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综合护理法对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者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与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8%,死亡率2%;对照组治愈率91%,死亡率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1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结论:综合护理法有利于提高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的质量,能够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
关键词:呼吸道阻塞性 急救 护理
呼吸道阻塞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气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呼吸道阻塞能够经过保守治疗后恢复,对于咳嗽反射发育不够完全,且出现支气管呼吸道阻塞时,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者32例,本文对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32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12±3.2)岁。其中包括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4例急性喉炎、8例急性喉水肿、4例喉气管支气管痉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声音嘶哑以及吸气性呼吸困难,且出现间歇性痉挛。所有患者均通过胸部X线以及内镜影响学检查确诊为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
抵达现场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观察患者的瞳孔、血压以及呼吸系统体征等情况评估病情。当发生呼吸道阻塞后需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若是出现呼吸困难,需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呼血氧饱和度,让患者保持镇静。如果是由于异物阻塞则应当及时采用镊子将其夹出,若是异物难以取出,则应当立即送往医院处理,如果是发生了心跳停止的情况则应当立即给予心脏复苏。若是呼吸出现停止则应当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来保证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度的平衡。
1.2.2护理措施
a基础措施:由于导致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原因较多,临床急诊时须根据其病因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严重上气道阻塞应立即解除呼吸道阻塞,挽救患儿生命。
b氧疗护理:氧疗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纠正缺氧和改善呼吸功能等。采取面罩给氧可防止缺氧状态突然解除而导致的呼吸中枢抑制现象;在给予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出现情况恶化者应采取急救措施。
c手术治疗:术前与家长积极沟通,快速将术中用物准备齐全,对病情并不是特紧急患者要指导正确的擤鼻方法。对于喉痉挛等,应立即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支气管痉挛患者插管前应迅速将异物取出后而行紧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后,行常规气管切开术。
d心理护理:COPD疾病给患者及家庭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精神异常表现。此时护理工作者应对丧失治疗信心的患者进行疾病本身特点及治疗的知识讲解,鼓励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e环境护理:保持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在空气干燥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避免患者受到尘埃及烟雾等不良刺激,避免剧烈运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减少外界的不良刺激。
f用药护理:在服用过程中,应清楚了解各种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尽量避免使用可待因,虽然可减轻咳嗽症状,但也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呼吸功能锻炼护理 进行及时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呼吸肌的强健。指导患者用抗阻呼吸器使吸气时产生阻力,呼气时开始练习每次3--6 min,一日2—5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和腹肌的力量。
1.3疗效评定
治疗3w后对患者的抢救情况、呼吸困难改善等指标进行观察。
2.结果
32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治疗组进行相关手术治疗及护理,16例进行保守治疗,半月后经综合急救护理的患者,15例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改善,呼吸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临床有效救治率达98%。对照组15例患者,在经过我院及时抢救后,14例患者治愈率为91.8%(41/44)。
3.讨论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属临床急诊范畴,临床症状可因发病原因不同而呈现不同表现,如咽后伴呼吸困难、咽痛,喉及气管内异物可窒息,异物进入气管内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容易出现喉痛,吸气性呼吸困难与喘鸣音,有数据表明约75%气管支气管异物。因此对于轻型患者治疗前的诊断至关重要,X射线检查明确诊断有异物后应立即进行内窥镜检查,对出现急性喉痉挛的婴儿,必须建立呼吸通道。急性喉水肿常无先兆症状,患者表现声嘶、咳嗽、喉鸣,喉镜检查可见有浆液渗出。临床综合性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喉腔黏膜下层较松弛,当受到外来因素刺激时极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因此需要采取及时快速急救和综合护理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急性喉炎除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少渗出水肿,还要在喉镜支气管镜检查下取出异物。急救手术时应针对不同患儿制定相应的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总之,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应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采用合理的方法,治疗组采取综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有助于帮住患儿摆脱危险,患者的病后复发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12%,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静芳,王双乐,黄映芳,刘锦玲,许佩珍.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与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2014,05(2):38-40.
[2]顾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3):156-157.
[3]李步云,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儿内科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123-124.
[4]贾改萍.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急救与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2):22-23.
论文作者:王静瑜,马舒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呼吸道论文; 患者论文; 性疾病论文; 呼吸论文; 异物论文; 困难论文; 措施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