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_生态环境论文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_生态环境论文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4)01-0092-04

一、生态美学研究的可能与必要

“生态美学”是近些年提出的新课题,它是否成立?目前尚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生态美学是不成立的,这也许是因为国外至今尚无生态美学的研究成果出版的缘故,不过国外学者早进行了与生态研究密切相关的美学研究,并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如环境美学、景观美学等。不管国外情况如何,国内美学界更多的人认为,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审美问题,生存环境存在着美丑问题,理所当然要进行生态美学研究,并且已经着手进行研究,现已有研究成果出版。例如徐恒醇教授的《生态美学》、袁鼎生教授的《生态审美学》、曾繁仁教授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和多篇论文,其他如陈望衡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刘成纪教授以及已故的刘恒建教授都已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滕守尧教授还提出生态美育问题,主张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美育课。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并非赶潮流、附庸时髦之作。从以上事实看,“生态美学”是成立的。美学是研究人对天地人三才和万事万物的观感体验而产生的美感愉悦之情,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感性显现,这种感性显现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灵,正需要美学来回答。因为生态系统不仅要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还应该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成为美的理想的境界。研究如何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如何能栖居于美的理想的生态境界,这正是美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总之,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不仅需要生态学、生态伦理学,也需要生态美学。原生的、平衡的生态系统早已被人类严重地破坏,人类妄想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结果使自己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并且不断地遭到“天谴”和大自然的惩罚。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警告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人只能站在自然界之中,只能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P765)一百多年沧桑之变的历史事实,已不幸被恩格斯言中。到如今要恢复和发展一种新的均衡和谐的生态系统,乃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而新的均衡和谐的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要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更要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真正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不仅有利于人的机体健康,更应该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快乐。如何建设这样的生态系统,在理论上,不仅需要生态学、生态伦理学,也需要生态美学。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研究的方法角度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却是一致的。生态美学研究之兴起,是与人类的文化精神发展史相一致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态系统却一步一步地遭受破坏,而人类的精神文明也走向偏枯,因此至今不仅产生了生存危机,同时也产生了精神危机,从而引起科学家、哲学家、美学家的焦虑与思考。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历史,为了纠正人类自己的错误和偏见,重新建设美好的家园,才出现有关生态的各种研究,生态美学研究正是应运而诞生。

二、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

要明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首先应了解一下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中说:“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2](P133)海克尔的生态学本来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而现在所说的生态学则把人放在核心位置,研究人与生物,与自然环境、人造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科学。生态伦理学则是研究生态系统中人与生物与环境的伦理关系,即研究人与生物与环境相处的权利义务和道德准则。人类栖居的地球本来还处于年轻时代,但是由于人类的生存竞争,人的欲望无限地膨胀,由于科学技术的滥用,原生的生态系统已经失衡,许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人类的生存发展已面临严重威胁。叔本华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之源,此语虽说极端,却包含着真理。曾有人统计,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消费如果都达到美国人的水平,需要有四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由此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本质和掠夺扩张行为,是人类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历史原因。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妄想征服自然,以及只讲生存竞争,只讲斗争哲学,是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文化根源,这些都是生态伦理学乃至生态哲学研究的问题。生态学是科学,生态伦理学是人文学,生态美学也是人文学,但生态美学不同于生态伦理学,它不是研究人与生物、环境的伦理关系,而是研究其审美关系。具体地说,生态美学不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实质和内在结构,而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感性形象即外观,如日月星辰,风云晴晦,山川原隰,飞潜动植以及人造环境、人文景观等等人所能知觉和感觉的感性形象,研究这种感性形象如何为人提供审美观照,如何使人产生美感快乐。如果一种生态系统只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不能为人提供审美天地,这样的生态系统是残缺不全的。席勒说:“对实在的需求和对现实的东西的依附只是人性缺乏的后果,对实在的冷漠和对外观的兴趣是人性的真正扩大和达到教养的决定性步骤。首先这是外在自由的证明,因为在受必然和需求的支配时,想象力就被牢固的绳索捆绑在现实的事物上。只有需求得到满足时,想象力才能发挥毫无拘束的能力。其次这也是内在自由的证明,它使我们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依赖外在素材而由自身产生,并有防范素材侵扰的充足力量。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一个以外观为快乐的人,不再以它感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所产生的事物为快乐。”[3](PP133~134)“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说明审美观照才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仅满足于物质生活享受而没有精神追求,完全依附于现实而不能超越现实,这是人性不健全和失去想象力的主要表现。审美活动正是健全人性,培养想象创造力,获得真正自由的必由之路。当然,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机体健康的需要,其次才是审美的精神的需要,没有前者,后者也无从谈起。但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只顾前者而不把后者考虑在内,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

三、生态美构成的基本因素和条件

生态美和其他形态的美如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一样,是人的价值取向和某种客观事物融合为一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但生态美也不同于其他形态的美。美的形态的区分,主要依据产生美的客观事物,如自然山水、社会生活、形式、艺术,而生态美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不仅有自然事物,也包括社会事物;不仅指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不仅功利实用之物,超功利实用之物如形式、艺术、装饰、纪念碑等也可以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因素。种种不同的事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外观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其他形态美无与伦比的。环境和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感性外观,是构成生态美的主要部分。生态美与功利实用,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与同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的艺术美是很不相同的,这也为生态美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我们认为,生态美的研究如能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便可以纲举而目张。第一,环境与心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生态系统的机体结构,生态系统的外观之美都附丽在这上面。人与环境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其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个体的人,既依赖于环境,与环境相对待,又是环境中的一分子,成为他人的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如何,不仅与人的物质生活、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也与人的精神生活、人的心情状态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和谐,人的生活就充满诗情画意,就可以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自由。生态环境杂乱无章、拥挤无序,人际关系不和谐,人们不仅感觉不到生活的舒服方便,还会造成情绪烦躁、心态失衡,不仅不能提高人的的生活情趣,甚至会使人感到痛苦,从而悲观失望。因此生态环境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人的生存发展,更要考虑人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生态环境不仅要适用,更要优美。第二,生命感与审美感。生态,顾名思义,就是生存状态或曰生命状态。生态环境生机盎然,栖居其中的人,就会感到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产生无限美好的希望。生态环境凋零破落,栖居其中的人,就会感到人生无常,生命苦短,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密切关联。建设生态系统之所以追求美·,就是为了把人们的生命感提升到审美感,把人的生命快感提升到美感愉悦的境界。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3](PP130~131)人的生命包括肉体与灵魂(或机体与精神)两个部分,生命感也相应地分为生命感觉和生命感悟两个部分;前者是本能的,后者是精神的、情感的,生命的审美感,当然属于后者。“问题在于人怎样开辟一条道路,使他从一般的现实达到审美的现实,从单纯的生命感达到美感。”[3](P132)就是说,人只有“单纯的生命感”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人性不健全的表现。人必须有精神感,有精神追求,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的本质表现。因此创造生态美的客观环境,正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美的生态环境,能不断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陶冶养人的情性,使其不仅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还能获得无限的审美自由和快乐。第三,生态环境的功利目的与超功利目的。生态环境的建立,首先是为人的功利目的需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并不仅限于功利目的。其中特别是审美需要,乃是一种高尚的需要。审美活动是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的必需,是陶冶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素质,真切体验人生自由理想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但在生态美环境中,审美目的的实现是离不开功利目的的。一个不利于人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能产生美感愉悦,是不可想象的。生态审美与艺术审美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与实际生活有无距离。艺术审美是有距离的(心理的、物理的),而生态审美是没有距离的。因为人的生存活动和审美活动都发生在同一时空之中,功利感和审美感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也是无法拉开距离的,审美超越是与功利目的实现同时产生的。康德所说的一切审美活动都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不适用于生态审美活动的,即,在生态审美活动中功利目的性和超功利目的性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四、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出发点

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是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失衡的哲学思想基础。当代西方现象学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建构,正是对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的批判与扬弃。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大哲们在进行理论建构时,都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中得到启示,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的本体存在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存哲学,与今天所说的生态哲学很接近,它深刻地认识到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主宰者是“天”(自然)。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齐一。”这种存在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同生共存才可持续发展。理学家所说的“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是对中国古代生存哲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上这些思想都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观相比较,可能有它的薄弱、局限之处,如不利于培养人的竞争力和斗争精神,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上,却比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优越得多。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已经过时,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却具有永恒的魅力。徐恒醇教授说:“现代生态观念把主体和环境客体的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之中,主体的生命与客体生物圈的生命存在是共生和相互交融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是生态美的根源和基础,离开了这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美也就不存在了。”[1](P146)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战胜自然,人只能改变自然界某些局部的结构与外观,却不可能改变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有出路。

我们在构建生态美哲学基础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西方当代哲学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传统,是构建现代生态哲学美学的丰富思想资源。

标签:;  ;  ;  ;  ;  ;  

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