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安氏Ⅱ病例口腔正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安氏Ⅱ病例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正畸治疗。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2)两组患者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口腔正畸的安氏Ⅱ病例中,能够增加矫治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安氏Ⅱ病例;口腔;正畸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60-02
安氏Ⅱ病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乳牙期发病率19.5%,恒牙期为26.62%。2012年“5.12国际护士节”主题为“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医务人员的执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1]。同样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指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4]。因此本文拟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口腔正畸的安氏Ⅱ病例中,先将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安氏Ⅱ病例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正畸治疗。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50例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和5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31.4±5.7岁、男性38例,女性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32.7±6.1岁、男性40例、女性10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1)患者一定理解能力,配合护士。(2)自愿参加试验。(3)初中文化程度以上者。
1.3 排除标准
(1)文化程度低者。(2)恶性肿瘤者。(3)伴有其他口腔疾病者。
1.4 对照组护理
配合医生为患者装配固定矫治器,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和定时调整矫治器。
1.5 研究组护理
1.5.1初诊护理 安氏Ⅱ病例患者来院后急切希望口腔牙齿得到排齐,改变不良面型。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期望值高。护士要同情和理解患者急切的心情,向患者讲述口腔治疗中所需要配合的要点,以提高护患之间的默契程度。同时让患者认识的严格执行医生医嘱的重要性。护士将患者资料录入电脑,完整记录口腔检查结果,拍面像及口内像照片。做好医生治疗计划的解释、护理配合工作。
1.5.2戴固定矫正器 准备好器械、调好椅位、灯光。医生在操作时,护士密切配合。缩短治疗过程。
1.5.3口腔护理 患者牙上黏接托槽和带环,外加弓丝固定后,会对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困难。进食后会造成食物嵌塞,若不及时清理会引起牙龈炎、牙龈增生。目前众多文献指出水平颤动拂刷法对消除口腔内残留食物有较好效果。牙刷选择刷头要小,刷毛不能过硬盒过软。同时向患者说明配搭初期牙齿可能有疼痛感,可以服用止痛片。
1.5.4饮食护理 不易选择食用过硬食物较粘食物,以免对托槽形成损坏。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纤维的流质。进食中注意保护矫治器受力系统,防止掉入消化道。复诊时询问患者的感觉
1.5.5心理护理 患者治疗前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怕别人嘲笑,心身感到疲惫。护士通过与患者耐心交流,让患者对医生、护士产生信任。同时将成功控制疾病病友的案例向患者传达,抛去患者担忧的包袱。对于害怕疼痛、惧怕拔牙者,要让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争取主动配合。利用手机APP、微信向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利用身边积极事件教育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6 观察指标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2)两组患者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
1.7 统计学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安氏Ⅱ病例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安氏Ⅰ病例。表现为前牙深覆盖、开唇露齿,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2012年我国对北京、上海、广州18~30岁公民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结果显示安氏Ⅱ病例占20%[2]。安氏Ⅱ病例会诱发发音变音,咀嚼功能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对自己容貌产生怀疑,自尊心受到创伤,影响社会沟通能力[3]。正畸治疗通过矫正装置来调整颜面骨、牙齿、颌面三者之间的平衡,对安氏Ⅱ病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正畸治疗在疗程长,过程复杂。这就需要护士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让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放松,取得其信任[4]。同时培养患者自我护理、主动参与能力,以提高正畸效果[5]。同样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此外研究组在排齐牙齿时间、尖牙远移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及前牙内收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本文认为优质护理用于口腔正畸的安氏Ⅱ病例中,能够增加矫治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37(5):371-373.
[2]赵美英,杨璞.颅面部的生长发育[J].北京口腔医学,2013,16(2):107-110.
[3]赵祝,李东,宋镜明,等.安氏,类错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2):222-225.
[4]张强,陈扬熙.牙颌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38(1):79-82.
[5]王丽玲.护理干预在牙齿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4(9):155-156.
论文作者:陈翡,肖燕(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患者论文; 病例论文; 口腔论文; 时间论文; 护士论文; 对照组论文; 正畸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