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综述_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论文

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综述_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论文

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延续着迅猛增长的势头,在GDP和出口贸易中,高新技术产业所贡献的份额一直在持续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在中国无疑具有深厚的实践背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随着一些简单的生产要素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初步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涉及到的制度环境、区域性产业聚集、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分工网络、创新联盟、集约化增长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仍然是蔚为大观。

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秉承一贯的办刊宗旨,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高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园区经纬”、“分析与借鉴”等栏目中共收录了研究论文和综述72篇,我们力图做到精选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打造有影响的综述平台,提供可借鉴的智力咨询,引导创新性的后续研究。总体说来,在我们的刊物中,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可简要归纳如下: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趋势

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寄予了深切的期望,这就需要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准确的分析。吴灼亮、赵兰香(第2期)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转化能力和市场化能力两类指标,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实力,其研究表明,在市场化指标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占有率和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竞争力和新产品竞争力都呈现上升的势头;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转化能力指标方面,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新产品研发效率等则处于显著的弱势。在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中,国内产业位居产业链中低端的状态仍未根本改变。这项研究的结论并不令人吃惊,但是其指标划分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对相关的实证研究或许是有启发性的。据近期媒体报道,中国R&D年度总经费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从理论上讲,支撑国内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推进的资源存量条件应该不是根本性的障碍因素,而涉及到R&D成果的质量以及从R&D向产业和市场转化的途径和界面问题,无疑就牵扯到生产要素升级、流通和转化的制度环境问题,被体制分割、固化并可能失效的资源,需要通过大量自发演进的、多样性的、低成本的交易和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组合,构建新的价值链,这是我们期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与上述问题关联,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就是要通过建设区域性密集的专业分工合作网络,实现资源利用和转化效率的提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结构。李芸、邢华(第5期)从地理集中性、产业聚合性、知识流动性三个维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分析,在地理集中方面除了延用交通、交流便利和区域性资源丰裕度的概念以外,还将地域性制度和文化同构及其对降低交易费用的影响纳入研究视野,关注社会资本是有新意的研究方向;产业聚合强调厂商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相互服务,信息沟通和联动创新;知识流动性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聚集的最典型的特点,知识流动增强了区域学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通过集中学习和创新合作网络产生区域性的持续竞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产业聚集的研究和社会资本、知识网络、学习理论的研究相互结合,应该能够引申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唐中赋、任学峰、顾培亮(第1期)借用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构建了由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等四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指出了地域聚集,配套产业跟进,政府积极是一些有效的影响因素。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未来趋势,陈柳钦(第3期)给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所具有的互惠共生,竞争协同,地域根植和资源共享等特点,展现了经济学对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关注;同时,基于信息渗透,知识拓展和价值关联的产业融合,扩大了产业竞争和联系的范围,派生出更为复杂和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提供了产业创新的新的空间;产业的生态化则是将产业系统纳入生态的物质循环体系加以考察,王舜、王瑞芳(第3期)同样表现出对于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内在关联的关注,这种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是一个大有文章可做的研究领域。

一般来讲,提到高新技术企业人们往往联想到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而实际上高新技术的发展往往还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服务界面,通讯、金融、交通、医疗、咨询和教育等产业日益成为服务导向的产业,胡松、蔺雷、吴贵生(第4期),分析了企业员工、顾客广泛参与的服务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尝试。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较多地关注工艺和产品等技术环节,关注网络硬件如平台和渠道的建设,而相对淡漠用户体验、服务供应、内容供应等服务环节,而缺乏人性化的、精确的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恐怕行之不远。因此,从服务的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是值得提倡的研究方向。

与上述研究对应,孟晓华、崔志明、万劲波(第5期)分析了“需求定位”导向的技术预见过程,这是技术预见理念和与技术政策制定模式的一种变化,预见理念已经从“技术演进的内在推动力”提升到“关注市场因素”,再到“将整个社会纳入考察范围,引入愈来愈多的相关利益人加入到预见过程”。其目标是重点预见和选择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技术方向,着眼科技计划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新型技术预见是政府主导协调,社会和产业界全方位参与的过程。实际上,技术预见和制定技术政策是以技术导向,还是以产业需求、社会需求乃至改善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是一个关系到技术发展是否可持续的根本问题。孟晓华、崔志明(第1期)结合江苏省信息和通讯领域技术预见的实践,展示了如何应用“德尔斐”法开展以“需求定位”的技术预见。

李新功(第6期)将企业技术创新解读为一种社会行为,它是技术、经济、制度、文化、习惯等一系列共同的社会价值互相集成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研发部门、产业部门、市场和用户之间大量的交易和合作环节。包涵着信任、社会无形网络等要素的社会资源匮乏,会提高交易风险和成本,抑制个人信息的编码和传递过程,阻断从研发到产业化,再到市场化以及获得用户反馈信息支持的程序。因此需要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环境。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分析层面,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第6期)指出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逐步形成,对出口贸易贡献不断增加,区域性优势正在显现,产业基础条件日趋完善。高技术产业未来战略包括仅以加强产业聚集和规模发展,扩大国际合作,推进从加工装配到自主研发制造的产业升级。

从总体上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寻求后发优势,通过接受外国投资学习新兴技术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黄烨菁(第6期)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后,通过供应链关联,人员培训和流动,战略联盟和建立研发机构等方式,在东道国体现出技术示范和竞争等技术溢出的效果,作者通过对样本统计和模型计算发现,在中国通过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源流动所形成的本土企业学习,是获得正向溢出效果的主要方式。朱有为、张向阳(第4期)也证实了技术外溢现象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中是实际存在的,而外资对区域环境的选择,也说明技术溢出需要一定的承接环境与之配合。

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问题

从资源配置或制度环境方面,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已经积累许多研究成果,蒋春燕(第5期)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我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时容易出现的“失败陷阱”和“能力陷阱”。所谓“失败陷阱”是投入过度的资源用于风险极大的试验过程,导致“探索式学习”的失败;而“能力陷阱”则是固守既定经验,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导致“利用式学习”失败。对此解决方案是,根据绩效差距、知识存量的状态选择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依据社会网络和企业家精神推进不同学习类型之间的互动和转换。

从组织学习和信息共享的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是近年来研究方式的一种变化,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体系多样化的演进路径,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针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形态的转换过程。王九云、刘媛(第5期)讨论创新过程信息共享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剖析了制度性、技术性和信息流程方面存在的共享信息障碍。总体感觉是创新过程信息变换和利用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此领域,M.H.布瓦索等人关于信息空间和社会学习周期的分析(M.H.布瓦索,信息空间—人事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可能会提供一些架构形的概念和方法。

随着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技术创新本身进行评价、测度和各种系统或区域间的比较研究,也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第6期)在系统界定“自主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收益等三方面的自主性测度指标,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模式,这对于厘清技术引进优先或是自主创新优先的争议,也许是有所裨益的。谈毅、仝允桓(第1期)推介了“建构技术评价(CTA)的技术设计理念,强调在技术设计阶段关注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扩大技术设计范围,引入社会对话,社会试验机制,达成技术行动者和社会行动者的协调。谢伟(第3期)区分了系统创新、核心创新和外围创新,指出中国企业主要活跃于外围创新的创新分布特征,在竞争策略上,要充分利用产品结构模块化的趋势,分解产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细分多元化的市场,从中发现低成本劳动力和当地化市场知识的机会。赵宇鸣、赵增耀(第2期)利用统计数据比较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异,指出一些可以实证分析的因素。总之,技术创新问题虽然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但是,要对此提出有系统阐释力,有预见性,有新的信息内容的研究成果,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在此,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的研究,有助于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形成必要的学科范式,促进学术发展,避免在相同问题域大量研究工作相同水准地重复。

在技术创新的国家政策层面,徐冠华(第5期)反复强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意义,强调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必要性。要处理好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的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政策创新空间。梅永红(第4期)同样反复重申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是不可能通过引进取得的,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步骤。刘智强、曾伏娥(第3期)则研讨了技术创新全球化与国家创新系统边界变化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国家作为地理、民族利益和制度规范的主体作用仍会延续,但其职能边界应当是开放的,适应性伸缩的,国家作用与全球化市场作用之间存在着不能互相替代的功能划分。

在产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研究层面,杨沿平、唐杰、周俊(第4期)通过调查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门协调不力,资源配置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加大自主创新的建议。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覃肖响、王树进(第6期)通过剖析37个影响因素,提出并统计分析了农业创新问题的本因模型。上述具体产业的案例研究,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问题是有启发性的。

产业集聚和建立区域性创新体系,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程新章(第2期)就认为创新是企业和相关行为者长期合作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作用频度往往距离成反比,因此地域集中,产业集聚和区域性创新系统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因素,作者给出了由核心企业、支持企业和外围中介和基础结构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图示,强调政府在保障知识交易和促进知识合理外溢方面的作用。

三、高新技术企业问题

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引用普适性的概念,将问题表述地更为准确;借鉴新的分析工具,使得论证和阐释更具有逻辑的可信性,这是摆脱就事论事和简单经验推断的初级研究模式的一种途径。黄载曦、李萍(第4期)利用现代企业理论和契约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多重、递进的关系契约性质,与传统企业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系契约是由金融资本拥有者,技术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资本拥有者共同参与签署的;其中技术资本拥有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性人力资本,在关系契约中的分量与专业技术要素的稀缺程度、信息不对称状况和资产专用性等因素相关;同时这种企业的关系契约是递进谈判的过程,契约内容会因时因事出现调整。这种复杂的不完备的契约性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方式,权力和利益分配结构以及约束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显然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地方。

邢斐(第2期)研究了在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融资的情况下,创业者(即风险资本家)与风险投资者之间所有权和控制权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其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投资进入阶段,创业者通过股权和控制权的让渡引入风险资本,引入风险资本后;风险资本家实际获得的控制权和监督能力,与其处理信息不对称的能力相关,与创业者的谈判资本相关。这是一个动态的合作博弈过程。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执行层面,赵永彬、李垣、陈龙波(第5期)区分了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论是值得注意的:财务控制(结果控制)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突变创新的开展,但是有利于渐进创新的推进;相反,战略控制由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突变创新,但是对促进成本优化的工艺或管理环节的渐进创新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其组织控制模式的选择结合起来。

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风险性特征,使得融资问题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姚梅芳,张丽琨(第4期)通过研究发现,处于不同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点,其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先序:种子阶段融资方式的优先序为自有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天使投资和政府投资;创建阶段融资优先序为风险投资、自有资金和政府投资;成长阶段融资优先序为风险投资和自有资金;加速成长阶段融资优先序为私人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投资公司投资和自有资金;成熟阶段融资优先序为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风险投资。文章采用的是硅谷企业的调查样本,与国内企业的情况不一定吻合,但是分阶段剖析融资问题的思路可能是有启发性的。

与融资问题对应,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源管理也是其核心的管理内容,王桂山、金福(第5期)基于霍兰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源系统和智力涌现特征进行了有意思的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几个特征,如组织智能由组织成员的智能聚集而成,表现为组织整体对环境理解并实现自适应反应的涌现特征;智力涌现需要组织愿景与个体智力资源自我管理的统一协调;智力系统具有内禀复杂性,智力资源处于不断变异、互动和选择的过程中,同时,智力系统还需要对环境不确定的变化作出反应;智力系统的特征还包括:智力系统选择性演进,智力共享机制,智力系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智力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耦合,智力系统具有多维多元性质等。正因为企业智力系统具有上述特征,智力资源的管理就应当包含愿景协调,复杂性控制,组织文化建设,学习与成长管理和自适应性培育等新的管理内容,比之传统管理系统,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源管理体制具有更多的柔性、自适应性、协同性和多元性特征。

李永娟等(第2期)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北京1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集体状况进行了实证性(n=52)研究,由此概括了理想的企业领导集体的特征,进行了现实状况的差距分析,特别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访谈对象的身份(领导者或领导集体成员)和企业业绩不同,他们对领导集体的理想状态和现实差距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在此,我们特别推荐的不仅仅是其研究结果,而是其认真、耐心和言之有据的论证方式,他们的问题界定,样本分析,研究程序和结果统计分析,至少在形式上是十分规范的。与此相反,那些仅仅是概念的任意组合和演绎的文章,已经不能提供哪怕些许的新的信息量。

周永庆、陈劲、许冠南(第3期)运用机会窗口、财务绩效和技术能力等三维绩效指标界定了复杂产品系统的成败,提炼了影响系统成败的战略、组织、技术、资源与软能力、环境等五大类49个因素指标,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指出各种因素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成败之间的影响关系。这种研究是制定相关政策和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在高新技术市场运行和企业竞争中,技术标准往往是锁定市场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多数企业来讲至少也要使其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标准符合市场主流的标准规范。当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环节日益出现模块化组合的趋势时,企业间的标准合作和质量互动,就成为企业参与标准竞争并确保其市场地位的关键工作。孙耀吾、韦海英、曾德明(第3期)指出现代企业倾向于通过合作网络参与标准竞争,合作网络包括主导企业及竞争对手组成的核心层,配件或互补品供应商组成的产品网络层,网络服务商、政府部门、研发机构和中介组织构成网络服务层。在网络中标准共享和质量互动,促进各个参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四、高新技术园区建设

高新技术园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政府资源配置主导的园区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向市场主导配置资源模式的转型。吕政、张克俊(第4期)分析了传统高新区管理体制向新型体制转换的存在的五种界面障碍和突破途径:在解除体制障碍方面要精简政务体系,实现事务和服务的市场化;在转换发展路径方面要减少传统资源的供给,增加产业化基础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服务资源的供给,促进创新合作网络的建设;引导企业突破价值链的端锁定,增加自主创新的专利和技术标准积累;增加园区内企业的价值链联系,突破简单扎堆的障碍;通过强化中介服务网络,破解园区“边界”阴影。

徐冠华(第1期)指出在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过程中,高新区要成为自主创新基地,高新区面临“五个转变”:高新区的发展模式要实现从依靠资源投入到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的转变;要实现从依靠政策优惠和招商引资向优化创新环境和培育内生发展动力的转变;区域内产业构成要从大而全、小而全向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从硬件建设向优化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转变;从资源单向流入向对外辐射参与国际竞争转变。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完善园区法规政策环境,提升对中小企业的孵化功能,加强培育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提高国际化服务水平。

在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它要成为国家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新区的增长模式。王德禄(第6期)特别强调了高新区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依靠区域内自主创新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对此,政府需要积极作为,促进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高新区的产业组织创新,在企业层面要强化区域多模式的孵化功能,分类支持瞪羚企业和具有技术整合能力的大型企业;在产业层面要促进区域性产业分工与合作结构的演进,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在机制层面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中介机构为桥梁实现企业—中介—政府互相协同的产业支持机制。

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园区研究的热点领域,江南平(第5期)介绍了苏南地区以开发区为主导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的步骤是开发区城市化引发周边农村城市化,然后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这种跳跃式,外部驱动,人为设计和增长模式单一的城市化进程,自然引发了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和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苏南的经验是政府要发挥城乡统筹主体的作用,要依据产业发展和要素市场发育进程适度控制城市化进程,要依靠改革和发展解决问题。

开发区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更是高新技术园区特有的问题,郑彦松(第6期)认为国家高新区在生产要素聚集,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产业规模以及局部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具备条件,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点。依照国内学者将高新区发展划分为要素群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和财富凝聚等四个阶段的模型,文章指出目前国内主流高新区处于产业引导阶段,开始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与高新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以高新区为依托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用来,石忆邵、历双燕(第4期)剖析了苏州、浙江、上海高新区内产业结构雷同、缺乏规划引导,集群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建议加强产业规划,推进区域型产业创新合作网络的演进,促进要素市场、制度环境和服务环境的完善。丁刚(第6期)简要阐述了用“产业招商”取代“政策招商”,“企业集聚”升级为“产业集聚”,“科学发展”替代“规模增长”的三个策略,其核心就是要促进区域内形成产业网链,强化各网结之间的关联。

孵化功能同样是高新区基本功能,张海峰(第3期)介绍我国9个国际企业孵化器运行发展的经验,指出国际化孵化器在未来发展中要强化对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要帮助企业解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标准认证,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贸易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对国际信息的处理能力,提升孵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之,孵化器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其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厘清。金元浦(第6期)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问题,孵化问题是有高新技术产业缘起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在需要原创精神、需要产业链匹配、需要公共服务体系和支撑网络方面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有着相近之处,由于创意产业的形态更可能具有无形的特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有可能在虚拟园区和数字化市场中实现。检索这项研究成果的用意就在寻求高新技术产业以外的他山之石。

五、分析与借鉴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是分析与借鉴栏目的主题。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研究中,政府职能定位是一个突出的话题,这也是国家之间差异较大的部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展政策与措施研究”课题组(第4期)指出我国与技术创新的法规往往政出多门,未成体系,原则性表述多,操作性规则少,而欧美国家则法规体系健全,政策的可操作性显著;我国建设的技术创新信息平台条块分割,为达到国外通用性状态;国外的创新服务体系依据政府监督,实行市场化、行业化运作,而我国行业组织和行业自律机制尚不完备,凡此种种,有许多地方需要反省。

在企业运作层面,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具有更多的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风险投资者切分了创业者的股权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治理结构,熊波、陈柳(第4期)比较了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民营高技术企业的治理结构,指出美国企业股权、经营权和控制权的划分相对清晰规范,外部监督较为有效,经理阶层和关键专业资源拥有者的激励机制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这些特征都值得国内企业注意和借鉴。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徐冬青(第2期)也介绍了印度软件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扶植大型软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行业组织发挥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同样作为后起发展的国家,我国软件业借鉴印度的经验可能可以更平滑地过渡。

在分析和借鉴栏目,2006年还分别刊出文章,介绍了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黑龙江、温州和香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其中温州和香港的经验别具特点。张苗荧(第6期)研究了温州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问题,其模式是利用政府产业规划的机制和已经积累的资本优势,有意识地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通过信息和生物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形成融合型新型产业;利用商贸、物流和发达的服务业优势促进制造业的联动升级;寻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引入外资获得技术外溢效应,使其实现内源式发展向开放型发展的逐步转换。

杜祖基、李春景、曾国屏(第2期)指出香港作为一个“小型开放式经济体系”,如果长期保持经济虚拟化的状态,就难以避免随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出现剧烈震荡的风险,因此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具有战略的必要性。同时,香港已经具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自由港的资源,为配置和整合高端产业资源提供了基础;CEPA深化了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使得香港可以与内地产业建立起更深层次的关联结构;基于比较优势和分工原则,香港的研发资源、市场和品牌资源与内地生产资源共同打造新兴制造业的产业链是极有可能而且具有竞争力的,这也是香港给予高新技术重建制造业的前提条件。

六、结语

作为结语应当指出,我们在此所介绍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成果,只涵盖了国内相关研究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一些重要的研究都未包含在其中。扩大我们检索的范围,加强对国内重要刊源的关注,提高检索重要研究内容的准确性正是我们来年的努力方向。我们力争在政策研究方面提高检索文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在产业发展的执行层面增加检索文献可操作的咨询价值;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方面,更注重推介新兴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理论探索。总之,我们期待这份期刊能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领域寻求思想和学术信息的一个好的向导。

标签:;  ;  ;  ;  ;  ;  ;  

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综述_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