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绿化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控制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节点控制做了一定的探析,更好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安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它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给人提供一个舒适洁净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绿化形象,绿色生态城市更是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1园林绿化的特点
园林绿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与城市的整体建设相统一,并以原有的园林布局与总体设计思路为指导,无论园林绿化设计还是施工都要全面考察施工区域的地质特点、水源情况、道路等周围环境,保证设计规划的实现。同时园林绿化需要植物学、观赏艺术、心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因此,园林绿化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涉及的内容多、周期长;园林景观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多种植物形态的简单组合,而是要通过古典与现代园林表现手法的运用,以艺术的形式给人们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艺术观赏美感,因此,园林绿化具有艺术性特点;园林绿化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各个领域,多作为其他工程的附属性工程出现,工程规模较少且分散,可见园林绿化具有广泛性与附属性;园林绿化工程涉及的内容多,所需是工程材料及其规格种类各异,因不同的地域、季节而有明显差别,因此园林绿化具有多样性。
2园林绿化施工现场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绿化施工期间工人素质不高。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性,在种植和养护中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导致植被的成活率不能得到保证。主要的表现为:苗木种植深入不合理、种植密度不科学、缺少施肥。此外,苗木在现场随意堆放,造成压伤或者折断,施工现场呈现混乱的局面。其次,施工期间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管理人员是保证施工现场有序、植被成活率提升的关键,然而很多园林施工单位依然采用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比如没有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实际情况,一直采用固定的管理方法,导致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不高。此外,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未能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和种植问题,进而不能保证绿化和美化效果。再次,施工材料质量不佳。如果苗木的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在种植后的不同期间难免会出现病害,影响其生长情况。而当前的园林绿化工程还会融入人文元素,一些装饰材料和建筑也会得到利用,构成一个整体的园林景观,如果出现褪色、变形等问题也会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这与施工单位采购和验收缺乏辨别能力和责任心有关。最后,后期养护存在问题。一个完整的园林工程不仅包括施工环节,还包括了后期的养护,然而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定期除草、施肥、灌溉、剪枝等,使得美观效果大打折扣。
3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节点控制的几点建议
3.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应按批准好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来实行具体的施工。绿化施工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掌握设计图纸,详细了解施工要求,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案,并保证准备工作能做到全面。作为设计单位要落实技术交底事宜,根据绿化设计里的要求,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达标。在树种选择上,应该运用因地制宜的办法。在绿化工程施工前,一定要编好计划书。计划书里应该有绿化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工序、机械应用规划、材料数量、安全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合理选择植被种类
施工材料是园林施工的物质基础,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一旦疏忽,选用了劣质原材料,将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应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园林绿化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优化施工设备、规范工艺流程,保证园林施工科学有序进行。在园林绿化中,合理选择植被种类,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特点,选择适合在本地生长的绿化苗木,例如在我国南方适于种植热带树种,对于规格大、移植成活率较低的树种,在可能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先在苗圃内对其进行缩坨断根处理,进入生长期后,再选择长势较好的苗木进一步移植。
3.3大树移植前做好切根处理
针对大树进行移植时,几年前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先在移植树木周围挖35cm,深度为60cm的深沟,保证被移植的树木能不断生出较密的根,为移植创造适宜的条件。而对于切根的直径,通常是整个树木干径的5倍左右。
3.4挖坑与种植
挖坑与种植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所种植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艺术效果的发挥,挖坑从定点放线处开始,种植穴的大小由树苗的土球规格和根系来决定,保证坑壁直上直下,坑径一般超出土球直径40~60cm为宜,坑深超出土球直径20~40cm,做好劈裂或折伤的苗木根系的修剪处理,待坑穴挖完,对土壤及根部消毒,施足基肥,按定植点完成种植,将苗木放入种植穴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回填土填满一半,用脚踏实,然后再回填另一半。
3.5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1)土肥水的管理。土肥水的有效管理,是对土壤质量做进一步的改良,以此有效保证栽植苗木健康成长。施肥的时候,应该按照先施加基肥,并适当追肥的管理方法去做。在具体施肥过程中,施加的肥料深度和实际的范围要根据栽植树木大小、种类、土壤情况来进行,不要使用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施肥管理形式。另外,还要对栽植苗木做好浇水的养护工作,确保所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所提高。(2)修剪。对植物的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不仅能保证枝叶生长的均匀性,还有利于植物更好的接受光照,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升园林的美观性。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把握植物和植物、植物和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修剪突出植物的个性,例如色块植物通过修剪突出层次感;绿化树木特别是大型乔木,应做好高度的控制,减少后期养护的难度,对绿化草坪则需清理地面的散石,适当调整地形;对成片栽植的灌木丛,将其修剪成中间高四周低更有美感;对于绿篱,修成波浪形或者矩形等图案更佳。(3)保持合理的灌溉。在苗木种植后,如果遇到干旱季节,仅仅依靠自然降水补给不能保证成活率。园林工程中,高温季节的清晨少量浇水,对于观赏类花卉来说要减少灌水量,增加浇灌频率、养护人员还要根据气候情况以及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制定出浇水计划,进而满足植被生长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园林工程的质量也更加关注,需要在施工期间加强对人员和施工细节的管理,重视施工技术,加强各部门沟通。在后期的养护中,要对园林植物追肥,定期进行除草和剪枝,并且保持合理的灌溉。此外,还要适当进行土壤排水,进而获得业主好评。
参考文献:
[1]张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现代园艺,2019(10):190-191.
[2]衣洪萍.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52,63.
[3]李元,冯雷.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52.
[4]陈少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措施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8(08):194-195.
论文作者:侯代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苗木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成活率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