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走向世界——伍绍祖谈“八五”期间中国体育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世界论文,中国体育论文,八五论文,成就论文,伍绍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五”期间我国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足球为突破口,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普遍化。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八五”期间我国体育工作取得的成就。
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可喜的一步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体育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机制转换。1993年,国家体委根据过去体育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上。目前已有41个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转入实体化管理,成立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以及乒乓球、冬季运动、水上运动、网球、拳击、棋类、武术、登山、射击和射箭、自行车和摩托车等14个运动管理中心。
足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从1992年开始率先推出俱乐部制、竞赛主客场制和会员转会制等举措。足球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起到了改革突破口的作用。
改革给我国体育带来勃勃生机。国家体委以及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正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从过去的体委一家办体育开始向社会多家办体育转变。
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
“八五”期间,我国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据统计,从1991年至今年6月底,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上共获得382枚金牌,361次创造和超过世界纪录。乒乓球、跳水、游泳、田径、体操等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好成绩。冬季运动水平也有了提高,个别项目如女子花样滑冰有了突破。
1992年,我国体育健儿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6枚金牌,金牌数列第四位。1994年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第一年,我国运动员在广岛亚运会上连续4次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保持了在亚洲的领先地位。乒乓球健儿今年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十三届世乒赛上夺得全部7项冠军。
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促进了竞技体育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励新人辈出,运动水平稳步提高。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功在千秋
“八五”期间,我国群众体育社会化、普遍化程度有所提高,估计全国有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5亿人次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今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八五”期间经反复酝酿推出的一项功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国家体委作为实施的主要部门还推出了与《纲要》相配套的《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纲要》颁布后,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规模庞大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国民参与体育的意识,推动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普遍化。
加快体育产业化步伐
“八五”期间,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拨款逐年增加,5年累计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新建体育场馆18296个。
我国体育产业化这几年取得了进展。其主要变化是:开放竞赛市场,以广告、杯名和发行体育彩票等方式筹集体育经费;转变运动队管理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办运动队;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运动队和运动员开始进入国际商业活动领域;一些消费较高的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生活领域等。
国家体委今年召开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首次把发展体育经济列为主要议题来讨论。体育产业化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伍绍祖最后说,《体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开始进入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新阶段。体育战线要大力学习宣传《体育法》,以此为契机,推进体育改革,做好“九五”期间的体育工作,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标签:伍绍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