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沈皎

常州第四人民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常州 213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急诊抢救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抢救,观察组运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效果明显,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诊 危重患者 抢救 全程护理

在医院急诊科出现的患者基本都是病急或病危的,需要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才能避免患者丧失生命[1]。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深化,传统急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急救需求, 需要医院在急救方面做出合理规划,寻求急救护理的新模式[2]。 全程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急诊抢救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13岁~88岁,平均年龄(53.4±5.6)岁;内科疾病31 例,外科疾病20 例,中毒4 例。 观察组男 33 例,女 22 例;年龄 12 岁 ~87 岁,平均年龄(52.8±5.2)岁;内科疾病 30 例,外科疾病 22 例,中毒 3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血压,并做好与医师的抢救配合等。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模式,具体如下:①在联系沟通方面, 我院急诊科建立了与 120 接诊及时沟通的模式,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基本信息,包括现场人员对患者的初步诊断,事先做好相关的抢救设备、工具和药物等基础物品准备,并制定好抢救方案,使每个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能熟知自己的工作流程,为抢救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另外还要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联系,使其做好准备工作,将患者的急救时间尽量缩短。②在分诊方面做到及时而准确,任命经验丰富、资质较高的护师来担任分诊工作,准备相应的设备和转运护工,当患者到达医院以后迅速展开抢救。患者入院以后根据SOAPIE 公式来判断患者病情,并迅速安排抢救室进行抢救。③协助抢救人员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进入急诊室的患者情况都比较特殊,如有半点忽视就会造成患者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3]。所以护理人员应全力协助医师开展抢救工作,准确、迅速判断病情,提供各项保障措施。护士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保证患者有平稳的生命体征,呼吸通道保持畅通并且进行输氧,及时按照医师的分配进行注射工作,并且要做好抢救记录。 ④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按照最高标准进行,并且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 确保药物通道畅通,及时准确地为患者用药。全面监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⑤进行全程陪同护理,所有检查和转运都要有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陪同,确保患者各项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问卷, 统计抢救成功的例数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满意度问卷由我院自行制作,总分100分,得分在 90~100 分为很满意,得分在 60~89 分为一般满意,得分在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 很满意率 + 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51例,抢救成功率为 92.7%;对照组抢救成功45 例,抢救成功率为 81.8%,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12,P<0.05)。

2.2 2 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抢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患者病情危急,如果在抢救过程中有任何不足之处,都有可能导致抢救失败,使患者丧失宝贵的生命[3]。 而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有着很大的差异, 无论是在难度上还是在要求上都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拥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并且具有丰富的急诊护理经验, 面对突发情况在紧急时刻能够做出迅速反应,熟悉各种疾病的抢救方式和相关流程,尽全力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并且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抢救工作更加顺利[4]。 在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方面,全程护理得到了更多患者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得更加认真严谨,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十分有利。本文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33-1434.

[2] 冯夏冰.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8):133-135.

[3] 黄佩纯.急诊危重症抢救中开展全程护理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3583-3584.

[4] 尹婷.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心理医生,2016,22(19):231-232.

论文作者:沈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沈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