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和预防分析论文_王华萍,冯慧君

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和预防分析论文_王华萍,冯慧君

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市中心医院 318000

摘要:静脉用药是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减少相关隐患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保证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对涉及到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配液过程中容易出现微粒污染的情况,对药物配置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实践中承担多个任务,我们护理为临床病人提供药液配置成品后直接送入病房供病人静滴包括(“三升袋,化疗药,抗生素,中成药,皮试液”),为了探究减少微粒污染的发展几率。本文将以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为研究点,对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微粒污染;防护措施

静脉用药本身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在临床研究中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药物不溶于水,因此不能被相关机体替代,药物本身是不溶性比较高的微粒,随着液体进入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全院临床病人用的药物都在我们科室进行配置,有三升袋,抗生素,化疗药,中成药,还有其他很多药物还有很多小剂量,比如小儿科小剂量用药配置等。近些年来众多工作人员通过实践探究,对微粒污染来源及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

静脉用药在配置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微粒污染的情况,以下将对突出的影响因素进项分析。

1.1空气因素的影响

在用药配置过程中必须保证周围环境的洁净,但是当前在实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没有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灰尘和细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衣物带有棉毛质地,则会对操作室的其他操作工具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溶微粒混入到静脉用药的药品中,进而出现微粒感染的情况[1]。

1.2操作工具配置不当

在药物配置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配置器皿,在静脉注射时应用的输液器都会是微粒污染的来源。厂家在静脉注射用药时,受到制作工艺或者生产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一次性注射器受到污染源的干扰,进而含有未塑化高分子材料的颗粒,对药物配置的安全性造成威胁[2]。

1.3不合理用药

液体药物如果放置的时间比较长,经过长时间的搁置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质或者沉淀的情况。基于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部分药物可以分解或者会产生很多杂质,部分针剂中也含有很多不溶性微粒的存在。多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时,如果药物配置不合理则会出现液体结晶或者药物PH变化的情况。最后则和联合用药有一定的联系,如果药物浓度不断增加,则会逐渐出现微粒增多的情况,进而出现微粒污染的情况。

1.4药物存储条件的影响

药物从生产到最后的使用过程中,会经过多个环节的仓储物流,由于,受到药物的物理形式和稳定性的影响,在存储过程中,涉及到时间、关照、温度和湿度的因素影响,如果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导致药品中不溶性颗粒的出现[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反复针刺瓶塞

反复针刺瓶塞对药物的安全性影响比较大,如果在实践中存在药物品种过多的情况,则需要掌握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但是在配置药液过程中存在反复穿刺瓶塞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瓶塞的碎屑增加。通常来说护士在配液过程中应用的针头针眼比较大,稍不留意则会出现微粒进入瓶塞的情况。

2.静脉用药配置时如何预防微粒污染源

针对静脉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隐患因素,为了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在实践中对其引起重视,确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下将对静脉用药配置时如何预防微粒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分析。

2.1提升药品操作室的空气清洁度

在静脉配置中心,由于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配置中心操作室的所有物品必须保证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每日消毒2次以上。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走动,禁止出现大声喧哗或者大幅度动作的情况。操作室的工作台是基本工作媒介,净化度要达到百级以上,进而取得良好的净化空气效果。然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的操作标准进行,包括:身着连体净化服,戴专业的口罩、手套及帽子等,禁止出现携带不溶性微粒进入操作室的情况[4]。

2.2保证液体和药品的质量

配置后的药物质量和各种单一药物质量及操作程序有一定的联系,在实践中必须保证液体和药品的质量。厂家要严把液体和药品的生产关卡,配合生产大规模的药剂包装,减少加药对瓶塞的穿刺频率。如果瓶塞硬度较大,则会产生较大的微粒污染。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高密度的瓶塞,并委派专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复查,在第一时间排除不合格的药物。

2.3规范药物的存储程序

由于药物间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在实践中规范按照药物不同性质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将这些药品分别存储在适合自身条件的仓库中。在实践中必须严格规范仓储库的基本温度,并根据湿度、关照及其他条件,使得仓库的存储条件符合药品的要求。其次要重视保质期比较短的药品,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快药品的运输速度,减少延期应用几率,进而出现微粒颗粒的情况。

2.4对各个环节进规范化管理

静脉配置中心主要以合理配置药物为主,本院药物配置中心2004年成立至今,每天配置药液2000余袋,每天6个人上班分管6个操作台,上班时间是6:30-14:30。在实践中我们负责配药加入大输液的,给临床提供服务,不接触临床实践。因此在实践中为了保证各个程序操作的有序性,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医院要注重提升操作人员和配置人员的素质,强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强度,并进行适当的监督管理,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操作情况,必须给予适当的处分。

2.5正确操作

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要严格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弹、消、锯、消、掰的锯割安瓿操作步骤,禁止出现使用镊子或者其他尖锐物敲掉安瓿头部的情况。在临床中可以使用易折型安瓿,而锯割非易折型安瓿的痕长应不大于颈段的 1/4 周长。

结束语

针对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源,为了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执行,消除一切不利因素,提升输液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最大程度上将微粒污染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马岚.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83-84.

[2]周利琼.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初建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4(5):3406-3407.

[3]杨亚青,裴保香,梁潇等.我院肿瘤药房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3):160-162.

[4]李敏.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控制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12-113.

论文作者:王华萍,冯慧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和预防分析论文_王华萍,冯慧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