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与青年政策走向_社会价值观论文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与青年政策走向_社会价值观论文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导向与青年政策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价值观论文,导向论文,当代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青年是我国实现跨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宏伟目标的一支生力军。动员和吸纳广大青年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当前以及未来对广大青年进行价值观引导,开展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重大任务。

一、青年价值观引导中需要解决的若干认识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社会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一元”与“多样”的关系

实质上,这是一个区分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不同的利益主体构成不同的价值取向,即价值观的多样化,在我国已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这种事实出现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确立,随着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价值本位的主体就逐步形成了,价值观取向也多样化了。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研究中国特色的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对全体公民的要求,揭示价值导向的使命。在不可能有统一的利益主体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确定价值导向的问题?显然,简单地以不同利益主体的人数多寡来作为价值导向定位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会把不同利益主体对立起来。如果以大多数人的价值本位为基础(他们因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作为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群体),那么不同利益主体都将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我们的价值导向尽管是一元的,也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问题是,价值观取向的多样化造成了积极的、消极的、错误的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批判左的影响而肯定价值观多样化进步意义的时候,对这种复杂局面的分析是不够的,以至在一些青年的眼里,一切存在的东西似乎都是合理的了,比如,及时行乐、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碌碌无为等等,今天都被他们看成个人选择与追求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这样势必使正确的价值导向受到冲击、淡化和曲解,甚至在多样化的旗帜下用错误的价值观取代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当代青年面对价值观变化中出现的多样化趋势,能够认清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种认识的过程,就是青年价值观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逐渐缩短距离的过程,逐渐“磨合”贴近的过程。

第二,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元型人格”与“双重价值标准”的关系

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既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互性,又存在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时性。交互性的结果,带来一种“过渡型人格”;共时性的结果,带来一种“边缘型人格”(注:叶南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二元型人格》,《社会科学报》,1994年11月3日,第3版。)。这种经济、文化结构对二元型人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价值观演变与发展的又一特殊背景,是我们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时必须认识清楚的。

社会学、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人格是一个人在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习惯系统。支撑这种习惯系统的便是人的价值标准。因此,二元型人格意味着“双重价值标准”的对峙。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种对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1.关于传统的与现代的价值标准的对峙。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特殊的现象:有些人虽然年轻但思想保守;有些人虽然年迈但心理年轻。说穿了,在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存的社会里,就看谁更接近传统,谁更接近现代。在二元型人格的个体身上,既存在保持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的倾向,又存在打破这种僵化格式的倾向。这是一种封闭与开放、创新与守旧、静止与前进的较量,孰占优势,人格倾向、价值取向的指针就指向哪里。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他们更具开放精神、创新精神,他们更容易倾向于接受现代价值标准。然而,变革的社会处在新旧交替之中,传统的与现代的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青年也不例外。

关于理想的与现实的价值标准的对峙。理想是一种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现实可能性的想象,理想与人生、社会、职业等不同目标结合,就形成人的各种类型的价值目标。然而,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在部分青年身上很有典型性:他们富于理想,理想使他们经常热血沸腾;他们易于失落,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阳光下的阴影、道路上的坎坷经常令他们迷惘和无奈。比如,青年拥护改革不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但一旦就业受阻,便怀念原有就业制度的“优越性”。象这样持有截然不同的价值标准对待同一事物的现象,并不鲜见。处于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的青年本来就被社会塑造成“过渡型的人格”,再加上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更使其“双重价值标准”凸现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当“双重价值标准”对峙而使青年无所适从的时候,青年也往往会对二元价值目标同时失去信念,由此出现价值迷失,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2.关于东方的与西方的价值标准的对峙。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流变中凝固而成的。但东西方也因为人类面临共同的矛盾和实践,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因两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生活空间造就了一代“边际人”。其人格虽然保留本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但外表则被西方文化包裹起来了。举个例子,今天许多青年人对贞操依然看重,然而在观念上对婚前性行为却又表现出惊人的容忍。持有这种“双重价值标准”,只能说明其价值标准的混乱。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区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而且特别要防止青年中出现全盘西化的思潮。

第三,正确认识价值导向上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在价值导向上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改革开放带来了能挣会花、讲究实惠等观念,这是值得肯定的,它们是合理的价值取向;发展生产树立了经济效益、利益保障等观念,这是值得肯定的,它们也是合理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孕育了等价交换、自由竞争等观念,它们同样是值得肯定的、合理的价值取向。诚如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一样,在某些情况下,上述合理的价值取向也有可能诱发盲目消费、斤斤计较;金钱第一、追求享受;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国家和社会要提出明确的价值导向,既使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满足他们正当的各种物质需求;又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鼓励他们有理性的人文精神追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肯定青年有些合理的价值取向上,而应使这种价值取向不断升华更加完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价值导向上也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问题。

第四,正确认识青年发展的近期价值目标与长期价值目标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从现在起一直贯穿于中国现代化整个进程有关青年发展的长期的价值目标,也即长期的价值观导向。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因为“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信念系统。在这个信念系统中包含了主体的“历史方位感、社会秩序感、社会规范感、价值本位感和价值实践感”(注:李德顺:《价值新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这种深沉的信念系统是广义的、是价值观念的最重要的形式。二是因为培养“四有”新人作为一个目标系统,是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邓小平同志有关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创造,在于把理想教育从道德教育中独立出来,把它放在全面发展目标的首位。三是因为“四有”新人的价值目标也是对全体公民、全体干部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了落实长期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有近期的价值目标,即近期的价值观导向。它在发展方向上与长期价值目标一致;在现实生活中保障长期价值目标的实施;内容在不同时期可作相应的调整而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总之,没有长期的价值目标,人与社会的发展就不能超越;没有近期的价值目标,我们就会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制定并践行近期价值目标是落实长期价值目标的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

二、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的近期价值观导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青年价值观导向首先要从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来认识其自身的发展。这些历史使命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民族和国际等重大事务,而且还包括青年自身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成家立业等一系列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事务。因此,中国青年的近期价值观导向有着十分丰富和具体的内容,包括爱国与进步,公正(平)与效率,自主与协作,创新与继承,等等,这是我们全面理解青年价值观导向的“钥匙”。

第一,关于“爱国”

“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爱国的具体行动就表现为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今后服务祖国的本领;勇往直前,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2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巨变。这些伟大的成就令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青年感到光荣与自豪。但是,接下去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特别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更应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更应具有爱国敬业的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强调“爱国”还有其特殊的针对性。当我们打开国门的时候,一些青年人往往会因看到自己国家比西方国家落后而产生“崇洋媚外”的消极想法,这就影响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所以强调“爱国”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增强青年的凝聚力。我国有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国民性中带有“奴性”的烙印。消除部分青年中的“崇洋媚外”的思想,要做艰苦的工作。用“爱国”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去战胜消极的情绪,无疑行之有效。二是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爱国主义实际上是从思想意识上保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因此,自力更生成了开放的政策语言,而爱国就成为我们追赶世界文明潮流的动力。

“爱国”还是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首先,爱国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我们知道,爱国是千百年来积淀凝固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怀有这种感情,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每当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多少志士仁人毫不犹豫地站在拯救祖国、拯救中华民族的第一线,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任何时候,“爱国”都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力量。今天我们继承先辈“爱国”的光荣传统,虽然其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颗追求历史进步的赤诚之心是永恒的。其次,爱国主义是分层次的。当代中国青年最起码要热爱祖国的土地、历史和文化,还要热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及其创造的文明。离开了这一点,任何个人奋斗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再者,今天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我们已经用人类历史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来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一制度追求最大程度的平等与公正,消灭人剥削人的罪恶,每一个人都要为之奋斗。应该承认,今天还不是所有人都坚定地支持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的道理化为爱国主义来认识,来争取每一个青年,每一个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祖国就是“有理想”的具体表现。

第二,关于“公正”

纵观人类文明史,“公正”是人类道德的永恒主题。原始社会崇尚平等的公正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道德体系赋予公正不同的阶级内容。西方伦理学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过:“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中国古代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进行了建立公正理想社会的设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公正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的分配。总之,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长期以来,人类将“公正”视为社会的最高价值,视为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这是我们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重提“公正”以作为解决社会性道德难题的价值导向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原则,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50年代以来,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劳动、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等,都是处理好这三者关系的具体行动,于中也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美德中有关“义利”关系的养料。实践证明,这样的道德价值导向是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当然在左的影响下,我们强调集体主义时,对个人合法而正当的利益重视不够,甚至抹杀。今天社会在发展,道德也要发展。道德发展是建立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今天我们仍要坚持在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来发展道德,当然可以赋予它新的内容。“公正”的价值导向就被社会认可了。讲“公正”,就意味着对个人私欲的节制、控制,不能去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讲公正,同时也意味着国家、集体要平等对待任何人,不能因为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可以随心所欲地侵犯个人的利益。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正”作为道德价值标准,能够很好地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物质文明建设重任的同时,也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这是社会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基本任务。在道德修养上,用“公正”价值标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国家、集体、个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人际矛盾;如何信守诺言;怎样培养善待环境的道德情操;能否为社会竞争中的弱者献出爱心,帮助他们一起拥有灿烂的生活;有没有维护社会安定与公正的勇气,敢于挺身而出与各种丑恶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等等。总之,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他们要在“公正”面前交出一份令社会满意的答卷。

需要指出,强调“公正”不仅出于道德价值的思考,还因为它与理想、与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也联系在一起。现实呼唤社会公正、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国际公正等等,使得“公正”作为一种价值结构要素纳入价值观导向,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普遍意义。

正因为“公正”还体现了其他价值结构要素,所以我们在强调“公正”的时候(对经济等领域来说是“公平”),我们必须考虑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效率。于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提出来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土地早已公有,资本主义工商业早已改造,从理论上说,中国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为什么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呢?主要原因就是在公平问题上,长期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使之成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注:俞新天:《走自己的路——对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因此,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今天, 我们在提倡“公平”价值观导向的时候,也要特别地注意“效率”的问题,特别地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

第三,关于“自主”

“自主”作为价值观导向的内容之一而纳入我们的视野,是出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人的需要。

“自主”对于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我们曾经片面地宣传民主的阶级实质,忽视个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民主权利的拥有和使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论,有时缺乏完整的实践。这种局面是完全与社会主义民主背道而驰的。所以,养成“自主”的人格即是扩大个人的民主权利,这将有利于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主”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而且决定其在未来世界中的角色。

强调“自主”对于今天进入青年期的独生子女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是或多或少反映了因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而造成他们有较强依赖性,以至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事实。其主要表现可概括如下:缺乏主见,被动地让人全权负责其重要的生活事务;缺乏自信,怀疑自己具有独立发挥作用的能力;把自己的需要隶属于所依赖的人等。与依赖成为对立面的便是独立。今天的青年人要尽快地抛弃父母的“拐杖”,走向独立,走向自主。我们无意把缺乏“独立”性完全归结为独生子女教育这一因素,但必须对此进行深刻的反省。

独立与自主相比,自主是高一层面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独立性、主动性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表达了自信、自强、自律、自立以及自我尊重和自我负责等丰富的内涵,这是人格的最好发展,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力量、自我教育。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这里用“自主”概括“独立”而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导向的理由。有自主精神的青年是健康的青年,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盲流”;有自主精神的青年,是有主见的青年,心中有检验是非的“准绳”。总之,有自主精神的青年,他们的人格是成熟、深沉的,能能够把握自己人生的。

“自主”的本质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强调“自主”的时候,就意味着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必须树立协作精神。现在部分青年中仍有“个人本位”的倾向存在,似乎讲自主就可以自行其是;讲独立就可以不要任何约束,越没有束缚,传统的束缚根除得越多,就越独立。这是对自主、独立本质的错误理解。确实,自主也好,独立也罢,为个体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但只知自主、独立而不知如何学会与人协作,在现代社会里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训练场所,要教诲在其中工作的人们相互尊重和支持,重视社会合作和联系。正是在这点上,许多学者把协作精神作为现代人的一个特征提了出来。

第四,关于“创新”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程,创造性工程要由创造型人才去完成。这不是一种文学性的语言修饰,而是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话题。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9 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4次代表大会等场合多次发表讲话,强调知识创新的问题。 他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将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应该说,这体现了我们把“创新”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导向的时代背景。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里的教育应该是指广义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家庭教育。我们需要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了解过去和现在,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探索未来;教育不只是保存和传递文化,而且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社会历来重视创造成果的价值,但今天变为更加重视人自身具有的创造力价值。所以,如果有人问今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那么人的素质的灵魂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创新”两字。直至今日,恩格斯曾批判过的“可怕的背书制度”在我国仍有市场,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人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关注和研究创造理论以来,现在创造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当代世界的各种竞争,也最终集中地表现为提高人的创造素质,开发人的创造资源的竞争。所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理解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潜能特质,相信人都有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创造能力,特别要看到青年、青少年所具有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性、求新异等个性特点,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至关重要。前者有因材施教的方法问题,后者有创新的自信心问题。这是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的关键。事实证明,青年中蕴藏着的创造潜能,一经开发就能成为巨大的增值资源。当代中国青年个性中的创新性比过去的青年人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导致的。大众传媒的发达、电脑技术的推广,使他们有较强的信息接受、处理、分析的能力,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意识。

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的统一。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任何有科学价值的创新决不会割断历史。因为事物的发展过程,总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阶段性。这一过程留下两份“遗产”: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我们将否定或扬弃消极的因素进行创新,也同样可以把积极的因素作为创新的发展基点。强调两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改变青年经常会出现的“全盘否定”的思维方式而不能正确把握创新实质的状况是很有针对性的,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价值观的导向。

在对“爱国、公正、自主、创新”这一当代中国青年近期价值观导向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要作一简要小结,以说明提炼和概括这一价值观导向的若干原则:第一,它们体现了现实社会的性质;第二,承继了现实社会需要的优秀传统;第三,突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人格特征;第四,与长期价值观导向有较具体的联系;第五,价值观导向的内容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较普遍的意义。应该说,上述价值观导向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现阶段社会对青年的要求,引导他们向“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前进。

三、青年价值观教育与青年政策的走向

青年政策就是通过满足青年的各种需要、提高青年的能力素养、净化青年的成长环境等广泛内容,来保障价值观导向的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法治的社会,我国政府适时地制订了涉及青年教育、升学、就业、医疗、福利以及社会保护等一系列具体的青年政策和条例,也适时地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事实上的青年政策,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较而言,我们还有必要尽快完善各项青年政策,包括有关公民教育、法制教育、青年干部训练、人生观教育、环保教育、国际化教育、保障国家安全教育,还有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见义勇为、文明礼貌、失足青年转化、创造发明等领域,都应该逐步制订出相应的青年政策、法规或条例。这样,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有一个具体的“尺度”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规矩才有方圆。某种程度上,青年政策应该而且可以成为青年价值观发展的“导向仪”。

那么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制订好未来的青年政策呢?我们以为这个更高的起点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也就是说,把青年一代的成长放到整个社会发展、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去思考。因此,制定未来青年政策,就必须把握四个“支点”:(1)青年如何进行人生目标的设计;(2)青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3)青年如何驾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4)青年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应该成为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实现近期与长期价值观目标的未来青年政策走向。下面,我们以论题的形式,围绕上述青年政策的走向来阐明若干关键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未来青年政策。

(1)志愿者服务的青年政策:倡导无私奉献

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如何进行人生目标设计的一个特别值得强调的方面。众所周知,“无私奉献”在左的年代有特定的含义。但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可丢。在按劳分配作为现行经济政策的条件下,我们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不失为把无私奉献与现行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无论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我国体制改革后社会保障中的服务保障所存在的严重不足,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看,提倡志愿者服务都有其时代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制订相关的志愿者服务的青年政策来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保障青年价值观导向的实现。

制订志愿者服务的青年政策的要求是:第一,志愿服务要法制化。就是以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志愿服务的正常进行。比如法国就制订了“国民服务法”,据此规定法国公民必须参加各种类型的国民服务计划。第二,志愿服务要社区化。就是以志愿服务作为纵横交错社会生活基本网络的重要载体,发挥社区的作用。比如美国推动“社区法”时曾掀起了全国性的青年志愿服务首创运动。第三,志愿服务要体系化。这主要从志愿服务本身具有从上到下的组织形式,以及建立专业性服务结构方面得到体现。第四,志愿服务要有激励机制。在启动时以发动为主,社会招募为辅,以后逐步达到以招募为主,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自觉行动。比如,对青少年从小“灌输”志愿服务意识,不仅有“硬性”规定,而且还有必要的考核。再比如,个人价值的实现,常常伴随其心理需求(才能发挥、赢得荣誉),也要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总之,制订有关志愿者服务的青年政策,将帮助青年更好地进行人生目标的设计,使主体更自觉地领悟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特征与走向,明确主体发展的历史地位,从而使自己体现价值观的思考与全部行为方式自觉地建立在这一历史特征的基础上。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无私奉献必将成为中国青年人生的“主旋律”。

(2)社会教育的青年政策:关注网络时代

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方面。有关大众传媒对青年成长及价值观演变的影响,学术界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网络成为新的大众传媒,这将对当代中国青年产生更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现就其涉及当代青年人际关系的影响提出新的见解。

90年代中期,网络时代的趋向开始出现。1999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拥有400万网民,而且网民队伍扩大的势头非常迅猛。 网民中青年是主体。青年人运用网络为通讯工具,开始改变人际交往的模式。通过网络交往的青年人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据西方学者(注:[美]唐·泰普史考特:《N世代——主导21世纪数位生活的新族群》, 台湾希尔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0、475页。)的调查:第一,充满关爱。 他们不易被骗,也不敢轻易去骗人,因为网络里一切都会透明化。而一旦失去信赖,就会被排斥在网络活动之外。网络时代将构建出一个充满爱、懂得关心人的共生社会。第二,落落大方。他们敢于讲话,敢于接触,比他们的父母更轻松地面对环境。因为网上讯息管道多,流通快,每个人都见多识广。第三,不信权威。父辈在科技知识上明显落后于年轻人,使年轻人产生反权威意识,这也是十分自然的。第四,陌路相知。他们在网上可与千千万万未谋面的网友志同道合地学习、游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第五,孤而不独。远在偏僻地区的人也能在网上交友。网友比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多得多,网络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会化渠道。当然,网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有问题。其一,多重自我。他们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扮演不同角色,容易在选择中造成精神失控。其二,为人鲁莽。网上出错,“鼠标”一点即可改正,日久形成的草率习惯会影响其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其三,充满不确定性。西方称网络时代为“年轻的航海家”,自己的未来不知托付给谁。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供我们借鉴。

制订社会教育的青年政策,旨在使在网络里成长起的一代人有更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政策内容应包括:第一,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父母、老师不要用权威的方法去教育他们。第二,沟通对话,双向互动。父辈在电视单向传播影响下长大,今天的青年人则是在网络双向传播影响下成人,所以一定要有平权观念。第三,回到现实,注重实践。网上交友不能代替生活中的交友,要在实践中提高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第四,加强信息和网络的管理。这需要全社会统一规划。

(3)国际化教育的青年政策:塑造全球观念

当代中国青年如何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答案是进行国际化教育,并把此作为今后的一项青年政策。在今天,任何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都已无法与国际社会隔裂开来。首先,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跨国公司、世界市场、经营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全球经济联系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闭关锁国的结果,只能是发展停滞、经济落后,甚至被开除“球籍”。其次,民族文化的交流已无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在国家与地区间互动加强的过程中,共同文化越来越普及。那些被广泛认同的实体性文化(如建筑、交通)、表象性文化(如消费、广告)、观念性文化(如习俗、艺术)对当代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通过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增进了解,相互认识,实现文明的共创、共进与共享。当代中国青年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要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强林,他们只有跳出生活的狭隘圈子,去关心整个人类、整个地球,树立起“地球村”的思想,才能真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制订国际化教育的青年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培养青年成为具有国际性眼光的人才,以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第二,培养青年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实现人的现代化。第三,营造国际意识的社会氛围,让广大青年了解东西方各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态势、历史演变、著名人物、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第四,加强对青年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关心国际时事和形势,树立国际正义感与国际责任感。第五,在吸收全球文化的同时,发扬民族文化的特色,让青年懂得越具有民族特色也就越具有国际性的道理。

所谓全球观念,即指以全球为范围,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一国或个人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国际化教育的青年政策,将使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总趋势进一步汇入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去,并且从世界发展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长期价值观导向的终极意义。

(4)引导青年爱护大自然的政策:树立环保意识

自然资源的短缺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树立环保意识有一个前提,就是提高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与自然全面依赖与和谐,从最优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出发,去认识和处理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引导青年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要引导青年树立全球意识。在对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上,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青年也应该是负责任的青年。环保意识包含的内容是:首先要认识到自然是个有序的系统,人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要学会尊重、爱护大自然,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要认识到技术进步既能给人类带来繁荣,也可能破坏自然循环。离开整体生态环境,技术在某一领域的成就再大也显得毫无意义。这是我们制订引导青年爱护大自然这一青年政策的理论依据。

制订爱护大自然的青年政策要强调以下方面:第一,青年有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权利。应该公平地满足后代的发展需要和环境需要。第二,青年是保存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的主力军。爱护大自然,保卫自然环境不遭受破坏,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光荣职责。第三,广泛开展野外活动,增进对大自然的感情、认识和了解。在野外活动中也要履行人对大自然的伦理义务,保护花木鱼虫的生存权利。第四,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废品,防止环境污染,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是价值观目标的新增长点,是我们成功走向现代化的保证。爱护大自然,从一个新的角度成为“爱国”价值观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通过新的青年政策来进一步丰富它的内涵。

在展望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与青年政策走向的时候,我们对当代中国青年充满了信心: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21世纪的中国属于他们!

标签:;  ;  ;  ;  ;  ;  ;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与青年政策走向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