把握出材质训练的重要性。

二、性能 属于自然现象的材质是材料本身的结构和组织。一切物质材料同时兼具自然和审美价值的两重性,当今对自然美的开发和利用,已把客观质地美注入了人的本质力量,并演化为艺术的美。

室内环境中不同的材料如金属、陶瓷、砖石、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玻璃、橡胶及各种复合材料等呈现着不同的质地。木材是东方民族常用的普通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其朴素的特性令人产生亲切感。直线型的空间六个界面全部为木材及其美妙的肌理,在简洁中感到温馨,充分展现出了一个开放的室内空间。石质材料也是室内环境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材料,大理石、花岗石、水磨石、硅灰石等,不仅色彩、肌理优美,而且抗磨损性极高,易于冲洗清洁,且适合于大面积的拼接安装和镶嵌。将柔和的曲面墙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长窗,设计师着意强调材质上的相似性,即一方面表现材料质感上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质感的差异性,使之总体上既有变化又寓于统一之中。自然石材和大理石在这里犹显高贵典雅,气度不凡,高度升华了室内空间的品质。透明、轻盈、光洁、精确和纯晶是玻璃的特性,它不但能使空间层次幽深、延伸和扩大,而且能调节环境的虚实关系,在虚幻迷离中产生优美、奇妙的情境。日本黑泽隆研究室的设计,由玻璃形成的“墙”,虽然透明却无法看到户外,玻璃砖的技术及敛聚构成的图式,赋予室内空间以现代、雅洁与和谐的魅力。以往混凝土是贴石片与磁砖于其上的底材和构材。而今许多设计师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朴质、率直、粗犷、大度,因而获得众多青年设计师的青睐与钟爱。

力求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融合,是当代室内环境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当代著名设计师池泽宽指出:“现在正产生一种以软——硬和冷——暖为轴来实现设计意图的室内设计手法。在这里,软硬轴主要表现要素是形式,冷暖轴的要素是色彩,而质感对两个轴都带来影响。”织物正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色彩以及多样的形态日益受到设计师们的广泛重视和青睐。在室内空气平面的诱导与组织流程方面,织物颇有用武之地。1973年落成的加拿大多伦多郊外斯卡布鲁购买中心,业务空间铺设红地毯将人流导向会议室;在空间区域感方面,织物也独树一帜,在大厅天花板下设置具有不同造型特征的“屋顶”或“檐口”,或支起“伞罩”,或垂下“幕罩”;更有些室内空间索性借织物构成,圣马特奥时装中心勃劳古斯百货商店,室内顶棚用布蓬构成,每当日暮,夕阳将悬浮结构的阴影映照在天顶上,随着天色的逐渐暗淡,墙面和天花板进行间接照明,宛如置身于幻想世界的环境中。

金属合金材如合金钢、铝合金、金属箔、镀锌板、镀铜片等,具有很强的光泽,有华丽、坚挺、精致和庄重之感,奥地利建筑师荷莱因1965年设计的瑞特狄蜡烛店,摒弃了普通商店所惯用的霓虹与繁琐的橱窗陈列手法,通过雅光铝的反复使用,使该店成为街道景观中强烈的视觉中心。

三、结构 在探求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材料可塑性的过程中,结构是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几何组件框架结构的崛起顺应了当今发展趋向和时代所需的新结构。其构造主要由空间管材和球体多向绞节件所组成,通过插接组合可构成无限的几何形状,再若辅以配件,几何组件框架结构可以体现出多种设计意图,显示了它独到的功能特质和丰富的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裸露梁柱等结构的设计手法,目前已被众多设计师所采用。

四、联觉 质感是材料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材质经过视觉处理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材质是光和色呈现的基体,它某些表面特征,如光泽、肌理、硬度等,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成为室内环境的形式因素,也通常影响到色光的寒暖感和深浅变化,由视觉引发的联觉是普遍的,如大理石光洁的表面会感到坚硬、不易接近却很有力度感,应用在银行、保险公司、市政厅等建筑的厅堂里,使人易产生稳定感、安定感及信任感,而草麻、棉织品和编织品等则使人引起温暖、舒适和柔软的联想,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中适当运用联觉现象加强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借助材料本身素质的表现力,有利于调节室内的空间感和实物的体量感,材料表面的肌理组织、形状变化、疏密和自然的风韵,也颇富装饰效果的情趣。

五、肌理 肌理是室内环境美构成的重要元素。在环境中显现出极大的艺术表现力。不同形态的材料肌理,具有不同的审美品质与个性,即便是同类材料、不同的品种也存在微妙的肌理变化。如不同树种的木材便呈现出千家万色的肌理特质:细肌、粗肌、直木理、角木理、波纹木理、螺旋纹木理、交错木理等,这些丰富的肌理对室内空间美和装饰美的构成具有很大的潜能。肌理是天然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表面材质效果。室内设计所用的材料,多以“原肌理”展现。但是某些大面积室内构件,在表层进一步加工出新的起伏或纹饰,便又会呈现另一层次的肌理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肌理”。天然材料的资源日减和各种高强材料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材料已形成自己新的“本色”,仿真新工艺在各种基体或饰面材上,采用印、染、轧、压、喷、镀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层二次加工,预示着材料微观结构的变革日趋“自由化”。

当代西方一些室内设计师运用感知素材的肌理,大胆表露水泥表面、木材、铝、钢铁等金属板材、金属复合板材等,着意渲染、显现材料的素质美和肌理美,“原肌理”与“二次肌理”并置,极具冷静、光洁的视觉表层性,令都市中人的怀乡思旧之情予以补偿和平衡。因而,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组织、创造新的肌理,以及人们对它的心理效应,渐为设计师所关注和追求。

六、视觉、触觉 人对材质诸因子的知觉,有的直接由视觉感受,如光泽、肌理、透明度等,也有的系通过触觉而感受,如凹凸、软硬、光滑、弹性等,它们共同参与视觉形象的构成,成为室内景观的构成因素。室内设计材料的确定应讲究面积分配,掌握其主次关系。一般说,材料品种越少,室内空间就庄重,越具有整体感。而不同材料的综合应用则可丰富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也易较好地体现民族风格、传统特色和乡土气息,近年来,多种材料混合并置使用的倾向正影响着欧美设计界。法国设计师艾立基姆以职业的敏感指出:“20世纪末期是设计开始沸腾的高潮,材质的混合及变化是一种充满惊喜的新经验。”

材质的观察效果与观察距离有密切关系。有些位置无必要用高级材料,用一些价格不贵又合适的反而显得恰如其分,同时又可将局部少量高级材料衬托出来。一些适于远看的材质,移到小空间近距离观赏,也会产生质地粗糙的弊病。一些小店铺室内顶棚采用适用于大厅的深凹凸花纹钙塑板吊顶,带来空间环境的繁杂、喧闹、浓重的阴影,也使空间尺度更显狭小拥挤。因此,精心选用适合空间观赏距离的肌理以及组合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北欧家具的成功对我们不无启发。它一方面建立在其有机造型和简洁轻巧感觉上,另方面则植根于它的优美材质感和纯熟制作技艺之中。韵味含蓄,光洁柔润,给人以新颖雅致的情趣。

七、色彩 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能游离材料而存在,色彩有衬托材料质感的作用。日本当代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硕大的弧形墙面上,嵌入音响装置,高旷的空间、低矮的家具、混泥土的墙壁,木质的家具对比巧妙地建构成特别的形态,混凝土与土黄色木材在相互映衬下比独立状态时更为优美动人。不同明度的色彩,其衬托质感的作品也不尽相同。不同色彩物体在并置、重叠、相互包围等不同状态下会产生明亮对比、色彩对比、面积效应以及色彩相互反射等现象,都不容掉以轻心。

八、功效 正确掌握格质的性格特征,赋予材料以生命,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原则。设计师在设计构思方案时就应同时考虑到包括材料在内的总体效果,从材料的受力特点、拼接方式、节点构造、表面处理到装饰效果,以及各种材料之间的搭配关系,顺应材料的本性并表现特有的个性美,尽可能使设计意图臻于完美,并具有落实室内环境的每一实践环节中。明代戏曲家李渔在《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一书中谈到装修时指出:“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企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而不能创异标新,舍富无新见长。”对我们颇有启发。成功的室内环境设计并非一定要使用贵重的材料。也不在于多种材料的堆积,而在体察材料内在构造和美的基础上,精于选用适当得体的材料,贵在材料的合理配置与质感的和谐应用,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高材精用,低材广用”可视为室内环境设计中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经验之谈。密斯·凡·德·罗指出:“由材料通过功能到创造的冗长过程,只有一个单纯的目标——从极度杂乱之中寻求秩序。”因此,善于运用部件层次的同一质感和整体构成的对比质感以及类似质感的中介过渡,是取得室内环境整体协调的重要途径。

材质的美是附丽于室内环境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材料的表情、性格与室内空间品质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原则。材料在价格上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一旦进入室内,设计师充分认识、掌握、发挥了其特质及隐寓的意蕴,它的功效就是无限的。

标签:;  ;  ;  ;  

论装饰材料_肌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