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学校后勤和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中心 渠县 635200)
【摘 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信息技术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应坚持其生活化、多样化、自主化、开放化、创新化,真正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劳动技术教育 教学策略
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应该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例如:感知事物存在特征与变化过程本质的能力;科学想象能力;科学推理能力等。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最为有效的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体会,对其实施的策略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营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只有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堂上,老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才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思维。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和重要手段。
二、加强讲解和示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当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给予适当示范,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劳动技术的金工设计与制作的第二单元设计与实践中对盆挂的制作中,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或者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而成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课件一般能够清楚地说明知识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制作图,弯折部分。再加上采用交互协作式教学,课前和学生一起定目标,课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研究讨论,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解疑,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教师在台上示范变为台下交流,和学生一起学、一起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三、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也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劳动与技能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我们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果说课前合作学习是为操作做好准备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就是操作的重中之重。课前的所有预想,以及对材料的收集,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只有经过课堂中的实践才能知道。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才是合作的关键。因为设想不是实践,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此,我们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例如,教学“大鱼和小鱼”时,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非常有兴趣,因为“鱼”的制作过程既可以简单化,又可以复杂化,完全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发挥,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美丽又可爱,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还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非常奇特。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制作小鱼,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制作出精彩纷呈的海底世界,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分工协作,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都为作品的完成贡献了一分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要去“怎么做”。通过教师的课堂简单演示分析,学生自己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比如在学习新型锁扣时,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学习、生活用具的颜色、大小、及它的合理性进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信息技术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再加上师生交互、自主探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学习风格做出适当的调节,使之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感悟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劳动与技能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论文作者:张渠合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技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