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李文芳1,徐键2(通讯作者)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18)

(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价值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 在ICU实习的120例护士,其中2016年1月前的实习护士视为对照组(60名),给予传统护理教学管理。2016年2月及以后在ICU实习的护士视为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教学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全部实习护士经教学后,考核观察实习护士对技术水平、理论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ICU实习护理的安全管理意识,促使实习护士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实习护士;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70-02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质量的及带教质量,改善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我院致力改善的目标[1]。本文观察与分析了我院自2015年始ICU实习护士经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与教学期间,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及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与观察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 ICU实习的120例护士,其中2016年1月前的实习护士视为对照组(60名)。2016年2月及以后在ICU实习的护士视为观察组。全部实习护士均为女性护士,年龄范围在18岁~23岁,平均年龄为20.56±1.00岁;其中本科23名,大专科87名,中专10名。临床带教老师均有3年以上工龄,并为主管护师及以上。两组实习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传统护理教学管理:ICU护士长在接到实习护士后为其随机分配带教护士,带教护士向实习护士简单介绍工作环境,科室仪器使用,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ICU治疗疾病的种类及主要护理措施,科室构成分工及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实习护士在传统护理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识别ICU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1)患者自身因素,ICU接收的多为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速,病情复杂的患者,且多数患者伴随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或需插管治疗。患者无法清楚表述自己的病情及需求,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护士未能及时为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操作。(2)护士因素,实习护士因接触患者较少,各种操作未能熟练掌握,缺乏随机应变能力,缺少责任心及沟通技巧。课堂理论知识未能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因此实习护士是最易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人群。(3)带教护士因素,因工作较为繁重,护理教学时间较少,未能及时指导实习护士进行操作事件,实习护士临床实践较少,临床锻炼不足。(4)管理因素,ICU护理人员长期不足,工作较重,导致教学老师精力不足,教学时间紧凑,教学内容浅显,未能教学实习护士护理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实习护士对风险评估认识不足,缺乏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并根据所有问题进行整改[2-3]。

1.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全部实习护士经教学后,进行考核观察实习护士对技术水平、理论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统一采用的数字统计软件是SPSS20.0软件,其中以(x-±s)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查;以n(%)表示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实习护士经培训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中仅有2例意外脱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士经培训后不良事件发生率[n(%)]组别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差异显著。

2.2 两组实习护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成绩为:92.78±2.78分,理论成绩为96.00±3.89分;对照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成绩为:65.23±5.78分,理论成绩为71.32±3.45分;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成绩、理论成绩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护理教学是带教老师带领护士进行实践操作的护理,实习护士对安全管理意识存在一定偏差,致使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较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在实践中统计护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我院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了整改。加强对实习护士的风险管理及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增加实习护士的安全意识,例如细心讲解仪器使用的各项注意事项,明确各项操作中物品准备及前期物品准备的操作环境及注意事项。带教老师详细向实习护士讲解风险评估等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低级风险,由带教护士指导后,实习护士单独完场;中级风险,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完成;高级风险,实习护士不可操作,需协助带教老师完成。同时。护士长鼓励护士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统计每月的发生率。组织实习护士及带教老师对不良时间进行分析,促使实习护士分析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并使带教老师及实习护士从中吸取经验,避免再次发生[4]。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技术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理操作进行风险评级,指导实习护士正确实施各写操作,或协助带教老师完成操作,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ICU实习护理的安全管理意识,促使实习护士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秀.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799-4801.

[2]孙欣荣.实习护生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与成效[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169-170.

[3]武淑敏.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01):70-72.

[4]金天未.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3):69-70.

论文作者:李文芳1,徐键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价值评价论文_李文芳1,徐键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