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林口157600)
【摘要】目的:将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应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纳入诊断及分析的42例肋骨骨折患者归入此文实验研究资料,对42例肋骨骨折患者都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X线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4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结果。结果: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检出合计率对比X线检查方法更高,P<0.05,出现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膈上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膈下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胸肋关节部位骨折检出根数、其他细微骨折检出根数对比X线检查方法更多,P<0.05,出现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得到较优诊断效果,展现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肋骨骨折;诊断价值
肋骨骨折是胸部比较常见的损伤类型,对此类患者予以及时临床诊断十分关键。X线检查是肋骨骨折患者的常用方法,不过具有一定的漏诊情况,所得的影像学影像也并不清楚。近几年来,64层螺旋CT相关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在临床上逐渐推广使用[1]。本文实验研究目标是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纳入诊断及分析的42例肋骨骨折患者,评定将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应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研究评定资料来自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纳入诊断及分析的42例肋骨骨折患者,42例患者共骨折105根,女性12例,男性30例,年龄最高65岁最低20岁,年龄平均值是(42.98±5.43)岁,患者自受伤直至入院时间间隔1.6小时到20.4小时,时间间隔平均值是(10.91±1.30)小时,分析致伤原因,车祸致伤有15例,工伤致伤有12例,打架斗殴致伤有10例,其他原因致伤有5例。
1.2 方法
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检出合计率和X线检查方法都实行于4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方法采取GMMDR系统,使患者保持正位体位,予以患者肋骨骨折一侧的斜位检查。64排螺旋CT检查采取东软128层64排螺旋CT,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将自己的手臂抬起,将管电流设成140mA~220mA,将管电压设成130kV,将床速率设成24mm/圈,将扫描速率设成0.5s/圈,将重建间隔设成1mm,将重建层厚度设成0.8mm,对患者的全部肋骨进行扫描,自患者的头部到脚部进行扫描,待扫描后凭借容积再现相关技术、多面重组相关技术获得患者的三维图像,并和临床需求进行结合调节得到最佳的呈现效果。
1.3 指标观察
(1)研究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2)研究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不同类型肋骨骨折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42例肋骨骨折患者数据加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检验,检出合计率、用例数(n)或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数据间体现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
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检出合计率与X线检查方法对比,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
表1 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分析
2.2 分析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不同类型肋骨骨折检出情况
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膈上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膈下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胸肋关节部位骨折检出根数、其他细微骨折检出根数与X线检查方法对比,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
表2 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与X线检查方法的不同类型肋骨骨折检出情况分析
3. 讨论
肋骨骨折是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特别是第四肋骨到第七肋骨极易出现骨折,主要是由于第四肋骨到第七肋骨长度比较长而且固定程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在外伤的时候出现骨折的几率比较大[2-3]。
现今,对肋骨骨折多采用X线诊断方法及螺旋CT诊断方法,然而,X线诊断方法受到具体投射的角度、投射的光线等相关因素带来的影响,无法将患者的骨折进行完全展示。64层螺旋CT检查方法可以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更为全面以及更薄的扫描检查,增加三维容积相关重建方法后,能够将分辨率比较高的三维图像获得,还清楚展示出比较细微的一些骨折[4]。本文中,42例肋骨骨折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检出合计率96.19%比较于X线检查方法55.24%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采取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的膈上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膈下肋骨骨折检出根数、胸肋关节部位骨折检出根数、其他细微骨折检出根数(40根、31根、10根、20根)比较于X线检查方法(26根、18根、4根、10根)更多,P<0.05,展示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李之冰[5]研究中,对72例发生肋骨骨折的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检出膈上肋骨骨折总计率96.7%比较于X线检查方法76.7%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检出膈下肋骨骨折总计率100.0%,比较于X线检查方法71.4%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对比及分析意义。和此文结果具有部分相似性,体现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比较于X线检查方法的诊断优势。
综上所述,肋骨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方法得到较优的诊断效果,展现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杨,刘静,王江玥等.多层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24-126.
[2] 白光宇.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5(7):114-115.
[3] 杨雅朋,张洪.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394-396.
[4] 戴丽.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7,29(3):41-42.
[5] 李之冰.用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检查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63-64.
论文作者:张峰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肋骨论文; 方法论文; 容积论文; 检出论文; 螺旋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