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论文

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论文

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鲍 文 黄 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3)

摘要 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的开设需要完整的内容设计。本文阐述了该课程的设计原则,从绪论、扶贫的各个领域和提高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3个部分介绍了课程内容设计,最后从扶贫与发展的关系和公平与效率的问题2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完善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农村扶贫与发展是《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农业教指委秘〔2017〕26号)农村发展领域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12门选修课之一。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材,但基本完成大规模的反贫困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020年要实现的既定目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可供参考。

食品企业的自我监管工作能保证企业自身行为的规范化,为了在整体上促使监管工作效果的发挥,需要降低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直接监管,基于市场和法律的间接方式,对企业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多为企业的自我监管工作,基于市场的信用机制和自身力量,能够有效解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 设计原则

1.1 以国家扶贫攻坚有关文件为依托

课程内容设计的前提是研究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及其实施策略、方法,依托《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016〕7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2022号)等文件,结合国家扶贫攻坚实践,梳理思路和内容框架。

针对教学方法不适、无机化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与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与现今的科技发展相脱节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从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特点出发,遵循建构主义等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按照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当前高校无机化学教改的基本思路[5]。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近几年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体包括衔接与导入式教学、基于科研转化教学的研究式案例教学、思维导图式教学、翻转互动教学、形象化教学、化学哲学教学等,探讨了基于小组学习模式的成绩考核方法。

1.2 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

贫困与发展领域的著述非常丰富,现国内外分别各选取2部优秀著作作为参考。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有印度人阿马蒂亚·森著的《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日本人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合著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第3版)》,李周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国内最新的代表作有杨秋宝著的《2020中国消除农村贫困》,北京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潘慧、章元合著的《中国战胜农村贫困:从理论到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上述著作理论和案例分析兼备,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3 结合自身学习科研经历

第4章“易地搬迁脱贫”包括理论模型、动力因素、制约因素和主要建设任务,主要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恶劣生存环境,改变现状、勤劳致富。

2 教学内容设计

第2章“产业发展脱贫”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和科技扶贫,主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2.1 绪论

第6章“健康扶贫”包括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以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为重点,降低因病致贫的发生率。

第7章“生态保护扶贫”包括工作目标和脱贫途径、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致力于生态与脱贫的双赢。

2.2 扶贫的各个领域

根据农村扶贫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涉及的诸多领域,将本门课程设计为3个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为第1章和第10章,内容分别是绪论和提高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其余8章为扶贫的各个领域。

第3章“转移就业脱贫”包括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稳定就业和转移就业,主要以非农就业促进农村人口脱贫,重在形成新的知识技能和生计来源。

6) 磁通切换型电动机与其他电动机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功率密度、负载特性、电磁特性、控制策略、可靠性、温升、振动、电动机及控制器成本等诸多因素的比较,揭示各自的使用特点。

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进行开发扶贫移民研究,参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移民安置外部监测调研、报告的撰写,其间对甘肃省定西、陇南、甘南、临夏等地11个县移民输出地和疏勒河流域的玉门镇、安西县(今瓜州)各个移民点进行了6次共百余日的实地调研[1]。后又参与世界银行碳汇基金项目“小孤山水电项目移民监测”,对水电项目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有了初步理解和分析[2]。博士阶段参与973计划子课题“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对策研究”,对生态脆弱区贫困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3],同期参与的自贡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对丘陵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发展也有初步的探索[4]。近年还参与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对口援助甘孜县的对口援藏调研,对三州三区贫困问题进行了实际调研和分析[5]。上述课题和调研的开展,为深入理解农村扶贫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过去入殓之后,紧接着就是挂鼓吹芦笙,但现在因为时间会推迟,所以挂鼓吹芦笙,也只能根据闹丧日子来定。现在,“接客前一天才开始挂鼓吹芦笙。”纳平山芦笙艺人马玉杰说。

第1章“绪论”包括贫困区与贫困的维度,农村扶贫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脱贫目标等内容,主要回答4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贫困?什么是贫困?我们解决贫困存在的问题与条件有哪些?怎样才算摆脱贫困?

第5章“教育扶贫”包括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以提高素质和技能为抓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本文将利用 GARCH 模型中的条件方差来估算乐视网股价的VaR。对不同的投资者和风险管理者,持有期和置信度可以灵活选择。VaR计算公式为VaR=P0Zασ,其中P0为期初资产价值,σ为收益率的标准差,Zα为设定的置信水平下的分位数(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α),将GARCH模型得出的条件标准差序列代入上式中,计算得出VaR值。

第8章“兜底保障”包括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和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进行脱贫。

第9章“社会扶贫”包括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国际交流合作,动员一切有助于扶贫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2.3 提高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第10章“提高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包括继续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规划、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加强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等内容,主要在于优化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环境、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3 存在的不足

3.1 扶贫与发展的关系

农村扶贫与农村发展是2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扶贫与发展存在2种关系,一是并列关系,以扶贫促发展或以发展促扶贫的互动关系;二是以扶贫为主,发展只是扶贫所要求的必然结果。显然,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内容设计偏重后者。

3.2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扶贫针对的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而非贫困地区和非贫困人口也可能面临发展的困境,其问题却不能同样受到重视,这就涉及公平问题;同样的,非贫困地区和非贫困人口仅仅可能面临的是资金、技术、市场某方面的缺口,在同样的投入支持下,这样的地区和人口远比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会产出更多的效益,这也涉及到效率问题。如何将公平与效率问题阐述清楚,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内容。

4 参考文献

[1]鲍文,李洁.疏勒河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开发研究,2004,40(1):214-216.

[2]鲍文,李洁.民族区域项目开发的敏感性分析:以小孤山水电项目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05,5(1):58-60.

[3]许科研,方一平,鲍文.长江黄河源区降水量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0,32(5):21-22.

[4]鲍文,陈国阶.破解丘陵区县域城乡统筹中农业产业化难题:以四川富顺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12):141-143.

[5]鲍文.民族区域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甘孜县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1):57-6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2-0234-01

作者简介 鲍文(1976-),男,河南泌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 2018-09-10

标签:;  ;  ;  ;  ;  

农村扶贫与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