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_思维品质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开展说题教学的实践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策略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习题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模式化和重复性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解题中形成了按一种思维方式去考虑某一类问题的习惯;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帮助他们复习整理所学的知识,作业检查意识和问题解决策略意识较差,极少关注问题解决背后所采用的策略,造成学生自主反思能力的缺失和思维的阻滞,这非常不利于化学课程学习,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开展说题教学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自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说题意,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概念、公理、定理、原理等);说突破(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转化),说可能用到的学科思维方法,说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说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说为什么;说变式,说与学过的哪一类问题相似。总之,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积极思考,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引导,避免学生离题太远。

      “说题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轻松把握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构建了化学教学的说题系统,课堂按说题的流程开展说题教学,制定评价方法,组织开展说题比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说题的要素与模型

      说题系统是以教师说课的形式和内容为蓝本,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载体,通过说是什么(说题意)、怎么样与为什么(说突破)、与学过的哪一类问题相似(说变式)这“三说”,揭示题目系统、教材系统和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使学生累积的知识、储备的能力和积淀的方法得以体现,促进学生自主反思能力的形成,养成“做题思规律”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说题的要素及模型如图1所示。

      

      说题意:说一说题中的关键词、句及隐含的信息。

      说条件:说一说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及隐含条件。

      说结论:说一说题干中已知条件及隐含条件可以得出的直接结论及题干要求的结论。

      说涉及的知识点:说一说题中牵涉到的知识点、原理、规律。

      说突破:说一说破题的法门,即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说方法: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说怎么想到:说一说题干中的哪些信息启发你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学科思想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为什么:说一说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与解题技巧背后的化学原理、化学事实、化学思维等以及解答试题存在的可能障碍与这样解答试题的优点。

      说变式:说一说已经遇到过的同类型问题、变式和拓展。

      二、说题的流程及案例

      “说题”的基本操作程序应包括:说题意、思考析理、说突破、在教师适时点拨下分析得出解题方法、阐明过程、说怎么想到、说为什么、说变式、哪一类问题也可以这样解、总结形成规律。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可因题目难易、题量等而调整。说题的流程如图2所示。

      

      例如,教师针对学生整理的错题(或好题)集,选择难度适中,具有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错题(或好题),组织学生说题。

      课前,教师让每位学生按错误原因归类建立错题集,在合作小组内交流、整理后上交给教师;教师精选出典型题目或题组,再交给各小组作“说题”准备。

      笔者经过实践,将常见的错题按题型分为以下几类。

      1.判断题

      判断题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应以“说方法”“说怎么想到”为主。

      例1.高温下,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100 g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

,达到平衡,该反应系吸热反应。若温度不变,往容器中继续通入1 mol

,则

浓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说方法”。方法一: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解答。由化学平衡常数K=c(

)可知,K不变,

的浓度不变。因为在温度不变时,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不变,故继续通入1 mol

,由于体积不变,达到新平衡前

浓度比原平衡要大,但再一次达到平衡时,

浓度依然不变。

      方法二:根据速率时间曲线图解答。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碳酸钙分解达到平衡,继续加入1 mol

时,逆反应速率增加,但正反应速率因为温度不变,且反应物为唯一的固体物质碳酸钙,导致正反应速率不会随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因此,继续加入1 mol

后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的速率相等(如图3所示),继续通入1 mol

后,

浓度不会发生改变。

      (2)“说怎么想到”。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主要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平衡移动,但勒夏特列原理往往用于定性分析,不能定量分析,而本题要求定量分析,因此采用该法难以得出准确结果;其二是采用化学平衡常数加以解决;其三是采用速率-时间曲线图加以解决。

      

      2.应用题

      以化学与生活、人体健康、社会生产及科技的最新发展为背景建立模型,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践问题,是应用题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对化学概念及规律的深层理解,将化学知识学活、用活。此种题型是当前课改的焦点之一。实践中应以“思考析理”为主。

      例2.人体血液的pH要控制在7.35~7.45之间,呈现弱碱性。当pH小于7.35时会引起酸中毒,而当大于7.45时会引起碱中毒。我们在输液时会稀释血液,为什么不会使血液碱性减弱,引起酸中毒呢?我们饭后不能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引起胃胀、消化不良。这是什么原因呢?

      

      3.实验题

      实验题是化学试题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创新能力。试题大多以流程图、数据、图表、关系曲线和文字表述等方式呈现信息,符合考纲中提出的考查考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进而“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其中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已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说题时应以“说条件、说涉及的知识点”为主。

      例3.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式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按图4所示步骤处理。

      

      问题:你认为从反应液中获得有机层的操作是什么?有机层经干燥后经过什么操作可以获得苯甲醇?

      “说涉及的知识点”。解答制备类流程信息题需要迁移、物质提纯、分离的相关知识点。

      第一,气相分离。洗气、干燥、液化。

      第二,液相(含胶体)分离。分液、萃取后分液、盐析、醇析、冷却结晶、蒸发结晶、重结晶、蒸馏、纸上层析、渗析、离子交换树脂、电渗析、反渗透等;胶体净化用盐析与渗析;若溶质是气体,还可采用加热的方法。

      第三,固液相分离。过滤、倾析、抽滤、趁热过滤。

      第四,固相分离。加热分解、灼烧、升华、电解精炼、溶解后过滤、重结晶。

      第五,碰到结晶,还要注意有四种情况:①蒸发结晶;②冷却结晶;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4.分析(探究)题

      分析(探究)题考查学生能否通过独立思考及组内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时还要进行分类讨论,考查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严密性等。因为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所以,学生解答这类试题时思维常显得无序,不知如何下手;有时因为分类不全面,结果不正确;有时因为解题方法不灵活,解答很耗时。对这类试题的说题重在“说变式、总结规律”“说为什么”。

      

      (2)“说为什么”。解答此类试题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障碍1:思维无序,不知如何下手。比如,不知道先讨论哪些离子的大小。(思维无序。)

      障碍2:分类不全面,结果不正确。比如,含有这四种离子的溶液有几种情况。(思维不严密。)

      障碍3:解题方法不灵活,不能将这四种离子共存的情况转化为向等浓度氨水溶液中滴加盐酸的结果。

      障碍4:对量对离子间共存影响、电荷守恒等定量关系考虑不周到、不准确,常会出现c(

)大于c(

)的错误情况。

      这样解答此类试题,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优点1:创设有层次性的问题组,把一个复杂、难度较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加以解决,做到深入浅出,能让不同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优点2:解决问题变得有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思维得到培养)。

      优点3:解决问题过程变成探究过程,发展科学素养(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三、课内说题的评价策略

      开展“说题比赛”的宗旨是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对习题的研究,提高利用相关知识、技能、原理、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把握高考命题、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向,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

      说题比赛的过程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错题,组内同学互助、评议、完善,然后派代表在全班说错题。

      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量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题活动的良性发展。我们制定的高中化学学科说题评价量表如附表所示,供大家参考(评价等级、总体评价分为A、B、C等级)。

      

      四、开展说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1.有效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

      为教师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学运作范式,使教师重视并正确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2.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由于学生说的是自己的错题,过程让学生自己体会,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通过主动说错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进行高效而持久的学习,为成就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创造了条件。

      3.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说错题”,创设了“各抒己见”的探究性学习空间,创设了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的交流平台。这使学生个体的发展受到有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当学生说错题和对他人作出评议时,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就使得学生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倾吐,问题得以发现,智能也因此而提高,从而成就了大部分学生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的生成。

      4.有效构筑了师生发展的整体时空

      在说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学生“归本”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阐述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得失,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标签:;  ;  ;  ;  ;  ;  ;  

高中化学课堂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