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教学难点记述_宋朝论文

“宋史”教学难点记述_宋朝论文

宋史教学知困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宋史论文,知困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中小学生所受的历史启蒙教育中,宋代的历史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杨家将、岳家军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然而奇怪的是,不少中学生的宋史基础知识又是薄弱得惊人的,他们会不时闹一些诸如杨家将抗金、岳家军战辽的笑话,所以许多中学教师都承认,宋史的教学是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的确,赵宋一代,时间上有北宋南宋之分,地域上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纵横交错,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迭代而起,要想从中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写下了大量的教学笔记,现不揣浅陋,摘录出其中的精要部分,就教于全国的师生。

一、如何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现行的中学教材并没有明确地把宋朝列入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但由于教材清楚地指出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那么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宋朝是封建社会转入衰败期的开端了。的确,宋朝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是一个衰落、屈辱、腐败的朝代,一些学者也曾发出过“汉唐以后无汉唐,宋代以后中国永远是中国”的浩叹。然而,近年来不少宋史专家指出,上述评价主要是从军事和政治角度出发的,如果从经济上和文化上去考察,宋代却堪称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漆侠先生提出,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水平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过程的话,秦汉在春秋战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期,那么宋代则是隋唐生产力恢复发展基础上的第二个高峰期。邓广铭先生进一步指出,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在他所列举的例证中,与中学教材密切相关的就是四大发明与宋代的关系。造纸术虽然发明于汉代,但技术的提高和普遍推广却是在宋代;火药和刻板印刷术虽然始创于唐代,但二者的广泛采用也是在宋代;至于胶泥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则完全是宋代的事情。

上述观点,很值得我们参考。其实,现行教材是用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宋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但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只讲了发展的具体表现,没有进一步分析发展的深层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大致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论述:

1.宋政府的集权统一使社会和平安定,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交流。

2.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驰,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随之大大增加了。

3.宋政府制定了系列促进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宋代的国内外贸易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南方经济在宋代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5.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能够较快地应用于生产领域。

宋代文化的发展原因,也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论述:

1.经济的大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宋政府重文轻武的国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大改善和加强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4.宋人善于继承和发扬隋唐五代以来的文化成果。

5.宋人积极主动地吸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

二、如何讲述辽宋夏金复杂的时间关系?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最令他们头痛的莫过于如何记忆辽宋夏金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了。这些年代不但数量多,而且各个政权的史事相互交错,非常容易混淆。一些教师摸索出不少的记忆窍门,但总的说来还是局限于机械记忆,考试过后,学生也就忘记得差不多了。我认为记忆该历史阶段的年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入手,一是不要孤立地去记,而要把所有年代作为一个整体去记忆;二是要弄清楚各个年代之间所隐含的关系。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进行讲述的: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在916年,随后从后唐手中取得了幽云十六州。北宋建立于960年,时间要比辽国晚,所以北宋对辽用兵教材上说的是“试图夺取幽云地区”,而没有使用“收复”的字眼。

北宋建立之初就南征北战,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对辽国的军事行动却接连失利,终于在1005年定下了“澶渊之盟”。北宋政府用大量的金钱买来了暂时的和平,北部边境居然是30多年没有战事。同学们不要少看这30多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它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自唐朝末年以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来说,这却是非常之宝贵的。

但是,33年后,也就是1038年,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到了东京。虽然消息到达东京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两个月,但仍然引起朝廷的一片慌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个叫元昊的人,在宋朝的西北部正式称帝,国号大夏。

果然不出宋政府所料,元昊称帝立国后,马上就挑起了战争。宋朝偃武休兵30多年,根本不是大夏的对手,三次大的战役,均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元昊虽然是屡战屡胜,但大夏毕竟是小国寡民,经受不起长期的战争,宋政府趁机用高额的岁币,再次定下城下之盟。

宋朝用大量的金钱,换来了与辽、西夏百余年的大体和平。然而,对于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这一招却不灵了。金朝的发展速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它建立于1115年,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灭掉了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再用2年时间就灭掉了北宋……

以上讲述,共涉及到了7个重要的年代。只要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其主要特征,这些年代都是不难记忆的。

三、如何认识宋代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特点?

以前讲述宋史,不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宋王朝建立初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北宋建立于960年,993年便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南宋建立于1127年,1130年便爆发了钟相、杨么起义。)现行的教材全部取消了宋代农民起义的内容,于是又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宋代没有爆发农民起义?

其实,这个问题的准确表述方法应该是:为什么宋代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宋代农民起义的次数并不少,共计有400多次,分布的地区也很广,如四川(王小波)、山东、河北(宋江)、两浙(方腊)、湖南(钟相)等,但的确是没有出现过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要解释这个问题有相当大的难度,就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宋政府的养兵政策和守内虚外政策削弱了农民起义的力量。大量招募饥民当兵,是宋政府维护政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曾经说过:“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因此,宋政府的养兵政策一方面可以减少饥民、士兵的反抗,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此外,守内虚外也是宋政府的一个传统政策。宋太宗有一段话很有代表性:“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李焘《长编》太宗淳化二年纪事)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宋政府把大量的兵力布置在国内,这就势必削弱农民起义的力量。

第二,辽宋夏金元间极其尖锐的民族矛盾决定了宋代农民起义不但要反抗阶级压迫,同时也要反抗民族压迫,而当农民起义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外族的时候,就势必削弱它反抗国内封建统治的力量。民族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但民族斗争并不等同于阶级斗争,有的时候民族矛盾还会暂时掩盖住阶级矛盾。例如,公元1127年,当钟相积极组织农民起义时,正值金兵南侵,钟相立即分派队伍北上“勤王”,抗击金兵。这就说明,当民族矛盾激化的时候,阶级对立的双方也有可能组成抵抗外来暴力的同一阵营。

四、如何讲述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中学历史教材并没有提及中国历代的兵制,因此,当讲到王安石变法内容中的保甲法时,大多数学生都只是死记条文,搞不清楚其真实含义是什么。

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目的是企图改革当时的募兵制度。募兵制度是国家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补充军队的制度。应募者视当兵为职业,较长期地在军队里服役。唐中期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难以维持,而作为传统征兵制的主要征发对象——均田农民日益减少,结果导致了征兵制名存实亡,募兵制应时而生。宋朝建国后,赵匡胤看中了募兵制“兵民分离”这一特点,继续加以沿用。他认为,只有“收天下失职犷悍之徒”于军队中,用军队纪律严加管束,使兵和民成为两个相互绝缘的社会群体,才可以减少叛乱,确保太平。

王安石明确反对募兵制度,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认为“收天下失职犷悍之徒”于军队中正是危及统治的动乱因素;二是从财政角度出发,指出募兵制度下的养兵费用过于庞大(王安石当政前北宋的雇佣兵已达140万人)。所以,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其实是准备恢复古代曾经长期实行的征兵制度(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也就是寓兵于农的民兵制度。简单说来,王安石的设想是这样的,首先让农村中的青壮年人人都学习一些军事本领,然后让他们轮流去执行正规兵的防守任务,而现有的雇佣兵就让他们逐渐病老逃亡,最终实现全国大多数军队由平时农耕、战时从戎的民兵组成的目的。

然而,在许多方面都支持王安石的宋神宗,对这种否定募兵制度的改革却是深存顾虑,因此,保甲法的推行一直是阻力重重。

五、北宋为何定都于“四战之地”?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最早在这里建都的是战国时的魏国。魏惠王时,为称霸中原,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往开封。开封当时称为大梁,所以魏惠王又称为梁惠王。大梁是战国时期全国有名的商业都会。公元前225年,秦灭魏,毁大梁,此后,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开封只是作为一个小县城而寂寂无闻。

隋开凿大运河,其中最重要的河段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唐代又称为广济渠。隋唐时候,漕运物资大部分通过它运往洛阳、长安,所以成为经济的主动脉,而位于江淮与洛阳、长安之间的开封作为大运河的中枢城市被称为“水陆要冲,运路咽喉”。

经济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成为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后梁朱温定都开封决不是他个人心血来潮的举措,而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军事、交通形势的发展所决定的。此后,除了后唐定都洛阳外,再也没有王朝定都长安、洛阳了,它们在中国的地位,已退居为一般的地方都市。

然而,如果从战略上分析,开封城四面无险可守,是典型的“四战之地”,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京城是非常之不利的,而且宋朝立国之初,其主要的威胁就来自北方——北汉与辽国。宋太祖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马上迁都又不是办法,于是只能采取了一个权宜之计,把全国的精锐部队数十万人汇集京师。此后,东京的军队逐年递增,占全国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二,达一百多万人,所以《水浒传》中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没有丝毫夸张。这也可以解释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金兵攻破东京后,淮河以北的北宋军队就再也不能组织象样的抵抗了。

北宋定都开封的成败得失,千载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北宋初年定都开封是正确的,但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之后,就应该考虑迁都。

六、如何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史上的黄金时期,而且与汉唐相比,其对外贸易的通道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就是从西北的陆路转向了东南的海路。如何解析这一现象?这个问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凭借他们的知识积存,是完全可以一步步地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解答这个问题的。

首先,从地理条件上看,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到宋代,吐蕃、契凡、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兴起,控制了西北的河西走廊一带,唐宋王朝与西亚、欧洲各国的陆上联系由此而中断。因此,东南方的海路也就成为宋王朝寻求对外交往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国际环境上看,唐中叶以后,活跃的阿拉伯商人就不断地向东部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于中国沿海的口岸。(对于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复习初中《世界历史》中《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一图,了解阿拉伯商人是怎样来到中国沿海的。并从时间、路线、作用、影响等方面对比“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异同。)这就从客观上为宋朝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

第三,从国内环境上看,两宋时期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阶段。南方一来战乱较少,二来拥有发展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三来经济观念上受传统的束缚相对较轻,这些都成为宋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宋代积极拓展海外贸易的基础。

第四,从政府政策上看,两宋政府都积极支持华商出海贸易。宋朝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岁币”,导致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政来源。为此,宋政府一方面鼓励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奖励外商来华贸易,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始建于唐代的市舶使制度。北宋中期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王朝全年财政收入的1/5左右,难怪宋高宗慨叹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宋会要辑稿·职官》)

第五,从技术条件上看,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鼎盛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及对风向的认识和利用。

七、如何讲述《清明上河图》?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幅图画,它既有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又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那么这幅画很可能就是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确,人类历史上的艺术瑰宝数以万计,文物珍品也不可胜举,但像《清明上河图》这样,在美术和史学领域均熠熠生辉的却屈指可数。在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清明上河图》作为插图曾被四次局部引用,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讲述这幅伟大的历史美术作品呢?我想有三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必须选择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主要艺术活动时间在宋徽宗时期,因此,估计《清明上河图》应该完成于北宋末年。北宋灭亡后,南宋许多流徙到杭州的画家追忆旧京的繁华,也纷纷以此为题材作画。当时的杂卖铺中都有《清明上河图》出售,定价为每卷一两金子。这些在南宋杭州街头满天飞的《清明上河图》,既有临摹的、也有托张择端之名自行创作的,其中的一部分同样流传至今。近几年笔者先后在两所中学的历史陈列室中看到了印刷精美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但一眼便可以断定并非张择端的作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清明上河图”字样的图画就肯定是张择端的作品。

其次,必须仔细地观察《清明上河图》的每一个事物,并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讲授。有的学者称《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社会百科性质的宏阔画卷,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对该图感兴趣的不仅有史学家和美术家,更有文学家、古建筑专家、桥梁学家、造船学家和民俗学家等等,而图中值得我们反复玩味的细节也实在是太多了。针对教材要求,值得重点引导学生观看的内容包括:①汴河。结合《隋朝的运河》和《北宋东京城布局》两图一起掌握汴河的地理位置。②虹桥。《北宋东京城布局》图中右下角有一行小字“虹桥在城东7里”。虹桥是张择端着力描绘的桥梁,也是确认《清明上河图》中景物方位的重要依据。教学中还可以把虹桥与赵州桥对比。③交通。从江南来的大船运来了米粮,从北地来的洛驼和骡车络绎不绝地穿梭于汴京的街衢中。④瓦肆(娱乐场所)。教材中出现了“瓦肆”的概念,学生要想得到直观的印象,可观看图中市民围聚在一起听说唱的场景。⑤煤。教材指出,北宋时候煤已广泛使用于矿冶业和汴京城数百万居民的日常生活。画卷的开始便有一队小驴驮着煤从小路走来。⑥绘画风格与选题。结合教材中的《农耕图》、《纺车图》、《织布图》、《货郎图》等一起向学生指出,宋朝的画家从唐以来的宗教、贵族、仕女画逐渐转向了社会风俗,更多地迎合市民阶层的口味,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绘画艺术品向商品转化的结果。

第三,广泛了解各种新的研究成果,慎重对待各类传说故事。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清明上河图》提出许多新观点,例如有人认为“清明”并非指清明节,而是指清明坊(东京城分为136坊),还有人认为它既不是指时间,也不是指地名,只是“清平盛世”的意思。如有可能,这些新观点都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但是对历史上的传说故事,则要慎重。清代以后,不少地方戏剧中的“夺宝”对象都是《清明上河图》,于是就产生了许多辨真伪的神奇故事。有一位教师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图中有四个人在掷六只骰子,其中五只的点数都是六,另外一只还在滚动之中,于是他们都紧张地喊“六”,由于开封人喊“六”的时候嘴巴是不张开的,所以单凭嘴巴是否开合便可以判定作品的真伪。故事虽然很有趣,但笔者遍寻图中八百多个人物,却始终没有找到那四个掷骰子的人,可见这故事并不可靠。

标签:;  ;  ;  ;  ;  ;  ;  ;  ;  ;  ;  ;  ;  

“宋史”教学难点记述_宋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