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葛冬莲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葛冬莲

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中心小学 445609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素材

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牵制到如何去解决数学难题上,往往忽略了题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其实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部分都会有很多插图和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神奇的同时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些德育教育都可以从教材内容中找出相应的渗透点。

二、示范导行,人格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觉得要学生守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求孩子们作业字迹要工整、计算列竖式用尺子,那么我在板书时都会把字写得漂漂亮亮,列竖式时会规规矩矩用尺子比齐。孩子的模仿力强,我们教师必须身体力行,用我们自身人格的魅力影响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构建平台,教学过程渗透

数学课有自身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进行渗透。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人均收入等数据,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写数字、数心跳、读书、跳绳、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教育学生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去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开展活动,有机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课外数学活动。如在学习加减法估算后,针对农村地区特点,我让学生回家后估算父母每天收玉米的重量等等。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体谅父母、尊敬父母之情就会在小小的心灵扎根。

在二年级学习“统计”后,我在安排课外练习时,要求学生先到班主任那里收集好人好事记载情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学生在受到美德的教育与熏陶的同时,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运用。所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德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潜在的,看上去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它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效应也是长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品德教育渗透进教学活动中,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论文作者:葛冬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_葛冬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