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消费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我国食品消费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我国食物消费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食品工业论文,发展趋势论文,食物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整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结合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对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进行对策分析和战略研究,以期有益于引导我们食物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

一、食物消费的现状和特点

1978年以来是我国食物消费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食物供给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国民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国90%以上的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达到或超过温饱水平。但从食物消费结构、营养结构、膳食模式以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食品生产发展的情况看,尚有不少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

(一)食物消费结构、营养结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食物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膳食中摄取的各类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人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素。现代营养学家把食物按其提供的营养素归为五大类:粮谷、大豆、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和油脂。这五类食物的数量和比例适当,能满足人体健康所需,就是合理的食物结构。平衡膳食是衡量食物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根据反映粮食保障水平的人均占有粮食、粮食保障指数(库存粮维持消费天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恩格尔系数,人们对食物生产、消费需求及食物消费结构建立了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人均粮食为500公斤。 热量是衡量温饱的定量指标, 以人均日摄入热量供需比例来衡量可分为>90%(基本满足);80 -90%(营养不良)和<80%(热量不足、饥荒)三级。 这种模式的食物生产重数量,消费是“吃饱求生存”。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种“贫困温饱型”食物结构。

第二种模式:人均粮食超过温饱而低于过剩线,以人均粮食1000公斤(平衡线)为水准,并分为两级。前一级粮食供应仍不够稳定,后一级粮食保障指数在80天左右,平衡有余。食物生产“质量并重”,消费是“好吃求口味”,肉糖消耗剧增。中等收入国家属此种“小康嗜好型”食物结构。

第三种模式:人均粮食过剩,动物性食物供应丰富。由于处于小康向富裕型过渡阶段,人们吸取了“三高”饮食所带来的“文明”病的教训。食物生产重质量,消费开始讲究“好吃求健康”。高收入发达国家属于此种“富裕营养型”。

我国现在尚处于第一种模式,绝大部分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突出的问题是食物结构中人均摄入的动物性蛋白质占总量的比例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而植物性蛋白质却远高于这类国家。膳食中70%的热量和67%的蛋白质来自占人均粮食60—65%的主食——谷物。高质量蛋白和维生素A、B及钙、铁等矿物质不足。食物结构中,猪肉比重过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禽、蛋、水产品等比重过小;豆类消费比重过小;烟酒等嗜好性消费品的产量和消费量过多。这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农业生产力水平制约的结果,加上人们狭隘的食物观念,为满足充饥饱腹之需,把食物等同于粮食,把抓食物生产主要放在抓粮食生产上,形成了食物结构单一的“高谷物膳食”模式。这种膳食模式虽然较西方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膳食结构具有热量适中、脂肪含量不高、膳食纤维数量足够等优点,但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平衡膳食原则,我国高谷物膳食结构导致存在的营养问题有:1.蛋白质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人均日摄取量只有9.5克,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谷物蛋白质因缺乏赖氨酸而影响其在体内的利用,营养价值较低。2.以谷物为主的膳食中,钙的供给不足,而且吸收率低;铁的供给量虽然足够,但供给量的90%来自谷物,其吸收利用率也较低。3.维生素A和维生素B2供给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由此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尤其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这些情况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营养问题,也是食物结构必须调整的重要原因。

(二)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发展的不平衡。

建国以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食物生产及国民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原有经济基础不同,地理条件各异,加上各地带发展侧重点不同,所以三者的经济水平不但不平衡,而且其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其中食物产量、消费量及营养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

1、东部高质量、优结构类型。我国东部人均消费动物食品总量达32.15公斤,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1.39倍和1.24倍,比全国平均水平27.5公斤高16.9%。同时结构比较合理,其中,禽肉、水产品的消费比重大,鲜蛋、鲜奶等占相当比重。从热量、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数量、来源看,以东部为最优,人均摄入热量2533.61千卡,蛋白质65.67克,与营养标准的偏离度较小。在蛋白质摄入中,来自动物性蛋白质比重高于中、西部3—4个百分点。

我国营养学家提出,我国合理的膳食能量分配是:蛋白质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以65—75%为宜,脂肪不能超过30%。我国东部上述比重分别是10.37%、68.24%和21.3%,基本达到合理标准。但东部的另一状况是城乡居民消费差别较大,动物食品消费,城镇是农村的2.6倍,肉类消费是农村的2倍多,其他食物如鲜蛋、鱼虾、糕点、水果,乡村比城市少消费63—80%,这说明我国发达地区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增长速度比农村快,但某些食物的消费差距也在拉大。

2、中部高谷类、高热量类型。 这一地带的特点是粮食消费量大而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低。该地带人均年直接消费粮食198.87公斤,分别比东部和西部多消费23.96公斤和15.55公斤,比全国水平(184.89公斤)高7.5%,而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却分别比东、西部低2.44—3.84 公斤,尤其是肉类和奶类消费量更少,这一消费特点决定了中部人均日摄入热量比东部高114千卡,比西部高155千卡;但来自植物性食品的营养素所占比重较大,热量占89.03%,蛋白质占88.93%,脂肪占50.55%。

3、西部高肉、奶类,低热量类型。 西部来自于动物性食品的热量较多,但摄入的总能量偏低,能质结构有待改善。肉、奶消费量之和比东部高17.7%,比中部高38.7%。肉类中主要是猪肉和牛羊肉消费量较大。这种差异形成了该地区人均营养素摄入量不够合理,热量、蛋白质在三大经济地带中最低,而脂肪偏高,从计算的热量数据来看,西部基本满足了营养学家提出的2400千卡的平均标准,但该地区大多处于高原和高寒地带,人均日消耗热量要高些,所以该地区热量只能初步达到温饱要求。

总起来看,东部在总体上属于优质温饱型,中部属于典型温饱型,西部处于贫困型与温饱型的临界阶级,属于短缺温饱型。

4.消费差异分析。三大经济地带消费特点的形成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受食物生产牵引,又受消费习惯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食物消费差异形成的关键。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城市居民收入、农民年收入等均由东向西呈现明显的梯度下降趋势,与此相应,各经济地带居民食物消费的总水平也表现为同样趋势。对某一家庭或某一居民来说,食物消费量与其经济收入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东、中、西三地带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则均高于同一地带乡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东、中、西部历年变化情况看,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如1997年与1991年相比,东、中、西三地带人均收入分别提高246.6%、179.1%和182.4%, 其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也分别增长了87.5%、71.3%、61.9%,同期,各地带恩格尔系数依次下降了9.49%、4.79%、4.13%。

从三大经济地带消费额在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所占比例看,东部占59.79%,中部占71.82%,西部占83.01%,三地带的差别在10 个百分点以上,越是向西推进,积累比例越小,消费比例越大。可见,国民经济变化所引起消费基金的波动,中、西部比东部强烈。尤其是西部的食物消费受经济变化的影响更大。但实际上西部(特别是农村)出现了收入较少,而粮食和动物性食品消费居中,猪、牛、羊肉,牛、羊奶消费居首位的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经济水平影响食物消费震动强烈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估计今后较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食物消费受经济的影响速度比发达地区和城市要大。

(三)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集约化程度不高。我国大部分国有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规模生产,效率低下,很难在成本、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市场优势;同时随着国外集团进入我国市场,使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在上述双重压力下,我国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紧迫,资产重组急待加速进行,小企业面临破产、兼并或被重组的选择,中型、大型企业将选择“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形式才能较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其次,食品行业中高科技含量低,开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实力不够强,相当多的企业无法支持研究与开发,企业生命力很低。再次,原料质量控制不力。我国食品工业产品所需的农作物原材料生产没有工业化,仍采取“拿来主义”,有什么用什么,质量无法保证。例如,我国小麦生产跟不上食品工业发展需要,在国内小麦连年丰收的同时还进口大量小麦。原因是,加工不同食品产品需要不同品种小麦磨制的专用粉,而国内小麦不能适应这种需要,这样只能用进口小麦或搭配进口小麦加工专用粉。所以农业经济作物生产观念应该从产量观转向优质观,才能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同时使农业实现产业化。最后,我国食品的分销渠道与销售网络没有真正形成,而影响推动食品新产品的发展。

二、食物消费水平、膳食结构及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一)食物消费水平的发展。

据有关部门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实际消费水平将由现在的温饱趋近于富裕水平,全国人均消费基金可能达到1000美元左右。而人均消费基金中可用于食物消费支出的比重将会下降40—45%,约占380 —540美元。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和实际食物消费水平, 趋近于联合国制定的富裕水平标准。

三大经济地带的消费水平差距将继续扩大,但区域之间主要食物消费需求量的差距却有所缩小。一是人均收入近几年的差距在80%左右,如按近10年的发展趋势分析,到2020年将扩大到1倍以上; 二是主要食物、粮食和动物类食物的消费差距,却由2000年相差1 倍以上缩小到80%以下;三是粮食等主要食物人均生产量的差距仍然较大,东部人均为600公斤以上,西部人均只能接近400公斤。购买能力、消费需求量和生产供给量三者不协调,需要通过区域之间的有效调配来解决。

(二)膳食结构和食物生产结构的变化。

我国食物调整的方向应该是:继承我国优良的食物消费传统,吸收现代营养科学成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型食物结构模式。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在保持谷物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豆类的营养作用,并增加菜、果、油、糖的供给,适度增加动物性食物(肉类、禽蛋类、乳品类)。这种食物结构调整的趋势,是制定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战略,调整食品工业结构的基本依据。

1、我国增加动物性食物仍主要依靠耕地。在下一世纪初的20 年内,通过对占用耕地的严格控制,再开垦1亿亩耕地, 并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仍然可以维持目前的21.7亿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维持在16亿亩,亩产量达到425公斤,总产量达到6.8 亿吨。 到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8—2亿亩,亩产量200公斤, 总产量3600—4000万吨,其他食用豆面积恢复到9000万亩,由于食用豆多为间种套种,单产一般较低,亩产量可能达到125公斤,总产量1120万吨。 大规模扩种豆类作物将更加有利于改革耕作制度,培育土壤,提高地力。豆类作物每亩的固氮约5公斤,相当于25公斤标准化肥的氮素含量, 效益相当明显。50年代,我国大豆和其他食用豆播种面积曾分别达到1.9 亿亩和9400万亩,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经济政策和实物量计算方法,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也就有可能实现增加动物性食物和增加豆类食物并重的膳食方案。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8亿亩,亩产量200公斤,总产量3600万吨。食用植物油品质也将得到明显改善,花生油、向日葵油的比重继续提高,食用菜籽油基本不含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糖料作物2500万亩,亩产量5000公斤,总产量1.25亿吨,糖料出糖率可提高1—2个百分点。水果种植面积1.2亿亩,亩产量500公斤,总产量6000万吨,主要水果品种可基本上更新换代。蔬菜单位面积产量虽然增加不多,但优质蔬菜比重将不断增加。

2、种植业基本形成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相结合、 农牧业相互促进的新型结构,豆类作物比重大幅度上升。到2020年,饲料作物面积可达到6.4—7.2亿亩。粮食和饲料作物以及经济作物三者的面积比例将达到5∶3∶2,粮食和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中豆类作物比重由1988年的10 %上升到近20%,豆类作物占耕地比重相应由15%上升到25%。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地利用水平将有所提高,主要动物性食物还可以基本满足需求,肉类总产量可能达到5500万吨,蛋类2250万吨,奶类3750万吨。在稳步发展养猪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禽、蛋、奶和草食动物生产。到2020年,肉类产品结构中,猪肉比重将由1988年的81%下降到60%,禽肉和牛羊肉比例相应由19%上升到40%。

3、提高水产品在食物构成中的比重。到2020年, 水产品产量可能达到3000万吨,比2000年的1800万吨增产90%。水产品发展的重点仍在养殖上。淡水养殖面积可达6000万亩,占可养水面的80%,平均产量250公斤,总产量1500万吨,海水养殖产量500万吨,人工养殖总产量所占比重由目前的53%上升到67%。水产品在主要动物食品中所占比重将达到28%,其结构更趋合理。

(三)食品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我国食品工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粮、油精深加工为基础,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 我国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追求品种、风味的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卫生化,促使粮油工业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由原来对粮油资源的初级加工向深加工和粮油食品加工方向发展。有关专家建议:面粉工业应重点发展专用粉(如饼干粉、面包粉、方便面粉、面条粉等);大米工业应大力发展配制米加工,重点扶持发展大米小包装生产;油脂工业应重点发展和提高油脂提炼能力,开发生产各种用油、高级烹调油,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粮油加工的副产品,大力开展多层次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粮油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进一步开发小麦胚芽利用,麸皮深加工以及开发碎米生产提取赖氨酸,利用米糠提取植酸、肌酸、糠酸等系列产品,利用大豆、花生饼粕、油脚料提取蛋白质。

温饱型的需求达到后,小康型的食物消费开始向质量、品种、营养、方便、保健、卫生等方向发展。各种炼油半成品、方便食品,新颖食品(如婴儿食品、学生课间食品、老年食品、旅游食品、套装礼品等)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生产多功能粮油食品前景广阔。粮油食品要在巩固和提高挂面、方便面、主食面包、米粉等大宗产品生产的同时,继续研究开发不同层次的主食食品品种,发展早餐食品、玉米食品、植物蛋白食品、低糖低油脂型高蛋白食品、婴幼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尤其要注重发展大米食品。如开发以大米为原料的方便型、保健型、糕点型、饮料型、疗效型、罐头型等系列食品。

2、大力发展以大豆为主体的植物蛋白制品。据测定,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达40%,为谷物的4—5倍,瘦牛肉的2倍,鸡蛋的3.5倍,猪肉的4倍,牛奶的12倍,而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赖氨酸。大力发展大豆蛋白制品,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有效地解决食物结构中蛋白质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必须把大豆生产从粮食中分类出来,作为优质高蛋白作物的种类大力发展。

3、适度发展动物性食品工业。从营养上讲, 食物结构中许多营养素要靠动物性食品来提供,尤以植物性食物缺乏的核黄素、 维生素A、 维生素B2等在膳食中最具有营养价值;从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上讲,动物性食品能给人口味享受。作为高档食品,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标准,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但只能适度发展,因为我国还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饲料去转化为动物性食物。

4、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食品加工业。我国是蔬菜水果生产大国, 产量大、品种多,原料丰富。但由于蔬菜水果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而消费则具有常年性、普遍性,加上产品本身的鲜活嫩、易腐烂、保存期短等特点。我们只有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食品加工业,才能有效解决其供求时空上的矛盾,才能按照人们常年性、普遍性的消费需求特点来大量生产。

在全球不断高涨的健康食品热中,蔬菜水果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根据消费需求的趋势开发新产品。“卫生安全,回归自然”已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基本准则。这要求我国食品工业在科技、设备、管理、工艺等方面有良好的条件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保证食品的营养素不受破坏和损失,特别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如干鲜水果、脱水蔬菜、各种果汁饮料、蔬菜水果罐头食品。

三、发展食物消费及食品工业的对策

为了改善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实现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目标,我们必须从食物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去研究相应的对策。

(一)积极挖掘潜力,努力增加供给。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投入物质的利用效率。 科技进步在食物生产的增长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近40%提高到60%左右。通过调整化肥品种结构、剂型和使用方法,使化肥利用率由目前的近35%提高到近50%;通过改造和兴建灌溉设施系统,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可使灌溉水利用率由近40%提高到55%。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物质、能量和资金,提高配套的技术水平。

2、解决粮食生产,特别是大豆生产收益低的问题。 主要措施是:稳定现有耕地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保证粮食生产能上新台阶;制定有利于发展大豆生产的政策,积极发展大豆生产,增加食物蛋白的供给;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高效率的专业化饲料栽培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新型畜禽生产方式,大力提高畜禽蛋白的产品率;积极调整动物食品的生产结构,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水产品、家禽和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发展配合饲料的工业化生产,努力开发动、植物饲料资源,扩大饲料蛋白来源。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国家应当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并选择合适的时机,适当进口质优价廉的粮食,以平衡国内的供需矛盾。

3、充分利用资源,增加食物来源。 东部地带要特别重视保护耕地,稳定粮田面积,重视冬闲田和丘陵坡地的开发利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漫长的海岸线和占全国1/3的可养殖淡水水面。这是东部实现小康营养水平的关键,不可忽视。中部地带在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带的12.55亿亩草地, 尤其要利用南方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发展粮油生产。西部地带除保护、建设、利用好草场外,还要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地区,建立林、草、牧、农相结合的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改造其中低产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4、增加相应的物质投入。一是肥料结构, 由于我国畜产品的大幅度增长将伴随着有机肥料的增长,有机肥和化肥的比重有可能保持各占50%的水平。化肥使用量将要求由1998年的1亿吨增加到2—2.25亿吨,化肥品种中复合、长效肥料将达到60%以上。氮、磷、钾肥比例由1 ∶0.3∶0.03调整为1∶0.6∶0.5;二是兴修水利,灌溉面积由6.7 亿亩扩大到8.7亿亩;三是在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650 亿瓦特增加到5000亿瓦特,主要农业操作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

5、根据不同地带选择不同发展方针。 我国东部地带以调整为主, 调整与提高并举,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增加豆类和非猪肉类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中部地带近期以提高为重点,中期应是提高与调整并重,长期以调整为主,在努力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同时,努力引导科学合理膳食;西部地带应采取提高为主方针,同时也要调整消费结构,竭尽全力发展经济与食物生产。

同时,为使食物营养结构趋于合理,必须调整生产结构,把种植业的二元结构调整为三元结构,并增加非猪肉动物食物生产,这是三个经济地带都面临的重要发展战略调整。东、中部地带,可选择高产饲料稻和其他优质饲料,扩大豆类种植,使豆类占粮食产量比重由目前的2.1%、4.8%上升到2000年的2.6%、5.1%。 动物性食品生产调整主要是大力发展饲料转化率高的养殖业,改变猪肉生产比重较大的现状。

(二)适度消费。

根据我国经济长期的发展要求和国情条件,我们既不宜采取过度抑制消费的政策,也不宜采取高消费的政策,只能采取适度消费的方针。为此,应该从严控制,合理调整,正确引导,综合治理,保持消费的增长与生产的增长相适应,消费基金的增长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保持居民对食品的有效需求的增长同农业和食品工业的生产发展相适应。到2000年和2020年,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应与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和450公斤的水平相适应,任何超过这个界限的需求都是不适度的。

(三)合理调节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合理调节食物的生产与消费,使生产稳步增长、消费适度发展。首先,应运用价值规律指导生产,调节消费。一是要逐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理顺农副产品内部比价,合理地调节动物食物的生产。二是要逐步合理地调整粮油肉蛋等食品的价格,并扩大市场调节范围。三是要逐步调整肉食消费的内部比价,使动物性食物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四是适当提高豆制品价格,从而增加供给,满足消费。其次,各经济地带要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食物结构首要条件来对待,使经济发展与食物生产的发展同步。

(四)逐步形成合理的食物价格体系和建立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系。

价格结构要有利于促进合理的食物价格体系的形成。

1、深化食物生产供给管理体制与食物价格体系的改革。 长期以来,副食品生产和加工销售归农口和商口,涉及十几个委办、局级单位,使生产、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三者脱节。由于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决策迟缓,中间环节多,造成宏观控制能力弱,信息反馈迟缓,影响了副食品生产和供应,且无法发挥各种副食品之间的互补作用。因此,必需改革现行的产销管理体系,实现农商结合,做到产、加、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并从商品生产发展、调动和保护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出发,使生产纳入按市场供求规律的轨道健康发展。

产品的价格进一步理顺,使生产者获得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的经济效益。物价部门应根据风险程度和不同行业,确定副食品的最低保护价和可提高的效益价,把生产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扶持生产的政策,逐步放开除猪肉以外的其他副食品价格,使各生产单位展开竞争,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内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

2、建立有计划、能控制、稳定而又活跃的食物市场体系。 其目标是实现两个转变:国营和集体食物购销系统要注入活力;个体食物摊点要组织起来提高经营素质。这样逐步使食物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零售摊点形成相对稳定的流通渠道和购销网络,并完善质量监督和价格调节功能。

3、形成比较完善的食物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包括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服务体系,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食物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和食物生产、流通、消费运行机制。

(五)确立“满足消费需求,引导消费需求”的新观念。

在食品生产上,长期存在片面追求“满足消费需求”的问题,而不管这种“消费需求”是否科学、合理。这样就导致了把投资重点放到追求“消费需求”上,结果进一步加剧动物性食物消费结构的偏差。因此必须抛弃旧观念,确立“满足消费需求,引导消费需求”的新观念。其中,包括优化消费方式,拓宽消费领域,加强食物消费指导和食物生产的科研工作。并提倡合理消费,均衡消费,杜绝浪费,厉行节约。食堂、托儿所、餐厅、饭店无论正餐还是快餐,均应逐步做到科学用餐,成为引导消费的示范。

标签:;  ;  ;  ;  ;  ;  ;  

我国食品消费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_食品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