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例论文

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例论文

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实证研究
——以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例

孙唐水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苏南京 210043)

摘要: 专业认同对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不高。利用双语教学对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2 级、2013 级和2014 级三个年级共192 名学生专业认同进行干预。学生在专业认同的“知”“ 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其中的“行”提高不是很明显。

关键词: 双语教学;专业认同;社工专业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强调“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中国每年社会工作毕业生达到万余人,但仅有10%左右的毕业生在本专业对口就业[1-2]。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毕业生从业意愿不高,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3]。提升学生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源于西方,故双语教学是社会工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对促进巩固学生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探索双语教学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影响十分有意义。

2 文献研究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5]。专业认同包括四个维度,即“认知性、情感性、行为倾向性和适切性”[6]

通过其质量功能,工程木协会(APA)提供对标准和建筑规范的认证和审核。加拿大标准委员会(Standards Council of Canada)将其认证为认证机构,并且其作为检查机构通过了国际认证服务机构(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认证。Elias先生指出:“这个产业和董事会在不同的地方协调ISO标准、欧洲标准的CE标志或日本农业标准(Japanese Agricultural Standard)。”工程木协会(APA)采用合作精神而非竞争精神,并与其他木材行业产业合作制定规范和标准。

影响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有学生的性别、性格、学校、国家的政策、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学校的资源配置好坏、国家出台支持社工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7]。同时,家长对专业的了解和决定会影响专业认同[8],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与态度[9]以及学生的兴趣是影响专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10]。另外,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专业认同(知识、技能、价值)的理论学习或者是知晓阶段,而实践则是专业认同的感知和进一步强化。

根据现有研究可以把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定义为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论和方法技能“知”“觉”“行”。三者的逻辑关系是,要“行”必须先“知”先“觉”。故培养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始于“知”的培养。目前,中国社工教育和实务主要借鉴欧美的经验和方法,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方面很多是翻译和引用西方的,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故利用双语教学让学生更准确地获取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知识和技能的“知”是十分必要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专业认同中的“知”和“觉”得到显著提高,而在“行”方面的提高则不是很明显。要保证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认同的作用,还需要考虑到如下几方面。

3.2 研究对象

首先,认为自己适切任做社工的情况。调查显示,双语课程后,依然没有一个学生表示“完全可以做社工”,与上双语课程前比,没有生变化;然而,表示“比较可以” 的则由原来的26 人上升到了76 人,有明显上升;相反,表示“说不清楚”的和“不想” 从事社工的人则在明显下降,分别由原来的58 人和64 人下降到36人和26 人。其次,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内化情况。表示“完全可以”,“自如地使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帮助自己以及(或者)他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依然没有,上双语课程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而表示“比较可以”的也呈明显上升,由原来的17 人上升到了71人,而表示“说不清楚”的和“不能” 从事社工的人则在明显下降,分别由原来的77 人和21 人下降到45 人和13 人。表明双语课程没有明显提升学生的适切性和内化也就是“行”的能力。

3.3 前测后测

据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高级工程师吕关仁介绍,立币不倒的原因,概括起来讲就是五个字:稳、顺、平、检、修,即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等基础要稳,要严格控制工后沉降;桥梁、隧道、涵洞与路基不同结构物之间实现平顺过渡;“一根钢轨跨千里”,轨面平,中间无轨缝;高铁投入运营后,定期对线路状态进行综合检测、诊断,以便能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和发现问题;高速铁路每晚从0:30到4:30,列车都要停运,把这段时间用于养护维修,以确保铁路线路基础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该次研究利用问卷对学生上双语课程前后的社会工作“知、觉、行”进行前测和后测。

4 研究结果

4.1 双语教学对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知”的提升

首先“社工价值了解”方面。能准确说出5 个以上专业价值的学生由原来的55 人(28.6%)上升到132 人(68.8%),提升幅度达到40.2%,一个都不知道的则由原来的4 个学生下降为0 个。对“社工理论了解”达到了10 个以上的学生由原来的16 人 (8.3%),上升到159 人(82.8%),了解15 个以上的学生,由0 人上升到22 人,升幅非常明显。在社工方法了解方面,能够准确列举并流畅解释三大方法的学生由原来的39 人(20.3%),上升到123 人(64.1%),“社工技能了解”方面,由67 人(34.9%)提升到106 人(55.2%)。总体来说,通过双语教学,90.1%的学生(173 人)对本专业“知”的了解超过了6 个以上。

4.2 双语教学对学生社会工作专业“觉”的提升

首先价值认同方面,表示“非常认同社会工作价值”的学生由原来的3.1%(6 个)上升到36.5%(71 人),提升到了33.4%。认为“不清楚”的同学则由25 人下降到0 人。在理论觉悟方面,认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有助于我去分析和解释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非常有助”的由原来的7.3%(14 人)上升为60.9%(117 人),上升幅度达到53.6%;而认为“比较有助”“还算有助”以及“说不清楚” 的,分别由原来的75 人下降到43 人、84人下降到32 人、22 人下降感到0 人。在方法技能觉悟方面,觉得社工方法和技能能够帮助自己以及(或者)他人解决生活中遭遇的问题“非常有助” 的由原来的4.2%(8 人)上升为39.6%(76 人),认为“比较有助”的由原来的9.9%(19 人)上升为30.2%(58 人),两项加起来上升的幅度为55.7%。说明双语教学也提升了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觉”。

4.3 双语教学对学生社会工作专业“行”的提升

该次研究对象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2、2013、2014 级3 届本科学生,共192 人。干预介质是在第4 个学期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 “社会工作经典原著选读”,内容有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基方法和技能。

5 讨论

围绕“知”“觉”“行”设计“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考察问卷”。“知”包括(1)准确掌握社工价值的数量与质量;(2)掌握社工理论的数量与质量;(3)准确掌握社工方法的数量与质量。(4)准确掌握社工技能的数量与质量。“觉”包括(1)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认同;(2)理论觉悟——觉得社会工作的理论有助于我去分析和解释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3)方法技能觉悟——我会自觉运用社工方法和技能帮助自己以及(或者)他人解决生活中遭遇的问题。“行”包括(1)适切性——我觉得我可以做社工;(2)内化——我能自如地使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帮助自己以及(或者)他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问题解决。

5.1 先修课程的作用

顺便说一句,我们只需要点击色调曲线面板右下角的小图标,就可以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设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看它们各自的功能用途……

该次研究中,被试学生在接受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课程时,已在第二学期始陆续学习了《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与小组工作》《普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会对学生的专业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只不过,双语教学使得这些课程的知识更加准确,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了学生社工专业的“知”“觉”。而“行”的提升不是很明显,其中的原因是,开展双语教学时,被试尚处在大二,其具体社工实务开展非常少,社工方法和技能没有具体实践检验。这恰好证明了学生专业认同也会受到其他专业课程影响。

5.对道德的排除。由于科学技术的非政治化,使其将旧意识形态所关注的道德实践问题剔除出去,“技术统治的意识所反映的不是道德联系的颠倒和解体,而是作为生活联系的范畴——全部道德的排除。所以技术统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实践和技术的差别的消失。”[10](P70)

5.2 任课教师的水平

任课教师是保证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双语授课教师应具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坚实的社工专业底蕴才能胜任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教师最好是该专业的海外留学学者。

5.3 教学内容的指向性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重要内容。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围绕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知”“觉”“行”来设计教学内容,其指向是以巩固和进一步准确加深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

5.4 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因为双语教学毕竟使用的是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文上课,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好有差,这些都给课程的讲授和教学效果带来挑战,因此选择适合学生英文水平的教学方法很重要,课堂教学应该使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毛明华,陈赟畅.从社工人才大量流失看社会工作发展[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8):45-46.

[2] 石孝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35-36.

[3] 林诚彦,张兴杰.专业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3(3):133.

[4] 孙唐水.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双语模块化教学实践[J].时代教育,2016(23):41-42.

[5] 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4(1):9.

[6]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 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J].学理论,2012(20):215.

An Empirical Study on Promot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by Bilingual Teaching——Taking Social Work Major Student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s an Example

SUN Tangshui
(School of Society and population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Jiangsu,210043,China)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plays a key role in career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However, identities of Profession for the social work majors is at a very low level.A Bilingual Teaching of classical social work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192 social work majors respectively in grades 2012,2013,2014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improve their identities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The levels of social work identities are remarkably improved in aspects of basic values, knowledge methods and skills, while levels of competency and readiness to practic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re not so markedly improved.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Identity of Profession; Social Work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2019)01(b)-0047-0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G02413JX9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孙唐水(196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标签:;  ;  ;  ;  

双语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