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应试学习:高等教育考试的作用与影响_高考论文

促进应试学习:高等教育考试的作用与影响_高考论文

以考促学:高等教育考试的功能与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考试论文,功能论文,考促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试制度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采用考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在教育领域中最重视考试的国度之一。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许多次考试,不管是否喜欢,中国的青少年都与考试有不解之缘。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就像体能测试或体育比赛可以测出一个人的体能和体质强弱一样,考试让所有应试者接受相同的挑战,将个人的才学和能力放在首位,因而历来被视为可以客观公正地选取优秀人才的公平尺度,或称“量才尺”。

高等教育考试是高等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或领域。古今中外的考试内容十分丰富,考试研究范围也相当广阔,我们这里讨论的只是中国现今的高等教育考试。从大的范围来划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考试的种类主要有高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校学业成绩考试等几大类。高等教育考试研究内容具有重要性和广博性。仅就高校招生考试而言,按层次分就有高考研究、成人高考研究、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博士生招生考试研究等;按研究角度分,则可以进行招生考试的现实研究、历史考察、中外比较或国别比较。中国现代各种高等教育制度多为模仿西方的产物,真正由自己原创的屈指可数,而统一高考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则是难得的中国首创的高等教育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统一考试来选拔高校新生,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统考办法的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是高校招生考试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在近代高校初建阶段,由于高校数量不太多,且各高校的性质、层次、规模差异较大,因此皆为独自招考入学。这与世界上其他统考入学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最初一般都是单独招考而不可能产生统考制度的。1938-1940年间,中国国统区国立大学和学院曾一度采用统一招考办法。1952年,中国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率先走上高校招生统考之路,这是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改革和创举,在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1981年开始正式创办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也是世界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创造。它是顺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普通高等学校严重不足,社会需才急切且有大批青年迫切要求自学成才的需要而诞生的。高考与自学考试制度都是将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相结合而建立的。存在时间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使中国人形成了重视考试的传统。中国之所以会在世界上最早采用统一招考制度,之所以会想象出独具中国特色的自学考试制度,应该说有传统文化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至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高校学业成绩考试等办法,则是从西方引进的制度。

高等教育考试的正面功能与积极作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以考促学。具体而言,高等教育考试有以下两方面的功能。

第一,促进学生努力向学,提高民族文化水平。

考试制度的好处有不少,其中之一是求自己而不求他人。采用其他选才方式往往需求人,而求人最难,要看别人脸色,且成功与否操决于他人;考试则提供一个反求诸己的机会,能否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考试选才能够促人向学、催人奋进。过去曾有人说科举鼓励士子读书之功,胜于十万督学之力,就是基于科举时代以考促学的史实而发出的感慨。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每年都有数百万青年学生参加高考,全社会的读书学习热情在高考制度的促进下得以持续发展。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尽管试题不难,但有许多考生连最基本的题目都不会答。可是几年之后,试卷难度提高不少,从答卷反映出考生文化水平已大大提高,可见高考极大地调动了千百万青年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迅速恢复和提高,被“文革”摧残的文化教育很快得到复兴。选拔性考试具有强大的以考促学的功能,高考至今仍成为激励考生奋发学习、高中不断改进教学的最实际、最强大的动力。同样,作为水平性考试的自学考试也有巨大的以考促学功能。在国家考试的促进下,各种助学机构积极助学,千百万青年努力向学,使社会上形成一种浓厚的读书风气。政府花费很少甚至没有花费什么教育经费,便得到了很大的教育效果。而高等学校的校内考试,对促进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巨大的作用,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促使各高校重视英语教学,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没有学业成绩考试,有一些大学生不仅在平时,而且可能到期末都还不会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正是在考试的促迫和压力之下,一部分惯于过舒服轻松的大学生活、把University视同“由你玩四年”的学生才会紧张一下,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考试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在校生学习、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第二,引导办学和督促教学,即指挥棒功能。

高考与中学教学的关系是教什么就考什么,但高考对中学教学又有强大的制约作用,实际上往往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就使高考具有指导中学办学和教学的功能。通过高考的科目设置和命题设计,国家可以将政治理论和思想意志贯彻到中学教育中去。比如在政治科考试中包括时事内容,便可以引导考生关心时事。因此,高考对实施教育方针、规范办学方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为大规模高等教育考试的自学考试也与高考类似,既然是政府管考、民间管教,政府便可以经由考试专业和内容的设计,来引导社会办学的方向。与以考促学相关的是以考促教,即考试的督导功能。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教师往往全力投入到教学中去,一点也不敢懈怠。作为教学成效的检测手段,考试的成绩一目了然,具有客观性与可比性,因此,考试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则督促教师教学,使教师努力从教。例如,没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公共英语课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没有特别的压力和动力,而一旦采用可比的全国统一的英语等级考试,教师则不得不认真对待教学。不论这些考试有何局限,考试督促教学却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考试是一把利弊兼具的锋利的双刃剑。在高等教育考试正面功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日渐显著。比如,随着高考制度的逐年实行,诱发了诸多问题: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学生负担过重且近视率攀升,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学校办不出特色,等等。有考试就有应试,特别是竞争激烈的高考,更是容易引发考生尽力应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片面应试的结果,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出现了“应试教育”的现象,高考因此被批评为“黑色的七月”、“考试地狱”、“异化的高考”。自学考试则偏重考测知识点,较难考测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应试备考,可能使学生提高书面考试技巧和水平,但往往与实用英语尤其是日常口语有一定距离,以至不少通过六级考试的学生掌握的只是“哑巴英语”。学业成绩考试中也存在“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首流传甚广的校园歌谣,生动地反映出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考试的重要性。其实,不仅是在教育领域,在中国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中,考试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是高等教育考试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罢了。尽管人们深知考试具有不少消极的影响,但却无法取消考试。以往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曾试图废止考试,结果遭到彻底的失败。正确的做法不应是取消考试,而应不断对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加以更新和改革。而全面、客观地认识高等教育考试的功能与影响,对推进高等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促进应试学习:高等教育考试的作用与影响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