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县中医院 湖南永州 4258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治是否能有效对腹泻症状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5年7月之间,将74例腹泻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其中一组腹泻患者通过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设定常规西药组;另一组腹泻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设定中医辨证组。结果:中医辨证组腹泻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常规西药组的75.68%(28/37),P<0.05,可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能有效对各种分型的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腹泻;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to treat diarrhea. 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treated life have in May 2013 to July 2015,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pumping,37 cases in each group have patients. On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by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et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group;Another group of diarrhea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u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59%(35/37),75.68%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group(28/37),P < 0.05,can confirm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s c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diarrhea,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the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rrhea;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人体的胃肠壁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所以当组织有炎症介质释放或者缺氧、缺血时,就容易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引起腹泻症状[1]。当腹泻发生时,患者不仅要忍受生理上的不适,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需要及时通过药物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因此,我院开展本次临床药物治疗试验,来探究中医辨证施治是否能有效对腹泻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5年7月之间,将74例腹泻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中一组腹泻患者通过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设定常规西药组。常规西药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37例腹泻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5~64岁,平均年龄为(42.38±3.62)岁。
另一组腹泻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设定中医辨证组。中医辨证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37例腹泻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4~65岁,平均年龄为(42.53±3.39)岁。
两组腹泻患者的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的计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常规西药组通过常规西药对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药物选择为匹维溴铵,匹维溴铵的使用方式为口服,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每次用药剂量为50mg。
中医辨证组则在常规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对腹泻患者进行治疗。当患者临床表现为伤食泄泻时,中药处方主要有:各10克的白术、枳实、泽泻、大黄以及黄岑,各15克的麦芽、茯苓以及神曲;当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肾阳虚时,中药处方主要有:各10克的木香、干姜、黄连以及五味子,各15克的白术、厚朴以及吴茱萸,各20克的肉豆蔻、仙灵脾以及补骨脂;当患者临床表现为清浊相混、寒热错杂时,中药处方主要有:4枚大枣、各6克炙甘草、黄连以及砂仁,各10克黄岑、白术、半夏、陈皮、炮姜以及防风,12克的白芍,15克的炒麦芽,20克的党参;当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虚湿盛时,中药处方主要有:5克的砂仁,各10克的甘草、人参、扁豆以及莲肉,各15克的山药、茯苓,20克的白术,30克的薏米;当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胃湿热时,中药处方主要有:各5克的黄连、滑石,各10克的车前子、生姜、半夏、黄岑、葛根以及败酱草,15克的双花[2]。
1.3 评价指标
腹泻患者的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主要有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三项。当患者用药72小时后,其主证积分的减少值超过6分,且一周随访无腹泻复发时,可确认治愈;当患者用药72小时后,其主证积分的减少值在3~5分之间时,且有正常次数的大便时,可确认为好转;当患者用药72小时后,其主证积分减少不明显,且大便次数明显异常时,可确认为无效[3]。
对两组腹泻患者的治愈、好转例数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数据,求得相应的疗效总有效率,当疗效总有效率的数值越高时,可明确治疗方案的疗效更显著。
1.4 数据处理
两组腹泻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各项对比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疗效总有效率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组间对比通过卡方检验,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医辨证组腹泻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常规西药组患者的75.68%(28/37),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差异进行处理,P<0.05,可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腹泻患者药物治疗的对比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腹泻患者药物治疗的对比数据
组别 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疗效总有效率[例(%)]
常规西药组13(35.14) 15(40.54) 9(24.32) 28(75.68)
中医辨证组25(67.57) 10(27.03)2(5.41) 35(94.59)
3.讨论
腹泻作为内科杂病的一种,在临床具有迁延难愈以及病程长的特点,并在中医的界定范围内属于“泄泻”的范畴,主要病发原因有外邪侵入、脏腑虚弱、七情不和以及饮食所伤,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即为脾胃功能障碍[4]。本文主要是对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的疗效进行研究。
当患者腹泻发作时,临床一般通过常规西药对其进行治疗,但西药治疗效果较为局限,长期的用药还有可能加重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并有发展成为便秘的可能[5]。另外,常规西药的治疗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并没有根据患者腹泻的分型进行区分,导致腹泻的预后效果较差,在另一方面还将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中医辨证施治则在腹泻治疗前,对腹泻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表现进行分类,主要有伤食泄泻型、脾肾阳虚型、清浊相混、寒热错杂型、脾虚湿盛型以及脾胃湿热型。中医辨证施治的中医用药并不完全依照原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药物增减,可有效对患者的气血进行调节,对其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促进,加速溃疡的愈合进程,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最终目的[6]。另外,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案更具安全性,不用考虑患者的耐药性,并且预后效果显著,能够与常规西药共同使用。
总而言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有效对腹泻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并具有较高的疗效总有效率,治疗方案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迟金萍.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30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375-375.
[2]吕亚宁.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1,26(5):944-945.
[3]赵丽.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20):121-121.
[4]魏清兰.中医辨证治疗ICU患者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95-97.
[5]张虎,肖东斌.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62例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1):351-352.
[6]高建中.中医辨证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论文作者:谭群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西药论文; 常规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