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课程执行能力及其角色定位的改革_执行力论文

校长的课程执行能力及其角色定位的改革_执行力论文

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及其角色定位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行力论文,校长论文,课程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自2001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并实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在课程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表现在“计划内课程”随意更改,也表现在“计划外课程”到处可见,单位主义、利益至上的现象禁而不绝,理想的课程方案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走样,因此,强调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执行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改革呼唤校长的课程执行力

执行力,可看成是企业及其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和手段去实现各项既定目标的综合能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各项奋斗目标已经确定时,这时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目标与执行就好比是灯塔与航船的关系,目标给予执行以方向性指导,而执行力则使航船顺利躲避暗礁、风浪,直抵目的地,使愿景、既定目标成为现实。

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即是各方面因素发挥同向的积极作用来保证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有效程度。它是科学可行的课程政策、具有必备执行能力的课程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投入与开发以及有效的制度变革和创新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人的因素——课程执行者是保证课程执行力强弱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要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实现课程政策目标,就需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增强课程执行力。

政策的制定并不等于政策能够自动地变成现实,它需要政策执行者的认识、理解和行动。课程执行者是课程政策执行活动的主要行为主体,课程政策的执行是执行者自身对课程的认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计划和行动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执行者的外延不断扩大,所有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机构和人员都可以称之为课程执行者。因此,作为课程政策执行中“人”的因素——课程执行者在推动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课程执行者的政策执行效果如何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课程执行者自身的课程执行能力是保证实施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政策目标的核心所在。

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中,主要决策者应该是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对课程实施环节而言,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应该是教师。学校校长在这四个环节中不过是一个纽带、一个上传下达的环节。这种认识没有看到校长在课程执行中的关键作用,没有看到校长主动积极地引导和消极被动地上传下达产生的不同结果。

校长,顾名思义是一校之长,在学校行政上他拥有最高的指挥权。学校教育目标要由校长通过积极的领导执行才能实现。俗话说,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课程改革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以及对实施改革的积极领导和执行。另外,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通过学校和教师来落实,校长在教育行政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因此校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执行功能发挥得怎样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校长的执行能力不强而在现实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必须提高校长对课程执行的关键作用的认识,从而保证课程改革得以有效的实施。

二、影响校长课程执行的障碍因素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政策实践表明,尽管很多学校校长为政策实施做了充分的工作,但仍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改革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有时甚至还违反常理。因此,研究影响校长课程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校长课程政策执行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结果,有助于校长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排除干扰,消除或控制不利因素,保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影响校长课程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课程政策、校长自身执行能力、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执行力文化等方面,它们涵盖了政策执行活动的基本要素。

1.课程政策制定的不科学性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对于一项政策而言,大都需要在制定的环节上追求政策的科学性和明确性。课程政策的科学性,表现的是政策是否符合相关的课程理论,制定的课程政策计划、课程实施策略是否体现了相对应的课程理念和要求,它是课程政策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但在本次的课程改革政策中,还存在不明确、不科学的地方,例如,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的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开展得不是很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整个政策的不清晰,甚至不科学。各地方、各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三个组成部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边界、学分如何认定、时间安排、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清楚,因而,校长在执行课程政策时,就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执行,势必造成执行的走样。

2.校长自身课程执行能力不强

校长课程执行能力不强集中表现在其自身“知”、“行”能力不强的原因上。“知”的能力即是校长对课程政策目标、价值取向以及执行策略上的认识与理解。“行”的能力就是把课程政策推向实施、实现课程政策目标的能力,包含课程政策具体化能力与创新能力。

正确执行政策,首先在于正确理解政策,在于全面、深刻地把握政策的实质及其边界。在当前课程改革实践中,政策在传达、宣传、执行中出现失真、失当、失误,以至课程改革“貌合”而“神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一些负责课程改革的校长们自身对新课程缺乏必要的认识,对某些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其精神实质,望文生义。

另外,一些学校校长执行课程政策过于机械、呆板。完全依靠上级的“指令”,什么都是“等、靠、要”,不敢越“雷池”半步,缺乏政策执行所必需的创造力,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政策执行将使政策落空。

3.课程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合理的制度也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大凡每一次的改革都会对已有的制度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需要和引起原有制度体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和促进改革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是在传统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推进的,僵化和老化的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行政权力的分配是课程管理体制上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事实上就是围绕权力的分配而展开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体制是与其当时所处的政治体制相对应的,可以典型地划分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两种课程管理体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权力机构掌握整个教育系统资源与权力的组织和分配,也控制着学校的所有课程。其中,主要由教育部门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考试官员或外部考试机构、教科书出版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全国性的专业协会等参与和做出课程决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也主要是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全国统一,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程政策命令、决定等的执行,但往往忽略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自主权,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由于条件的不足或缺乏而产生执行偏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普遍存在,校长课程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也往往容易在管理体制上找到症结所在。

此外,长期以来,教育行政作为我国课程实施中的主要监督主体在保证课程政策的有效执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教育行政检查上也存在着问题,有些时候教育行政检查“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信息反馈机制上不够完善,“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实际执行中缺乏具体、切实的监督检查计划和措施。甚至处理不严,损害了监督检查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长的课程执行。

4.课程执行力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课程执行力文化,就是指课程执行作为所有课程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课程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的利用,所有不利于课程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然后逐渐让所有教师从意识深处习惯并认同新课程倡导的执行观念和执行方式,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并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学校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程执行文化。虽然校长与教育行政体系的其他人员相比,是比较了解教师的,但校长担任此职后,往往行政事务缠身,对课程与教学工作渐行渐远,再加上课程发展、课程执行能力有限,很难成为文化型的课程执行者。

学校属于一种扁平组织,有的学校班级数之多已到了校长鞭长莫及的程度,不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另外,教师处理课程与教学事宜一向带有“黑箱”性质。近年来,教师的民主观念和专业自主意识在增强,许多学校的“干群关系”不尽如人意。这就不难理解许多校长及学校行政人员在推进课程改革时会发出“有力使不上”或“带不动”的感叹。校长迈向“文化型”课程执行者的过程也充满困难。

任何课程改革都涉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利益分配问题,何况新课程并非既往“复演论”意义上的小修小补,对处于弱势地位但劳动已普遍透支的教师而言,挑战不可谓不大。再考虑到教师队伍中积极寻求专业成长及课程自主权者仍属少数,教师人格不属于冒险犯难及突变更改的类型及课程政策的正当性还没有普遍得到认同等因素,教师当中以或显性或隐性方式抗拒课程改革者不在少数。面对如此的学校环境,校长在扮演“纷争调节者”时,就将耗费许多时间。

三、课程执行力与校长角色定位变革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是左右一个地方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分教育质量平庸与卓越的明显标记。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因而,要提高校长课程执行力以促进课程改革发展,就必须改变校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校长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一:校长必须具备课程执行力

校长在课程执行力中至关重要,他是课程理论、课程组织、课程行为的引领者和执行者,要善于学习,从哲学层面思考问题,要对课程改革的历史进行分析和反思,树立科学的课程发展观,审视课程政策实施的现状,憧憬课程改革的未来,确立具有现代特征的课程执行愿景。用新课程的理念去统领课程的规划、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体现校长明晰的课程执行思想。

(二)校长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二:校长要一手抓课程策略,一手抓课程执行

再好的策略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其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既要重视策略又要重视执行力,做到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一方面,学校制定课程策略时应该考虑这是否是一个能够切实得到“执行”的策略;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课程执行详细计划,把总体目标分解到处、室,列出表格,做到一目了然。要有清晰的课程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主管校长、主任、年级组长各司其责,有合理的考核、总结、评价,有必要的协调,根据工作的重点,哪些该优先发展,哪些要先让一步,实现整体优化。

(三)校长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三:校长是课程执行最重要的主体

一个真正优秀的校长必须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环境,认清问题之所在,然后勇于面对。只有在课程执行过程中才能准确及时地发现执行是否能够实现课程愿景,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课程策略。课程执行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系统,尊重人格,给教师发展的空间,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真情投入,以诚相见,知人善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四)校长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四:校长要重视部属课程执行力的培养

我们说校长是课程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并非说课程改革大事小事都管,校长角色观念变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课程执行能力加强的同时,重视对部属课程执行力的培养。课程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学校范围内的事情,是课程管理核心元素。如何提升个人课程执行力并培养部属课程执行力,是课程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五)校长角色定位观念变革之五:校长应致力于营造课程执行力文化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把信送给加西亚》颂扬了一种忠诚、敬业的美德,但我们宁愿认为它倡导的是一种执行力和执行文化。当罗文接过美国总统的信时,他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惟一要做的事是进入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并找到这个人。他二话没说,没提任何要求,而是接过信,转过身,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他坚定决心,奋不顾身,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去达到了目标。这种执行文化只有在一个学校形成时,该校的课程改革才能走向成功。

校长要对课程历史性资源进行全面审视,挖掘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要素,为课程执行力文化服务。当课程执行力的先进性、独特性和优质性体现出来的时候,应逐渐向课程改革各方面渗透、扩张,不断提高课程实践层次、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文化影响教职工的行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角色很重要的定位就在于营造课程执行力文化。校长要重视课程执行力文化的整体构建,优化课程文化环境,提高全体师生对课程政策的认同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课程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课程执行力文化的导向机制,从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方法上建立和完善导向机制,给课程改革注入时代的色彩和生机,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执行力文化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新课程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这一切都是“课程执行文化”的具体表现。

标签:;  ;  ;  ;  

校长的课程执行能力及其角色定位的改革_执行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