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彰显出了更多的优势。电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的能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配电系统也更加完善。其中,分布式电源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电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利用率;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配电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专业程度较高,涉及到较多的技术手段,在为人们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性作用。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应该,可为用户提供并网服务,确保电网经济的稳定运行。想要将该技术与配网系统相互融合,需要对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勘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使用发电机组等设备,按照相关标准,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提高电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因用户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对分布式电源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寻找与环境相匹配的发电设备,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一、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的并网要求
(一)并网概念
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种新型技术类型的应用,在提高配网系统运行稳定性方面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配网系统具备线路复杂、专业度高等特点,要想达到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要求,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各种发电设备进行合理选择与应用,在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电力能源。通过对并网的概念进行分析可知,该词汇的含义是指运行状态正常的分布式发电机组与配电网系统中的主回路进行电气连接的一个过程。并网后,两者的衔接口则视为公共连接点,在具体连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电缆、变压器等设备[1]。
(二)并网形式分析
在并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按照相关规定来完成各项工作。其中,功率交换形式的选择是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并网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分别为普通并网和并不上网两种。其中,在普通并网形式的运行下,使用分布式电源机组,可将多余的功率电能传输至配电网当中。并不上网则与上述情况相反,在并网形式下,多余电能不能进行外送,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向用户输送更多的电力能源。
(三)并网电压分析
不同的并网形式,相对应的电压值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分布式电源机组与配电系统进行并网时,电压等级对应数值在35V以下,在对并网后电压值进行选择时,应以分布式电源机组容量大小来确定。若分布式电源机组容量、机组电压和机组电流分别用S、U、I来表示,可使用公式S =√3UI,I = S√3U来进行描述。通过对公式分析可知,当分布式电源机组电压容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想要减少机组电流,可通过提高分布式机组电压值来实现。为此,在配电网并网过程中,需要对电压值进行合理选择,在公共连接点,注入电流后,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保持在合理数值范围内,确保并网后配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此外,不同区域电网多具备的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分布式电源并网,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分布式电源项目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通过对分布式电源项目电压值进行分析,在了解电网特征的情况下,对电源并网电压值进行设置,将其控制在合理数值范围内,充分发挥出该系统的应用优势[2]。
(四)分布式电源机组接入容量分析
在完成分布式电源机组并网后,配电系统的潮流变化也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分布式电源机组的容量实施限制,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变化。此外,在电力系统调度的控制方面中,分布式电源机组的启动与停机并不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若分布式电源机组容量较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启动或停机操作,均可能会对周边用户的电力输送状态造成影响。例如:在分布式电源机组启动的状态下,要想对发电机进行感应,需要依靠无功的支持。与此同时,电压值降低,无功被大量吸收,最终出现能耗问题,不仅会增加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还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目前,部分国家提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机组容量应保持在最大负荷的25%以下,以免引发其他安全事件。
二、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分析——以光伏式电站为例
(一)集中式逆变方案分析
通过对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技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集中式逆变方案、组串式逆变方案和集散式逆变方案三种,不同的逆变方案所包含的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集中式逆变方案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以500KW的逆变器为主。一般情况下,在功率传输过程中,主要由1MW的光伏组件和两台500KW的逆变器来完成。其后,在双分裂变压器的应用下,将电能传输至主变压器中,对升压并网系统不断完善。总之,集中逆变方案主要由逆变器来完成各项工作流程,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还会涉及到交流配电、光伏组件、直流电缆等基础设备。
(二)组串式逆变方案分析
这对组串式逆变方案,在实际运行中,也会使用逆变器设备。通常情况下,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有多种选择,如:20、33、50KW等。如:若某一地区组串型逆变器输出功率对应数值为50KW,47.5KW为额定功率值,存在四路MPPT逆变器。其中,MPPT电压值、额定输出电压分别为200-1000V、3 × 288 /500 V+ PE。在多路MPPT的应用下,即便是周围所处的环境具有复杂性特点,也能够将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性降到最低[3]。总而言之,组串逆变方案在实施过程中,MPPT分散逆变为重要内容。在配电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直流电缆、交流汇流箱等设备,根据相关的工作原理,实现电力的传输,达到较好的作用效果。
(三)集散式逆变方案分析
在集散式逆变方案中,集散式逆变器是该方案中的重要设备,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将MPPT以及DC /DC进行升压处理,与此同时,将功能集成于光伏智能控制器当中,在该功能的支持下,使用集散式逆变器,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光伏智能控制器的应用下,使用单个1MW逆变器,在800V的并电压数值下运行。使用集中式逆变方案,可降低直流线损的发生概率,应用价值较高。此外,将交流输出电压值进行升压处理,当对应数值为520V时,可降低交流线损的发生概率,应用优势明显高于组串逆变方案。
三、光伏储能系统设备状态评估
就目前而言,在对光伏储能系统设备状态进行评估时,并无指定的评判标准。为此,需要从设备实施运行状态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当下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可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检测仪器,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对以往设备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积累经验,制定出一整套评估方案,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科技力量不断强大,各种先进的技术类型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均得到了较好的运用。电力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为了确保电力能源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配电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合理使用分布式电源技术,充分发挥出该技术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叶玉博,魏超,刘雨昂,徐震宇.分布式电驱动无人平台车轮滑移率最优控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11):1-5
[2]陈徽.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的优化配置[D].安徽工程大学,2019.
[3]宋益. 自适应保护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9.
[4]刘虹男. 基于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电商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王增平,杨国生,王志洁,刘宇.继电保护相关的国内外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J].中国电力:2018(11):1-8
论文作者:彭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分布式论文; 电源论文; 机组论文; 系统论文; 电压论文; 逆变器论文; 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