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9月的接诊治疗的72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患病小儿在治疗前后的各方面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分析。选取患儿均接受过血液和大小便的常规检查,部分患儿接受了X线检查和B超检查。结果 72例患儿中,腹内疾病50例(69.44%),其中包括急性胃肠炎20例(27.78%),肠痉挛性绞死15例(20.83%),肠系膜淋巴结炎8例(11.11%)。腹外疾病22例(30.56%),其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13.89%),肺炎8例(11.11%),胸膜炎3例(4.17%)。所有患儿在接诊后都根据相应症状和体征采取了相关的治疗手段。所有患儿均好转病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很可能是多因素所致的小儿腹痛,在临床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各方面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尽量降低患儿由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尽早痊愈。
关键词:小儿腹痛;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引言
小儿腹痛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复杂,位于胸骨下、脐的两旁和耻骨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均为腹痛,即可能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能是腹外病变,可能是器质性的也可能是功能性的,由于小孩表达能力有限,很可能无法准确的描述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医疗人员针对疾病及时的给出临床治疗方案,也可能导致搜集到错误的问诊信息进而导致误诊,这对患儿的治疗是极其不利,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于一些急性腹痛的患儿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治疗很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从而激发医患矛盾。所以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坚实的临床小儿腹痛专业知识,能够高效分析患儿情况,以便及时的提出准确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9月的接诊治疗的72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34例;患儿年龄在2~12岁之间,平均年龄(6.01±2.21)岁,72例患儿的腹痛病程在1.5h~5d,平均腹痛病程在(3.12±0.73)天。其中急性起病的患儿44例,缓慢起病的患儿28例;腹痛的位置分为:在右上腹的17例,左上腹15例,右下腹的20例,左下腹的15例,脐周疼痛的5例。疼痛的性质:有24例患儿阵发性绞痛,有20例为慢性隐痛,有25例为胀痛,余下3例患儿不能进行描述。伴随的症状有:恶心呕吐,发烧,急性腹泻,果酱样便,发热等。
1.2诊断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检查,也实施了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的检查,根据患儿的实际临床表现、体征对患儿进行大便隐血实验、腹部B超、X线片等检查。
1.3疼痛分级
将不痛等同为0级,疼痛程度比较轻微,为间歇性的疼痛,可以不适用药物干预的为1级,疼痛程度相对比较严重,对患儿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的,需要药物进行干预的为2级;患儿疼痛程度剧烈,呈现出持续性的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物在止痛,严重影响患儿生活的为3级,患儿疼痛程度特别严重,伴有休克症状的为4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计数资料比较使用X2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72例患儿中,腹内疾病50例(69.44%),其中包括急性胃肠炎20例(27.78%),肠痉挛性绞死15例(20.83%),肠系膜淋巴结炎8例(11.11%)。腹外疾病22例(30.56%),其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13.89%),肺炎8例(11.11%),胸膜炎3例(4.17%)
2.2治疗结果
72例患儿均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未出现误诊、漏诊、死亡病例。治疗后患儿疼痛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痛是由于多因素导致的,是一种相对主观的自身感受。可能是内科性疾患也可能是外科疾患,在治疗方法上,由于腹痛的分类不同,其相应的治疗手段也有区别,针对不同的腹痛类型,采取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治疗方式,针对腹痛的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医生在对小儿腹痛的诊断中,必需充分结合患儿腹痛的发病起因,腹痛的具体部位,以及腹痛的疼痛特点进行诊断。腹痛时间、程度、扩散等都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诊治过程中,首先要判断是内科急腹痛还是外科急腹痛,内科急腹痛表现多为发热,后腹痛,腹痛压痛位置不固定,患儿喜按并且无肌紧张,X线以及B超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常见的有: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外科急腹症以阑尾炎常见,其次为胰腺炎、胃肠穿孔等,表现为固定的压痛区,患儿疼痛拒按,并且伴有腹肌紧张,腹部可以触及到肿块等。其病发特点为起病急,腹痛程度比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呈现阵发性加剧,患儿常常会有痛苦的表情,伴随呕吐、腹胀、肠鸣音弱或者消失、不排气或者排便,可能有肠型、腹部触及肿块等,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此外,一些肠外器官的疾病或者全身性的疾病也会沿着相应的脊神级把疼痛反射到腹部,从而使患者感觉到腹痛,主要的情况有: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在初步对腹痛部位的诊断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腹痛的部位也可以判断相应脏器的病理情况:盲肠、阑尾等一般疼痛出现与右下腹;肝脏、十二指肠、胆囊等疼痛一般出现在右上腹;脾脏的疼痛多出现于左上腹以及后背部也会有一定的疼痛;乙状结肠体现于左下腹的疼痛。
总而言之,小儿疼痛原因复杂,诊治时要结合充分临床表现、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诊治,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生在询问患者病史要耐心、细心,尽量和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些表达不清的患儿要对其贴身家属进行问诊,尽量获取准确的症状资料,找出病因,尽快帮助患儿治疗以减轻其痛苦,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痛36例临床体会[J]. 陶然.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7)
[2]小儿腹痛诊治分析[J]. 王琰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5)
[3]浅谈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 金辉,赵明波,王英萍,吴建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5)
论文作者:尹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儿论文; 疼痛论文; 小儿论文; 疾病论文; 体征论文; 下腹论文; 程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