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与其绘画水平的关系探究论文

儿童创造力与其绘画水平的关系探究

李文娇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1000)

摘 要 :从细节性、具象性、探索性和艺术性四个维度量化分析儿童绘画水平,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维度考察创造力与儿童绘画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造力中想象力和好奇性与儿童绘画水平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相关,挑战性仅与绘画水平的细节性及总分呈弱相关,而冒险性与绘画水平不存在相关。创造力中的想象力对儿童的绘画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好,其次是好奇性,而挑战性和冒险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儿童绘画;创造力;家庭动力绘画;想象力;情感;心理

儿童绘画泛指12岁前儿童的画作,是儿童表达自我意识的一种途径,类似于内在认知的外显过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活动。英国美术评论家Herbert Read认为语言是传达思想(意见和观念)的最好的手段,而绘画(色彩和线条)是传达情感最好的方法。[1]儿童绘画不只是展现美术作品,还蕴含着许多心理特征,从线条和图案的布局能分析出绘画者潜在的心理意识。虽然研究者很早就对绘画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因素产生兴趣,但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却始于20世纪初。由于研究方法不同,且有些研究没有清楚界定研究内容,有些研究没有独立测量绘画主题对儿童的影响,因此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正是由于多元化的研究趋势,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投入儿童绘画的相关研究。

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天生具有创造力。虽然儿童运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都具备非凡的绘画水平,绘画是他们表达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马斯洛认为创造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具有创造性生活的能力就是创造力,创造是追求自我实现。[2]Amabile提出了创造力表现的情景说,即个体创造力的产生是透过领域相关技能、历程与社会环境产生关联,凸显了社会环境影响创造者的工作动机,进而增进其领域的相关技能。[3]Csikszentimihalyi则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创造力提出完整的系统诠释,认为创造力是一个由个体、领域及学科三种要素互动的过程。[4]Sternberg则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是由智能、知识、思考形态、人格、动机和环境共同决定的。[5]绘画可以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绘画水平则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幼儿的创造活动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6]

目前国内有关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国外创造力理论的述评、各年龄段群体创造力的测量、探索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和如何培养和开发创造力等方面。虽然很多有关儿童绘画的文章谈到创造力与儿童绘画水平的关系,但是缺乏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创造力和儿童绘画水平进行多维度测量,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某小学学生120人。被试按年级分别分为三组,二年级组、四年级组和六年级组(每组被试40人,男、女生各20人),各组平均年龄分别为8.1岁、10.3岁和12.6岁。所有参与的被试均得到家长及学生本人的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

1.研究任务

我的脑海萌发出要探索建立一种符合当时农村发展实际,并能充分调动社员生产劳动积极性的新的农业生产办法。核心是使生产的好坏同社员家庭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为了求证这种想法在理论上、路线上的正当性,在政策上的合法性,我有空就往村上大队部跑,找来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报刊阅读,同时认真聆听村里大喇叭播出的有关时政新闻,捕捉社会上流传的各种信息来参考。

(1)家庭动力绘画

规定绘画主题,让儿童按照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并将绘画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量化分析。家庭动力绘画是1970年由Burns和Kaufman编制的[7],在绘画过程中,要求儿童画出每个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正在从事的活动,为用绘画分析家庭内部互动情况以及人际情感联系提供了可能性。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IgA肾病患者,患者尿蛋白定量≥500 mg/d,血肌酐<354 umol/L,排除肝硬化肾小球病变患者、肾动脉狭窄患者以及血管性水肿等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37.8±1.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2~59岁,平均(39.0±2.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备组间可比性。

(2)创造力测量

然而,在笔者看来,从我国现行法的相关规定和精神来看,对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概念的扩大解释似乎并无必要。换言之,将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的调整范围,严格限制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层面上,而不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其他类型的土地用途之变更,应是廓清之一权力内涵的理性选择。具体理由如下:

由图1可见,在细节性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二年级和六年级在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成绩上的交互作用。六年级男生的基本分与二年级男生的细节性接近,而六年级女生的细节性远远高于二年级女生。在探索性上的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水平上的交互作用。六年级男生的探索性得分与四年级男生的接近,而六年级女生的细节性远远高于四年级女生。

经过预试,发现二年级的儿童独立完成创造力测验有困难,而高年级儿童完成测验的平均时间是20分钟。因此,最终进行测验时,二年级的儿童把测验表和计分表带回家由家长协助完成,四、六年级的儿童进行团体施测。

2.研究材料

(1)发给每个儿童两张A4标准大小的白纸,一张绘画,一张备用。

4.做好市场信息建设。一是加强全县市场信息的收集,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二是依托生猪运销者及县内定点屠宰场,搞好市场超前预测预报,控制总量平衡,减少盲目生产。

目前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有齐拉西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及阿立哌唑。因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较高,具有较强的顽固性,所以普通药物治疗不能带来理想的疗效,且较多的不良反应、剂量过高及用药频繁等情况会对患者的治疗信心及生活治疗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选药应从疗效、副作用及用药物依从性为重点,选用最为优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3.计分标准

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在细节性上四年级得分略低于二年级,具象性、探索性、艺术性的得分以及总分四年级都高于二年级,在绘画水平的总分、四个维度和创造力方面上,六年级均高于四年级和二年级,显示出儿童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水平,需作进一步的分析。

(1)细节性

采用可以阐明绘画关键概念的14个校标,12个用二分法计分,2个用非二分法计分。二分法记分项目包含:儿童是否有画“棍形人”、是否有画“笑”的人、人物是否有动态的、人物的比例、是否有衣服、衣服是否定型或刻板、是否出现宠物、图画是否包括特定构成(与家庭相关的房屋、家具、装饰等)、是否用文字解释这些图、家庭成员是否手拉手、图画是否包括特定构成、人物在画上的位置等12个,“是”计1分,“否”计0分,最高分12分。非二分法计分项目包含:本质细节——头发、鼻子、嘴巴、眼、手、头、脚、胳膊、腿,每个计1分,最多6分;非本质细节——前面没有提到的额外细节(如手指甲等附加物),每个计1分,最多6分。

(2)具象性

二是应转变观念,按照系统化思维推动互联互通工程的深入开展。不能仅仅限定在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的范畴,而应该将所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全部纳入,建立起统一的天然气供应、输送和销售体系。

具象性指创造可辨认的符号来代表物体的能力(如人、植物、动物、房子),以及在空间上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基本形式完整度、颜色使用量和空间组合三个计分维度。最高15分,最低5分。

JP柜供应商绩效评价分级结果如图2,其中13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家属于A级供应商,占总数的7.7%;1家供应商绩效评分低于73.2分,属于D级供应商,占总数的7.7%。B级供应商6家,占总数的46.1%;C级供应商5家,占总数的38.5%。

(3)探索性

如表3所示,创造力中的想象力和好奇性与儿童绘画水平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性越强,他们的绘画水平越高。挑战性仅与绘画水平的细节性和总分呈弱相关,冒险性与绘画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

(4)艺术性

艺术性指运用不同艺术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来表现情感、制造效果以及装饰艺术作品的能力,包括表现力、饱满感和美感三个计分维度。最高9分,最低3分。

儿童绘画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和创造力量表的得分录入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儿童绘画水平和创造力在年级、性别方面的差异

对三个年级和不同性别儿童在四个维度、绘画总分及创造力方面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水平与创造力(M±SD )

根据格罗姆在《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中提出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及其特征[9],编制儿童绘画计分标准,经五位专家评估,结果显示该计分标准适用于评定儿童绘画水平,信效度符合研究要求。

3.创造力对儿童绘画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

(2)6~7名儿童为一组,每组一套18色的水彩笔。

表2 年级、性别对儿童创造力和绘画成绩各维度影响的两因素方差分析(F 值)

对于儿童绘画总分及各维度,年级、性别影响主效应显著,说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儿童的绘画水平差异非常显著。而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方面,只有细节性和探索性两个维度呈现弱交互效应,其余方面则没有达到显著。在创造力方面,年级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建城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中国的南京、西安等文化名城。而菲律宾很多城市和海岛就是在亚洲古文明的基础上,融合西班牙、美国的西洋文明,最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因此菲律宾菜又被誉为“东南亚菜里的奇葩”,是在菲律宾以外的地方无法复制的。

年级与性别对各维度和总分主效应显著作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节性、具象性和绘画总分方面,六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探索性和艺术性方面,六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二年级,四年级也显著高于二年级。在创造力方面,六年级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二年级,但四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性别对儿童绘画水平各维度影响的比较结果显示,男生在绘画的四个分维度和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

表2的方差分析显示,年级和性别在基本分和探索性上交互作用显著,交互作用见图1。

图1 年级和性别在基本分和探索性上的交互作用图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威廉斯的创造性测验,该测验表由林幸台、王木荣依据威廉斯编制的创造力组合测验修订而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测验表包括50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制,测量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四项创造性特质,得分越高,说明创造力越明显。记录每一项得分和总分。

2.创造力与儿童绘画水平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索儿童的创造力与其绘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能够反映创造力的冒险性、挑战性、好奇性、想象力指标与绘画水平总分及其分维度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探索性指儿童的绘画设计、具象性绘画和儿童使用艺术材料所反映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变化性,包括颜色变化、图案变化和动态变化三个计分维度。最高9分,最低3分。

表3 创造力各维度与绘画水平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年级、性别的被试在四个维度、绘画总分和创造力上的差异,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将年级、性别设为自变量,四个维度、绘画总分和创造力得分设为因变量。结果如表2所示。

为了进一步探讨创造力对儿童绘画水平的影响。以儿童绘画的总分为因变量,以创造力的四个维度(冒险性、挑战性、好奇性和想象力)为自变量,在进入水准为α =0.05,剔除水准β =0.10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本题是培养学生转化能力的极佳素材,虽然条件一读就懂、图形一看就明,但一做却又难以入手.不过,借助“知识溯源式目标分析法”却可巧妙地让解题思维转化路线图水落石出.

由表4可以看出,创造力中的想象力和好奇性均对儿童的绘画水平有预测作用。其中,想象力的预测作用最好,其次是好奇性,而挑战性和冒险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表3的数据分析结果。

(4)组织联络:重庆市婚管中心组建“家和计划”项目QQ工作群,并安排项目管理联系员一名,定期共享通知、公告等管理文件;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确定1名项目管理联系员,负责传达工作动态;重庆市婚管中心定期组织举行工作交流会,社会工作机构按时安排负责人和全职人员等相关人员参会。

表4 创造力对儿童绘画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

二、讨论

儿童进行绘画的初衷是为了表达他们感受到的世界而非为了艺术,但是受限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和眼手不够协调等因素,他们在绘画时难以兼顾形体、结构、色彩的周全,所以不同年龄段儿童绘画都有其独特性。儿童在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我之前就懂得运用绘画来表达自我了,他们不满足于对外在客体的临摹,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发明的符号和图案来描绘自己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

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为目标,将优化体系、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和提高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并重,以服务本专科教学、服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构建优质的网络课程内容与学习资源,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一)儿童绘画在年级和性别方面的差异

通过综合比较三个年级儿童的绘画,可以发现每个年级儿童的绘画都有独特的特点,并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绘画变得更加写实,色彩更多变,更能够用绘画表现情绪和艺术感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创造更复杂的绘画,这与儿童丰富的表征经验密不可分。[10]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了,他们更容易区别各种表征,绘画的比例逐渐接近现实,所画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比例能保持一致。画中头躯比例趋于正常,反映出儿童的编码策略、认知水平及监控调节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步学习运用视觉空间编码,并将其与符号概念编码相结合,逐渐出现认知冲突,意识到头大身小的不协调性。[11]总之,儿童能够画出他们观察到的事物细节,大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画得更写实,事物外观画得更准确,画面更完美充实,能够表现思想和故事情节。[12]另外,随着儿童的成熟,他们的运动技能逐步完善,运动技能在儿童5—9岁的时候发展迅速,表现出对线条的控制更随意,绘画水平也随之提高。[13]然而,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儿童绘画的细节数量与年级并不呈正比。绘画中包含的细节数量是通过细节性来考察的,而对儿童的绘画水平要求较高的充实性和表现力是通过探索性和艺术性来考察的。因此,出现了四年级儿童为了追求更高的绘画表现而减少一些细节的数量,从而出现细节性低于二年级,而在探索性和艺术性上的得分高于二年级这一现象。

本研究通过差异性检验发现男、女生的绘画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绘画总分和四个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比男生的绘画包含更多的细节,更注意修饰,画面表达有着更强烈的情绪色彩。

(二)创造力及其分维度对儿童绘画的影响

在创造力方面研究发现,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这两个年级儿童的创造力显著低于六年级;创造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有研究显示,婴儿期两性心理发展基本同步,自幼儿期开始分化且女生略占优势,但青春期男生心理发展水平逐渐赶上女生,两者的差异微乎其微[14]。个体心理发展水平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变量,对创造力的年级差异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11至12岁是儿童创造力发展迅速的年龄段,而这个阶段两性之间心理发展水平趋于持平,在11岁之前虽然女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于男生,但创造力发展缓慢,因此导致三个年级儿童的创造力均不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均显示,创造力中的想象力和好奇性与儿童绘画水平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相关,且对儿童绘画水平有预测作用,而冒险性与绘画水平相关不显著,预测效果也不明显。儿童通过绘画形式表达感受而非绘画技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视觉与美学效果,虽然画作与真实的事物会有较大的差别,但他们通过运用图像对称、线条疏密、色彩对比等可以抽象表现事物的外在特征和本质属性。儿童绘画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好奇性显示着创造力的成长。

儿童在绘画方面的创造力体现为在绘画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的独创性。绘画是表现创造力的活动,蕴含广阔的想象空间,对儿童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绘画可以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丰富的儿童画作内容有独到之处,用虚构的内容表现真实的情节,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构建未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给儿童的创造性绘画留下想象空间,使其可以自由的发挥,在不受“对”与“错”、“像”与“不像”限制的前提下展开积极想象。美国著名教育家Lowenfeld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和方法”[15],通过启发和引导儿童的想象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EGR-1能够在血清、胰岛素、内皮素、维甲酸等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发生转录。在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损伤、修复相关多种基因的表达的过程中同时也受多种因素调控,如电离辐射、缺氧神等[17]。EGR-1基因表达的功能主要在接受外界信号刺激后,基因表达的产物在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过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从而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实现相关的生物学功能[18]。

学龄期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热衷于探索外在世界,思索新奇的问题。好奇心促使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勇于突破常规对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但是同时导致他们的思维缺乏逻辑性,所以学龄期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阶段。毕加索、米罗、马蒂斯等艺术家也会从儿童绘画中寻求灵感,认为适当的引导能够驱动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使儿童创造性变得更加有逻辑性。因此,绘画作为儿童展现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1.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的绘画表现出不同年龄段所独有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绘画变得更复杂和写实;女生的绘画水平均显著高于男生。创造力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2.创造力中想象力和好奇性与儿童的绘画水平的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相关,挑战性仅与绘画水平的细节性和总分呈弱相关,而冒险性与绘画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3.创造力中的想象力对儿童绘画水平的预测作用最好,其次是好奇性,挑战性和冒险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总之,儿童和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心理感知能力非常接近,他们的创造力不依附于熟练的绘画技巧来体现,而是以想象力和好奇性为依托。

参考文献 :

[1] 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73.

[2] MASLOWA. New knowledgism human values[M].New York:Arkana,1959:57.

[3] AMABILE. Creativity in context: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J].Boulder,CO:WestviewPress,1996(18):648-656.

[4] CSIKSENTMIHALYI. 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M].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6:164.

[5] STERNBERG.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M]//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125-14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3:250-262.

[7] BURNS, KAUFMAN. Actions, styles and symbols in kinetic family drawings (K-F-D)[M].New York : Brunner/Mazel,1972.

[8] 林幸台,王木荣.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手册[M].新北:心理出版社,1997:17.

[9] 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李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0] CHERNEY,LONDON. Gender-linked differences in the toys,television shows,computer games,and outdoor activities of 5-13-year-old children[J].Sex Roles,2006(54):717-726.

[11] BURKITT,BARRETT,DAVIS. The effect of affective characterizations on the size of children’s drawings[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21(4):565-584.

[12] CHERNEY,SEIWERT,DICKEY,etc.Children’s drawings:a mirror to their minds[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26(1):127-142.

[13] BRAINEL,SCHAUBLE,KUGELMAS,etc.Representation of depth by children:Spatial strategies and lateral bias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3,29(3):466-479.

[14] MCINTYRE,EDWARDS.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gender differences[J].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009(38):83-97.

[15] LOWENFELD,BRITTAIN.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M].7th ed.New York:Macmillan,1982:22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Creativity and Children’s Drawing Levels

LI Wenjiao
(CPC Henan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Zhengzhou 451000,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ldren’s kinetic family dra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tails, images, exploration and artistry. The author goes on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children’s drawing levels base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dventurous spirit,curiosity, imagination and challenging quality. The result shows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uriosity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ir drawing abilities. The challenging quality only h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etails of the drawing, whil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venturous spirit and drawing abilities. Imagination has the best predictive effect on children’s drawing level, followed by curiosity. The adventurous spirit and the challenging quality do not show obvious predictive effect.

Key words :children’s drawing; creativity; kinetic family drawing; imagination; emotion; mentality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931(2019)01-0066-07

DOI :10.16217/j.cnki.szxbsk.2019.01.010

收稿日期 :2018-01-1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88009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QN-284)

作者简介 :李文娇(1983—),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教育。

引文格式 :李文娇.儿童创造力与其绘画水平的关系探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6(1):66-72.

(责任编辑:宋现山)

标签:;  ;  ;  ;  ;  ;  ;  

儿童创造力与其绘画水平的关系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