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论文_曾新建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论文_曾新建

湖南省衡阳县檀桥完小 曾新建

摘要:高效课堂指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小学数学课堂主要是指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主探究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自主独立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质量

一、从生活引进数学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例如教学“春游”,学生看游乐场的项目录像。老师:“假如去玩。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要知道每项游戏的价格,每次能坐几人?”老师出示价格表:“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有的项目可以和别人合作,这样可以减少开支。老师问:“如果每人给20元的游乐券,你能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加以解释应用的数学规律,从学生熟悉的背景中提出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模拟现实的情境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模拟实情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两边,准备相对而行,要求两人速度一快一慢。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然后我让学生围绕他俩的“路程”、“速度”、“时间”的异同说说发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什么是“相遇”;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随着口令走向相反的方向,学生很快知道什么是“相背而行”、什么是“终点”的含义。这类模拟表演生动真实,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处在欢乐的表演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行程问题的“同时间、不同速度、不同路程”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并保证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创造了很好的课堂环境。

二、从书本走向实践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坚持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学生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使同伴知道如何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个过程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三、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一门理性学科,其逻辑性、思想性非常强,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在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的能力发展方面还不够。另外,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空间想象与延伸方面也有诸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形象我们的数学知识,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旋转”中,我利用课件制作了各种图形,在方格纸上来演示各个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体验图形转换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促使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多媒体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策略。

  四、教师角色定位要转变

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作自助旅游,而不是领学生沿固定线路参观;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去展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而不是自己霸占讲台长篇评书;教师是朋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教师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要将姿态降低,将心胸放大。教师更不是高挂在墙上的圣人像,等着学子来膜拜。这些话精辟地对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诠释。要想有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精心组织教学,真诚与学生合作,师生之间要形成和谐、民主、互动的关系。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当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一角色层面之上,一方面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或者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比较模糊的知识,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解释与解答,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一个解决问题的轨道当中去,把他们引导到解决数学难题、优化数学知识脉络的一个有效的路子上去。另外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角色,我们应当把自己定位在小学生的角色当中,根据小学生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的认知,明晰他们的喜好与迷茫,进而针对他们的年龄、心理,施与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迈出坚实的一步。

总结:总之,高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以及平时的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氛围,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 2014(01)

[2] 邱建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新课程(小学). 2012(09)

论文作者:曾新建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尝试论文_曾新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