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吉林辽源 1362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力系统维护技术得到了飞速且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当前电力科技的发展。在这篇文章当中,笔者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提出积极地意见。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研究探索
在电力保护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并且提高电能的质量。如果我们在操作中遇到风、雨、雷、电的影响,或者是设备的问题,绝缘老化、运行保护不合适、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合成电力系统的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就会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故障,还有可能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我们经常遇到的电力系统故障主要是设备短路,这里面也分很多种情况,有三相短路、也有两相短路以及两相接地短路等,这样的故障对机器设备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必须远观未来,保证达到最少的失误,考虑到一切有害因素,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一、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过了四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完善,以建国初期为第一阶段,是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创始初期,经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里,国家大力扶持我国的继电保护事业,包括继电保护的理论完善、继电保护的设计工作以及继电器制造工业,并且建立了继电保护技术研究团队,为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后一段时间里,我国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的经验,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城继电器厂的建设,它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技术及设备都遥遥领先。到了五十年代末期,我国开始了晶体管继电保护的研究工作,并且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且被利用在葛洲坝的水利工程建设上,九十年代初期,新一代研究人研制出了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装置、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等新型设备,为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后,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一直朝着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方向发展,并且在理论、算法和软件设计上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二、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自然也不会甘于人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事业,国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要想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各个区域协调性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关注这一继电事业,加快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过六十多年的前进,而后必将更加先进,结合当今时代潮流下科技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必将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向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前进。
1. 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
如果我们要使科技进步,就必须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与现代技术的进步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它更加方便人类的生活。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这给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由于。我们对微机保护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光需要完成基础的保护工作,还需要他拥有很大的储备容量,为数据的储存以及保护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使需要的数据能够得到快速的处理,具有共享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的效果,利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编程达到更好、更完善的效果。对计算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大程度上方便人们的生活,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微机保护装置具有PC机一切的功能。在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以计算机保护为构想的初级阶段,相关人员曾利用一台体积较小的计算机来完成继电保护装置。可是,虽然构想很好,但是条件有限,一方面因为这台计算机的体积太大、所需要的资金过多、可靠性差,所以这个设想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设想。现阶段,由于计算机行业以及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类似于计算机的保护装置,以及大小相同的工控机已经超过了曾经的小型计算机,无论是功能还是性能都满足了我们研究所需,所以,现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可以使用成套的工控机,计算机与继电保护技术的相结合成为我国继电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相关的程序对所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或者信息进行输入,得到一个结果,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等特点,是推动国家电力保护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之一。
2.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向智能化的方向前进。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整体上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为主要应用技术,在后续的工作中逐渐延续到继电保护方面,并且一直在完善、在超越,而以非线性的映射方法之一为主的神经网络技术,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工作简单化,数据处理更加快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合理应用这些智能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得相关的技术难题变得简单化,并且加快了相关问题的处理速度,为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并且向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使得数据更加的直观、更加的形象,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和相关的应用素材,使相关的工作人员一目了然,加快了工作效率。
3.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计算机的高性能,多功能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终于实现了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在此前提下,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就成为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使需要的数据能够得到快速的处理,具有共享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的效果,并且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朝着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方向发展,使得相关的技术难题变得简单化,并且加快了相关问题的处理速度。
结语:
相对于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将近迟了半个世纪,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迎来了新的机遇,这更加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办法处理紧急问题能够提高技术以及设备,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应用专业的科学办法解决问题,以防造成一系列的电力保护隐患,结合当今时代潮流下科技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必将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向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1]孙文革.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及发展状况综述[J]. 电子世界,2013,21:49+51.
[2]闫坤,赵磊,寇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4:234.
[3]冯加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4:175.
论文作者:魏宏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数据论文; 数据通信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