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企业集资赚钱的重要途径--上海市农垦外向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外向型经济论文

农垦企业集资赚钱的重要途径--上海市农垦外向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外向型经济论文

农垦企业聚财生财的一条重要途径——上海农垦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向型经济论文,生财论文,调查报告论文,上海论文,重要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上海农垦经济发展迅猛。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17.25亿元,社会总产值62.6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9.29亿元,利润总额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9%、30.3%、18.8%和86.7%,比全国农垦当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出36.3、16.2、4.5和50.1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占全国农垦利润总额的29.1%,名列第一。1994年经济有更快发展,效益又有较大提高。

上海农垦经济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硕成果。其中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资金与科技,出口产品创汇,为发展农垦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急需的资金。实践证明,农垦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条聚财、生财的重要途径。上海农垦财会部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在项目论证、经营决策、引进资金、财务管理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重要环节上,都作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

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

近年来,上海农垦外向型经济出现迅猛发展之势,其突出特点是多、快、高、大。

1.三资企业多、行业多、出口创汇渠道多。全市农垦系统到1994年9月底,已批准建立三资企业216家。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医药、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商贸、旅游、咨询、房地产等众多行业。出口创汇的渠道,已经从单一的外贸公司收购出口,发展为代理出口、三资企业出口、境外企业出口、自营进出口企业出口和自办对外贸易公司出口的多元化出口创汇格局。上海农垦自己的各种出口创汇渠道,1993年出口创汇额已达5642万美元,占上海农垦当年出口创汇总额的55%,1994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占77%。

2.利用外资增长快、三资企业投产快、产品出口增长快。到1994年9月底,三资企业总投资已达6亿美元。至1993年底,取得外国政府、民间贷款和商业贷款总额达2520万美元。1994年1-9月,已经投产的87家三资企业产值达4.1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和85%。1991-1993年,上海农垦出口商品拨交额年均递增33.4%。1993年出口商品拨交额达8.94亿元,占全国农垦出口商品拨交总额15.7%,名列第二。

3.有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三资企业中,产品出口型的占70%以上。上海农垦的英达电子仪器厂与港商合资投入1000多万美元,生产销往美国的新一代“大哥大”移动电话,1994年可产5000套,今年将达20万套。有些企业与一些国际著名大公司合作,引进高起点的国外先进技术。例如:与丹麦宝隆洋行(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总投资2721万美元的英特尔营养乳品公司;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合资,总投资2279万美元的上海汽巴——嘉基禽畜保健有限公司;与法国BSN集团合资,总投资1735万美元的上海达能有限公司和上海达能保鲜乳制品有限公司等,都是技术含量高、产品档次高的经营项目。

4.三资企业投资规模和出口生产企业经营规模大。农垦系统的三资企业,平均每家投资规模为278万美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11家。在111家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中,有25家年创汇100万美元以上。1993年,上海农垦的泰杰集团(原跃进不锈钢制品集团)创汇1423万美元;荣臣集团(原荣安针织有限公司)创汇1022万美元,1994年都将突破2000万美元。上海农垦的不锈钢器皿出口,已占上海市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60%;长毛绒玩具和自行车零配件的出口,都占上海市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50%。

上述各类三资企业的建立,财会部门都参与了论证与决策,都取得成功。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经验

上海农垦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财会工作经验十分宝贵。

1.思想解放是前提。早在1988年初,上海农垦就制订了“立足农场,办好农场,走出农场,服务全市,面向全国,跨进世界”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走出农场”,冲破传统经济和经营地域的束缚,全方位开拓农垦经济。1993年秋,又提出“以国内外贸易为龙头,带动上海农垦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新战略。其核心则是“走出国门”,明确上海农垦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外向型经济,要在全球拓展农垦经济,把上海农垦办成外向型、高效型、综合型的跨国企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近年来上海农垦始终把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首要问题来抓,取得显著效果。我们要求走出农场,走进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到全国和国际市场去争资金、争技术、争市场、争发展。我们积极参与浦东的开发、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协作与发展。我们破除凡事先问姓“资”还是“社”的戒律;破除凡事要等上级表态,敢闯、敢试;破除求稳怕乱,敢于当主角、争第一,敢为天下先。我们确立全面开拓,效益第一的观念。只要市场需要,政策允许,什么效益高就干什么;确立敢于投入,能上的项目全力上,能争的速度努力争,创新业、创大业的胆略;确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观念,善于利用外商、敢于为外商利用,要有与外商一起赚大钱的气魄;确立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去赚外国人的钱。

2.抓住机遇是关键。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很多机遇,抓住机遇是成功的关键。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很深刻。原跌进不锈钢制品厂于1988年4月,率先被批准赋予自营进出口权。他们了解到国际对不锈钢产品需求信息后积极争取获准生产试点,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被市有关部门批准成为上海农垦第一家外向型企业集团——上海泰杰集团。

1988年7月上海某外资公司一家亏损企业,负债上百万元,急需进行企业改造。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经财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评估论证,认定还有良好的经营前途,于是出资盘下这个企业,经批准为上海农垦第一家合资企业——荣安针织有限公司,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建,于同年10月投产。经过6年的创业与发展,现已发展成具有3家海外公司、14家工商实体和10家专业分公司的企业群体,1994年6月,经市有关部门批准为外向型企业集团——上海荣臣集团。

抓住机遇上项目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我国农业部与荷兰农渔部签署了共同开发中国花卉市场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因故中途停顿。1991年荷兰农渔部部长再次访华,重提这个项目。我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积极争取,于1992年在农业部和市政府支持下,与荷商正式签订了建立中荷花卉有限公司的合同,总投资2500万元,在东海农场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花卉培训中心和花卉生产基地。目前,1万平方米的电脑化温室已进入调试阶段,8公顷的塑料大棚陆续投产,第一批鲜花上市试销被一抢而空,60%的产品已经签订了外销合同。

3.出口创汇是根本目标。农垦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根本目的赚取外汇,力争从国外取得资金。上海农垦在力争多创外汇方面,财会部门积极参与了以下工作:

(1)大力兴办三资企业。突破地域束缚,走出农场,扬长避短,是上海农垦三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上海农垦三资企业中,60%办在农场地域外。特别是在开发开放浦东中,已有35家三资企业进入浦东。与法国斯塔姆公司合资的上海精艺斯特姆不锈钢有限公司,总投资834万美元,是外高桥保税区率先开工的合资项目,已经试产。位于陆家嘴金融开发区黄金地块的华都大厦,是上海农垦与港商合资的综合性商贸大楼,总投资5400万美元,1995年1月可望全面竣工。有些合资项目,经营机构和注册在浦东,而生产基地在农场。这样,既能享受到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又能充分发挥农垦在土地、人员和施工等方面的优势。

(2)努力开拓自营进出口业务。继1988年原跃进不锈钢制品厂(现为上海泰杰集团)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后,目前又有五四机械厂、长征乳胶厂和精艺不锈钢制品厂3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还有2家企业正在报批之中。1994年上半年3家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出口创汇额,在上海农垦上半年出口创汇总额中已占17.2%。

(3)办好农工商对外贸易公司。1992年10月,上海农垦与市对外贸易公司联营建立了上海农工商对外贸易公司。我局37家农场、公司为货源基地,充分开展进出口业务。农垦外贸公司不仅大力开拓农垦产品的出口,还积极发展社会产品的出口。1993年,农垦外贸公司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1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560万美元,人均创汇10万美元。1994年1-8月,农垦外贸公司进出口贸易额16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预计全年可完成2500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额。

上海农垦在大力拓展自己各种出口创汇渠道的同时,始终与市各专业外贸公司通过收购、代理、工贸结合等各种形式,共同扩大产品出口创汇,同时还积极开拓外省、市外贸部门的转口贸易。1993年,上海农垦通过专业外贸部门出口创汇达4599万美元,占上海农垦当前出口创汇总额的44.9%。

(4)积极发展境外企业。1991年1月,上海农垦经批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注册开业了嘉士德赛克有限公司,1993年出口贸易额达500万美元。目前上海农垦已获准开业的境外企业21家,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日本、泰国、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的发展,既开辟了创汇渠道,又为上海农垦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直接与海外客商接触,把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使更多的外商了解上海农垦,来投资合作,发挥了窗口和通道作用。

4.管理服务是保证。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始终把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作为促进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保证。从局到各农场、公司,主要领导都亲自抓外经工作,并有分管领导具体抓,配备以精干的工作班子和专职人员。财会部门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管理的主要部门之一。对三资企业的审批,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是否符合宏观投资导向和有关政策;二是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三是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四是通过投入产出分析,选取最佳经济效益。对已经批准的三资企业,以财会部门为主,重点抓资金到位率,同时抓好竣工投产率和合同履约率。对已投产的三资企业,则重点抓产品出口率和资金利润率的提高。对境外企业,重点抓总体规划和布局、项目的审批及前期考察。境外企业设点后,重点抓国内的配套服务工作。上海农垦明确农工商外贸公司为境外企业的服务管理机构,为境外企业做好有关服务工作,保证境外企业的正常运作。上海农垦还从归口管理机构、项目申请审批、注册登记、财务核算和收入待遇等各个方面,建立和健全对境外企业的管理办法,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上海农垦根据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有关法规,结合农垦的具体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上海农垦系统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的若干意见》,并对上海农垦系统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工作,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使之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促进了上海农垦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对全局180家三资企业统计,资金到位率为76.1%,其中,外方资金到位率达80.1%。目前正式投产的87家三资企业,占已经批准的三资企业总数37.5%。其中,43%的三资企业,产值利润率已高达14.8%。1994年上半年,三资企业的出口创汇额,占上海农垦同期出口创汇总额的37.3%,在各种出口创汇渠道中居首位。

标签:;  ;  ;  ;  

农垦企业集资赚钱的重要途径--上海市农垦外向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