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37000)
摘要:目的:总结肺癌患者病理诊断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均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检查,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确诊,其中肺腺鳞癌者13例,肺小细胞癌者48例,肺腺癌者285例,肺鳞癌(134);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5.45±3.58)岁;在各疾病中患者性别、吸烟史存在差异性(P<0.05),发病部位表现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病理诊断对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准确的病理分型能为临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病理;诊断特征
肺癌(lungcancer)是一种高发、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近50年来的临床报道中显示肺癌发生率、死亡率均表现明显增高趋势。肺癌的病因现阶段研究中仍未完全阐明,认为可能与长期吸烟、电离辐射、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因素等正相关。早期患者临床表现并不突出,易与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混淆,引起误诊与漏诊[1]。病理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极为重要,尤其之近年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活检标本的诊断准确率在不断的提高,但很多病例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本文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癌患者病理诊断特点,为肺癌的病理特征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表现程度不一的咳嗽、胸痛、发热、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喘、消瘦等表现,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病理学检查,依据WHO组织学相关标准予以分型,最终确诊为肺癌。
1.2方法
本组病例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及肺穿刺检查,检查部位包括支气管、气管、临近肺部组织等,将取得标本予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随后予以脱水、石蜡包埋、制片等处理,切片厚度3~4μm(5张),分别完成HE染色(1张)与SP法免疫组化检查(4张),免疫组化检查项目为CK7、TTF-1、CK5/6及P40,小细胞癌加做Syn、CgA、CD56。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结果
2.1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本组患者经病理确诊,其中肺腺鳞癌者13例,肺小细胞癌者48例,肺腺癌者285例,肺鳞癌(134);年龄30~90岁,平均年龄(65.45±3.58)岁;在各疾病中患者性别、吸烟史存在差异性(P<0.05),发病部位中表现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型肺癌中,吸烟史占比率明显高于无吸烟史者(P<0.05);此外在年龄方面,肺腺癌并无特异性发病阶段,肺小细胞癌与肺鳞癌患者均以60~79岁为高发(P<0.05)。
注:与女性比较,*表示P<0.05;与有吸烟史比较,#表示P<0.05;与60~69、70~79岁比较,&表示P<0.05。
2.2TNM分期
本组病例均依据国际TNM分期标准完成分类[2],其中Ⅰ期者52例,Ⅱ期者95例,ⅢA期58例,ⅢB期者60例,Ⅳ期者34例,无手术指征ⅢB~Ⅳ期者47例。
2.3转移
本组患者中出现58例(12.08%)远处转移,其中28例癌变转移至骨骼系统,13例转移至脑部,8例癌变于肺部扩散,9例患者癌变出现≥2个器官转移。
3讨论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特别在近年来的流行病学中显示,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受多因素影响出现逐年递增现象,可能与生态环境改变、吸烟人数增加等正相关。在张仁锋,张岩等人[3]的报道中指出,男性相较于女性而言,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均更高,构成比在3:1左右,本组的结果亦显示男性患者较女性多,构成比在2:1左右。通常情况下,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又以60~79岁高发,但据近年来我国对肺癌的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现代人生活与工作压力增加,加上生活习惯改变,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本组病例中≥40的患者为471例,占总例数的98.12%(471/480);其中60~79岁者281例,占总例数的58.54%(281/480)。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似,肺癌早期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与体征取决于肿瘤类型、发生部位、有无转移、有无合并症及患者反应程度与耐受性,因此多数患者在早期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引起临床误诊与漏诊,在获得确诊时已然发展至晚期,丧失最佳手术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本次研究中可见,肺癌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临床表现为主。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及肺穿刺检查,本组患者以肺腺癌为主,为285例,占总例数的59.38%(285/480),这与李镭,刘丹等人[4]的报道表现一致性。肺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常见类型,占比40%~51%左右,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且此型的发生与吸烟存在正相关性,在本文结果处可见其中存在吸烟史者189例,无吸烟史者96例;烟草中含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另外由本组病例中出现部分远处转移患者,由此提示肺腺癌可能存在早期的远处转移风险,强调临床重视早期骨扫描,这对于肺癌分期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部分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疾病难鉴别,尤其是肺癌合并上述疾病者,此类患者易发生误诊。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呼吸道与非呼吸道合并症掩盖了早期肺癌症状,或患者年龄偏大,自身存在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难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从而导致无法进行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因此强调肺癌患者综合检查,尽可能获取病理标本,并在病理学诊断中,应明确肺癌病理分型,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
综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如临床症状持续存在且经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综合各项检查结果,避免肺癌的误诊及漏诊。在各项检查中病理诊断肺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是近年来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分型是否准确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准确的病理分型及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景玉婷,代水平,李为民.低龄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华西医学,2016,5(12):1961-1966.
[2]李成海,邱万成,周新华,等.71例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6):576-580.
[3]张仁锋,张岩,温丰标,等.6,058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3):129-135.
[4]李镭,刘丹,张立,等.6458例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现状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3):352-358.
论文作者:吴迎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腺癌论文; 特征论文; 资料论文; 病例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