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源泉论文,正确理解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其前提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离开了劳动的价值论就不能称为劳动价值论,只能称作别的什么理论。马克思曾把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称之为“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对这个制度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生活过程的理解——的基础、出发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83页。)因为只有阐明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才能进一步阐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劳动价值论这个基础,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就建立不起来。因此,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是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前提。
自2001年7月以来,笔者先后四次参加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座谈,我觉得许多问题都与对价值源泉的理解有关,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科学技术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对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积累明显加快,重大变革不断涌现,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商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呢?
首先,应该明确创造价值的是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劳动者,而不是科技本身。随着科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西方有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论”,认为“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技术创造价值”,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这种观点是显然不能接受的。科学技术知识是人的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凝结,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延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从而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因而科学技术也不等于劳动本身,所以,科技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创造价值的是人类劳动——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凝结为科技成果;企业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枢纽作用,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企业家的劳动;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劳动者是科学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活劳动这个中介环节,科学技术自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离开了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把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发展信息经济落实到“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来,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该深化对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的认识。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和脑力劳动,作出了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划分,认为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他还看到,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生产劳动者的概念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印证了马克思的这些论述的科学性。但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因而马克思观察和分析的重点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工作者虽然可能离直接生产过程较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完成最重要的生产职能。当代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把科学技术工作作为创造价值的最重要的劳动加以研究,对科技工作者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科技的良性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要说清楚科技工作者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并不容易,例如,包含科学技术的复杂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如何计算的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细致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工作者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日益突出的巨大作用,又要反对主张知识、技术创造价值的“知识价值论”,充分调动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一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物化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用劳动的一对范畴。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是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它为活劳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不创造新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有人提出物化劳动也创造新价值,甚至认为如果不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障碍了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需要商榷的。
物化劳动作为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是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例如,生产工具特别是机械性生产工具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机器不仅代替了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代替了人脑的一部分功能,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提高。但是,机器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如果不同活劳动结合,只不过是一堆无用之物。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曾说过:“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能代替人工作的机械装置,被称为机器人。现在机器人的性能不断提高,从“蓝领”到“白领”,它不仅具有听觉、视觉、对话、移动等功能,而且具有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日本展出一台服务机器人,能听从人的吩咐,取出指定的饮料,然后打开瓶塞把饮料倒进杯里;东京一家百货公司的机器人,能够照相、收款,热情地为顾客端茶送水;早期苏联研制的农业机器人会根据墒情、汽温、风力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从事农田灌溉;沙特阿拉伯也出现机器人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英国有一个机器人剧团,曾上演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具有“人功智能”的机器人,能模仿人进行工作,它是否能够创造价值呢?我认为不管机器人如何先进、灵巧,它毕竟和其他机器、生产资料一样,是由人设计制造的,它本身仍然是一种物化劳动,而不是活劳动;它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新价值。
但是,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在生产现场的工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因此有人会问:“无人车间”哪里还有什么活劳动呢?其实,所谓“无人工厂”或“无人车间”,实际上是有人的。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不能只看生产现场,应该看到在生产之前有可行性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设计、咨询与决策、研究开发、人员招募与培训;在生产过程中有设备租赁与维护、质量控制、后勤保障、仓储等服务;生产后还有宣传广告、运输、分销、售后服务等,这些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是总体劳动者的一部分。
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一方面,社会产品中的活劳动含量日益减少。因为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者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会愈来愈多,从而单个产品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就愈来愈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全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却不断提高。据统计,20世纪全球经济总规模(GNP)增加了二十多倍,由1万多亿美元增至近30万亿美元。这两方面形成极大的反差,怎么解释这一矛盾现象呢?
首先,社会产品中单个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虽下降,但全社会的活劳动总量却不断上升。其一,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1990年至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从16亿左右增至60亿。其二,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成为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多样化,出现了许多适合女性人口的工作岗位,诸如医院护理、办公室秘书、商店和银行服务人员等等,因而世界各地均出现妇女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注:参阅贺力平著:《经济增长席卷全球的20世纪进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其三,活劳动的范围拓宽。传统意义上的活劳动主要限于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生产劳动的范围就不仅是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对社会生产有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此外,我们理解的活劳动不仅仅是生产线上工人的劳动,还应包括总体劳动者及其经营管理人员的劳动。
其次,社会产品中单个产品的活劳动量虽然下降,但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却极大地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智能系统和智能机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它能够按照人们赋予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大大超过人脑功能的、高速度的逻辑运算,完成综合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性质的活动,给人类带来生产力的解放。由于智能系统和智能机的特殊功能,更大地扩大和延伸了人的体力和脑力,降低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出比以往多得多的社会总产品。
第三,社会产品中活劳动的量虽然日益减少,但它的质却越来越高。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传统的产业如冶金、纺织、汽车等部门的产值在下降,而新兴的产业如软件、电子、航天、海洋工业等部门的产值在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门在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部门在上升。由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50年代以来,全世界科学研究人员的数量大约每10年翻一番。自50年代起,美国制造业中的“白领阶层”人数已超过“蓝领阶层”人数,1960年他们的比例发展为75:25;1990年进一步变为84:16(注: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这些数字的变化表明,科学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成为生产活动的核心,脑力劳动者成了生产和工作部门的主体,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劳动的复杂性,他们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总之,在信息经济时代,社会产品中的活劳动含量虽然日益减少,但由于劳动者具有高智力,他们从事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密度大的劳动,今天同样多的活劳动,可以创造出比过去多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产品价值。
三、服务业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服务业亦称第三产业,它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由于它是专门从事服务生产的行业,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服务业也逐渐形成门类和功能比较齐全的产业部门,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1965~1995年的30年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产业的产值由28%上升到35%,中等收入国家由47%上升到52%,高收入国家由56%上升到66%(注: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同时,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90年代,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已上升到总就业人数的60~70%,其中美国已超过70%。资本主义的上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看待服务业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大家知道,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的,他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把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舍象掉了。那时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这些部门呢?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第二产业时代,……第三产业比重微不足道”(注: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后来有的辞典也解释说,马克思建立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体系时,“舍象了当时‘微不足道’的第三产业经济。”(注:参见张卓元主编:《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关于这个问题,据笔者考证,马克思所说的“微不足道”,是指“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的领域,如表演艺术家、演说家、演员、教员、医生、牧师等,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443页。)而并非指整个服务部门。其实,翻开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服务业已有长足的发展,英国经济早已出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分天下”的格局(见下表)。
表1 1801~1881年 英国劳动力的就业构成 %
年份 农林渔 制造与采矿 服务业
1801
35.9
29.734.5
1811
33.0
30.236.7
1821
28.4
38.433.3
1831
24.6
40.834.5
1841
22.2
40.537.2
1851
21.7
42.935.5
1861
18.7
43.637.8
1871
15.1
43.141.7
1881
12.6
43.544.0
资料来源:P.Deane and W.A.Cole:British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P.142)转引自贺力平著《经济增长》,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03页。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所谓第三产业“微不足道”的说法是难于成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马克思把服务业舍象掉呢?我认为可能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关。在研究物质生产问题时,把非物质生产问题暂时舍象掉,着重对物质生产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正是《资本论》中运用的抽象法所使然。就象马克思在分析年再生产的产品价值时所说:“把对外贸易引进来,只能把问题搅乱,而对问题本身和问题的解决不会提供任何新的因素。因此,我们把它完全撇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28-529页。)但是,这并不表明马克思不重视对外贸易的研究。事实上,在马克思庞大的六册写作计划中,《对外贸易》是他准备单独写作的一册,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28页。)
现在,历史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劳动价值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范围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去。我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劳动也同样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同样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其具体劳动就是提供某项具体服务,抽象劳动则凝结在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服务中,如银行职员的劳动凝结在存贷业务,医生的劳动凝结在对病的诊疗。同时,服务业的价值创造也要坚持一元论,即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凡是对社会生产有益的服务劳动都是创造新价值的劳动,诸如金融、保险、信托、广告、旅游业等等;凡是对社会生产无益甚至有害的服务业,例如赌博、卖淫、贩毒等行业虽为某些人提供报务,但决不创造任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