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论文_张根全1,李明2,张轩3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论文_张根全1,李明2,张轩3

1身份证号码:37082719680906xxxx 山东鱼台 272300;2身份证号码:37082819850302xxxx 山东金乡 272200;3身份证号码:37082819871123033X 山东金乡 2722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其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建筑项目的施工水平大幅提升,但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因而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当中,则需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不断强化质量检测工作,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将具体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的注意事项出发,探究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对策

1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由国家方面要求和发起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检测工作中需全面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合法性特点。其次,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体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细致的质检工作而出具检测报告,各项工作环节严格而标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真实性。检测部门最终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体现的是真实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特点。第四,准确性。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以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为原则,对检测中的相关资料及凭证进行保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第五,独特性。由于建筑工程规模以及结构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估仅代表该工程的实际质量情况,这就赋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独特性特点。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2.1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质量,检测部门需结合工作需求制定全面性的工作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提供有效依据,但目前很多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效能水平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同时,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形式闭塞,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2.2质量监督重点模糊

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内容较多,涉及很多检测细节,很多检测人员对于检测重点理解不够,监督管理模式较单一,技术水平较低。还有部分检测部门在进行工程抽检前告知施工方,使其有时间进行检查准备,影响检测结果的公平性与准确性等。

2.3质量监管纠错能力较差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一般较长,技术应用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对此,需要质量检验监督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但目前多数监管工作不够全面,针对相关问题只是给予相应惩处,并未注重问题的纠正,影响质量检测整体效果。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常用方法

3.1外观检测法

建筑结构检测中外观检测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检测人员主要通过施工图纸为依据,对建筑外观和结构质量进行初步的判断。外观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对建筑外观是否存在裂缝、破损进行细致的检查,对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记录,并根据提前预定好的方案进行修补处理。其次,对结构尺寸标准与图纸进行对比,保证主体结构与施工图纸的一致性。另外,检查建筑材料的安装与质量,材料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应该关注这方面的检查和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用外观检测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与设计文件来执行,这就需要检测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检测经验与专业水平。

3.2仪器检测法

外观检测完成后还需要利用仪器对主体结构进行补充检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仪器检测法在应用中主要依托于仪器设备,因此仪器性能和精准度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仪器检测法主要分为无损检测与有损检测两种,无损检测不会对建筑外表产生影响,通过相关的仪器对内部结构、材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测,但不涉及建筑内部结构检测,比如:X光技术、电磁法等等。有损检测则主要是运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通过相关仪器在主体结构上的加压等,了解主体结构承载力变化与受损情况。

3.3抗压强度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通过加强对混凝土的全面检测,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其相应的质量检测人员能够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其中包括混凝土掺合物的性能,以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等多方面内容的检测工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客观因素对混凝土质量所带来的的不利影响,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含水量等项目的检测工作。在混凝土的检测过程当中,还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检测。通过相应的检测工作,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且能够结合自然环境有效加强其施工力度,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4.1工程主体内容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内容的检测可以进行频率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管路机械,使其原有的频率同活塞中的频率区别开来。在将活塞和气柱频率与原有频率进行区别时,要对管路的柔软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析,避免管路中因转弯和共振而产生频率。此外,需要安装支架的地方应该安装防震动的管路支架,并在防震动的管路支架之间体现出工程对这一操作最小距离的要求。为了避免因机动组运动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振动,管路的铺设也应该紧贴地面,在缓冲管的进出口需要安置非常牢固的支撑架。

4.2质量检测措施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要求,选择需要将其交给建设单位对其进行设计和监理,采取相对应的改正措施,并且在改正之后由设计人员进行确认,否则无法进行主体结构的验收。当质量检测发现问题时,建设单位需要明确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责任单位等,并将其制作成书面报告,送至质检机构。

4.3抽样检测的预防措施

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中,在降低抽样检测的误差对检测结构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还要明确检测中的工作重点,建立质量检测管理机制,全方位协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材料的质量检测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材料的检测工作一定要细致到位。

结束语: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因而在目前的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需要不断完善其检测的项目,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确立检测内容和标准,以让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更加规范,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成江.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1):51-52.

[2]卢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59-60.

[3]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4]程燕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8(30):8.

[5]任艳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4(09):187-188.

论文作者:张根全1,李明2,张轩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论文_张根全1,李明2,张轩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