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12)
【摘要】心脏外科主要负责心脏、大血管各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要常规放置各种排气、排液或者调压的引流管,目的是有效引流心包、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1]。由于胸膜腔内具有特殊的负压结构,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胸心外科作为胸腔闭式引管使用最多科室之一,因此,对其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必须更加熟练。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行心脏外科手术共1000例,下面对其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心脏外科;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298-02
心脏外科各种手术均需要开胸手术,损伤较大,常易危及患者生命,因为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作为术后护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的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对我们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切忌发生各种管道折叠、扭曲、受压、堵塞、感染等意外情况,顺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000例,男性460例,女性540例;平均45岁;ASD、VSD、PDA、DVR、AVR、MVR、复杂先心病、大血管、CABG等,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13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3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280例,复杂先心病53例,心脏瓣膜病149例,冠状动脉搭桥术58例。1000例患儿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均放置心包、纵膈引流管,平均放置2天。通过严密的护理观察未出现脱管等严重的不良后果。
2.观察和护理
2.1 保持引流管通畅
心脏外科术后要求各种引流管必须达到完全通畅,这对患者早日康复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术后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15~30分钟1次,主要作用是防止引流管口被血块堵塞,挤压方法:护士立于病人患侧,在与插管处相距10~15cm的位置用两只手捏住排液管,将引流管折叠,用一只手握住,使引流管闭塞,用另一只手用力反复挤压其前方引流管,使管内的引流液反复冲击引流管口,然后松开双手,使引流液流出,反复操作[1,3]。
2.2 有效术后镇痛护理
疼痛是心脏外科术后病人面临的重要挑战,患者常常会伴随恐惧、焦虑情绪,而有效镇痛才能缓解缓解这一情绪,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有效咳嗽促进体位引流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行为,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病理性异物,我们应当鼓励患者尽早通过咳嗽及时排出肺内的痰液和陈旧性淤血,促进肺复张,而肺复张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胸腔内积气和积液的排出。临床上常常有些患者术后虚弱无力咳嗽,护士应当一手按住患处,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柄处,通过刺激气管使患者引起咳嗽反射而促进咳痰,我科术后常规使用自行设计的胸腔固定带,有效减少患者因剧烈咳嗽引起的疼痛及术后胸骨的恢复。要求术后次日晨给患者做超声雾化吸入,并要求每个护士能熟练做肺部听诊,若听到患者肺部有明显痰鸣音,立即给予雾化、拍背、 协助排痰,直至肺部呼吸音清晰[3]。
2.4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的观察
一般情况下,术后当日的胸液量约300毫升左右,淡红颜色、质稀薄。患者术后液体引流量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00ml/小时,起初为血性引流液,以后颜色逐渐变浅,不易凝。如果引流量明显增多、颜色鲜红或暗红,应高度怀疑是否合并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若引流量超过100ml/小时,持续观察3小时未见减少,或每小时200毫升持续3小时以上,则可明确诊断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此时需再次开胸止血,本组患者中有20例因术后有活动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术进行止血,其中3例合并有糖尿病、乙型肝炎患者仍然出血较多,遵医嘱给予K1止血三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治疗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期间护士随时在病人床旁护理,经常挤压引流管,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同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
2.5胸腔负压的监护
作为引流管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就 是随时注意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术后早期液面波动范围为0.35~0.95kpa,随着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胸膜残腔变小,手术后48小时、72小时负压波动范围在0.098~0.29kpa之间时,引流管容易发生纤维蛋白原凝集堵塞管理,本组患者中常出现此种情况,护士需要及时挤压引流管排出,顽固不易排出时应用血管钳轻轻挤压直至分离再轻轻抖动排出即可。待出血量减少时结合胸部x片并依据病人身体实际情况可考虑拔管。
2.6 引流管漏气现象的监测
由于心脏外科患者手术后会有气体在胸腔内残留,以至于在手术以后患者在咳嗽、深呼吸后常常会有少量气体自引流管逸出,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可自行消失。但是若是出现严重漏气现象,不要再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护士要勤挤压引流管将气体排出,必要时行第二胸骨置管排气,以免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及拖延肺段面愈合时间而延迟引流管的拔除。
2.7 胸部侧切口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侧切口术后,常规是在腋中线第6肋间放置引流管,术后夹闭,术后依据气管的位置和引流管压力情况放胸液,并定期拍胸片观察胸腔积液的位置,一般液平面在第6后肋以下没问题。因术中紧靠肋骨上缘进胸避免损伤肋间动脉,但因肋间神经丰富引流管对患者的肋间神经产生压迫,患者疼痛敏感,护士着重加强疼痛护理指导患者侧卧位并将手臂举过头顶以减轻疼痛,可在引流管中注入浓度为10g/L的普鲁卡因对局部进行浸润麻醉,也可对局部进行封闭处理,使疼痛感减轻。引流管房主位置特殊容易发生打折甚至滑脱,护士注意观察引流管的打折甚至滑脱。
2.8 拔管的护理
引流管拔管指征:手术后3~5天,肺复张良好,引流管中未见气体逸出,胸腔引流量在100ml/24h以下,水封管中液面波动微弱或稳定不动,胸部拍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再用胶布固定,以防气体进入胸腔[4]。拔管后24h 内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有无胸闷、气促,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拔管。
3.小结
引流管的护理是心脏外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心脏术后均需放置胸腔引流管,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胸内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1,4]。作为心脏外科的护理工作者,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及性状,及时观察出血,感染等情况,为病情的变化提供参考,护理人员要和医生、病人密切配合,严防各种引流管并发症的发生,促使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霍小妹,浙江创伤外科杂志,2006,6:555-556.
[2]朱世琼.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质量评分[j].使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1):98-99.
[3]肖劲秀,40例心脏外科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卫生,2007,8(5):85-86.
[4]袁岚,成人剖胸术后安置胸腔引流管(瓶)的护理及管理[j].现代护理,2008,14(6):762-763.
论文作者:赵凤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外科论文; 胸腔论文; 胸膜论文; 护士论文; 气体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