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一流期刊、优秀期刊等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一流期刊、优秀期刊等_核心期刊论文

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及其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及其它论文,核心期刊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25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4—325X(1999)05—0058—02

关于对期刊价值、级别的评价,我们经常接触到“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优秀期刊”等概念。那么,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1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期刊。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某一学科(专业)的所有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该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的概念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于英国,60年代以来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我国1973年《国外书讯》杂志开始介绍“核心期刊”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核心期刊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

在具体实践方面,已经出版了一些核心期刊目录,比较有影响的有:

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编辑,1992年9月出第一版,1996年8月出第二版。本书编选程序是,先对期刊载文量,文摘量进行统计,再进行引文分析和综合筛选,选出初步结果,然后每学科至少聘请三位以上在一学科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审查鉴定,产生最终核心期刊表。全书完成之后,在国家教委的委托下,由北京大学主持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本书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本书“筛选方法科学,统计手段先进,最终数据可靠,……该项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入国际同类工作的先进行列;其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书出版后引起较大反响,图书情报部门把它作为收集期刊的依据,许多科研工作者把列入核心期刊表的期刊作为发表研究成果的对象。本书第二版根据学科专业共设131个核心期刊表,从10331 种期刊中筛选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共计1578种。

②《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世界图书》杂志主编陆伯华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11月出版,收录99个学科、140多个专业的国外科技类核心期刊18834种。

③《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戴龙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本书设11个一级学科,15个核心期刊表,收录国外人文及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455种。

以上三种核心期刊要目、手册,涵盖了中外文所有文种、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影响广泛,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一级期刊

“一级期刊”指国家各学科一级学会主办的,代表了国内各学科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如中国光学会主办的《光学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中国图书馆学报》等。一级期刊是学术界和期刊编辑出版界使用的一个概念,后来波及到其它领域,至今仍被许多人使用。由于国家对哪些期刊属于一级期刊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人象研究核心期刊那样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筛选出可供参考和使用的一级期刊表,因而在取舍标准上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必须是全国一级学会主办、刊名上带有“学报”的才算是一级期刊,如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数学学报》。但有人就此提出疑问,同是中国数学学会主办的《数学进展》、《数学通报》、是不是也应该算作一级期刊?此外,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务院研究中心及各个部委主办的刊物,还有各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报等,其级别和学校水平也相当高,是不是也应该列入一级期刊的范畴?为避免混乱,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1年6月5日联合发布《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其第六条规定,“科学技术期刊,按其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只给科学期刊划分“全国性”和“地方性”二级,不再使用“一级期刊”或“二级期刊”的概念。对于社会科学类期刊,1995年6月13日新闻出版署发布《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 把社会科学期刊分为七大类:(一)学术理论类;(二)工作指导类;(三)时事政治类;(四)文学艺术类;(五)综合文化生活类;(六)教学辅导类;(七)信息文摘类。其第九条还规定,“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依据本质量管理标准对社会科学期刊进行检查、评定和分级。”随后发布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就如何“评定”和“分级”作了进一步规定,期刊的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包括四个标准:a.政治标准;b.业务标准;c.编辑标准;d.出版标准。其中政治标准,前面所列七类期刊采用同一标准,其它三条标准总分为100分, 其中业务标准40分,编辑标准和出版标准分别为30分,根据得分情况将社科期刊分为三个级别:一级100—90分;二级89—75分;三级74—60分。 这个级别的划分实际上是综合性的,并不单指学术水平,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一级期刊”概念,是单就其学术水平而言。也就是说,不管是科技期刊还是社科期刊,国家已不再按学术水平作“一级”或“二级”的划分,有关“一级期刊”这个概念的使用应就此中止。但是,由于习惯的原因,再加上“一级期刊”这个词用来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显得有份量,故而至今仍有不少人使用。

3 优秀期刊

“优秀期刊”指某一学科、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内质量比较高的期刊,它可以用来评价期刊的内容质量,也可以用来评价期刊的形式质量如编辑、出版、装祯、发行等。 笔者对烟台大学图书馆1998年所订的2000种中文期刊进行了初略统计, 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期刊贯以“优秀期刊”字样,有一些的确货真价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出于广告宣传的目的,水分很大。

4 三概念的相互关系及使用范围界定

4.1 就概念范围而言,“核心期刊”是一个既有理论研究、 又有实践成果,被广泛接受的比较规范和成熟的概念,就内涵来讲,它实际上包含了“一级期刊”和“优秀期刊”的内容。一种某学科的一级期刊,必定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一种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就其内容质量来说也必定是该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

4.2 就评价对象而言,“核心期刊”、 “一级期刊”只评价期刊的内容质量,只有学术性期刊才有“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之说。“优秀期刊”则不同,除了评价内容质量外,还用来评价编辑质量、装帧印刷水平、发行量、出版时效等。

4.3 就内容特点而言,“核心期刊”的特点是学科性、代表性、 兼容性,某一学科的核心期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放到另一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反之亦然。但也有的核心期刊横跨两个或多个学科,如《古生物学报》,既是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又是动物学类核心期刊;《科学通报》是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核心期刊。“一级期刊”只在一个学科领域内适用,只有学科性和代表性,而没有兼容性。“优秀期刊”的使用范围太广太滥,有行业优秀期刊,学科优秀期刊,地域性优秀期刊,时间性优秀期刊等,不同范围之间没有可比性。

4.4 就发展趋势而言,“一级期刊”是个行将消亡的概念。 随着“核心期刊”概念的逐渐被认同、接受,最终会取代“一级期刊”而成为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唯一概念。“优秀期刊”的概念随意性太大,不宜用作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随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出版和被社会各界广泛参考、使用,“核心期刊”的概念已走出图书情报领域,被其它行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也是图书馆界对于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一大贡献。

收稿日期:1999-01-28

标签:;  

核心期刊、一流期刊、优秀期刊等_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