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德州段运河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夏津、武城、运河经济开发区和德城区,全长141公里。在明清近500年的历史中,德州以运河交通为基础,明永乐时成为全国三十三个商业城市之一,实现了由一个军事性城市向商业性城市的转变。但与很多运河城市类似,这种单一依靠漕运,缺乏自身强大经济实力的发展,一旦环境改变,就会产生大起大落的现象。
关键词:运河;德州;军事;经济
一、始为军事化城市
德州军事位置十分重要。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曰:“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使德州成为战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明初靖康之役,德州“残杀蹂躏,几无孑遗”,城内一时间皆为军户。运河畅通前,明政府通过海陆联运的方式运输漕粮。为控制运河仓储,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43卫另6所,武装保卫漕运畅通。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将从南方辗转而来的税粮运往北京或边疆卫所。洪武九年(1376年),设立德州卫,为正卫,7所计56屯。主要任务是守城、治城、管河、护漕、护仓、运船等。这样一个没有州民的卫城,这样一种建制,显然没有城市商业发展的条件。
洪武三十年(1397年),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德州成为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均为军户。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也即历史上著名十二连营,它让德州变成地地道道的军事性城市。至永乐五年(1407年),添置德州左卫,两卫共有110屯,11200人,拥有漕船76只。这些军屯分布在运河两岸,担负着漕运及安保任务。
桥口村附近,是官道的渡河处,有一座用船只搭建起来的浮桥,通行车马。大运河里,运粮漕船、进出京城的官船、客船、货船都在德州停泊,集中在一个时间里,把浮桥船只拆出两三只,船过以后即行合拢。这时的德州,商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市场与商品交易区域,商人多以行商为主,物资也多为当地驻军服务。而当地的农业生产也主要以士兵屯田为主,其“军屯半与州境壤地相接,半则散寄于各州县,各州县运河一带,卫屯绵亘二三百里”。
二、运河带动下的商业发展
德州经济发展的大转折发生在永乐九年(1411年)。当时,为减轻民众负担,加快南粮北运,工部尚书宋礼开会通河,大大提高了运河的通航能力,德州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著。当时“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外夷朝贡,道皆由此”。虽然中央政府实行漕运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发展商业,但实际中造成了“便国家之漕运,通商旅往事,公私之利在焉”的多赢局面。这时的德州,商客云集,“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
商业的迅猛发展,促使明朝廷重新定位德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德县志》记载,永乐九年,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厢并设市:南关为民市,为大市;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市角南为马市,北为羊市,东为米市,又东为柴市,西为锅市,又西为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货物皆自南关拨去,故市名类以小字别之。后因每年冬天运粮于北广,故又以北市为名。
乾隆时期,德州城内有粮食市场十几处,经营粮食的店铺多达百余家,每年粮食交易量在五、六百万石。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及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地区。德州的农产品,如棉花、小麦、芝麻、玉米、高粱等,畅销外地,“颇属繁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道光年间,德州经济迎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虽然其建置仍然为散州,但是经济与商业发达的程度早已超过了一般的直隶州。
在德州的外省商人中,山陕商人最为著名。民国《恩县志》描述;“惟营业者,多系山西人”。很多晋商在德州、齐河、陵县、禹城等城镇设立布庄、布店收购棉布,然后销往西北口外及东北各地。乾隆《潞城县志》中记载的潞城商人贾庆余驻扎在禹城,“东西奔驰,恒竟岁无停晷”,终于暴富,成为大商人、大地主。除各地商人在德州贸易外,明代运军夹带土宜与政府的干预也是德州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运丁的消费,也大大刺激了德州服务业、饮食业、娱乐业的发展。
三、独特文化底蕴
运河不仅给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赋予了这座城市一个关注政治、关注外界的历史机遇。政治文化浓墨重彩的熏陶着德州人,进而激发起独特的文化底蕴,被后人评价为“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之城。
明清时期,德州有六大书院。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城内吕家街北口路东东岳庙内建“崇仁书院”,当时德州知州就常在该书院讲学。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州马明瑞在西门外建设“醇儒书院”,全国士子每月在此集会一次,咏诗讲学,盛极一时。清康熙三年(1665年)在城内吕家街苗家胡同建“董颜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山东督粮道汪汉倬在城内东北角关帝庙建“繁露书院”,此后历任督粮道,如:桂宝、周恒祺、陆任恺、铎洛伦、善联等都大力扶持,奖励求学。
四、盛极而衰
清咸丰之前,德州经济达到极盛。乾隆五十二年,德州人口达到了160700口,两卫达111031口。清朝中叶以后,朝廷政治日益腐败,各地起义不断,德州也经历了一系列战事。但是真正导致德州一蹶不振的并非战事,而是大运河交通优势的丧失。
因年久失修,加上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数次穿运河改道,大运河淤塞,开始丧失其运输能力,德州也开始由盛转衰,而漕粮海运加快了其颓势。明清德州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主要依赖于运河交通,虽然本土商业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无实质性的重大突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漕运全线停运,德州往日风采不在。
作者简介:李亚男(1994-),女,山东潍坊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7级专门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史。
论文作者:李亚男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