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悬吊的手术疗效,分析人工晶体悬吊术在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对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26例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用一期或者二期人工晶体悬吊术,术后观察6~12月。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悬吊术后发现,所选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且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在对患者进行随访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人工晶体位置偏移的情况。结论:对于无法常规进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悬吊术,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对矫正屈光不正效果明显。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38-02
白内障是我国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好发于老年人,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导致白内障患者人数增多,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有增加患者致盲率的发生。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是对于因外伤所致白内障患者囊膜出现破裂或者晶体出现脱位等情况无法使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增加了致盲率。而人工晶体悬吊术对于这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26例无法进行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一期或者二期人工晶体悬吊术。所选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分布在32~78岁,平均年龄分布在(60.32±3.35)岁,外伤性白内障患者18例,白内障术后囊膜脱裂伴玻璃体脱出8例;进行手术为一期手术治疗21例,二期手术治疗5例;术中使用人工晶体中,折叠人工晶体11例,一片式硬性人工晶体15例,其中术中使用悬吊线为专用的晶体悬吊线。
1.2 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 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常规进行手术相关检查措施。手术前72h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tid,确保术前充分散瞳。
1.2.2麻醉方式 术前丙美卡因眼药水点眼2次表麻,2%利多卡因3ml球后麻醉。同时对患者眼球进行间断压迫用以降低眼压。
1.2.3手术方法 将穹窿部作为基底,在其上方做结膜瓣,在其3点与9点的位置将结膜剪开;在角膜后缘1mm的位置使用角膜缘作为基底,板层巩膜瓣;在距离角膜缘2mm处的上方,作一反眉型的隧道切口,将粘弹剂注入其中,对虹膜粘连进行分离,同时处理前房玻璃体。使用直接缝线法,预置固定缝线;并将切口两侧的缝线断处对称结扎于人工晶体袢上,将晶体导入至睫状沟,将缝线收紧后对晶状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在巩膜床上对缝线进行结扎固定,缝合巩膜瓣,人工晶体悬吊术完成。用虹膜勾及囊膜剪处理前房玻璃体及部分残留囊膜,前房注入稀释的毛果芸香碱注射液收缩瞳孔,瞳孔复圆后抽吸置换前房粘弹剂。本组中有8例常规白内障手术患者因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术中见残留后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体,改行人工晶体悬吊术。
1.2.4术后及并发症的处理 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药水美多丽散瞳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加用醋甲唑胺po bid。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以及前房积血、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眼压进一步升高的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降眼压,均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对症处理,未影响治疗效果,26例患者没有角膜失代偿、睫状体及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
2.结果
2.1 术后视力( 矫正视力)
见表1。
表1 术后患者视力情况分析 (例)
2.2 人工晶体稳定性
对于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使用聚丙烯磷线固定人工晶体,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出现人工晶体轻度偏斜的患者有3例,另外23例患者人工晶体位置固定,且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部分患者眼睛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水肿,未对其采取治疗措施,1周内水肿情况均恢复。出现虹睫炎情况2例,形成人工晶体前渗出膜,相应使用抗炎药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不适症状均消失。1例眼压暂时性高眼压,经降眼压治疗后1~2天后,1例瞳孔梨形(部分玻璃体牵拉致使瞳孔不圆),但居中,不影响视力故未作特殊处理。
3.讨论
白内障手术之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晶状体后囊破裂,发生率较高[1]。后囊出现破裂的原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于晶体核大而截囊口较小,瞳孔较小以及虹膜后粘连的情况下强行进行娩核;水性分离不充分致使晶体核无法进行旋转及游离,从而对悬韧带及后囊造成损伤使后囊出现破裂;或者是使用圈套器时对后囊造成损伤;在术中,对患者植入人工晶体时,晶体襻对后囊膜造成压迫,或者是特殊类型白内障的发生[2]。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判断是否可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若患者后囊出现破裂,但是破裂口未超过4mm可以植入;若患者后囊破裂超过4mm,但前囊环完整,可以使用囊带夹持法进行固定[3];若是破裂口超过2个象限,同时睫状沟无法对人工晶体进行支撑,但仍有结实囊膜,可以将晶体一袢放置在结实囊膜的睫状沟中,另一袢使用悬吊术进行固定[4];若通过以上措施均无法植入人工晶体时,使用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方式,对于设备条件以及操作要求较高。使用其进行治疗,有助于避免损伤前房角结构以及角膜内皮,且人工晶体位置稳定,贴合机体自然状态,视力改善良好。但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切割前段玻璃体,并对前房内玻璃体进行清除,防止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人工晶体出现偏移现象,保证手术质量。由于后囊破裂后会导致玻璃体出现溢出现象,实施巩膜瓣操作时眼球柔软,致使操作难度增加,在巩膜瓣下对悬吊线进行结扎以及对巩膜瓣以及结膜瓣进行缝合时,导致玻璃体流失程度增加,增加了患者出现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5]。因此对于手术操作人员要求高,手术时尽量选择经验丰富,操作规范性高的医师进行操作,手术治疗前使用粘弹剂对前方进行充分填充,进针时严格把握好位置,并确定好出针方向,缝针穿刺巩膜时,保证其与角膜缘的距离,避免损伤睫状体而出血,手术操作人员,操作规范,经验丰富,则有助于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视力恢复,反之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视力恢复程度差。本次手术治疗过程中,在巩膜瓣下埋藏聚丙烯缝线,将结膜瓣进行对位缝合,在患者来院复诊时。均未出现外漏线结的现象。但是有3例患者出现人工晶体偏斜现象,应是术中缝针进针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固定方向出现错误,或者是残留的机化物在晶体中发挥非对称作用力。而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过多是由于虹膜以及睫状体出现损伤产生的。不可强行对虹膜粘连以及机化物进行分离,尤其是虹膜中含有新生血管,若强行对其进行分离,会导致前房出血量增加,加大手术操作难度,影响手术质量。对于无法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患者来说,使用人工晶体悬吊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率,降低致盲率[6],在无晶体眼情况时对矫正屈光不正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Oher RH,Cionni RJ.The torn posterior capsule :its intraoperative behavior,surgical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2,16(3):490.
[2]谭运莉,王岩春.普通后房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应用观察[J].兵团医学,2013,35(1):52-53.
[3]张洪洋,郭海科,金海鹰.人工晶体囊带夹持固定法在后囊破裂中的运用[J].眼科新进展,2005,25(3):260-261.
[4]袁军,陈鹏,王骞.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后一期植入人工晶体23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5,32(21):21-22.
[5]袁军,周尚昆.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4):90.
[6]徐涤非,于大仆.后房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手术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310-2311.
论文作者:赵学凡,王勇懿,王九三,雷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晶体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巩膜论文; 玻璃体论文; 白内障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