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陶佳祺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陶佳祺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素质教育”指一种促进全体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教育模式,是一个独立而具体的概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一系列文件中,素质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起点,更是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难点点与焦点所在。现如今,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推行了二十余年,获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依旧存在问题。本文就当下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现状;问题;改进措施

正文:

育才造士,国之根本。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通过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展,我国的教育变革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素质教育”初见成效。“素质教育”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增加了课外活动时间。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不可否认,小学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如学校重智轻德、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应试教育影响犹存,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尽管素质教育的在小学推行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没有完全消除,考试分数依旧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情况,“给‘考试学科’让路”、“课堂满堂灌、课后使劲练”的现象仍旧存在。这种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对课程的轻重、主副之分,注重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行为,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影响了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

2.2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狭隘,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实践经验等因素,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存在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缺乏整体认识、把握的情况,带来了推行中的片面性,将素质教育等同于第二课堂,即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样,在这些课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形式化现象,无法给予学生适当、合理的引导。除此之外,因为各地区文化、经济、教育资源的差别,缺乏科学的素质教育施行标准和评价体系。

2.3受教育资源限制,素质教育推行不均衡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石就是教育硬件设施,由于经济情况、人才流动等多方面要素,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部分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依旧存在设施缺乏、老化等问题,直接导致学生“五育”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城区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值得重视,打着“全面发展”名头的各类兴趣班的兴起致使城区学生课余生活大大缩短,城乡差距也进一步加大。

2.4教师综合素质难以胜任素质教育要求

尽管当前各师范院校的都在努力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和素质教育的人才,为当前小学师资注入新鲜血液,但现今仍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成长于应试教育模式之下,缺乏系统的培养,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定势思维,都直接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和发展。从我国教师分配结构可知:小学教师以60后、70后为主,对于这些长期处于教育第一线的“老教师”而言,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较高,业务水平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事物能力差,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些要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针对小学素质教育面临问题的改进措施

3.1树立起正确的素质教育观,转变教育观念

摒弃原有传统的教育观点,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是要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全体学生,对于每一个个体,都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第二是从重视智育转向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培养,科学协调“五育”之间的关系;第三是从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释放学生的创造力。

3.2完善素质教育实施标准和评价体系

只有完善健全素质教育施行标准和评估体系,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细化,并且纳入评价因素范围内,使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从分数结果转移到教育过程,才能促成素质教育的稳步开展。在学校层面上,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设置类型、师生发展潜能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同样需扩大考核评估的范围,鼓励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的评价,要由结果性评价转为结果性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将笔试与口试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多样化、全面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3.3优化教学内容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要改变当下教育内容“假丰富,实单一”的局面,仍需从“五育”着手。德育方面,学校可以成立德育工作团,制定与施行相关德育工作方针计划,包含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等,以班主任工作和思品课为主要渠道,将德育工作融合在课堂教学和班班级日常管理之中,并与家长配合,三管齐下,事半功倍。智育方面,在学科的基础上,科学地增加社会知识教育,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与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跟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体育方面,首先需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任教体育课,紧抓体育课的教学,定期举行公开课检验成果,落实“两操两会”,即眼保健操、课间操和每年两次的运动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美育方面,同样需配备专职教师,注重西学生审美兴趣、审美思维、审美意识、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在劳育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学科地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与创造,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活动社团、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也需进一步发展落实,建立相关工作评估制度,对每个小组、每个班级、每个教师进行考核,做到每周有主题,每月有考核,每学期有评比。

3.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是提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除了师范院校需切实落实培养计划外,一线小学也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首先是专家引领,定期开展教师进修活动,或是聘请专业小学教育人员进校指导;第二要做到同伴互助,学校内部需设立学科教育研究小组,定期在组内外开展公开课和研讨会,分享交流教育经验,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最后就是对于教师本身而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教育改革。

4、结语

推行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是一项宏大而繁杂的工作,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作用,为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的硬件设施与社会基础,才使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158-158.

[2]黄崇飞,李俊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1):61-62.

[3]张佰富.浅谈目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教文汇,2014(6):159-160.

[4]卢云婷,尚帅文,张欢.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14):129.

[5]陆金涛,孙运星.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的相关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

[6]陈丙炎.第二课堂:点燃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全南县实验小学素质教育探索[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7:I0003.

论文作者:陶佳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陶佳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