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思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应用论文_田耕

探究创新思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应用论文_田耕

中能化(贵州)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中国,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都需要用创新思维去应对、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在国企改革发展中也需要以创新思维去打开工作局面。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些创新思维在改革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创新思维;改革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但应该具有改革的精神,而且应该具备创新思维的思想方法,并把这种思想方法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企改革的实际需要,建筑市场竞争白热化,任务难度非常大,严峻的形势使我们企业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内强管理、外抢市场,努力开拓新的生产经营工作格局,创新思维、大胆探索,打破过去那种只沿一个角度、一条途径、一种模式思考问题的常规旧习,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创新思维应用必要性分析和重要意义

1.1创新是改革发展的生命和未来

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创新的巨大作用。他曾这样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创新,源于他对世界大势有着清醒认识。他曾说:“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他看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由此可见,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他很清楚,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实践证明,大到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小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1.2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是指从新的思维角度、程序和方法来处理各种情况和问题,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及思维过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走创新思维的的模式,在机制、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技术等都需要创新,例如发展混合所有制、互联网+、平台优势等顺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长久之计,才能有效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拥抱变化调整企业管理运营模式,才能有效的从时代的变革中脱颖而出。

2目前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目前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建筑工程中还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意外情况,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具体的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多数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然在按照以往的标准,对当下的建筑工程形式了解不够明确。没有做到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将会导致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在后续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问题。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长期存在,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一些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中甚至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漏洞,这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2.2干部队伍素质不够高

一是思想素质不够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感到茫然;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该不该我做”、“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讲奉献少、讲索取多。

二是学习不够主动。对学习的根本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功利思想严重,满足于拿文凭、混学历,用以“装潢门面”,因而学习中囫囵吞枣的多、学以致用的少。有的人本来原学历层次就不高、文化基础薄弱、知识匮乏,不仅不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对业务知识、技能,也不肯下功夫学习,“老本”被吃得所剩无几。这些表现,与新时期地勘工作的要求极不适应。

三是工作不够积极。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敷衍塞责,不动脑筋不计成效,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人常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工作被动之人,可我们中有的人当一天“和尚”却连“钟”都不曾撞响或干脆不撞,得过且过;还有些人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经验,默守陈规、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2.3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由于行业管理体制影响,建筑施工大多数仅限于对单一具体搞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科技创新的开展产生很大制约,是目前科技创新工作只关注具体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管理改进等方面,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储备较少,在工程中也缺少原创型的技术发明和成套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的深度研发和外延开发不足。

二是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在创新上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说,对建筑工程的重视点在于工程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式没有重点关注。这就导致管理人员采取的管理模式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理念落后,也就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不能满足需求。从一些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建筑管理人员自身没有提升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支持,许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来自于对经验的总结,并没有懂得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学习与提高,存在着凭感觉发布指令的现象。②在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氛围过于单薄,工程管理的创新思维真正作用并没有被发挥出来。

3创新思维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3.1创新市场导向,区域经营要主动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需要。当前的建筑市场,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其竞争模式与竞争内涵与过去大不相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也给企业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市场结构变化和建设单位要求提高。一方面,建筑市场项目投标呈现出大标段、带资本和高层级的趋势。项目投标定标主体的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层级提高,单个标段体量越来越大。同时,投资经营的比重加大,PPP模式、EPC模式等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对项目的建设标准和项目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对工期滞后、安全质量事故处罚越来越严,特别是项目发生安全质量问题,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外部市场的变化,要求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方式与之适应,特别是经营开发任务承揽的体制机制必须做出及时的调整。大营销体系建设成为调整和改变的最有效对策。

3.2创新合作方式,统一对实施区域经营各级主体职能转变的认识。要确定子分公司、各办事处为区域经营的主导与核心,逐渐从以往主导“施工管理”中解放出来,回归市场,负责做好区域经营建设的顶层设计,负责区域市场开拓,积极与重要领域客户维护关系,加强品牌建设。逐步形成对所跟踪中标落地项目的垂直管理体系(“公司+项目”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3.3创新管理思维,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从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该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必须重视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同时,在制定管理政策的同时,应当联系时事政治,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思维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满足新时代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因此,只有保持管理思维的新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

3.4创新管理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目前各个工程建设企业已经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独立性较高,还未能发挥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全部优势。在此方面,应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对以往使用的质量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等加以统合。在此基础上,应引进建筑BIM技术,利用BIM技术构建的3D建筑模型,协调好各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进度和成本维度,构建5D模型,在可视化的建筑模型下,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动态控制。在构建的BIM模型中,不仅可以查看工程进度,还能够随时调取建筑构件的详细信息,开展碰撞检测等,从而提升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减少施工冲突,避免出现返工重建的情况。

3.5创新项目管理,形成从项目立项、施工到结算回款的全过程管控体系。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点以工程项目合同造价、结算总价两个造价管控关键点;以项目责任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三个成本管控关键点;以项目模式、资金、进度、风险四个过程管控关键点;以项目前期费用、建造费用、财务费用、运管费用、税费五项费用管控关键点;以拓展效益、管理效益、结算效益三个效益着力点为主线,突出利润中心,致力于抓好施工生产,实现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工程管理当中,也要高度重视工程承包谈判和施工管理,深层次分析二次经营乃至多次经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尽可能的争取建筑工程创新管理带给企业的利润以及效率。

3.6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结合的新途径。要确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就是将党组织纳入现代企业制度,把现代企业制度先进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设置、职责、任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相互丰富和完善,最终保证企业科学管理、健康运行、和谐发展的制度。要探索构建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提高党建工作服务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强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中党组织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妥善解决好党企关系,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企,党组织应创造条件、做好服务,积极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

3.7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职工战斗力。管理要与时俱进就要求干部队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取,因此为保证工程管理顺利高效进行,建筑企业应该适时多引进新型管理人才,为工程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业务素质,建筑企业应当通过建立并且完善相关培训体系的方式,将所有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考核范围之内,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从而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真正确保建筑企业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

3.8创新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站位。在工作载体上求创新,一是理论学习要有新突破。要根据上级党委要求,企业经营工作和基层党组织特点,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政治理论学习融入经济、管理、科技及各项专业知识和新知识为一体,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要在坚持以自学为主和集中学习研讨、上下层级交流等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针对基层支部工作繁忙、理论思想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加大系统学习的培训力度,采取党政交流的方法,加强多岗位的实践锻炼,丰富工作经历,培养作风优良、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思维,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才能带领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梦龙.探究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112.

[2]周宇曌,刘亚臣.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126.

[3]赵博华,王鑫.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9):207.

[4]钟华明.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67+224.

[5]白坡,李鑫磊,王今华,等.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156.

论文作者:田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探究创新思维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应用论文_田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