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特区经济的发展_经济特区论文

论工业技术开发与特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技术开发论文,工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国经济特区经历了非常辉煌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其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中国的国界,为世界各国所注目,这是特区政府和企业引以自豪的伟大事业,然而经济特区进一步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经济特区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是什么?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研究部门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为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在目前讨论经济特区的优势和特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定位问题上存在着对特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工业与技术对特区经济持续增长可能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不足,特别是以香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比较和参照系数的基本看法和政策导向,就有可能使特区的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本文将根据经济特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来共同讨论,以促进经济特区的更快发展和长期繁荣。

二、外资引进中的技术因素

当经济学家在讨论一国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时除着眼于比较优势外,十分重视工业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正在工业化的国家,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自1979年中国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与主要工业化国家仍相差20—30年,这就迫使经济学家来重新思考外商在中国所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的实际情况。

中国经济特区采用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特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1994年底,5个经济特区实际引进外资达168亿美元,约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8.4%,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从1978年占出口总额的约50%上升为1995年的80%以上,中国已跨入世界出口大国的行列,但是在考察特区工业制成品出口显著增长时必须对产品的技术因素进行分析,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加以注意:

(1)外商投资经济特区的大多数涉及的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分析基本表明,大量来自香港、台湾和其他地区的海外华侨的投资大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范围包括按照来科加工协议的制衣业、玩具、塑料制品、鞋类、收音机和电话机等,就是中国工业实力基础较强的上海,外商投资企业中有80%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这种企业技术档次较低,既无先进技术,更无高新技术。

如果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机械和电子工业看,这类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其零部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都是由投资者的母国或第三国生产,中方企业很难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更谈不上掌握生产过程包含的工艺技术。

(2)目前经济特区兴办的成熟型先进技术产业的合资企业如干线民航飞机、轿车、通讯设备等制造业企业,外商虽然转让了部分非关键技术,但核心技术封锁甚严,而且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举办的合资企业都没有着力发展当地研究与发展实验室(R&D),而且把R&D活动集中在总部,然后根据其战略,有步骤、有重点地向中国扩散其中心技术,通过控制技术转让的方式和范围来达到技术垄断的目的,以保持跨国公司对中国合资企业的控制和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由于技术设备和产品的主要零部件来自海外,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平衡中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外汇难以平衡。例如1993年全国进出口逆差121.8亿美元,而三资企业的进出口逆差就达到165.9亿美元,而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产品中,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为166.3亿美元。

(3)90年代初开发的浦东新区在外资引进中同样存在着这一趋势。香港和台湾等投资的项目多为低技术产品。1994年,港澳台在浦东新区投资的工业企业劳动力占新区工业劳动力的3.33%,工业产值占3.57%,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国有经济相接近,进一步证明了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低技术生产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工业化国家投资的工业企业劳动力占新区工业劳动力的4.25%,而工业产值则占13.85%,显示这类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

表1 1994年浦东新区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劳动力和产值的比较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年鉴》1995年,第267页。

低技术投资在经济特区以外也存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竞相吸引投资,尤其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迅速增加,低技术投资正呈迅速扩大之势,目前中国经济特区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港澳台的投资以低技术为主,直接影响了经济特区工业的升级换代。工业化国家对经济特区投资数量要低于港澳台资本,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是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化程度低,能提供的技术劳动力数量较少,客观上限制了跨国公司在经济特区的技术项目投资;二是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对外资项目的产品出口有规定,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属于占领中国市场的进口替代的技术产品,而不是销往海外市场。虽然跨国公司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技术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裕地区的技术投资项目多于经济特区,但是跨国公司并没有转让技术,而是采用引进生产线的办法从事技术产品的生产,并且技术产品的原材料和主要零部件依靠进口,国产化程度低。所谓的高技术投资是高技术产品的生产线,而不是高技术的转让。

因此,这两种投资方式和技术含量决定了经济特区和其他开发区引进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使经济特区在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扩散先进技术方面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

1995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了题为《亚洲的新的竞争者》的报告,这项报告认为,从国家的支持力度(培育企业家精神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技术基础(研究人员数量、研究活动同产业的结合、计算机购置数量等)及生产能力等方面来看,中国的技术实力均低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群和东盟国家,和印度的水平相当,只有大量购置计算机一项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反映中国以引进技术设备为主,技术开发不足的特点。

因此,从总体上说,中国的工业技术比较落后。在工业技术同工业化国家的差距较大情况下,经济发展的目标就非常清楚:经济特区既然在引进生产线和技术设备方面领先了一步,就可以在工业技术方面缩短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在技术水平上率先融入国际社会,使先进的工业技术成为经济特区的比较优势。中央政府可以赋予某一地区的优惠政策,但是经济特区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却是任何优惠政策无法取代的,这也是特区经济保持繁荣的基础。

三、特区工业结构与外资流向的变化

为什么中国经济特区和技术开发区没有一个成为具有高新技术集聚效应、富有活力的产业群?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投资方向决定产业经济结构,在当今科学技术与市场过程相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结构是否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是由投资方向决定的。80年代外资投资结构表明低技术倾向十分严重,为了扭转外商投资的低技术倾向,1987年4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宣布了“有关外商投资导向的规定”,并指明运输、通讯、能源、冶金、建材、机械、化工、制药、医疗设备和电子工业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此后,制造业如纺织、电子、机械和化工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额有所增加,但是低技术投资的基本趋势没有根本改观。

港澳台外商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投资仍然以低技术为主,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区比较明显,这是由于港台外资的技术水平限制的。例如珠海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结构轻型化,即消费品工业膨胀,资本品工业薄弱,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轻工业超过全市工业的60%以上。(2)企业规模小型化,工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同技术要求的距离非常大,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3)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珠海占工业总数15%的电子工业有50%以上是产品组装线,显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出口产品的低附加价值。此外,经济特区的许多投资是被列入到受到高度保护的替代工业中,如电视机、录像机等装配行业,某些技术型的合资企业也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只有获得保护才能生存。

因此,从工业技术的角度分析,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建立了许多工业企业,但是尚未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造业部门和进入大规模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区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的现状说明特区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发展阶段,工业结构的升级是向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方向发展,迅速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自1992年以来,外商投资的流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其中港澳台资本转向投资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向的改变直接影响了经济特区的工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更新设备和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投资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因而工业技术资金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以浦东新区为例,流入浦东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港澳台)的行业分布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仅占浦东新区投资的7.75%,而1992年、1993年和1994年则分别上升为43.51%、37.26%和50.32%与之相比的工业投资则大大减少,从占投资总额的76.37%逐步下降到1994年的19.93%(见表2)。1996年第一季度,香港资本在上海市的投资总额中仍占50%以上,投资的项目仍以房地产业为主,如果经济特区的投资流向呈现为相同的倾向,那么对经济特区和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换代都将带来长期的影响。

表2 1990—1994年浦东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外商协议投资额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5年,第277页。

港澳台资金逐渐转向利润更加丰厚的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工业投资的减少,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高利润诱使特区的工业企业也将资金投向房地产业,据统计,深圳市80%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大量资金沉淀在房产上,使工业企业面临两方面资金减少的困境:企业既缺乏开发工业技术的动力,又缺乏资金的供应,从浦东新区的情况看,1994年香港占浦东投资的64.8%,美国为8.59%,日本为6.72%,台湾为3.56%。显然,工业投资资金正在减少。

与此同时,工业化国家则增加了对中国“高技术”含量较多的产品如传真机、计算机、录像机等的投资,对1994年市场占有率的统计分析、移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电子元件、机床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国外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已经占有50—80%的市场份额。但是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却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常常采用标准的装配线形式。从浦东新区外商投资结构分析,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经济特区政府和企业界注意,就是1992年以来外商对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是以港澳台资本为主,而美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仍然以制造业投资为主。两种不同的投资结构和倾向反映了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对中国发展的不同评价。

但是工业化国家跨国公司以装配线形式生产高技术产品来占领中国市场而并不转让技术的情况下,使中国企业的工业技术与发达国家之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一味靠技术引进,经济特区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浦东新区自1990年以来一直强调以高起点吸引高技术项目为主要方向,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1994年外资投资的工业项目328个,其中轻工、机电、纺织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占工业项目的80.5%,协议外资金额占74.9%。虽然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部门有所增加,如计算机和生物医药等技术项目共有20多个,协议外资为5479万元。但是浦东新区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技术附加值不高的行业。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3000美元来说,浦东新区与深圳、珠海处在相同发展阶段,工业结构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转变。

四、工业技术与特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为什么特区应该选择发展工业和技术的道路,而不是采用香港在80年代发展第三产业的模式呢?这是由于中国本身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特区的工业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领土内建立的,采取的政策也是由中央政府决定的,其特点是享受某种优惠政策,但是其发展政策必然受制于中国经济以工业化为主流的发展基调。而且经济特区还没有成为中国的技术中心,更没有使工业技术发展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根据199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基本特点:

(1)1994年,中国的农业产值占GDP的21%,但是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4.3%,工业劳动力占17.5%,所以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经济。经济发展是通过进一步工业化在提供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变为城市市民。

(2)中国的出口结构仍然以食品、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出口产品中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多为低技术产品,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而进口商品中的机电产品在1993—1994年都占48%,表明中国工业中资本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仅出口竞争能力低,进口替代能力也较低,中国的出口结构是典型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纺工业主导型”,经济特区的出口结构同样如此。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工业技术与工业化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有达到世界水平的尖端技术如核工业技术和宇宙开发等,但是缺乏支持这些尖端技术的制造工艺基础,即支持最终产品生产的要素技术,也就是尖端技术缺乏坚实的根基,因而导致高技术的机电产品只得依赖进口。因此,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是发展工业技术。经济特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如发展电子技术、生物和医学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产业。但是从产业发展的渐进顺序和目前的工业技术水平、技术劳动力供应、经济特区的支持能力来看,经济特区要真正成功地发展高科技产品和建立高科技产业尚需解决三个问题:

(1)经济特区的科学和技术的社会支撑能力比较薄弱,也就是必须建立与科技密切相联的工科大学和各种技术研究院。从传统上说,中国南部的科学技术力量要比中部和北部显得弱,如果缺少从事技术研究的大量机构的支撑,经济特区的高科技计划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经济特区必须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基础设施、资金优势,再创引进资金和人才的新优势。广东省是中国历年来引进外资最多的省份,1994年吸引了全国外资的25.29%,福建省为8.62%,上海市仅为5.98%,北京市为3.19%,因此,经济特区形成自己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力量,吸引和增养大批的科学和技术人才从事工业技术开发,使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新兴工业和技术的基地。

(2)发展工业技术的主体是企业。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只求维持一定的产量和利润,对引进生产线感兴趣,而对技术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不大,经济特区在委托加工和产品组装方面的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外国企业带来机器设备的结果。它们的目的是寻求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技术转让。

特区企业似乎过多地希望外资企业转让技术,缺乏开发技术的主动性。依靠外资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技术转让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中国工业企业消化、吸引技术能力的薄弱和盲目引进项目的存在,使得中国工业界处于引进—过时—落后—再引进的循环之中。中国引进外资的实践已经表明,企业如果不能够自主地开发新的技术,是无法缩短与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差距,产品也就缺少国际竞争能力。技术发展的经验显示,企业把技术研究开发和商品生产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地研究开发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技术,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区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就必须提高特区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

(3)特区企业要加强自主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自主,就应该重视科学与技术人员的作用。从全国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上看,经济特区以移民城市的优点吸引了许多科技人员,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基础技术和工业技术距北京和上海等地传统的科技中心尚有一定的差距。

经济特区对香港和台湾资金的过分依赖已经制约了技术的更新换代。到1991年低,香港占深圳的4000家外资工厂的80%,占其37亿美元外资投资的65%,香港的大部分投资仍旧是低档次的轻工制造业。要注意的是,80年代初以来,香港经济并没有进入“技术密集型”发展阶段,而且港台技术同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港台资金是经济特区初期发展的主要来源,促进了经济特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成为特区的一大优势。随着经济特区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的上升,如1989年厦门市区内一平方米土地价格为500余元,1991年达到2000—3000元,1992年最高时竟达到8000元,经济特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优势逐渐失去,珠海市在1994年搬迁到中山市的“三来一补”企业就多达100多家,产业外迁,金融资本也随之外迁:深圳市的资金外流量已超过内地在深圳的投资高达100多亿元,30%的厂房被闲置。所以,经济特区的工业升级换代如果不采取新的战略,也就是不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技术和自主开发技术的话,就有可能减慢经济增长的速度,成为工业发展的劣势。新的工业技术对经济整体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将是逐渐地改造旧的技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因素,从而为形成新的技术结构作充分准备。

经济特区的另一薄弱环节就是技术力量的不稳定状态。例如深圳就业人口为130万人,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临时工作者为80%,这固然使深圳保持了城市的年轻化,但是却不利于技术力量的稳定,例如1993年188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评比中,深圳的“人口素质”一项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在本地既无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力量,而外地技术力量犹如“浮萍”随风漂流的现状下,深圳就难以成为工业技术中心,那么其他的“中心”就不可能建成。

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来看,经济特区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政策还将延续一段时期。现在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是工业内部产业的选择。目前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包括浦东新区都将发展电子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作为产业导向。这些产业是否适合经济特区的比较优势呢?无疑,产业的确定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北京高新技术区的发展和现状可以为经济特区提供一个借鉴。北京高新技术区是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著名大学为基础形成的,拥有中国优秀的科技人才。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两方面:(1)科技产品没有形成产业化,给终未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规模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2)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仍然不强,在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以销往发展中国家为主。

因此,经济特区必须从特区目前现状出发来制定合适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只有通过工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而不依靠想方设法利用经济优惠政策而成功进行工业化的范例,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经济特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

五、特区经济发展政策的选择

特区政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战略的选择,来制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具体政策,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角度看,特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假如按工业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来看,经济特区在中国可以视为“发达地区”,而广大的内地是“发展中地区”,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不同的工业化水平。经济特区政府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放弃了工业化也就是关掉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工业化国家对经济增长动力的讨论将有助于理解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8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学界针对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的下降提出了“再工业化”的主张,也就是说,象美国这样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只有通过不断的工业化,才能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日本一方面尽力缩短与美欧在基础技术方面的差距和在应用技术领域超过美欧,另一方面则避免出现服务业的“纯消费化”趋势。因此,特区政府制定的高科技计划将有助于经济特区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北京、上海等地在基础技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经济特区则可在应用技术和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方面依靠灵活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产业部门的选择。

(二)经济特区是否可以选择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集中讨论的一个主题。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分析,仅仅依靠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来发展当地经济的可能性比较小。

表3 1990—1994年六大城市的旅游人数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5年,第562页。

表3显示中国六大城市旅游人数的对比情况,这里的旅游人数是广义的,即包括从事商务的人员。广州和深圳是旅游人数较多的城市,1990年广州和深圳的旅游人数分别为189.1万人和148.24万人,而北京和上海则分别为100.07万人和89.3万人,但是北京和上海的外国旅游人数则超过广州和深圳;1994年,北京的旅游人数比1990年增加了102.83%,上海增加了48.02%;而广州增加了7.39%,深圳增加了25.74%,珠海增加了11.09%,汕头则下降了36.66%,而且,北京和上海的旅游总人数和外国旅游数都呈现为上升趋势。珠海和汕头的旅游人数则远低于上述四大城市。因此,经济特区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不应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应该将工业化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只有形成了强大的工业和技术产业群,技术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经济特区才能保持长期的繁荣。

选择国际金融和贸易作为主导产业的政策也是难以促进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设立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地的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出口产品的制造业部门没有形成。而且经济特区的技术力量和科学研究能力非常薄弱,选择金融和贸易作为主导产业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是难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事实表明,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是建立在制造业中心的基础上,对香港和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表明了这一观点。只有在经济特区完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的转换,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换,最终成为技术和资金输出中心时,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也就水到渠成。经济特区如果将经济发展重点移向一时之内难以达到的目标,则会失去宝贵的时间。可以说,经济特区与其他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以及特区之间的竞争,并不在于设立多少家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公司、旅游公司、房地产公司和信息公司,而是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经济特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应该解决经济发展以什么为本的问题?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最终是依据经济发展规律,这已经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实例所证明。

(三)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不应采取香港和新加坡现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大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任何经济特区的政策都是在中国宏观政策的影响下推行的,自由选择的余地比较小,香港实行高度自由的经济政策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内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中央政府的经济紧缩和扩张政策对特区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国家实行全面宏观紧缩政策情况下,特区不可能采取经济扩张政策,如果经济特区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在无法实现的目标上。

香港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成功经验是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际政治格局密切相联的。香港实行的自由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特区的适用性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1990年以来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等地讨论和争取多年的将保税区更名为自由贸易区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要求始终没有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今后也不可能得到批准。

(四)发展工业技术的主体是企业。高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形成,市场的主体则是在激烈竞争中渴求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特区政府和企业界应该形成共识,然而要实现这一措施,特区政府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不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如果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大高于制造业,就会导致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向非物质生产部门,从而使发展自主工业技术的计划付诸东流,一时的“繁荣”既推动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加速通货膨胀,又导致经济结构升级换代的困难。二是使资源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稀缺的资金和科技人员流向工业企业,以促进工业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更新。这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在目前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处在“群雄”并存的形势下,其实际效果将在未来五年或十年内显示出来。例如日本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除政府在国家预算上的支持和政策指导外,更着重民间企业的新科技投资,旨在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经济得以持续增长。

如果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在生产力上达到和赶上发达国家,那么以产品在发达国家上的生存能力作为衡量工业企业成功的标准,就是一种合适的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实际体现就是工业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六、结论

对经济特区作全面的分析由于资料的局限性是比较困难的,本文只是从工业技术的角度对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不成熟的看法,主要观点在此可以简单地小结如下:

(1)经济特区基本上是在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建立的,因此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工业化,从而为经济特区建立地区性和国际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奠定基础。

(2)经济特区的工业内部结构表现为轻型化,其主导产业基本上是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如纺织业、服装业和食品业,而电子工业则以引进装配线而建立起来的,同样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经济特区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向带有较多技术因素的资本产品过渡,中间产品受经济特区本身资源的限制,比较优势不明显,短期内恐怕难以建立。因此,逐步提高资本产品和技术产品在特区经济中的比例将是主要的方向。

因此,特区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选择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技术产业。而且各经济特区之间应实行合理的制造业分工,消除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某些产品的过度竞争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并顺利地实现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3)90年代初以来,港台资本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房地产业使工业资金的供应数量减少,同时工业技术的低水平也限制了港台企业在经济特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国家则逐渐增加了对中国制造业的投资,一方面表现为跨国公司通过技术产品的转移来换取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仍然封锁产品的核心技术,使经济特区发展工业自主技术的迫切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经济特区应在发展工业技术,创造技术比较优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工业技术成为特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4)经济特区的工业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技术的重任。如果特区工业企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就会遇到内地低劳动力成本的强大竞争。经济特区政府应有意识地扶持特区具有技术优势的主导企业,来带动特区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因此,特区工业企业通过不断地开发自主技术和推出新产品,才能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随着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产品的技术构成上与其他地区的产品形成差距,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使特区企业保持不衰的魅力。

标签:;  ;  ;  ;  ;  ;  ;  ;  ;  

论工业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特区经济的发展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