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龙煤矿山建设有限公司七台河分公司 154600
摘要:将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应用到采矿工程中,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采矿效率,还可以降低采矿工作的难度。我国有60%的民营企业和80%的国有煤矿企业为自动化开采。不断对工艺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使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使我国采矿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工程;采矿工艺;应用
前言:采矿工程的危险系数比较高,为了确保采矿工程能够安全施工,防止出现采矿安全事故,就应当积极主动地消除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不安全技术要素,从而切实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其中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不安全技术要素涵盖设备要素、环境要素、生产要素等。当前时期,国内的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分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不安全技术要素有着非常重大的实际作用。
1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1崩落采矿
崩落采矿技术在我国采矿工程中使用了数十年,适用于围岩崩落的矿体区域和矿区内地表允许塌陷的范围内,崩落采矿主要是有以下几种技术:阶段崩落、分段崩落、自然崩落及分层崩落等。崩落采矿技术安全、快速、高效,在采取大参数并做好综合技术措施之后,使采矿工程的生产效率和采矿强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并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采矿成本。
1.2填充采矿
采空区域使用其他类型的材料作为填充物进行填充,对地压进行管理,继而避免因地表下沉或围岩崩落形成的安全隐患,就是填充采矿技术。采用此技术时作业面承受压力较大,需要使用支架缓解压力。为了控制好地表下沉、围岩崩落现象还需适当的填充物来处理地压问题,这样就能创造出安全的环境条件为填充开采作业做准备。这一采矿技术使合理利用与安全开采煤炭资源的目的得以实现。最早我国所使用的填充物料为之前所开采矿井留下的废弃物,随后大多更换为安全好、稳定高的胶结物。
1.3岩体加固工艺技术
在采矿工程当中,因为气候、机械装置、地质状况等一系列要素的制约,采矿区附近的岩体会发生一些不稳定的现象,如果要确保正常地进行开采事项,那么就要求借助锚索工具加固处理采矿区不稳定的围岩、顶板、溜井等位置,这种技术被叫做岩体加固技术。在加固岩体的过程中,比较广泛地应用注浆法与支柱法,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加固矿场当中的破碎岩体和流砂。
1.4溶浸采矿工艺技术
在化学开采技术当中,溶浸采矿技术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术是结合勘探地质的结果进一步地探究开采矿产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根据化学特性选用适宜的溶浸液,再向矿层当中进行灌注,从而跟目标物产生化学反应,以使需要开采的矿物从固体形式向液体形式转化,进而有效地开发矿产资源。
1.5开采缓倾斜煤层
开采缓倾斜煤层对于支架结构的强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对厚煤层进行开采时,通常选用一次性开采方式来进行缓倾斜厚煤层的开采,此技术在开采时既要防止四连杆的滑倒或变形生,还要避免顶梁焊接缝开裂。在对薄煤层进行开采时,通常选用刨煤机施工,刨煤机具有功率大、体积小等优势,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2.影响采矿工作安全进展的因素
2.1巷道开拓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在采矿工作施工活动中,下部车场中普遍存在较小的轨道安全间隙,这一不安全技术因素,会对巷道开拓施工的腰线设定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还会导致巷道设计过程中出现高度不达标的情况。具体来讲,通常情况下,巷道中墙的高度一般应为1.2m,但是有些施工管理者为了降低成本,将墙高降低到1.1m,从而对整个煤矿工程的施工活动产生消极影响,不仅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大幅降低施工安全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作面采掘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
在采矿工程施工中,采掘工作面施工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但是其中也涵盖有很多不安全技术因素,比如分斜坡、切眼与急倾斜煤层中的主斜坡坡度过小等不安全技术因素;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改造眼位置的拐弯处数量过多,及反眼具有过大坡度等不安全技术因素,这均会对采矿工程施工安全性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制约了施工质量的明显提升。
3.有效控制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策略
3.1创新井巷施工安全技术的有效策略
在采矿工程的井巷施工活动中,针对中部车场施工环节,应选择单道起坡技术完成施工任务,这不仅能保证采矿井巷中部车场的各个设计环节及施工活动得以健全,还可明显减少施工任务量,并且还可大幅节约施工成本,尤其是可有效预防在道岔中形势的空车出现掉道问题,从而明显降低出现飞车现象的几率。在井巷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恰当设计曲率半径,以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降低巷道的弯曲度,努力把巷道的弯头所具有的曲率半径保持在12m上下,从而大幅缩减巷道中运输活动发生安全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此工程的弯曲巷道施工过程中,要想有效降低发生安全故障的几率,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车场的过程中,恰当选择车场位置,应详细分析运输巷道与采矿区的具体位置,以有效预防把下部车场的位置设计到弯曲巷道内,从而避免因阻挡了电机车驾驶员的实现而引发安全锁事故,进而确保司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始终可观察到各种信号,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将车场设计到直线部位,最终减小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2改进采矿工作面施工的安全技术
对矿井施工而言,对其安全有很大影响的是施工中对切眼的开口操作,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确定切眼开口长度及方向和各项参数,使得切眼可以沿着煤层正倾斜的方向,避免出现三角带煤柱的坍塌事故。
3.3巷道拓展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
一是巷道的高度过小。结合实际需要,对于半圆拱断面的应用,需要确保至少为1.2米的墙高。然而,在操作实践中,不少的巷道墙高并不符合此设计高度,仅仅是1.1米左右。安装高度难以符合实际生产的安全需要,尤其是在巷道架线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出现,为此需要确保至少为1.2米的巷道高度;二是双轨间隔距离太小。根据设计的标准,需要确保至少为1.3米的安全间隔,然而实际上双轨间隔常常不足1.3米,而仅仅是1.2米。由于间隔距离过小,所以非常容易导致操作者受到伤害,为此需要确保至少为1.4米的安全間隔距离。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矿物质的开发力度,这就有效地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而在采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障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然而就我国目前的采矿工程施工现状来说,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这些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到采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应对对策,以解决采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从而保障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在采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存在环境问题、操作问题、设计问题等一系列的要素,会导致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增加,这会造成采矿安全事故的出现。为此需要根据实际的现状,首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次认真地根据施工操作要求和标准作业,从而真正地确保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左文鹏.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10.
[2]郭卢进.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J].机械管理开发,2016,07:139-141.
[3]陈何,万串串,张达,董凯程.数字化全信息驱动的安全高效采矿技术研究[J].矿冶,2016,04:1-5.
[4]常小强.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09:169-170.
[5]阎炜.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6,12:126-127.
论文作者:程志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技术论文; 采矿工程论文; 巷道论文; 崩落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不安全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