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我国高校学名变动探析_大学论文

1981-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高等院校论文,变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名是一所高校身份标识,是一种品牌符号,“大学校名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社会影响力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1]67。1981-201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起步、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这30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进行研究,是了解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视角。

本文“校名变动”是指在1981-2010年内,若干院校由甲校名变为乙校名、或校名因故消失均视为校名变动。“高等院校”指的是我国大陆地区专科层次以上院校,不包括港、澳、台。3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情况具体如何?原因何在?又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现象?一些学者对此有所论述①,但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量化分析与系统考察,笔者试图对此做一阐释。

一、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特点

(一)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总体来看存活率低,稳定性差

1981年,全国拥有高校704所,至2010年8月30日仅剩下148所高校继续使用原校名,经计算,全国高校校名存活率②仅为21%(148与704之比值),也就是说30年后,近八成的老校名消失(见表1)。根据教育部统计,经过升格、合并、增设后的院校总数量至2010年则达到2035所[2]。经计算,至2010年老校名总数量,占现有高校校名总数量的比率仅为7%(148与2035之比值),这就意味着现有2000余所高校超过九成的高校校名是新的,而不是从1981年继承下来的。

当然高校老校名存活率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来看,北京、吉林、陕西、安徽4省,30年后能够保留下来的高校老校名数量最多,分别为18所、10所、10所、9所,这些地区的高校校名存活率分别为35%、36%、30%、39%。由于新疆1981年院校数量少,仅为12所,到2010年仍有4所院校未更换自己的校名,其老校名存活率为33%。故这5个地区高校老校名存活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说明这些地区高校校名稳定性最高(见表1)。

同时,一些区域校名稳定性较差,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1981年原有高校46所,至2010年仅剩下4所院校未变动校名,分别是南京大学、徐州医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其余42所老校名不复存在;1981年浙江原有22所高校,至2010年仅剩下2所院校未更换校名,分别是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这两个地区老校名存活率均为9%;湖北省1981年原有37所高校,至2010年仅有2所院校未更换校名,分别是武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其余35所老校名消失,其老校名存活率为5%;海南1981年有高校4所,但到2010年老校名全部消失;青海1981年有高校6所,到2010年老校名全部消失,以上两地老校名的存活率均为零。综上,这些区域高校校名存活率最低,均在10%以下,校名稳定性最低,这就意味着30年后这些区域超过九成高校的老校名不复存在。

(二)不同层次高校校名变动幅度差别大

30年来我国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其校名变动幅度差异很大,“985工程”高校校名稳定性最高,“211工程”院校也保持着较大的稳定性,一般院校校名变动最大。截至2010年,进入“985工程”高校的院校共有39所,这些院校办学水平位于全国高校的最前列,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1981年至2010年30年间仅有9所院校校名发生变化,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③。而剩余的30所“985工程”高校校名则保持稳定④。经计算,这些“985工程”高校校名存活率达77%,也就是说这类高校近八成校名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

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73所高校进入“211工程”(不含“985工程”高校),其办学水平处于全国高校的第二序列。通过查阅各“211工程”高校网站,发现30年来校名未进行任何变动的高校有26所,约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36%;还有18所高校校名仅是从学院升格为大学,新旧校名仅是微调,前后校名保持很大的继承性,这类校名约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25%;剩余29所“211工程”高校校名变化明显。这就是意味着约六成“211工程”院校校名没有发生变动,或仅是微调。

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3]1103-1110所载,1981年我国共有704所高校。经查阅各相关高校网站,发现其中45所高校直接或通过升格、合并成为后来的39所“985工程”院校。前者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直接成为“985工程”高校,后者如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通过升格和合并成为“985工程”高校。同样,还有85所学校直接或经过升格、合并成为73所“211工程”院校。这就意味着1981年704所高校经过30年变迁,其中130所通过各种形式成为后来的“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剩余的574所高校既未成为“985工程”高校,也未成为“211工程”院校,这里统一界定为“一般院校”。那么这些一般院校校名稳定性又如何呢?通过查阅各相关高校官方网站,发现至2010年只有107所高校校名没有发生变动。通过计算,一般院校校名存活率⑤仅为18.6%。这就说明经过30年超过八成的一般院校校名发生了变动,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相比,其校名的稳定性最差。

总之,国内这些进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校名保持着较大的稳定性,这类院校因其以往的办学业绩,其校名本身已经成为良好的品牌,多数校名早已驰名海内外,进入平稳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其主管部门,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超过八成的一般院校30年来校名频繁发生变动,这是由于这类院校尚处于成长中,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诸多院校因“专升本”、“学院”升格“大学”校名发生变化;一些院校随着办学思路的变化,校名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创建于1953年的河北地质学院,这所在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于1996年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等等。

(三)校名不断变“大”、变“热”、变“宽”

取一个能够覆盖更大区域的校名,摒弃以前相对较小的“校名”,是诸多院校校名变动的显著特征。其校名变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由地市区域校名更名为省域校名,如郧阳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其二,由地市区域校名更名为带著名自然景观校名,如2000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宜昌师专、宜昌医专等院校合并组建成三峡大学;2003年江汉石油学院、荆州师专等院校合并,组建成长江大学;2003年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专组建成渤海大学。其三,由省域校名更改成大区域校名,如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甘肃师范大学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其四,区域校名更名为“国字号”的校名,如1986年南京药学院、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升格为中国地质大学;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等等。总之,通过这四种更名方式,一些校名逐渐由“小”变“大”,所能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

校名由“冷”变“热”、由“窄”变“宽”是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变动的另外一个趋势。诸如以纺织、冶金、矿业等行业见长的院校因校名太“冷”、太“窄”,逐渐被带科技、理工、工业、工程等字样的更“热门”、更具有包容性的校名取而代之。如上世纪90年代纺织行业发展不景气,这种状况也波及相关院校,为免受冲击,纺织类院校在世纪之交时纷纷更名。武汉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于1999年分别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东华大学;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又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2000年郑州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原工学院;1999年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又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但随着我国纺织行业逐渐走出低谷,为了继续能在品牌专业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有些院校又恢复行业性校名,如武汉纺织工学院于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但2010年又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这说明产业的兴衰对相关院校校名的变动有着较高的关联性。

二、校名变动原因探析

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变动幅度大、涉及院校多,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从整体来看,为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中央和省市、自治区政府对部分院校调整、合并,从而导致一些高校的消失,另一些高校得以重新组建;同时,一批高校随着办学实力提高,为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其自身也有强烈的更名愿望。

(一)行政力量的推动

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适应这种体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国务院所属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兴办了一批院校,而这些院校多具有“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的特点。这在当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办学体制所表现的弊端逐渐显现。

1992年江苏省政府合并了扬州当地的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等6所院校,组建了扬州大学;1993年江西省政府合并江西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组建了南昌大学。这是由于原来这些院校“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而它们又各自企图通过弱势外延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方式发展成多学科甚至综合性大学。鉴于此,两省负责人对这些高校“下决心进行优势互补的合并”,这种做法得到了当时主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支持,认为他们“言之有理,做得对,就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推介了他们的做法”[4]86。扬州大学、南昌大学的成功组建,揭开了我国高校合并的序幕。随后在上海市政府的推动下,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专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

为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使这项改革能够推向全国,国务院于1994年、1995年先后在上海、南昌召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为优化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采取“共建”、“合作”乃至“合并”等形式。此后,我国高校调整、合并工作全面展开,199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将北京经济学院和北京财贸学院合并”[5],组建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同年,李岚清去宁夏考察,发现银川市有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等6所高校,这些高校“规模都很小,且相距又较近,也就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为此,李岚清建议把这些院校组建成新的宁夏大学,这个建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随后一所经过合并、组建的新宁夏大学诞生[4]87。这一年,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专合并组建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等等。

世纪之交,中央政府推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深远的“211工程”、“985工程”。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1995年国务院决定集中各方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院校,这项战略规划后来被称为“211工程”。自1995年至2002年底,国家对这一工程共投入了109亿元,当时明确规定从财政上“一个省只能支持一所地方院校”[4]91进入这一工程。这从政策上,鼓励和吸引了相关省市、自治区政府对各自所管辖的高校资源的整合。在这种背景下,从1995年开始,延边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院校,就是与各自所在区域多所院校合并、重组的产物,它们也先后成为“211工程”院校。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一呼吁直接催生了“985工程”。在多方力量推动下,国内一批著名高校为了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多所著名大学进行强强联合。首先揭开这一序幕的是新浙江大学的组建,经过国务院、浙江省及相关单位的长期酝酿和准备,1998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合并组建的第一所巨型大学,标志着高校调整、合并进入了深水区,这也是提出“985工程”以来,涉及国内顶尖级高校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随后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至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达到高潮,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几乎所有著名高校均加入院校合并之中(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仅2000年这一年合并浪潮波及的著名高校有39所,最终组建成14所“985工程”高校,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新校名,其余12所“985工程”高校为老校名,其中27所院校在合并的浪潮中消失。

(二)高校自身的诉求

高校自身主要出于以下原因追求校名的变动。

其一,随着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更改校名,彰显办学实力,以求“名至实归”。随着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提高,一些“学院”希望通过更名为“大学”以求“名实相符”。如早在1982年天津师范学院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在这次院校更名庆祝大会上,时任校长李继之认为“大学比学院的内涵要广泛一些,其系科设置既然较为广泛,那么培养人才的方面自然也就比较宽广一些”,而天津师范学院自从1958年建校以来,经过24年的苦心经营,已摆脱当初“底子薄、条件差”的状况,“学校的面貌已非24年前建校时的情况所能比拟,我校的内涵外延,用师范大学的标准和要求衡量”,“基本上具备了条件”,而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是“适宜的,也是名正言顺的”。他认为更名后可以为天津培养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更多专门人才和干部[6]1-6。由此可见,由天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以往办学成绩的肯定,彰显办学实力,通过更名为大学,从而实现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更高诉求。

其二,提升学校社会形象,开拓发展空间,获取更多办学资源,是诸多院校更名的重要动力。为提升学校社会形象,1981年至2010年,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越来越多以“大学”呈现。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统计,1981年国内总计有704所高校,其中校名以“大学”称谓的仅有83所,其总数仅占当年所有高校总数量的12%;而到了2010年,全国共有789所本科高校,其中以“大学”为校名的,计有351所,其数量占这一年高校总数量的44%。这就意味着至2010年近一半的学校以“大学”称之[2]1103-1110[3]1。为什么高校对校名为“大学”更感兴趣呢?这是因为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大学和学院名称具有等级、办学实力差别”,大学较学院,往往被认为更有实力,“这无疑为学院改名为大学提供了内在的动力”[7]22。因此,从展示社会形象而言,“大学”要比“学院”略胜一筹。如近年来,广州医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广东省3所院校,不断地向其主管部门申请更名为“大学”。这些院校负责人认为“在国外,学院和大学水平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在中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学从硬件到软件的条件比学院要好一点”。如更名为大学后,由于校名“比较好听”,会更快地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8]。

为开拓更大发展空间,30年来,一些诸如带农业、钢铁、地质等字样的校名,由于其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逐渐更名为显得更有包容性、更“热门”的带有工业、科技、理工等字样的校名。如,曾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钢铁类”院校,由于校名太“冷”、太“窄”,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遂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不断更名。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校名率先发生变动,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2000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1988年著名的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至2010年,国内再也看不到一所以“钢铁”命名的院校。这类院校校名“更新换代”只不过是我国行业类院校校名变动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些院校乐于去掉象征其身份的行业性校名,是由于校名变动后能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北京钢铁学院为例,自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由于校名去掉“钢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1989年至2009年20年时间,“和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国际名校超过30所,而此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建成友好关系的学校只有十几所”,同时“在各高校最看重的招生中,北京科技大学表现抢眼,从2000年开始,北京科技大学在各省的高考招生分数线基本以超过重点30分以上的高分招到了各省的尖子生”[9]。相反,由于一些行业性院校未能及时更名,已影响其发展。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谈到由于该校是农业性校名,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和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他公开提起,校名中“农业”二字是否有保留必要。

为获取更多办学资源,国内高校热衷于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资质认定、办学规模、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概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决定和分配”[10],“在我国高校级别越高,在招生机制、政府行政拨款等方面就会获得更多资源”[11]。2007年武汉工业学院负责人刘丰林认为,由于自己学校是“学院”,导致本校教授以本校名义“申请科研项目有时会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时就立马得到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做,别人只是挂名”[12]。见微知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院更名为大学了。另外,我国一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也常碰到类似问题。如,我国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专业设置早已突破单一性,但由于是农业校名,“非农学科在申报科研课题时,一些部门由于缺乏对农业院校的了解而持怀疑态度乃至投票否决,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院校公平竞争科研课题的机会”。2002年山东农业大学负责人盖国强甚至认为,学校去掉“‘农业’帽子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更为重要”[13]50-51。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太“冷”而纷纷“脱帽”的内在诉求了。

三、校名变动影响

如上文所述,30年来一些院校通过更名,彰显了办学实力,提升了学校社会形象、开拓了发展空间、获取了更多办学资源;同时,这期间一些院校在各级行政力量主导下,经过升格、合并、调整,校名或消失,或更名,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成绩取得跨越式发展,常熟理工学院、合肥学院、临沂大学、安康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院校以“专升本”为契机,大力推动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很快走出了一条科研实力、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快速提升之路[14]350-374;还有一些以往有着较强办学基础的院校,经过调整、合并,其发展势头更是强劲。1992年国内最早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很快“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大大提高”[15]。1993年南昌大学组建后,“经过7年的努力奋斗,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办学上效益,已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学研产紧密结合的新型综合大学,办学规模产生了‘1+1>2’的效果,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6]。至1998年,其“纵向科研经费是并校前的3倍,横向科研经费是并校前的20倍”[17]。1998年新浙江大学诞生,经过两年的“实质性融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学生培养、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始显示出强劲的综合优势”,其中1999年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获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18],等等。

毋庸置疑,30年来,高校校名变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校名同质化易导致学校品牌流失。经过30年国内高校校名变动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校名同质化明显。一些以往带石油、纺织、地质、矿冶等行业性院校纷纷更名为带理工、科技、工程/工业/工等字样的大学。根据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2],经笔者统计,以理工、科技、工程/工业/工字样的大学总数达152所,而这一年本科院校总数为789所,占当年高校总数的19%,这就意味着国内近两成的院校偏爱这样“热门”校名。其中江苏13所院校,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省均有10所高校以这样的校名称之,分别占所在省份高校总数的29%、29%、29%、26%。其中湖南一省带“科技”字样的校名就多达4所院校,分别是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而去掉昔日某些富有专业特长的“冷门”校名,往往会导致一些学校品牌的流失。这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在一定时期内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以公路、地质和建工专业见长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未更名前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重点线上70分左右”。2000年与其他几所院校合并改叫长安大学,由于新校名不为公众所了解,导致改名10年后“录取分数仍然没有恢复改名前的水准”[19]。

2.校名相似化困扰公众。一些院校更名后,校名相似化十分严重,如近年来更名后出现的南华大学、北华大学、西华大学、东华大学,颇似孪生兄弟;还有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等类似校名,由于公众对其无法准确辨识,往往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著名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于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目前国内工程、工业类校名扎堆的情况下,由于新校名“既没有标识力,也不能反映学校“‘三海一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的办学特色,不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甚至发生过“国家有关部门出版的《2002年高考报考指南》,曾将该校列为建筑类院校”。同时由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仅一字之差,两校校名混淆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分不清两所学校,以致造成报考后的一些纠纷……”[20]

3.校名更改频繁化冲击公众心理。校名是一所大学的符号,是其办学宗旨、理念的直接体现,承载着公众的记忆与认知,一般情况下,不应轻易更名。然而30年来一些高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频繁更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公众心理的一个巨大冲击。如1999年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5年再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从“表面看名字是更响亮了,可事实上,浙江丝绸工学院,在专业圈老一辈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至今在中国纺织服装界人们依旧留恋地说‘浙丝院模式’”[21]; 1994年原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但由于校名“不够规范和科学,社会认同感较差,给学校工作和长远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遂1998年再次更名为四川大学[22]。百年川大,一时因校名频繁更换,被称之高校改名“最能折腾型”[23],等等。

总之,在政府政策驱动、办学资源分配导向和学校寻求社会认同的相互作用下,1981-2010年国内高校校名变动之大、涉及院校之多,前所未有。这一方面反映了在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之势,一些院校也因更名而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处于稚嫩期,成熟理性、准确定位、特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当然,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一些国家高校也出现大规模更名的现象。以美国为例,自1990年以来,短短20余年,大约120多所公立、私立学院更名为大学。学院更名为大学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4]。这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更名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毋庸讳言,这种短期内高校“集体”更名行为,在一定时期内也给我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公众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因此校名是否变动,自然不应一概而论,应根据相关高校自身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慎重进行、个别对待、从严掌握,在较长时期内宜应保持校名的相对稳定性。

①主要有:刘海峰:《院校合并、升格与发展的更名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5(11);汪明霞:《改名为哪般?——我国大学的比较研究》,《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05(4);万四华,游继明:《高校更名与竞争策略选择》,《高校管理》,2005(1);贾云鹏,刘青秀:《高校累计性更名的社会学反思》,《教育学报》,2008(4);孙力平,宋予佳:《中国大学校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6)。

②这里的校名存活率指的是1981年高校校名能够延续至2010年校名总数与1981年高校校名总数量的比率。本文“1981年高校名单”,主要参考《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3-1110页:本文“2010年高校名单”主要参考:《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0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5/list.html。为行文简洁起见,下文所及2010年高校名单,均系指截至2010年8月30日。

③这9所“985”高校,有些校名是直接在原校名直接变动而得,如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有些校名系多所院校合并组建而得,如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④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所“985高校”,1981年至2010年校名短期内曾发生过波动,但很快又恢复到老校名。

⑤这里的一般院校校名存活率指的是至2010年一般院校未变动校名院校总数量107所与1981年这种层次高校总数量574所之比率。

标签:;  ;  ;  ;  ;  ;  

1981~2010年我国高校学名变动探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