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汇·检字》研究论文

《字汇·检字》研究

王海孟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 《字汇·检字》是《字汇》众多附录之一,承担着整本书中难检字的检索任务,是字书检索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检字与部首笔画编排法、分卷目录共同组成了《字汇》的检索系统,三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提高了《字汇》的检索效率,对后世辞书的编纂体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字汇》;检字;附形部首;分卷目录

《字汇·检字》位于卷首附录“运笔”之后,是《字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整本字书的检索任务。“部首笔画编排法”“检字”和“分卷目录”共同组成了《字汇》的检索系统,提高了字书的检索效率,增强了字书本身的实用性。其检索体例对《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字汇》完备的检索系统是其深受好评、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字书检索史上一座里程碑。

因河道采砂监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事务,基于目前立法现状,在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与采砂权买受人可以就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承担等具体问题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如岳阳市在河道砂石开采权有偿出让中针对法律法规在规范采砂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对法律未涉及而在采砂监管实际中需规范的事项进行了约定。在签订合同时,买受人必须预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当出现违约行为时,采砂管理机构按合同约定直接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字汇·凡例》处对《字汇》的检索系统作了必要的补充,以减少部首笔画检字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将逐一分析。

一是从“笔顺”层面分析。《字汇·凡例》云:“字画以笔端起止论。如(音隐),(音及),止作一画。至若‘阝'(右者音邑,左者音阜)字,则作三画,所以别于‘卩'(音节)也。”[1]凡例无论是“部首笔画编排法”还是“检字”都需要先确定部首字或者所查字的笔画数然后再进行查询。而下笔的顺序、笔顺的连接都对汉字的笔画数产生影响。文中指出汉字的笔画数应当从起笔算起,落笔结束,中间无断裂,并举例进行了分析。

二是从人为层面补充。“字变而为楷矣,已失古体,而钟王等以善楷名家者,又各逞笔资,任意增减,沿习已久。字画所繇参差,故数画须视前后一二位之间。”[1]凡例汉字楷化后,其自身已经失去了古体笔义,汉字笔画数急剧减少,但是像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他们对汉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或是为了书法整体的美观性,任意增减汉字的笔画,对其他书写者产生很深的影响,导致汉字笔画数不稳定。所以告诫查阅字书的人在数笔画的时候遇到不确定的字,要参考前后字的笔画,适当的增减笔画数。

MALDI-TOF-MS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判断感染的存在,而在于能够在种级水平上准确诊断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并能够对污染细菌进行鉴别诊断。然而,若更安全、可靠地将MALDI-TOF-MS作为PJI诊断与决策治疗工具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字汇》将“部首笔画编排法”贯彻全文,改变了《四声篇海》以字音为序的繁难检索方式。“检字”是对“部首笔画编排法”的补充,主要针对一些不易区分部首的难检字。“分卷目录”则是每集前附的一张图表衔接着正文,方便查检者快速定位到部首字的页码,确定部首所属字的范围。无论是“部首笔画编排法”“检字”还是“分卷目录”,它们的职能都是让查阅字书的人能够更好更快地检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提高检索效率,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本文将分别从“部首笔画编排法”“检字”“分卷目录”三方面入手,逐步探讨其检索的具体方式及对后世字书检索系统产生的影响。

一、部首笔画编排法

“部首笔画编排法”即字书中部首字及部首所属字均按笔画多寡排列。查检字书之人只需要数清楚所查之字的笔画数。相较于《说文解字》的“据形系联”还有之后稍有创新的“音序法”,“部首笔画编排法”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简单易懂,普适性更高一些。

检字表位于附形部首之后,是作者对全书难检字的一个整理和总结。关于《字汇》对检字表的说解以及学界对检字部分的观点和结论已于上文详细说明,在此不加赘述。

梁春胜可谓是为《类玉篇海》平反的第一人。他在《从〈类玉篇海〉到〈四声篇海〉——我国字典编纂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提出《类玉篇海》“尤其是其按笔画排列单字的做法,更是开我国字典笔画检字法的先河。”[5]23明确表明《类玉篇海》才是笔画检字法的第一发明者。“《类玉篇海》开创了笔画检字法,且每一单字注明出处,这在增强字典的实用性和可信性方面无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因而对后世的字典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几部有影响的大型字典,如《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继承了《类玉篇海》的笔画检字法。而《字汇》按笔画排列部首的做法,也应该受到了《类玉篇海》按笔画排列单字的启发。”[5]23

但既然决定要改,就要下决心、立规矩、出政策。为提升我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中央与地方开始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用以推动食品工业前行。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就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追溯“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发展过程。

首先,就“楷书形体设立部首”而言,我们要追溯到南朝梁顾野王《玉篇》。《玉篇》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即按楷书形体设立部首,这一定论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肯定,在字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玉篇》彻底突破了《说文解字》以小篆形体立于部首的格局,立楷书部首524部,相较于《说文解字》的540部,《玉篇》在部首增删方面并没有太大改进。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大幅度删减《说文解字》部首,立242部,对后世字典产生重要的影响。自此之后,字书减并部首之风盛行,至《字汇》立214部,字书部首数量基本定型。

其次,“按笔画排列部内字”要追溯到金王太《类玉篇海》,此书已亡佚。但后人在《新修玉篇》卷首中发现一篇记载《类玉篇海》的序,即《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序》。序中云:“……大要仿顾野王《玉篇》分部,又于每部以下字画分为二十段,每段内列八家明头。假如尖厶之字立为二画,四角口字立为三画,举此二字以为其例,可从而推之。以类附字,以画分段,有若叶之从条,珠之在贯,粲粲然使览者无昧于字而音义俱明矣。”[7]从序中可知《类玉篇海》继承了《玉篇》的分部,但又有所创新,实行每部下以笔画分段,即按笔画排列部内字。这一编排方式被后世字书相继采纳,如《新修玉篇》《四声篇海》《字汇》等。《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序》结尾处有大定甲申金世宗四年(1164年)落款,《字汇》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此可知《类玉篇海》至少早于《字汇》451年。按笔画排列部内字第一者实为《类玉篇海》。

最后,“按笔画排列部首”的开山之作应该是周家栋的《洪武正韵汇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取《洪武正韵》以偏旁分八十部,所分之部与部中所列之字皆以笔画多少为序,每字之下仍各注曰某韵。特因韵书之本文编为字书,以便检寻”[8]。由此可知《洪武正韵汇编》是为《洪武正韵》服务的,它将所分的八十个部首与部内的字都按照笔画多寡排序,目的是为了查检便利。在《洪武正韵汇编》中有一篇周家栋为自己做的小序,序的落款处标明“万历壬寅”,由此可推断《洪武正韵汇编》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梅膺祚《字汇》书成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洪武正韵汇编》早于《字汇》十三年。所以按笔画排列部首的贡献确实应归功于《洪武正韵汇编》。

综上所述,结合部首笔画法的三个要素,周家栋《洪武正韵汇编》确是第一部贯彻使用“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字书,开检字法之先河。我们应该正视历史,正视事实,给《洪武正韵汇编》应有的评价与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认为《字汇》在检字法方面没有贡献,它的贡献在于使“部首笔画编排法”被大家高度熟知,从而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注意。当一个人勇于对既定结论提出怀疑并提出相反结论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探究、去证实,进而解决问题,最后证实结论的正确性。《洪武正韵汇编》正是通过《字汇》再次被大家熟知、被大家肯定。

后世研究者多将《字汇》认定为首次贯彻使用“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字书,大抵是因为《字汇》的知名度高、流传范围广于《洪武正韵汇编》。《字汇》收字多而浅近,分部合理,查检便利,体例完备,对于未有太高知识水平的人来说更加方便快捷,而《洪武正韵汇编》是服务于《洪武正韵》产生的,《洪武正韵》作为明代唯一一本官修韵书,它针对的群体应是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二者受众群体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两书流传程度不同。

而后苑学正也纠正了通说,从三个方面更为详细地证实了自己与前期结论相悖的观点,他认为“部首笔画法是由三个要素,即按楷书形体设立部首、按笔画排列部内字、按笔画排列部首,各自长期发展最终结合而成的,但无论哪一个,《字汇》都非首创,也非最早同时具备这三者的字典。”[6]54并且他认为“最早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部首笔画法的是周家栋的《洪武正韵汇编》。”[6]54

二、检字

“检字”下有言“凡字偏旁明显者,循图索部,一举手得矣。若疑难字不得其部,仍照画数由此检之。”[1]检字对于偏旁明显的汉字,可根据“部首笔画编排法”先查清部首字笔画数,定位到目录中部首所属集数,就可以查询到该字的相关信息。如果遇到疑难字,无法从字形上判断出它们归于哪个部首,就需要参照笔画数于“检字表”处查询。所以说“检字”是对“部首笔画编排法”的补充,适用于不确定偏旁归部的字或者是笔画繁多的难检字。

附录检字实由“附形部首”和“检字表”两部分组成。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对检字部分都一笔带过。雍和明《中国辞典史论》:“‘检字'排列不容易辨明部首的难检字,每卷卷首都列有该卷所有各部首及每部所在的页数。”[9]哈达《〈字汇〉研究》:“《字汇》还在首卷列‘检字',按笔画数顺序排列难检字,同一笔画内部先列部首字,非部首字则按其所属之部首之先后序依次排列之。”[10]以上并没有提及附形部首,只是简单说明检字针对的对象是不易辨明部首的难检字,以及检字表的排列方式。王健庵《梅膺祚和他的〈字汇〉》:“‘检字'一项是对异体和笔画作出更具体的说明,首先将三十五个部首变体作了总说明,如‘凡从亻者属人部……凡从阝(在左)者属阜部。'后面把所有疑难字按笔画多寡分别由一画到三十三画而一一列举出来。这项内容一致为《正字通》《康熙字典》等所沿用。”[11]王健庵算是最早对《字汇·检字》作出比较全面分析的人,并且提出了“部首变体”的概念(“部首变体”即“附形部首”,下文会详细说明)。我们将从“附形部首”“检字表”两方面共同探讨附录检字在《字汇》中的作用及地位。

(一)附形部首

1.附形部首概念界定

张书岩在《〈汉字部首表〉的内容与应用》中向我们介绍了“主部首”“附形部首”的概念。“主部首就是‘有不同写法的部首中具有代表性的书写形式',附形部首就是‘附属于主部首的书写形式'。”[12]“附形部首”也曾被称之为“部首变体”“变形部首”“结构部首”等,但这些称谓仅仅是从主部首发生形变这一方面概括部首的变化,不够全面,而“附形部首”是对部首发生变化多种情况的高度概括,所以我们在行文中统一称之为“附形部首”。

2.附形部首概况

通过整理发现,附形部首存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检字附录中,附于检字表之前;二是在目录中,附于主形部首之下即目录正文中或附在每一集结束后即目录附文中;三是出现在正文中。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附形部首在《字汇》中的具体情况。

(1)在检字附录中

检字附录中共归纳主部首26个,附形部首35个。为方便后文与其他两种存在方式作对比,现将其全部列出,如下:

已知杂波MPWF检测量z的PDF为式(12),给定检测门限T,对式(12)积分即可得到MPWF检测量z的累积分布函数(CDF).为方便积分,将式(12)中的KummerU函数展开为式(11)中的积分形式,对式(11)积分可得到检测量z的CDF为:

当输出电压vo不变,电容取值增大则相应的电流也会增加,为确保负载性能,电感电流也随之增加,虚拟电容的存在在控制上相当于在电流内环加入了一个电容反馈装置,改变相应的电流期望值则等效于虚拟电容的影响。

凡从亻者属人部;凡从刂者属刀部;凡从㔾者属卩部;凡从尣者属部;凡从兀者属部;凡从者属巛部;凡从巜者属巛部;凡从川者属巛部;凡从彑者属彐部;凡从者属彐部;凡从小者属心部;凡从⺗者属心部;凡从扌者属手部;凡从攵者属攴部;凡从者属无部;凡从歺者属歹部;凡从氵者属水部;凡从氺者属水部;凡从灬者属火部;凡从爫者属爪部;凡从牜者属牛部;凡从犭者属犬部;凡从者属玉部;凡从禸者属部;凡从罒者属网部;凡从者属网部;凡从㓁者属网部;凡从冈者属网部;凡从者属肉部;凡从艹者属艸部;凡从西者属襾部;凡从辶者属辵部;凡从阝(在右)者属邑部;凡从镸者属長部;凡从阝(在左)者属阜部。

其中,一个主部首统领两到四个附形部首的情况有6例。具体如下:主部首“”统领两个附形部首“尣”“兀”;主部首“巛”统领三个附形部首“”“巜”“川”;主部首“彐”统领两个附形部首“彑”“”;主部首“心”统领两个附形部首“小”“⺗”;主部首“水”统领两个附形部首“氵”“氺”;主部首“网”统领四个附形部首“罒”“”“㓁”“冈”。

作者以“凡从X者属X部”的形式,将26个主部首按笔画多少的顺序依次列在检字表之前并共同置于附录中,为查检字书之人提供便利。

(2)在目录中

在翻阅字书的过程中,发现附形部首还存在于目录正文和附文中,只不过体例与检字附录中有所不同。通过整理得出目录中不重复的主部首共20个,其中主目录中列9个,附文中列不重复主部首11个。目录中主、附形部首的说解体例有两种,如下:

①在目录正文中先列主部首,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即“A部,B同”或“A部,B、C同”。A是主部首,B、C是附形部首。如:“人部,亻同”或“彐部,、彑同”。

此种情况是主部首和附形部首笔画相同,列在一处,共9例。如下:

人部,亻同;刀部,刂同;部,尢、兀同;彐部,、彑同;心部,⺗同;攴部,攵同;火部,灬同;爪部,爫同;目部,罒同。

②在目录附文中即在有附形部首出现的集数最后用“附”标注,下列“A同B”。A为附形部首,B为主部首。如:“附:氵同水”。

此种情况是主部首和附形部首笔画不相同,列在目录附文中,共15例,去除与目录中重复出现的主部首共11例。如下:(以下举例均省去“附”字)

小同心;扌同手;氵同水;犭同犬;阝在右者同邑;阝在左者同阜;尣、并同;王同玉;、㓁、冈并同网;同肉;艹同艸;辶同辵;氺同水;罒同网;歺同歹。

①部首下列小字

(3)在正文中

我们针对附形部首在正文中的情况,做了以下工作。按检字附录中排列的26个主部首再加上目录中多出的“目部”,共27个主部首,依次在正文中进行查找比对。发现正文中附形部首的出现方式与以上检字附录和目录中的均有所不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正文中附形部首的说解方式做一个统计分析,如下:

总体来说主部首与检字附录中重复多达19个,多了1个主部首“目部”,少了7个主部首“卩部”“巛部”“无部”“牛部”“部”“部”“長部”及主部首下10个附形部首。在严格遵循了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原则的同时,也存在多1部少7部这种体例不严密的情况。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列部首,部首下会列小字说明主、附形部首关系,如:“心部:小、⺗并同”。这种情况共有7例,涉及的主部首分别为“心部”“火部”“水部”“爪部”“目部”“艸部”“邑部”。

②主部首释义中标明

“長部”下列小字“镸同”,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镸,古文長字”。

“人部:人,偏旁作亻”。

部:古文作,又作禸,今时凡从者通作禸”。

“辵部:《六书正讹》:‘从彳从止,会意,隶作辶'”。

③将附形部首列为正字头

附形部首被列为正字头,在主部首之下,并于释义中解释与主部首的关系。这种情况共有4例。如下:

“刂:刀在旁之文”。

“㔾:即卩字”。

:同上(肉)。二画并连,两傍与日月之月不同”。

临床采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手术风险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在跑过第一圈之后,六(1)班的参赛运动员蒋飞,突然加快了速度。在短短的几十秒后,他就将其他运动员远远抛在了后面,眼看着蒋飞就快把众人超过一圈了,“小飞人”刘相辉有些稳不住了,他也加快速度赶了上去。

:今变隶作”。

④综合性说解

综合性说解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说解方式,包括部首下列小字、主部首释义中标明字际关系还有将附形部首列为正字头,这种情况共有11例,如下:

部”下列小字“尣、、兀并同”,又于主部首“”释义中解释“凡从者,尣、、兀并同”。

(1)成就

“巛部”释义中解释“巛,即川字。《说文解字》:‘、巜之水曾为巛也。'”,又于主部首下分别列附形部首“”“巜”“川”。

“手部”下列小字“扌同”,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才”。

“攴部”下列小字“攵同”,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攵:攴字在旁之文,凡从攴者皆从攵”。

3.2.1 心肌梗死 由于麻醉、镇静或镇痛药,大多数患者的围术期心肌梗死不会出现缺血性症状;基线的cTn值有助于确定手术前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在术中和术后高风险的患者(基线cTn升高);患者术后cTn值升高越多,心肌损伤风险越大,因此,建议对高风险患者进行cTn检测,并结合术前结果确定急、慢性病因。除cTn升高之外,因无临床缺血症状,诊断心肌梗死需结合术后相关检查和/或临床情况(如心电图ST段动态监测、反复发作的缺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影像学证据)。

“歹部”下列小字“凡从歺者俱同歹”,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歺:同上(歹本字)”。

“玉部”释义中解释“玉:古作王”,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王”。

“网部”下列小字“、㓁、冈并同”,又于主部首“网”释义中解释“网,按此字俗有三讹,本作网,而讹作。亦作冈,而讹作。亦作,而讹作罒”。

部”下列小字“凡从西者俱附于此”,主部首“”释义中解释“,俗作西,非”,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西”。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要推动财务共享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财务共享的平台与企业跟进的业务系统不统一,这就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已跃居世界第二,在此经济形势下,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与标准也会更高。

“阜部”下列小字“同,阝在左者同”,主部首“阜”释义中解释“阜,《六书正讹》:‘作阝,从山而侧之象形。'”,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阝,偏旁阜字”。

主部首释义中会涉及附形部首的来源或者是主部首与附形部首的字际关系。这种情况共有3例。如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正文中对附形部首的说解方式多达4种,各个方面的说解体例都不相同,然而在测查的27个主部首中,有两个主部首下没有任何对附形部首的解释说明,即“牛部”和“犬部”,这是不符合整体体例的。

3.附形部首的成就与不足

“彐部”下列小字“同”,又于主部首下列附形部首“”“彑”。

老年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是不以讲授知识、考察能力为主,而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修养和实现社会价值。老年教育也属于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具有教育工作的共同特点外,我国老年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具有了一些显著的特性。

首先,附形部首在《字汇》中出现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检字附录中,第二种是在目录的正文和附文,第三种是在《字汇》正文中。综合以上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三种形式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弥补了三者之间的不足,使附形部首在《字汇》中表现得更为全面。例如,在检字附录中未涉及主部首“目部”,但是在目录还有正文中都对“目部”的附形部首进行了说解;其次,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字汇》都严格遵循着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原则,按笔画多寡排列主部首,而不是毫无章法的摆放堆砌。例如,在检字附录中主部首“邑部”和“阜部”的附形部首均“阝”,但是“邑部”和“阜部”并没有编排在一起,中间还穿插着“長部”;最后将附形部首单独列于附录中,《字汇》实属首创,对后世字书的编排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2)不足

MOOCs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新展现形式,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新体现,不同教师制作的MOOCs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技能等不同。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将自己的MOOCs内容发布到网络,在方便学生自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课程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优质资源共享。在线的MOOCs,精益求精,各有所长,优质MOOCs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喜爱,得到更多关注,从而提升了MOOCs教学资源的质量。

首先,关于附形部首的说解方式多而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字汇·凡例》中也并未对附形部首做相关说解,易给读者阅读带来障碍;其次,《字汇》共214部,然而附录和目录中最多只列举了27个主部首的附形部首,所以全书关于附形部首的整理不够彻底;最后通过在正文中的仔细排查,发现梅膺祚在挑选附形部首方面存在不足,如在检字附录中列举的“凡从牜者属牛部”,主部首“牛”和附形部首“牜”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是主部首做偏旁时最后一笔的横变成了提,形体变异非常小,此类部首还应有“米部”“足部”等,可是作者却未对此种类型的部首加以说明。“竹部”和“衣(衤)部”等主、附形部首形体差异较大的也未被列出。

(二)检字表

很多学者在以往的《字汇》相关研究中都认为是《字汇》首创了“部首笔画编排法”,以至于后期大部分研究者承袭了这一结论。詹德优在《中文工具书导论》中提出“明朝的《字汇》,首先采用笔画法来编排部首字及部内统属字。”[2]胡朴安先生在《中国文字学史》中提到“《字汇》以笔画之多少分部列字,可谓为检字者开一方便之法门。”[3]刘叶秋在《中国字典史略》中指出了《字汇》在编排方面有几处“创造性的发明”,其中一个便是“凡部首的排列和各部中文字的排列都按笔画多少为先后,不象从前的字典那样漫无秩序。”[4]钱剑夫认可了《字汇》在检字法方面的地位“实居首位”。

1.检字表概况

本次研究采用汉语词法分析器(ictclas),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开发,主要采用北大《人民日报》语料库进行参数训练,词性标记集[13]主要以北大《人民日报》语料库的词性标记集为蓝本,并参考了北大《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给出的汉语词的语法信息[14]。因此,用非小说文件进行参数训练的分词工具用于鲁迅小说语料分词,误差率就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理想的做法是,可针对性地用专门的语料进行训练,形成自带词典,然后进行分词,会大大降低误差率。尽管认识到误差,但本统计分析对误差未作调整,目的是使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以求证实或证伪。

通过整理分析得出,检字表共列出1画至33画4 415个字,32画处断层未列任何字,其中包括214个部首字,4 201个梅膺祚认为难以查检的疑难字。所以检字表实列出疑难字4 201个,占全书的12.7%。《字汇》的214个部首字笔画数最少是1画,最多是17画,所以检字表中所列部首字到17画止,剩余18画至33画所列皆为各个部首内的难检字。作者挑选的难检字主要集中在4画至19画之间,这个区间内难检字最少也在100个以上,其中笔画数为9的难检字最多达到347个。

2.说解体例

检字表的说解体例是先列出笔画数,再列出相同笔画数的所有部首字,并在其下注明“部首”,最后列作者认为难以查检的疑难字,在其下注明该疑难字所属部首。以笔画数为1画的为例,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遂溪县人民医院自2016年7月—2018年5月通过收治的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粗针活检组织学检查确诊,且单侧甲状腺最大结节≤4 cm。其中49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视为实验组,女性29例,男性20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41.45±7.32)岁。其余37例接受腹腔镜切除术,视为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19岁,平均年龄为(42.01±5.21)岁;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7例。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画:一、丶、丿、乙、亅(部首),(丿部),、乚(乙部)……”

不管是部首字还是部内字笔画数都是相同的,严格遵循着按笔画多寡排列的原则。为了方便读者查检,作者还在疑难字后注明所属部首,以便查检字书之人可以根据部首笔画数定位到所属集数,最后在正文中查检到相关疑难字。

3.小结

《字汇》列检字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检不容易辨别出部首的疑难字,让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直接的查数来解决检字问题,弥补《字汇》检索系统的不足。虽然检字表中疑难字字数为4 201个,《字汇》总字数为33 186个,检字表中疑难字的数量仅占全书的12.7%,但是梅膺祚凭一己之力在每一部每一个笔画中精心挑选出这些难检字,还能遵循着整本书的编排体例,其工程量也是非常大的,不由得让人敬佩。

三、分卷目录

“立部,《篇海》以字音为序,每苦检阅之烦。今以字画之多寡循序列之,复于卷首,各具一图,图每行分十格,卷若干篇,图若干格。按图索之,开卷即得。”[1]凡例《字汇·凡例》中讲到《篇海》是以三十六字母为序,不精通音韵之人无从下手,极易产生检索困难、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限制了使用字书的人群,字书的使用价值也大打折扣。而《字汇》全面贯彻实行部首笔画编排法,部首及部内字按笔画多少排序并与正文十二卷相结合。如:子集收录一、二画的部首字,丑集和寅集收录三画的部首字,卯、辰、巳集收录四画的部首字、午集收录五画,未集、申集收录六画、酉集收录七画、戌集收录八画、九画,亥集收录的是十画及以上的部首字。其中子集、戌集和亥集收录了两个及以上的部首字,这是因为有的部首字及所属字数量少,就会将其合并归到一卷里。而丑集、寅集,卯、辰、巳集,未集、申集都是两个及以上收录同一笔画字,这是因为同一笔画段的汉字太多,为了卷内所收字分布均匀,才分为好几卷。每集正文开始之前还会附上一张图,相当于“分卷目录”,可以根据所属部首所在格子定位到正文中的大致页码,再依据笔画数查找相对应的汉字,目的是提高检索效率。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分卷目录,我们以丑集为例,如下图1:

图1 《字汇·丑集》

丑集的分卷目录共有两页。因为古代字书左行的书写方式,所以我们需要从右向左阅读、查阅。每列十个方格,每行八个方格,一个方格代表一页。从右侧第一个格子“口”算起,到左侧第一列第四个格子“至”结束,丑集共占八十四个格子,即丑集收字页数为八十四页。我们在计算页码的时候,要从上到下计算,切不可呈“蛇形”计算。如:丑集中“囗”位于该图的第四列第三个格子,我们就可以将“囗”定位到该卷的第三十三页。如果遇到部内字过多的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方格中的数字进行定位。方格中的数字代表去除部首外笔画数。如:第二列第三行,方格内标注数字“七”,这代表在口部的第十三页是去除部首笔画外笔画数为七的字,在正文中用分列画段“”标注。

分卷目录是《字汇》检字阶段的最后一步,因为通过分卷目录我们可以定位到所查之字在正文中的大致位置,完成检索任务。同时分卷目录又离不开前期部首笔画编排法和检字表,它们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卷目录的设立是《字汇》检索方式的一大创新与突破,较之其他字书,《字汇》查检汉字会更加方便高效。

通过上文对三种检索方式的分析与介绍,本文整理了两套查检汉字的方案,分别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以期为后续研究《字汇》的学者或者想要更多、更高效地了解《字汇》的读者提供一些便利。第一种情况,可以非常轻松判定出所查之字的部首,在目录中根据部首的笔画数定位到部首所属集数,最后在分卷目录中找到对应的部首所在格数,最后再根据笔画数定位到该字在正文中大致的位置。第二种情况,主要针对一些不易辨别出部首的难检字,我们需要先数清楚所查之字的笔画数,然后到检字表中查检到该字的部首,返回目录中,剩余步骤和第一种情况相同。

四、《字汇·检字》的价值与不足

(一)价值

《字汇·检字》初步体现出字书的检索性。《字汇》的检索系统包括部首笔画编排法、检字表和分卷目录,三者相互协作,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一本工具书它的检索系统越完备,时效性越高,字书的价值就越大。在字书检索方面,《字汇》可谓是古代字书的典范之作。

《字汇》的检索系统有助于删除重出字,提高文字整理工作的效率。因为《字汇》全书都严格遵循着部首笔画编排法的原则,无论是部首字还是部内字均按笔画多寡排列,这样同一部首内笔画相同的字就会被筛选出来,我们再根据汉字的形、音、义对三者完全相同的字头进行剔除。不会与《四声篇海》一样,出现同一部内出现大量重出字的情况,造成检索麻烦,数据冗余。

《字汇》的检索系统对后世辞典编撰体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部首笔画编排法并非《字汇》的首创,但是此编排法得以发扬光大被后世字书借鉴却得益于《字汇》的广为流传。附录检字中附形部首的单独设立,检字表的设立,正文中分卷目录的设立都对后世辞书的编纂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可谓是“为检字者开一方便之法门”。《正字通》对《字汇》正文作了较大的改动,却在卷末附上了《字汇》旧本首卷的所有内容,从侧面反映出其价值。

(二)不足

《字汇》虽然全面贯彻笔画法的编排原则,但在相同笔画的部首或者部内字的排序上却无章法可循,只能从头到尾逐一查找,无疑中增加了检索的时间,这也算是《字汇》检索系统的一大缺憾。

附形部首存在形式多样,说解体例不统一等问题,凡例或者附录检字中并未对附形部首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说明,易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全书对附形部首的总结不够彻底,有漏收形体差异较大的主部首、附形部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明]梅膺祚.字汇[O].哈佛大学藏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本.

[2]詹德优.中文工具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3.

[3]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M].北京:中国书店,1983:244.

[4]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28.

[5]梁春胜.从《类玉篇海》到《四声篇海》——我国字典编纂史上的转折点[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2).

[6]苑学正.《字汇》以前的部首笔画法[J].铜仁学院学报,2009(3).

[7]邢准.新修玉篇[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清]纪昀,陆锡熊,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375-376.

[9]雍和明.中国辞典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324.

[10]哈达.《字汇》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11]王健庵.梅膺祚和他的《字汇》[J].江淮论坛,1980(1):116-118.

[12]张书岩.《汉字部首表》的内容与应用[J].语文建设,2009(6):60-62.

Discussion on Appendix Jian Zi (检字 ) of Zi Hui (字汇 )

WANG Hai-m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 Jian Zi(检字 ) is one of the many appendixes of Zi Hui(字汇 ), which undertakes the task of looking up the characters that can not be easily searched in the dictionary. Together with radical and stroke searching method and subsection directory, the appendix improve the searching efficiency of Zi Hui(字汇 ). It also make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ompilation of later dictionaries.

Key words: Zi Hui(字汇 );looking up a word in a dictionary;radicals attached with a pattern;subsection directory

中图分类号: H1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8572(2019)01-0090-08

DOl: 10. 14168 / j.issn.1672 - 8572.2019.01.13

收稿日期: 2018-11-20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YY060);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4);2018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81slktzd-001)

作者简介: 王海孟(1994—),女,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王 芳)

标签:;  ;  ;  ;  ;  

《字汇·检字》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