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论文_刘鹏

提升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论文_刘鹏

(国网保定市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管理也必须努力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和长期,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

关键词: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

前言

安全是电网运行的根本,确保电网安全是电力运行人员的第一要务,而调度员担负着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任务,安全责任重大。随着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调度范围的细分,配网调控应运而生,配网调控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供电,线路运行繁杂,工作细致繁琐,涉及环节较多,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1影响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的危险因素

1.1 调控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淡薄

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诸多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而人是主要的因素,带着不同的情绪工作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盲目指挥、违章作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些都是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淡薄的表现,在工作中,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主观臆断造成误下令,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会产生很危险的后果。

1.2 调控员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差

调控员作为事故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在事故情况下,应充分体现其“主心骨”的作用,要对事故征象的判断、关键性操作的处理准确、果断,镇定、有序,才能迅速、准确处理事故。

1.3 调控管理规程、制度执行不力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做好配电网调控管理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健全使所有的工作开展有依据。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其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如建立故障发现、报修、检查检修、验收、恢复制度,这是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排除不安全因素的组织保证。

1.4 配电网设备档案、运行资料不全

资料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也是调控管理人员掌握专业技术、设备性能状况的一个途径。准确、齐全的设备档案才能保证对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情况全面掌握,技术培训有方向,配电网运行有依据,对故障设备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处理。

1.5 新设备投运调控管理把关不严,运行方式调整时安排不当

为了保证配电网设备正常、安全地投入系统运行,应在工作流程运转初期就纳入严格的统一调控管理。向调控部门办理新设备投运申请手续,按时报送有关图纸资料,并按调度下达的设备调度命名编号完成对现场设备的统一命名编号,熟悉启动方案,对启动过程要心中有数。因检修或故障而发生的运行方式调整,要全面、合理地进行分析和风险预估,避免因运行方式考虑不周导致倒闸操作甩负荷发生。

1.6 停电检修没有做到统筹安排

设备检修停电是提高其健康运行水平、消除缺陷及隐患,防止配电网故障频发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年度检修停电的作业项目安排和停电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提高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基础在于人员技术完善与设备技术故障检修两方面,下文也将从这两方面来展开分析,论述相应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人员技术优化层面

首先在人员技术优化层面:

(1)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配电网调控管理制度。根据电力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建立一套完善的配电网调控管理制度,并依据企业严格规范来整合制定调控命令、程序以及值班填写记录等等,确保这电网调控整体流程都处于安全状态。调控人员在接到审查调控工作卡时,必须严格根据调控工作票内容来开始任务流程,确保其间安全,规范技术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调控人员在设备运行状况下如果出现任何状况及操作目的不明,不能擅自盲目发出调控命令,而是在确认原因后再进行动作决策,坚持执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为配电网调控绝对安全提供保障。

(2)要合理调整配电网运行方式。因为配电网设备在投运之前必须要进行资料审核,确保配电网设备完全符合现场实际状况,并做好设备试运行工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企业也要根据电网负荷状态、特征、运行方式等等来制定反事故演习方案,在演习过程中提高调控技术人员的紧急事故处理实践经验。在事故演习结束后,还要对企业事故处理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在总结中纠正调控人员的事故处理失误思想及行为,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配电网调控紧急事故处理能力。

(3)要完善配电网设备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完善对于配电网设备调控安全管理相当重要,如果在运行过程中设备状况出现变动,但相关资料却未能同步改变,就可能造成配电网调控的错位和技术不匹配现象,导致技术人员参考错误的设备档案资料发出命令,进而引发电力调控事故。所以说电力企业必须时刻保证配电网调控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同步性与完备性,在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及时做好配电网设备档案资料的更新,保证设备资料与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相吻合。

(4)要做好岗位培训,岗位培训包括现场培训与自身技术培训两方面。在现场培训方面,要在不影响调控的设备正常运行环境前提下展开培训内容,组织技术调控预案对变电站设备中的线路走向、电缆分接、拉手供电线路断开电、电缆分接箱位置确定包括供电区域划分等等内容进行巡查学习,切实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并指导技术调控人员掌握线路安全运行知识,拓宽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在自身技术培训方面,则要强调岗位练兵,开展技术讲课过程,在课程中实施技术问答、事故技术预想、邀请继电保护活动等等,通过专业技术综合性学习来提升配电网调控技术人员素质。在进行大型配电网检修工作之前,必须面向技术调控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交代某些特殊运行方式有效调整,将配电网调控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培训工作做好。

2.2 设备故障检修技术优化层面

在设备故障检修技术优化层面,本文提出了湖南省某电力企业所采用的多层次故障诊断方法,如果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体系出现问题,该企业中的调控技术人员可能面临大量的故障信息涌入调控问题,所以该电力企业采用多层次故障诊断方法来实现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优化。一般来说,它就包括了开关信息故障诊断层优化、保护信息故障诊断层优化、电气量信息故障诊断层优化等等。以保护信息故障诊断层优化为例,该企业在实际的配网故障诊断过程中应该从大量信息中挖掘有利于安全管理的有效数据,对电气量信息进行电网故障诊断,大幅度增加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实现对配电网各个环节的准确定位调控。例如相对最优约简组合就能够将属性量最小的设备集结起来,形成特定的信息系统,如果其中的约简后组合属性越少,数据维度降低程度就越大。因此可以采用电气量信息故障诊断方法的核心思路,即配合粗糙集约简算法来约简故障记录,明确电气量属性,最终形成约简规则库,再配合反向推理方法来有机判断配电网调控实时故障,企业调控技术人员在发现故障后加以技术解决,优化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过程。保证可以定期清扫或者检修电力设施,将设备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如果是多股绞线需使用线夹或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高低压设备容量要控制在规范标准内,确保设备安装更加科学、规范。

结束语

当前我国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稳中有序中发展,在该过程中应该确保其整体安全运行效率,解决由人为及设备所造成的主客观安全问题,为电力系统提出更高的技术操作要求,确保其调控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宋雪超,王泓清,薛凌峰,等.关于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J].电子世界,2017(18):105.

[2]张奎.关于配电网调度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初论[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54.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提升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