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安徽/滁州239400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治疗药物为阿德福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12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V-NDA数量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HBV-NDA数量、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HBV病毒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 临床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得以减慢,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1]。阿德福韦以及拉米夫定均属于核苷酸类似物,两种药物均具备较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2]。本次研究就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全部患者的HBeAg以及HBsAg均呈现为阳性,同时对存在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在入组前6个月内应用过免疫调节剂或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42~67岁,平均(52.8±3.8)岁,病程2~10年,平均(6.3±1.8)年;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41~65岁,平均(52.3±4.1)岁,病程2~12年,平均(6.5±2.0)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阿德福韦(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23),10mg/次,1次/d,口服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100mg/次,1次/d,口服用药。两组患者均进行12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ALT,HBV-NDA数量以及TBIL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 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同时其病情会表现出持续进展性,患者患上乙型肝炎后,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同时很容易出现病情复发,不具备较高的治愈率。拉米夫定属于一种双脱氧核苷类药物,其在进入到机体后,可在机体的细胞内进行磷酸化,转变为环腺苷磷酸形式,对HBV聚合酶以及逆转录酶的活性进行靶向抑制,从而对HBV-DNA的合成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但单独采用该种药物进行长期应用时,可导致患者机体内的HBV发生变异,由此使其对拉米夫定出现耐药性,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3]。阿德福韦属于一种单磷酸腺苷,其同样也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其可有效降低HBV-DNA多聚酶的活性,还可凭借其对病毒DNA的整合,使得DNA的复制以及转录得以终止,从而发挥其所具备的抗病毒作用,但其所具备的抗病毒作用却并不十分明显,同时其药效的发挥速度较慢。
核苷(酸)类似物在进入到机体后,会使得三磷酸活性物质得以形成,其能够和机体中的脱氧三磷酸核苷竞争性结合HBV聚合酶,从而导致HBV所具备的DNA链合成被迫终止,对HBV的复制起到阻断作用。如果机体内的HBV序列无法保持原有的顺序,出现了变异,则会使得核苷(酸)类似物不再能够HBV聚合物进行高效结合,使得核苷(酸)类似物在应用于机体后,不再能对HBV进行有效的抑制,由此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BV-NDA数量、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阿德福韦进行治疗,两种药物进行联用,可使得机体内的病毒含量得以明显降低。分析其原由,主要是因为阿德福韦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不但可降低患者机体中的血清HBV-DNA水平,同时能够对T细胞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由此使得机体所具备的免疫力得以增强,阿德福韦耐药位点为rtN236T以及rtA181V,其不具备和拉米夫定相同的耐药位点,拉米夫定的耐药变异位点主要为HBV聚合酶区rtM204v/I/S,同时可伴V173L,L180M等位点的代偿变异,所以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进行联合应用时,可起到协同抗病毒作用,因此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5]。
综上所述,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HBV病毒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2]王恩成,唐琳,王健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39-42.
[3]林宗梅,王蓓蓓,林秀芳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9(2):99-100.
[4]惠石生,陈立章,李战战等.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用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8):912-920.
[5]窦芊,杨瑞,王园园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658-660.
论文作者:冯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乙型肝炎论文; 患者论文; 阿德论文; 机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转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