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范式转变--崔云秀教授回答记者提问_崔允漷论文

听评课的现存问题和范式转型——崔允漷教授答记者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记者问论文,评课论文,教授论文,崔允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听评课制度的现存问题

记者:崔老师,您好!许多读者给我们来信或投稿,反映他们最常见也最常参加的教研活动——听评课存在许多问题,效率比较低下。而且无论是教研组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缺乏对听评课的深入研究和有效规范,听评课的随意性较大。您能不能为我们归纳一下当前听评课制度中存在什么问题?

崔允漷:的确如这些老师所说,现行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许多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更多地把它当作一种对教师的单项考核、一种要完成的任务,有时甚至成了教师的“难关”。我觉得主要根源在于听评课的“去专业”。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听评课本应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单纯的考核性质使一些听评课丧失了其本真的专业价值。

记者:您说的“去专业”现象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崔允漷:第一,简单处理。它集中表现在这么四点:一是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引起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过多。三是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比如说一位教师得85分,那么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它说明什么?15分扣在什么地方?比另一位教师高5分高在何处?比自己前一次的课少3分又少在哪里?并不是能说得很明白。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拿一个所谓的、谁都达不到的好课标准来评所有老师的课,结果所有老师的课都有问题,那么复杂的课堂活动最后就变成一个貌似精确的分数,这种“精确”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何况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现象是难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勉强用数量表示就会妨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的揭示。四是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用一节随机抽到的课(如推门听课、随堂听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或用一节精心打造的公开课、示范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事实上,这种类推,尤其是后面一种,很难符合实际。

还有就是“为听评课而听评课”。一些人把听评课当作任务来做,造成老师们开课并非出于主动的为了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迫不得已为了完成管理层安排的任务。再次是评课的形式化。评课时,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往往更多地保持沉默,非到不得已时才发言;即使发表意见,也往往过于客套,对于有名的教师和自己身边的同事更是如此,优点一二三,然后再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这样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么大而全,不着边际地说几句,评了和没评一个样;要么评课由教研员或专家把持,评课成了“一言堂”,专家云大家亦云。这种形式主义的听评课自然是低效的。

另外,“去专业”的现象还表现为“不合而作”。教育专业的特性在于合作,在于对话,而听评课群体中隐约有三类独立的角色:一是“评课专业户”,该类人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然而听评课却成了他的中心工作;二是“仿课专业户”,听课仅仅为了模仿;三是“听课任务户”,即听课就是为了听课,没有问题,不去思考,甚至也没有什么反馈,按规定填完“听课手册”了事。

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的现象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工业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听评课应有的专业性的丧失。

听评课思维方式需要转变

记者:您觉得要改变现有的听评课制度,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崔允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第一,要改变我们“2≌1+1”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不能片面思考,静止类推。对一堂课的评价,要考虑个体、时间与空间、情境等因素,把小整体放到一个大整体中去思考。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无论是听评课的动机、过程还是结果,都要主张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多样性之间必须要有必要的张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艺术,它是无序、非线性的,整体与部分共同决定系统。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听评课的人不要把一节课就当成教室里面几十分钟的教学行为,而要充分考虑与这节课相关的人、时、地、事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到教学的连续性和其他背景性的因素,切不能孤立地、割裂地听评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思维方式需要改变呢?

崔允漷:是的,除了简单思维之外,我还觉得我们现在的听评课中广泛存在有一种对立思维:一是自我本位,评课人往往都是“由己及人”,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会……”二是责任缺位,如,“今天我没准备要讲话,我就随便讲几句……”三是角色凝固,上课人、听课人、评课人角色和地位凝固,没有认识到听评课其实是个合作体。针对此,我觉得在听评课时需要考虑的:一是必须基于“现场”,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此课,不要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二是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挖掘上课老师好的东西,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在评课时,谈到存在的问题,最好“体谅优先”,上课老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专业的话题,使我们有了一个独特的合作学习机会,我们首先要表示感谢!当然,崇尚理解的听评课并不是说不能提问题,而是希望提有证据的、针对性的问题。

如果说上面讲的从对立思维到理解思维的转变,还带有一定的“态度”转变的意味的话,那么在听评课的思维方式中,最需要改变的就是“用业余的思维或方法处理专业的事情”。一是缺乏听评课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无论是职前教师教育还是在职教师教育关注最多的是“如何教”的知识与技能,而“如何听评课”往往都是留给校本研修,甚至根本就留给教师自己。这就使得教师往往是在学校现场自觉自为地学习听评课,缺乏专门的培训或专业引领。二是缺乏专门的“听评课人才”,我们总以为有教学经验的、自己会上课的人或者做教育教学研究的人一定是“善于听评课的人”。其实,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所以,一是要重视对“听评课”的研究,把它放在与“上课”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研究;二是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使教师学会听评课;三是需要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行(学科)教师,而不是谁都可以充当听评课者,霸占话语权。

听评课新范式的构建

记者:您说的思维方式转变,我觉得概括起来可能就是:一要把头脑变复杂,二要把头脑变宽容,三要把头脑变专业。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一线的听评课非常重要,您能不能就新的听评课范式的构建,给老师们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崔允漷:你概括得很好。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工作要做,首先要重新界定听评课的概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其次组建听评课专业合作体,解决“谁来做”的问题;第三提供技术或工具层面的支持,解决“用啥做”的问题。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是教师在职的专业学习。通过参与听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听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听评课中特别要强调合作。我们把听评课界定为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首先,听评课群体应当是由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专业合作体。这个合作体当中的主要行为是对话、分享,而不是强加和权力性质的领导。其次,听评课合作体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专业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创造合作机会,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第三,听评课合作体的形成与成效最终取决于教师群体中的文化,只有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听评课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合作的文化,积极探索新型的听评课合作平台,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技术平台,为教师合作提供保障;学校还需为教师寻求校外专业支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为听评课共同体开展有效的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记者:其实很多老师很想充分利用听评课发展自己,许多校领导和基层教研员也很想把听评课工作做好,做专业。您刚才提到了提供支持的问题,能更具体谈谈吗?

崔允漷:听评课范式的构建不仅仅是理念问题,同时也需要技术或工具的支撑。首先要明确听评课的程序。听评课是一种完整的专业活动,可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课后会议。课前会议主要关注内容主题、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区别指导、观察重点以及课后讨论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进入课堂观察,观课者根据课堂观察工具,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在课后会议阶段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于课前会议需要关注的问题,我想,以下一些内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这节课主要讲什么内容?涉及该课程的哪一部分?”这些学习活动在多大程度上‘适合’该班的学习进度?”“该班学生情况如何?有哪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教师想让学生明白什么?”“教师将如何让学生投入学习?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小组、个人或全班学生将如何活动?”“学生要使用哪些作业单或其他材料?”“教师将如何对班上不同的个人或小组给予区别指导?”“教师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他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教师愿意让听评课者在课堂中具体观察什么?”

关于课后会议,我觉得我们可以关注这些问题:“总的来说,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生学到了教师预期让他们学到的东西了吗?教师是如何知道的?”“如果教师能描述出好的学习行为,那么这些好的学习行为是怎样表现学生的投入程度与理解水平的?”“谈谈教师的课堂教学程序、学生行为以及物理空间的运用,这些东西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教师偏离自己的教案了吗?如果是这样,请告诉听评课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谈谈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如活动、学生分组、教材和资源等)的有效程度如何?”“如果有机会给该班学生再上一次相同的课,他的教学会有哪些不同?”

听评课的观察与分析框架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和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合作研究,构建了相关的框架。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为四个基本维度,选择多样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比如,就“学生学习”这一维度,可以就参与度、达标水平、学习专注程度、对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程度、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具体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其中的理念是确定的,那就是在听评课中,把主要关注老师如何教转向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框架的四个基本维度,其实对应着四个问题,那就是(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我在该课堂呆了40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除了这些技术手段和工具,我们还要开发和设计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观察点而定,应便于记录、便于反思;并且,应有计划地开发出系统的、适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的量表。课堂观察工具主要包括编码体系、描述体系、叙述体系、技术手段中的某些具体类别,或是它们的综合运用。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会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听评课;有了相关的成功案例和实验工具,我想听评课工作也一定会变得更加专业、更加有效。

崔允漷:这也正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目标所在,正如香港大学程介明先生所说的:“观课文化是学校专业精神的集中表现,把学生放于第一位,虚心地互相观摩、批评,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应该做得到的。”

案例

两份分析框架(见表1、表2)

表1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课堂教学分析框架①

度基本视角

1~5年级 6~9年级

1.至少85%的学生愿意参与; 1.至少80%的学生愿意参与;

2.至少70%的学生达成目标; 2.至少60%的学生达成目标;

3.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与程度;3.专注于学习的时间与程度;

4.对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4.对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

5.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 5.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满足程度。

1.教学目标清晰、适当且让学生知道;

2.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有准备的且切合教学目标;

3.讲述、提问、观察、交流与演示等主要教学行为没有明显的不适当;

4.课堂中利用的资源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

5.教学设计或实施有自己的思考或特色。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且体现学科的特性;

2.教学内容凸显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3.教学内容没有科学性、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4.教学方法或课程资源利用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5.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

1.体现思考的文化(提问、专注、问题解决、理解、探究等);

2.体现民主的文化(师生关系、自主学习、合作与对话、教师权威、课堂决策等);

3.体现创新的文化(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教学设计、教学机智等);

4.体现关爱的文化(面向全体、差异作业或测验、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关注等)。

表2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框架②

维度视角观察点举例

学 (1)准备; (2)倾听;

如“自学”中的“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

(3)互动; (4)自学;

生 (5)达成有多少人参与?学难生的参与情况?”

教 (1)环节; (2)活动; 如“环节”中的“这些环节是切合教学目标吗?

(3)手段; (4)机智;

师 (5)特色

效果怎么样?”

课 (1)目标; (2)内容; 如“目标”中的“预设的课时目标在课堂遭遇到

(3)方法; (4)资源;

程 (5)练习

怎样的生成问题?”

文 (1)愉悦; (2)自主; 如“特质”中的“整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合作; (4)探究;

化 (5)特质

用怎样一个词可以概括?”

具体操作案例

2006年寒假前,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生化组教高三生物的屠飞燕老师作为被观察者开设了一堂观察课,内容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步骤之一:召开课前会议

在确定屠老师开设观察课以后,教研组同时确定了参加课堂观察的老师,并召开了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是课堂观察活动的第一步。在课前会议上,作为开课教师要说课,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和参加观察的教师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明确观察点。这样的课前会议一般是在开课的前一天召开。会上,屠老师先陈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指出了自己认为是亮点的设计,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遇到的四点困惑:一是这节课自己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关涉到这节课的成败,但自己对小组合作的指导经验不足;二是按照设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实现的,但探究活动必然带来耗时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分配教学时间;三是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然会提出一些无法预期的问题,如何高效引导又能有效聚焦核心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四是在情境的创设、利用和拓展以及问题的设置、提出等方面心里没有底。

根据屠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困惑以及观察者自己关注的问题,参与观察的6位老师确定了6个观察点:一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观察;二是目标达成的观察;三是教师指导有效性的观察;四是教师讲授的观察;五是学生回答行为的观察;六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观察。

步骤之二:开展课堂观察

进入课堂观察时,每一位观察的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求有定性的描述性记录,也要有定量的记录,比如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出现的频率。同时,要有观察者的现场感受与理解,观察的教师还要制作音像资料。这节课,郑超老师观察的是“学生的错误和教师针对这些错误作出的反应和采取的应对行为”,根据他的观察记录,在本次课上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为3次,表达性错误为2次,思考不全面的有5次,未把握问题指向的错误有5次。同时,他还对教师的反应和教师相应的行为作了记录。其他观察教师也都从自己的观察点出发,按照规范的观察记录记下了在每一个观察点上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反应和相应的行为,并记录下当时的课堂片断,为课后会议以及写观察报告提供翔实的依据。

步骤之三:召开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后,教研组及时召开课后会议。在课后会议上,开课的教师要先就这节课的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说明与反思,参与观察的教师就这节课展开对话。

屠老师在本次课堂观察的课后会议上,就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谈了自己的感受,在平等、真诚的对话氛围中,观察的教师也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会后,每一个参与观察的教师都从自己观察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课堂原始记录和课后会议的对话写出了详细的观察报告。报告中有数据、有分析,还有建议,每一项建议和分析都建立在课堂表现的基础之上。屠老师根据课后会议上参与观察教师的意见和自己上课的体会,写出了课后反思。在反思中,她认为自己的课由于课前准备不足,情境创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知识点过渡上,语言太僵硬,逻辑性不够;提问过程中有的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答非所问或不知从哪个方面回答;整堂课在情境创设与讨论上耗时过多,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从整堂课看,自己的语言还有点啰唆。

说起本次观察活动,屠老师有三点感想:一是通过这样的观察活动让她对这一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了;二是这次观察活动对以后的教学行为改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这种方式对参与观察的人来说也有很大收获。

[本案例参见2007年5月8日《中国教育报》,赵小雅文《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

注释:

①本框架详见骆玲芳、崔允漷主编:《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62页。

②本框架参与研制的主要人员有沈毅、俞小平、吴江林、林荣凑、李建松、崔允漷、王少非、夏雪梅等人。详见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手册》,2006年,未正式出版。

标签:;  ;  

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范式转变--崔云秀教授回答记者提问_崔允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